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姬如玉 作者:璇玑小篆(潇湘2012-7-19完结)-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ω^)↗…


书名:帝姬如玉文/璇玑小篆


☆、历史背景介绍(可略过)

  中洲大陆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物华天宝,才人辈出。自始祖轩辕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章台歃血誓为盟国后,中州进入了最为繁盛的一统时期。然而天下大事分合有道,轩辕氏前几代统治者尚且能够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不敢废先王之道,后代统治者却不知民心所向,日渐荒淫,夜夜笙歌,千金买笑。如此日积月累,积怨渐深,天下诸侯国不满者十之八九。纷纷揭竿而起共反轩辕。刹那间江山不再固若金汤,烽火四起,民不聊生。恢恢铁骑踏碎上古时期帝王江山永固的美梦,烈烈东风卷起战国新一轮烽火狼烟。中州这片繁盛富饶的土地又一次成为历代诸侯们博弈的棋盘,棋子则是数以百万的人民和大片河山,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惨烈征战持续了一百多年,青玛雪山上的雪莲浸润着战士们尸骨的鲜血,开放的格外艳丽。昔日一统的轩辕帝国不复存在,中州分裂成了大大小小十数个邦国。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纷纷任用贤能进行变法改革,战胜而强立。历经沧桑饱经战乱,最终中州的地图上只剩下了九个国家。
  西凉,皇族复姓百里,是中洲九国最为强盛的国家。地处西北边塞,人烟稀少,风沙肆虐,终年干旱。历经各代西凉皇帝披荆斩棘,后世子孙以此尺寸之地,奋发图强,兵政改革雷厉风行,使得西凉的军事实力日益强大。然而强大的军事实力只存在于各诸侯国之间,王权与地方权力的矛盾时隐时现。传位至西凉百里世家第六代皇帝百里易博,封信侯百里速、直远侯百里明度联合大小势力造反,皇帝不及镇压,国都被叛军长驱直入,血洗众百里皇族的子弟,仅逃走长公主百里璩一人,后追查下落不明。长信侯百里速联合百里明度共同执政,时西凉文帝六年,史称“阊门之变”。西凉文信侯百里极以王名号召各诸侯清除叛逆,迎回百里家族唯一血脉,百里璩长公主登基为西凉女王,改年号“永和”。除叛贼封信侯百里速、直远侯百里明度,夺其家籍充军。永和四年,西凉女王下诏立太子,名号“昭瑜”。立君后,随太子远游诸国,举国大哗,被文信侯百里极镇压。
  东齐,皇族复姓宇文。地处东部沿海。当今皇帝宇文煌,是原前云皇朝护国将军,依靠其妻李氏家族势力,帅六军逼宫,杀死前云皇帝及皇后,依靠洛丞相投诚,迅速控制了前云氏皇朝的朝廷,从而一举登基为帝,改国号“齐”。封其妻李氏为皇后,李氏兄为护国将军。李氏长子宇文恪立为太子,次子宇文凌封楚王。洛丞相依旧担任丞相之职,废三军,由皇帝亲自统帅。后封容氏女为妃,其兄封束侯。子宇文泽立晋王。
  南越,皇姓苏。地处江南。苏乃大姓,百年前有一支苏姓入主南越并世代为帝,世人称之为“皇苏”。皇苏历代天南为帝,掌权者皆是女子,并与各诸侯国皆有联姻。开国文成武德圣皇帝名讳苏渊,原是轩辕氏之后人。为人目光高远,胸怀大略。以女子之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平定大小数十邦国,令南方大陆前来朝拜,建国“大越”。立遗嘱将帝位传与长女,并下令后世皇苏子弟,将其葬于都城西北龙脉之地,不立碑传。后世代皇苏皆为女帝,清一色的博学谦忍,文武双全,为世人所称赞。故有云“南越七秀,皇苏第一”。这一代女帝名号苏瑢,酷爱兵战,在位期间南越军事实力达到顶峰,足以与西凉一战。膝下三女一子。立嫡长女苏宁赐为皇苏太女,封南越储君。南越也是九国中唯一提倡农商皆本的国家,故而南越商业发展繁荣。
  北燕,皇姓燕。地处塞北。北燕士兵骁勇善战,尤其以骑兵著称。现任皇帝燕康帝为南越越瑢女帝姐夫,自“禁门之变”后,被北燕摄政王架空皇权,常年居于深宫。其子嗣多莫名暴毙。
  许,公子无忧执政,不封王称帝。位于南越与西凉之中,国土面积狭小,民风较淳朴。
  夏玑,轩辕氏唯一血脉,夏玑公主执政。位于东齐、北燕、西凉交界处。
  南疆,位于南越以南,疆域辽阔,多异族。分扶风、桑名、契机三个部落统治,部落圣女执政。多异族蛊术。
  匈奴,位于北燕之北,不成国家,民以游牧散居,生性彪悍,好斗。
  柔然,西凉之南,许之西,长居高原,与其余各国并无联系。
  由于匈奴与柔然不成国家,因此也常将西凉、东齐、北燕、南越、许、夏玑、南疆合称为中州七国。
  大越皇朝。
  越瑢元年,女帝陛下下令,封宁氏家族嫡长子为君后,皇族与宁氏家族联姻,盛况非常。
  次年,生嫡长女苏宁赐,赐号“宁赐天颜”,封为大越储君。
  四年,生皇子苏逸清。皇太女长姐,八岁的苏荃,封为公主。其父封为白菊君,地位等同于君妃。
  五年,宁君后因疾逝世,年方二十七。女帝下令举国哀悼,皇宫内设灵位牌,御林军护卫,宁君后被葬于都城西北皇陵。同年,大越女帝陛下下令,命宫氏家族长公子宫凤瑾入宫,教导皇太女行为举止,以为君妃。
  此御令一下,江湖朝廷一片哗然之声。大越赫赫有名的宫氏家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太湖边,以江湖门派立于各国重重包围内,历经数百年仍然兴盛,其实力可见一斑。其长公子,名满天下的宫凤瑾,十六岁即接手家族事务,处世为人十分得体,是后一辈中罕见的文武全才。如今女帝一声令下,便要他舍弃家族与似锦前程,甘心入宫去陪伴那个小女孩,做一个有名无实不得参政的君妃,简直是匪夷所思。
  然而,自古皇帝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岂能让人不从。皇苏数万大兵压境,半请半逼,耗时两月有余,最终宫凤瑾被迫走出了宫氏家族,陷入到皇室之中。
  而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题外话------
  大修之后的文章,自己心里委实没底。不晓得诸位反响如何……存稿还有很多,不忍心弃文。




☆、壹、总角

  这世上最大的谎话是什么?
  就是你被别人吓到时候拍着胸口说一句“吓死我了”,可是你明明还好好活着。
  身为今天这故事的主角,宁赐很郁卒,郁卒的想吐血。因为她今天就遇见这么一桩糗事,虽然没有被吓死,却是委实被“吓了一跳”,真真正正跳了起来——只不过她落脚的地方正好有一湾水,不深不浅,刚好埋到她的脖子而已。
  故事的起源还得从今早上说起。
  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宦世家子弟,李璟每日都尽职尽责——飞鹰斗犬,品茶听戏,偶尔逛逛秦楼楚馆,流连花丛,跟一群狐朋狗友浪荡京师,混迹朝野,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的很。虽然每日他能够恣意横行,可惜他的老爹却每每被气得呕血。瞧见幼子一脸不上进的模样,他老爹总会颤抖着胡须大骂一声:“孽障!你要是再敢胡作非为,我定然——”
  “打断你的腿!”李璟捏着嗓子,做出一副横眉冷对的模样,与气急败坏的李丞相神情动作一模一样。然而还不待李丞相再次发作,他早脚底抹油溜之乎也。
  所以迄今为止,李璟公子那两条腿,还是好好地长在身上。
  三月的某一天,逃不掉的李璟公子被老爹抓住后颈,提到了皇宫中一同觐见女帝陛下。
  大越国,地处中州大陆南部沿海,占据将近六分之一的陆地面积,气候温和多雨,物阜民佳,朝政清明。自百年前苏渊女帝转战千里开国以来,与东齐,西凉,北燕等国同属于“夏玑”诸侯国,唯一奇特的地方是,自古以来始终女子为帝,传到现如今的越瑢女帝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女帝姓苏,如今将将二十六岁,却已经有了三女一子,两位君妃。今日传召李丞相连带着李璟公子入宫,正是准备为年仅五岁的储君立一位陪读公子。此重任便堪堪落到了李璟公子身上——呐,说实话,整个大越皇朝,找不出比李璟公子的身份更加适合的人啦。
  “这次你要是再敢给我惹事,我就打断你的两条腿!”
  李丞相为了使恐吓更加有力,特地在“腿”前边加上了“两条”这个词,不过这显然没有让皮厚的李璟感到应有的“诚惶诚恐”。
  参拜完了女帝陛下,再奉命去参拜皇太女殿下。大越皇宫巍峨气象万千,道路曲折变化也是万千,巧笑倩兮的引导侍女领在前头七转八转,没走过几座假山,李璟公子就已经被绕晕了。
  在下……其实是路盲呐。前边那位姐姐你走慢点啊!你慢点……。唉,算了。
  郁卒的李璟公子蹲在湖边草丛里,瞧着湖面倒影呆呆顾影自怜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起身拍拍衣袍准备走路。
  刚一起身,便瞧见不远处假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
  著一身妥帖合身的绛紫衣袍,绾着宫花髻,瞧来不过是五六岁的模样,侧对着李璟,使得她看不清面容。大约是在思索着甚么甚为纠结的大事,那女孩子侧坐在湖畔草丛的假山上,袖里笼着些小点心,边思索边慢慢悉悉索索磨着牙。偶尔仍一两个下水,肥的流油的金鱼争先恐后成群结队游过来,仿佛兴高采烈抢着吃食。肥胖的头脑险些扭动不了。
  李璟呆了片刻,好奇心思占了上风,当即闪身从草丛出来,高声叫唤道:“喂!——”
  那小女孩乍闻人声,突然间大吃一惊,用力扭头瞧去是谁喊她,却不料因此身子不稳,“扑通”一声跌进假山下的湖水里!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湖水微凉,唬的李璟险些站不住脚,一溜烟跑过去快手快脚除下自己衣衫就要跳下去:“喂,丫头丫头!我这就来救你——”
  “——且慢!你别下来。”
  小小的身子上下浮沉在水里,那小女孩居然丝毫不慌张,一手拍着水面,一手划着水艰难朝岸边划。幸好离岸不远,小女孩三两下爬上岸,提起全身湿漉漉的衣服再也没力气,扑通一声趴在地上喘着气。
  ——目睹此景,李璟此刻正保持着痴傻的姿势,一手提着靴子,一手扯开袍子,就这么傻傻瞧着小女孩。
  “咳咳……瞧你这模样,像是一只纠结的火鸡。”
  小女孩懒洋洋趴在地上翻了个身,似有似无瞟了他一眼,语调微弱,却口气平淡:
  “——你是谁家公子,随谁入的宫?有何事?为何会闯入东宫?”
  一个接一个问题砸过来,晃得李璟晕晕乎乎,下意识脱口而出:“在下李璟,家父官任大越一品右丞相,随父亲入宫拜谒皇太女殿下——”突然间他话音一转,瞧着宁赐一身湿漉漉的衣裳,眼神略有怀疑:“话说回来,你又是谁?!为什么会在这东宫出现?!”
  “——我是谁?!”
  听闻此言,小女孩原本漠然的口气顿时尖锐起来,显然这句话已经大大激怒了她。原本尚且虚弱趴在地上喘气,此刻怒火中烧,她居然一个打挺跃了起来,指着李璟一顿怒气冲冲的大骂:
  “我原本好好坐在石头上看鱼,被你一吓掉进水里,不找你兴师问罪便罢了,你这小子居然还敢口口声声质问本宫!你脚下踩的是本宫的地盘,你身上穿的是本宫钦定的公子服,你今日拜谒的皇太女跟本宫同名同姓!你说我是谁?!”
  ——轰隆隆!
  一道天雷降落,将火鸡似的李璟顿时劈的外酥里嫩,风中凌乱,生生变成了烤火鸡。
  苏宁赐自打出生以来,委实没有见过比眼前这少年更加废柴的世家公子。稍稍有些眼力见都能瞧出,她此刻身上穿的衣服,虽然颜色低调样式简单,可是衣领袖口无不用金线绣着皇苏世家的标志,六芒星。这足以昭示她在此间的地位,可是偏偏就有个不知死活的傻小子,凭空冒出来吓她一跳!更可恨者,自己袖子里的零食被水泡的七零八落,显然是不能再吃了。
  想到这儿,宁赐磨了磨后槽牙。
  你永远都不会晓得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毁掉她的零食是多么可恨的事情。更何况由于吃得太多,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被女帝陛下勒令停发。
  想到这儿,宁赐眼珠一转,突然笑了起来,眯起的眼睛里有光芒一闪而过。一步欺身向前,眯起眼直视着李璟的双眸:
  “——李璟公子?本宫的陪读?”
  李璟怎么知道这只的诡异心思,只是呆呆应一声:“是。”
  “——李丞相幼子?”
  李璟摸不着头脑,只好又老老实实回答:“是。”
  宁赐见状,再接再厉:“——你可知道今日你犯了什么罪过?!”
  李璟哭丧着脸:“不知。”
  “既然如此,我说给你听。”宁赐星眸微眯,阴森森笑几声,“你无手谕令牌便擅闯东宫,此为罪一;无端害皇太女思考朝政大事的思路被打断,此即为祸害我大越国家基业,此为罪二;惊吓皇太女导致落水受惊,此为罪三;皇太女落水后既惊且寒,一时不察受了风寒,凤体有损,此即为蓄意谋害我大越国储君,此为罪四——”
  五六岁的小女孩此刻一条条数落起他的罪状,居然神态肃然庄严宝相,凛然不可侵犯。李璟越听,一张脸越苦的厉害,还不待宁赐说完便连连作揖,就差痛心疾首:“殿下殿下……李璟知罪,殿下有甚么要求便一并说了吧,无需为李璟网罗罪名……这四条里的任意一条,都足以使在下被腰斩了。”
  “——嗯哼。”
  宁赐斜眼满意地瞧着他,心中却在暗笑。此人眼光废柴,心思倒委实转得不慢。既然如此,送上门来的肥羊,怎么能轻易放过?!
  “既然是本宫的陪读么…。李璟公子,你自然得全权负责本宫学业。”
  宁赐一振衣袍,慢条斯理吩咐着:“喏,跟我去换衣服,咱们出宫游历一番,去体察民情,……顺便买些吃的。”
  **
  皇太女殿下出宫了。
  皇太女殿下带着新上任的侍读公子李璟大摇大摆的出宫了。
  带着皇苏令牌一路畅通无阻出得宫门,李璟招来一辆马车,载着两人直奔城南酒楼“天上居”,品尝那里的招牌菜去也。
  二楼点了个雅间“风归于外”,宁赐满意的瞧着眼前小点心,眼底神色欣欣然。一小碟金丝馅饼,酥油葱花卷,过了一遍深井水的碧玉荷叶羹泛着初春鲜嫩的绿色,配一旁三月粉嫩桃花瓣簇拥着的名酒“桃夭”,青白玉色的瓷瓶,绛红欲滴的朱砂小篆字,映衬的乌木桌面愈发古韵悠长。宁赐很满意如此氛围,当先执起一双青竹筷,笑望李璟:“你怎么晓得有如此妙处?”
  李璟闻言得意一笑:“这个自然。想当初我与那些人吃遍京城的时候,你……咳咳,快吃吧,菜凉了。”
  宁赐眼中狡黠笑意一闪而过,自然也不说破。
  难得有金主心甘情愿的上当受骗,宁赐本着普济众生的原则,大慈大悲将南越半条宁非街逛遍。甚至还顺手给幼弟苏逸清捎回了些好玩的小东西。于是整个宁非街上就出现了这么一副诡异的景象:两个小公子一前一后的走着,前边那个五六岁的不紧不慢含着糖葫芦,后边那个十一二岁的亦步亦趋艰难蹒跚,怀中包裹堆得看不见路。喔,你要问包裹里是什么?当然是皇太女殿下准备带回宫中给众侍女侍卫们的赏赐——出来次数多了,难免会被女帝陛下唠叨。于是乎与底下人打成一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终于,宁赐在茶馆前停住了脚步,仰头瞧着“清韵”两个烫金大字若有所思。李璟最会察言观色,当即凑上前去笑道:“殿下,这家清韵茶馆里说书的是咱们大越有名的宋公子,殿下要不要进去听听?”
  宁赐欣然点头:“甚好甚好,我也曾听闻宋公子——”
  话音未落,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宁赐与李璟抬眼望去,只见街头渐渐出现一队黑袍骑士,身著玄黑六芒星战甲,胯下俊骑飞奔如雷,一行数百人团团簇拥着一个白衣男子疾驰而来,所到之处行人无不闪避,躲在角落中议论纷纷。瞧那男子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年纪,面目却陌生得很,身为皇苏世家惊云骑的未来掌管人,宁赐居然先前从未见过此人。
  然而,说是簇拥,到不如说是胁迫包围。虽然马上身影一闪而逝,可是所有人仍然能够感受到凛冽寒气扑面而来,一路追随马蹄声渐渐远去。瞧着这一队惊云骑风尘仆仆直奔皇宫而去的模样,想必是从远处急匆匆赶来的,来不及歇息便即刻回皇宫复命。
  宁赐下意识的皱了皱眉:“那是谁?”
  “这位小公子还不知道吧?”旁边躲避的路人见状,顺口答话,“年前咱们女帝陛下下了一道谕旨,出兵吴中郡,两万大军团团包围了太湖宫氏家族,就为了逼出宫家的嫡长子宫凤瑾……啧啧,说不得。要不是因为跟咱们那位死去的宁君后长得有些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