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要坚守西安,确实非常困难。刘镇华围攻西安的兵力有7万多人,城内的守军总共不足1万;刘军有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源源补给,又有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接济,武器装备较优;而城内守军武器弹药和军需粮草均无补给之源。双方力量对比不仅众寡悬殊,而且城内守军的三个部分,思想混乱,标志不一,很难统一行动。杨虎城、李虎臣和卫定一等几个不同系统的部队,过去各有所属,各自为战,而且有过分歧,这次由于共产党的帮助,暂时联合,共守孤城,但是各有人马,各有打算。
  此外,西安城内有些绅士组织“和平期成会”,作为刘的内应,随时准备迎刘入城。是年冬,城内粮食供应断绝,军民先后饿死和冻死近不计其数,“和平期成会”乘机造谣惑众,制造混乱。
  在这种外有强敌进攻,内有奸人挑拨,守军情况复杂,特别是李虎臣时有动摇的形势下。杨虎城要带领守城部队,团结全体军民坚守西安,确实不易。


设计用谋,浴血守城


  刘镇华求胜心切,指挥部队,多次发动强攻;杨虎城率部反击,寸土必争。刘下令在东北城下挖掘地洞,准备爆破,炸毁城墙,攻入城内。杨虎城从一个农民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派副官李秀侠、卫队营孙辅丞负责寻截,在地下挖掘堑壕,专门防御敌人的地道爆破。后来,刘军几次挖掘地道,都被发现堵塞,使敌之阴谋未能得逞。
  7月22日夜,守军中级以上军官正在三意社看戏,突然有一个副官匆匆走近杨虎城身旁,低声报告了刘军将进行夜间偷袭的军情。杨虎城和李虎臣、卫定一商量了几句,就站起来向在场的军官说:“敌人今晚由东北城角大举攻城,已将我军口令盗去,今晚口令改为“杀敌!”接着,他命令冯钦哉、姬汇百两部各抽一营准备增援,其余各部军官赶快各回原防,严加戒备。当看戏的人群走出三意社时,东北方向已传来激烈的枪炮声。杨虎城高声喊道:“一律向城东北方向增援御敌!”士兵们在长官的率领下,直奔战斗前沿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正式出师北伐。9月上旬,北伐军先后攻克羊楼司、汀泗桥,迫近武汉。吴佩孚连续失败,惊恐不安,急于结束西北战斗,以便缩短战线,遂于9月26日派飞机轰炸西安,并散布传单,以10万元赏金,索取杨虎城等的首级。
  9月间,刘镇华在强攻多次失利后,企图用欺骗手法,诱使守军下层军官投降。杨虎城知情后,就和李虎臣研究,决定将计就计,让李部下的连长诈称愿意献城,诱骗敌人上钩。杨虎城为了就近指挥,和李虎臣移驻西北城角的广仁寺。当敌约100人爬上城头时,全部被守军缴了械。敌人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杨虎城随后命令各部向逃敌展开猛烈追击,并分两路向城北大白杨、城西的潘家村进攻,刘镇华精心组织的500名偷城敢死队.生还者仅25人。
  守城期间,杨虎城的情绪始终坚定而激奋,为此,他曾吟绝句一首: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誓摧铜马尽,还我旧山河。


安内攘外,誓不言和


  守城数月后,食粮缺乏,生活困难;弹药奇缺,战斗日艰。守军内部妥协、动摇的情绪开始日益滋长,就连总司令李虎臣的情绪也极不稳定。李虎臣在开始守城时态度就不积极。后来,在守城面临严重危机时,他又一次表现动摇,甚至企图放弃原则,和围城的敌人进行和谈。
  有一次,李虎臣对杨虎城说:“‘对点子’,弹药极缺,又无来源,咋办?”
  杨:“打完了再说!”
  李:“打完了咋办?”
  杨:“用城墙上的砖打!”
  李:“城墙上的砖打完了咋办?”
  杨:“我们两人上钟楼战死!”
  李:“‘对点’,我和你说老实话,守西安有什么价值?”
  杨生气地站起来说:“我守西安为的是缩短国民革命和世界革命战线。”
  李:“你不要给我上洋条子,我不懂!”
  对李虎臣的这种错误思想,杨虎城曾作过多次规劝,并向其表明心迹:“西安革命城如果存在,我与城共存;如果城失,亦与城俱亡。”杨虎城的坚定决心与他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使李虎臣坚强起来,打消了言和的念头。
  后来,刘镇华又生一计,派人散布革命军失败的消息。卫定一信以为真,打算放弃西门,撤回兴平原防地。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团结,挑拨离间,杨虎城遂与李虎臣一起移住喇嘛寺,指示其部下带两连兵晚间转驻西门城楼,万一卫定一撤离西关,立即占领,守住西门。安排妥当后,杨虎城又和李虎臣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公开揭露了敌人的阴谋,使卫定一觉醒过来,在会上痛哭流涕地表示愿与城共存亡,与大家共生死。从而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进一步增强了守军的团结。
  10月以后,城内出现了更严重的缺粮现象,很多人断炊,以油渣、谷糠、野草充饥。11月,发生了军民争食的现象。不少部队派人到居民家中征粮,引起了秩序混乱。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杨虎城专门召集军官训话:“北洋军阀祸国殃民,是人民的敌人。刘镇华是北洋军阀的走狗,我们抗击刘镇华,就是直接打击北洋军阀,也是协助革命军北伐。我们坚守西安,也是为西北革命争人格,我们一定要坚守到底,取得最后胜利。万一不幸西安被敌攻破,我各部官兵必须坚守防地,与城共存亡,与敌巷战,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不是要大家战死而我独生。我已下了决心,城破之日,我就自戕于钟楼底下,以谢大家,以谢人民。”言时声泪俱下,在场的许多人都感动地流下泪来。他最后说:“我们革命是为救国救民,倘不顾老百姓,怎能算得革命?近来各部队往往各派官住到居民家中征粮,秩序大乱,这还能坚守西安吗?”接着,他派部下纠察,倘发现有不遵守规定,私自征粮者,在哪里查出,即在哪里枪毙,并且不顾私情,枪毙了部下一个违犯纪律的军官,使秩序复归稳定。
  同年秋,冯玉祥、于右任从苏联回国。冯在绥远五原誓师,就职国民军联军总司令,率全军响应北伐,派部下孙良诚援救西安。孙部赶到后,与守军里应外合,西安城于11月28日解围,刘镇华被赶出陕西。
  杨虎城同李虎臣、卫定一坚守待援八个月,拖住了号称十万之众的镇嵩军部队,从侧背打击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在战略上策应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他们的这次守城作战,堪称是民国史上守城作战的典型战例。


“执行命令”,搜捕“要犯”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公开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但蒋介石的清党命令在杨虎城所部第10军并不灵光。杨虎城早年投身国民革命,后与共产党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就连杨虎城的夫人谢葆贞也曾是共产党员。她对杨虎城有很大影响。所以,当其它地方势力对共产党人驱逐的驱逐、逮捕的逮捕时,他不但没有采取这些措施,还将在其它部队中被逐的著名共产党人收留在自己的直属部队中,并委他们以重要官职。因此,杨虎城的直属部队被称为“共产党干部仓库”。
  消息传出后,国民党右派分子一片哗然。蒋介石十分恼火,他一面严令杨虎城立即清党,同时扬言,如果10军不清党,将以军事手段消灭10军。一时间,杨虎城陷入困境。
  然而蒋介石也知道,杨虎城讲义气。而且轻易不服软,你越硬,他也越硬。如果一味硬压,把杨虎城搞火了,事情反而更难办。于是在公开威胁的同时,他又派出心腹干将韩振声以特派员的身份,携银两万元前去对杨虎城进行拉拢。蒋的条件只有一个,在军中清党,将共产党的首要人物魏野畴、南汉宸等押解南京。并许诺只要答应上述条件,今后将负责供给10军军饷。
  韩振声携两万银元如期来到10军。一住下,他便积极开展活动,收买人心。他行前已得知,由于和杨虎城与顶头上司冯焕章闹翻,杨虎城的10军已八、九个月没领到军饷。于是他先以金钱为诱饵,劝说杨虎城的部下交出共产党,投靠蒋介石。继而又在军中散布说如不交出共产党,10军就要完蛋。他的这招儿果真起了作用。10军中的一些保守分子在他的挑动下纷纷要求杨虎城交出共党人物,断绝与共产党的联系。
  杨虎城左右为难。交出共产党员?这是他不愿意的。真的将他们交给蒋介石,他们必死无疑,自己将落个干夫指、万人骂的“不讲义气”的臭名。再说他也不愿意完全断绝和进步势力的联系。不交吧,眼见军心不稳,往后想想,就是不被蒋介石吃掉,长期得不到军饷,军中还不是不战自乱!10军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10军中的那些三秦子弟追随他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这些兄弟一旦散了,他杨虎城也就完了!左思右想,他想不出个万全之计。只好决定相机行事。
  这天,韩振声亲自到杨虎城府上拜访。几句客套之后,少不了又是一阵利诱威逼。对韩振声的这一套杨虎城早有所料,因而并不在意。但在韩振声说到:要杨虎城去南京面见蒋介石,把共党首要分子魏野畴、南汉宸带上做见面礼,并由他亲自同行时,他才突然动了心。韩振声还在不停地搬弄三寸不烂之舌,杨虎城似听非听。……对!就这么办!一个想法已在他胸中成熟。他起身送客。“韩兄所言甚是,但容老弟再细细考虑。”“当然,当然,但望兄弟尽快决断,事不宜迟。”韩振声悻悻地退了下去。
  第二天凌晨,鸡刚叫过头遍,天空阴云密布,看不到一个星星。10军军校所在地的一间屋子里,共产党员魏野畴、南汉宸还在商讨争取杨虎城的工作。突然,前院响起杂乱的脚步和低闷的责骂声。魏野畴心头突突直跳,忙说“老南,不好,快走!”南汉宸心知情况有变,“噗”一口吹灭蜡烛,同魏野畴夺门而出。不料,军别动队队长带领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奔过来,堵住去路。手电光里,刺刀寒光闪闪,刀尖直抵魏、南二人胸口,他们被捕了。
  杨虎城的夫人听到魏野畴和南汉宸被捕的消息,立刻找到杨虎城,愤然责骂他不讲义气,不顾脸面,并从此不给他好脸看。


“巧借“醉酒”,释放共党


  当韩振声听说杨虎城真的对共产党采取了行动时,高兴得眉飞色舞。他急急忙忙跑到杨府,进门就一叠声地恭维:“虎城兄英明果断,一举捕获共党要犯,振声特来贺喜。”接着又软硬兼施,催促杨虎城及早押人上路,赶赴南京。杨虎城从容地答复道:“振声兄放心,兄弟一定尽快启程。”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津浦线上的一个小站突然骚动起来,一队队军警将这个平时稀有人客的地方围了个水泄不通。片刻,一队车马长龙滚滚而来。马队在票房前停下,杨虎城、韩振声等跳下马来。同来的还有被杨虎城逮捕的共产党要犯。暮色降临时分,开往南京方向的客车喘着粗气徐徐进站。站长亲自将杨虎城一行送上挂在车尾的包厢。魏野畴、南汉宸则被押上另一节武装看守的车厢。
  坐在火车上,韩振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此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蒋介石交给的重要使命。眼看大功告成,脑海里不时浮现出老蒋为他封官加爵的图景。一路上韩振声与杨虎城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另一边,谢葆贞独坐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发呆,一言不发。
  晚饭时分,杨虎城的随身副官在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请韩振声、杨虎城、谢葆贞入席。谢拒不就座。杨虎城只好独自一人陪韩振声吃喝。不一会儿,一瓶汾酒见了底。两人也有了几分醉意。
  副官又摆上一瓶汾酒,杨虎城抓起瓶子,咕咚咕咚给韩振声斟满,醉眼朦胧中盯住韩说道:“此次进京,虎城与10军的身家性命、今后前途都操在特派员手中,请多多关照!”
  韩振声脖子一仰,吱一声吸干盅里酒,目光呆滞地瞪着杨虎城,大吹大擂道:“放心,老蒋和我换过八字,我的话他非听不可。咱俩呢?患难之交,狗皮袜子没反正,我胳膊还能向外拐?放心,放心!”
  “韩兄是痛快人,敬佩!敬佩!”杨虎城抓起两只瓷碗,咕咚咕咚斟满酒,端起一碗,商高举起,喃喃说道:“人逢知已…,干杯少……韩兄……来来来……干……干……”
  “对,对对……干……干杯……少,咱们谁是谁…,干…干!”韩振声舌头打着绊,一仰脖,又是一杯。
  杨虎城把瓷碗举到唇边,正欲往嘴里灌,手突然一抖,酒顺着脖子流下来,淌了一身。
  韩振声将空碗向杨虎城一亮,重重往餐桌上一放,斜着眼睛盯住杨虎城:“倒!……不把你……你放倒,……我,我不……姓韩”
  杨虎城又给韩振声斟上满满一杯:“韩兄英雄……海量……干!”
  此时的韩振声早己如入雾里云中。他眼皮下垂,身摇体晃,瞎子似地摸索着端起碗,连鼻子带嘴地往下灌,一碗酒未倒尽,身子已栽歪到一边。瓷碗翻滚到地上,“啪”的一声摔了个粉碎。
  杨虎城又倒上一碗,举到韩振声面前,摇摇他喊道:“韩兄,来,来,你是好汉……再于一杯!”
  韩振声已烂醉如泥,不久鼾声如雷。
  此时的杨虎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从醉意朦胧中清醒过来,快步向衣帽间走去。
  谢葆贞见状大吃一嫁,急忙跟过去。
  另一节车厢中,魏野畴、南汉宸等人正闭目养神。杨虎城闪身进来,反手关上门,小声道:“魏先生,南先生,这是你们的通行证。车一停,你们就悄悄下去,我派人送你们出境。
  魏野畴和南汉宸等人听罢先惊后喜,开始他们还以为杨虎城真的出卖了他们,现在才知道真相。魏野畴道:“虎城兄,谢谢你的一番好意,刚才还错怪了你。”
  杨虎城说:“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多多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列车在一个小站徐徐停下,魏野畴、南汉宸等人神不知鬼不觉地下车,隐没在夜色中。列车又缓缓开动了,杨虎城望着向后退去的票房、站台,转身走进车厢。谢葆贞正含情脉脉地望着他。
  “还生我的气吗?”杨虎城意味深长地问。
  “当然!……你……连我也瞒着?”谢葆贞娇咳地责怪,说着扑到他怀里。
  杨虎城爱怜地抚着妻子的秀发,少顷,悄声道:“戏还没演完呢,走。”
  两人又回到餐桌边。韩据声依旧鼾声如雷。杨虎城端起瓷碗一饮而尽,又抓起酒瓶,将剩下的半瓶喝了个精光。
  “虎城……你……”谢葆贞一时看楞了,杨城虎还从不这样放纵自己。
  杨虎城满脸通红,身体摇摇晃晃,口齿不清地说道:“你……你先回卧室……我……我就…醉……醉……在这里……。”
  “叭嚓”酒瓶落地,摔得粉碎,杨虎城一歪,倒在地板上。这回杨虎城可是真得醉了!


接受西北大联合共同抗日的主张


  “九一八”事变后,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发了杨虎城的爱国主义思想。1933年3月,正当日寇向热河进犯的时候,他特地赶到石家庄,面见蒋介石,请缨抗战。然而,遭到蒋的冷遇。
  1933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等在张家口树起察绥抗日同盟军的旗帜。杨不仅在言论上遥为声援,而且予以物资援助。同年,他在家乡蒲城县由自己出资创办了一所尧山中学,用“教育报国”四字作校训,向学生宣传抗日自由原则。后来,这所学校有许多学生奔赴了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
  是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伟大号召,使杨几乎有绝处逢生之感。他认识到,“抗日,大家都有出路,打内战,。大家同归于尽。要抗日,先要停止内战”,并觅取停止打内战的办法。
  11月,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杨花了一笔钱,当选了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后,他气愤地说:“从辛亥革命起,就跟同盟会闹革命,到今天还不能不花钱买一个中央监察委员,太丢人了!”正在这时,南汉宸派申伯纯到南京,建议杨虎城和陕北红军建立抗日友好互不侵犯的合作关系,杨即表示赞同。
  12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自派红二十六军政委汪锋到西安面见杨虎城。汪转交了毛泽东给杨的一封亲笔信。
  毛泽东对杨给予很高的评价,提出了西北大联合共同抗日的主张,并希望杨和共产党的关系保持下去,发扬光大。因而,杨更坚定了不打内战,坚持抗日的决心。
  与此同时,南汉定又派王世英秘密去西安。杨虎城在自己的别墅“藏园”客厅里与王会谈。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