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瑚 作者:顾盼盈盈(晋江vip2013.5.16完结,豪门世家)-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依了史老婆子,娶了那个林家的病秧子,先不说宝玉日后子息必定艰难,就看林姑老爷的官位和自家老爷差的那许多,还有林家丫头那清高样儿,她以后要如何摆老封君的威风?
  小心伺候了史老婆子半辈子,到老还要受儿媳妇的气,还不如直接拿刀抹了她的脖子!
  可经过了元春当年议婚的风波,王夫人自个儿心里也明白她的儿女们婚事上头的艰难。
  说是国公嫡孙,却不是袭爵的一房,偏还跟袭爵的长房不睦到阖京皆知。那起子眼皮子浅的见大房起来了,都上赶着趁热灶,哪里还将他们二房看在眼里,更别说做亲家了。
  宝玉是个好的,生来有大造化,可这份造化是在后头的。他们这样的人家,十几岁上就要议婚事,宝玉还没长大,又到哪里去显出他的造化来?显不出好处,那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就不肯点头。
  她好好的宝玉,倒叫那些不开眼的品头论足。
  罢了,若是妹妹家的宝钗真像她信里说的那般好,也不用外聘,跟了宝玉就是。到时候有了薛家之财,又是国公嫡孙,再凭着宝玉的本事,何愁没有好前程?
  想来娘家哥哥们也不会连这点子忙都不帮。
  理清了头绪,王夫人一直紧绷着的脸色终于有了一刻舒缓,旁边屏息静气立着的几个大丫鬟这才小心翼翼的舒了口气,金钏儿冲彩霞摆了摆手,小步挪了出去。
  彩霞知道金钏儿是要去宝玉跟前献殷勤,要她顶在二太太身边,可她也答应了环三爷并琮四爷,今儿给他们送玫瑰香露的。若是误了时辰,两位小爷倒还好哄,可赵姨娘并芳姨娘哪个是好相与的,没得又惹一肚子气生。
  暗啐金钏儿一口,彩霞虽不甘心,到底是老实惯了,依旧低眉顺眼的捧着茶盏静候吩咐。
  王家两位舅老爷这一回终究没叫王夫人姐妹失望。
  等贾瑚等人接到薛家要进京的信儿时,薛家已经沿河而上,走了好一段路了。
  暗笑一声薛家这回倒不用东躲西藏怕官差锁了薛蟠去了,贾瑚浑然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贾宝玉要娶哪个关他们何事?二太太脂油蒙了心挑个商户女做嫡子媳妇是她自个儿愿意。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薛大傻子真是拖也拖死他们一房人了。
  不过这一回,他倒是要盯紧了家里,莫让人扯着国公府的虎皮给薛大傻子开罪,到时候还要连累阖府。
  既是王家正经的外甥,就让两位王大人忙去。王子胜虽是一直升迁无望,王子腾却是军功卓着,不拿来庇佑这些不成器的晚辈岂不是大大浪费?
  贾瑚只觉心情舒畅,特特叮嘱周婕莫要让商户人家越过了林家表弟表妹这样官家出身的正经亲戚,又将信笺夹在邸报里,快马加鞭送去了扬州巡盐御史府。
  恰巧在薛家到的前几天,千里之外的林姑父便蓦地派了几个管事并管事媳妇上京给史老太太问安,言语神态恭恭敬敬的,说的全是林海对一双年幼儿女的拳拳之心。
  于是等到薛家登门的那一日,饶是王夫人使出百般手段,府里各房主子都是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连一个意思意思迎一下的都没有。
  按周婕柳霞的意思,要不是薛家太太辈分高,迎个白身连侧门都不用开的,哪里就用合家去迎?又不是林家那样的至亲。
  直到薛王氏领着儿女给史老太太请过安,薛蟠被领去给贾政请安,大太太邢氏才领着两个媳妇过来与薛王氏见礼,又过了会子,史老太太的大丫头鸳鸯才请了正一处玩耍的迎春黛玉等人过来。
  真正跟在王夫人身边到二门迎人的,只有宝玉跟探春二人并几个姨娘,至于两个庶子,王夫人嫌他们碍眼,直接就说病了,不许他们出门。
  薛王氏外务不通,后宅里这点子事儿明镜似的,一眼就看出自家这位姐姐在荣国府的日子不大好过,原来的那些心思就有些变动,面上还是笑盈盈的,一丝儿不露,拉着贾府两个姑娘并黛玉长生姐弟夸了又夸。
  薛宝钗此时年近十三,生的肌骨丰盈、端庄妍丽,又饱读诗书颇有才华,脸上虽然从来都是笑容和煦,心底自恃却高,此时初见几个外姓姐妹,不由就生出了攀比的心思。
  探春顾忌着嫡母,当然对薛宝钗多有夸赞,显得薛宝钗博闻强记,其他人却没这个忌讳。
  迎春是生性腼腆,幼时木讷卑怯,可嫡兄都摆明要给她撑腰,太太邢氏也颇为亲切,又有两个嫂子并一众嬷嬷百般教导,虽然依旧沉默寡言,国公府小姐的款儿已经养出来了。此时一身藕荷色贡缎衣裳,头上珠翠相映、明珠生晕,静坐一旁自有气势。
  薛宝钗度其头饰之价,就发觉姨妈往日所说不实,这大房的姑娘分明在府里及其受宠,也不愿与迎春争锋,就瞧向她母亲口中同样是投奔亲戚而来的黛玉。
  黛玉不喜与生人说话,对着薛宝钗就有些淡淡的,薛宝钗先还心内忿忿,后头得了史老太太的话与姊妹们一同移步去林家姐弟的院子里顽笑,才知道是自家眼拙。
  不说林黛玉房里破铜烂铁一般随手搁置的奇珍异宝,那一溜教养嬷嬷,七八个做精细活计的大丫头,这份气派就是她薛宝钗拍马也及不上的。莺儿她们打听的明白,这些子下人的月例可全是林家出的,一丝儿都没要贾家的。
  丰年好大雪。都说薛家豪富,薛宝钗心里却明白,自父亲去后,家里真的是江河日下,不然母亲也不会带着自己兄妹上京投靠娘家。
  再不愿意承认,薛宝钗也晓得自己在出身上差了这些官家小姐一截儿,如今富贵也比不得了,便是才情上压过贾家姊妹,还有个林黛玉跟她比肩儿。
  不相伯仲又如何?论年岁,就是她薛宝钗输了。林黛玉今年可不到八岁。
  心内烦闷,薛宝钗就对母亲寄居亲戚家的念头有些不满。
  他们一家子来了这几日,王家舅舅舅母都不甚热络,大舅母倒是备下了他们住的院子,可那疏离的模样瞎子都能觉出来,三表姐还派人送了表礼过来,客客气气说家里走不开,二表姐王熙凤就跟没他们这门亲戚似的,连他们到了荣府,跟宁府就隔着一条街,二表姐还是一声儿不闻,连个脸儿都没露。
  荣府这边儿更好,哥哥好歹也是薛家大爷,薛家阖族的脸面,结果袭爵的大老爷就跟没这回事儿似的,见也不见,女眷们对他们母女也颇有怠慢。
  倒是有个贾宝玉跟前蹭后,可一个快十岁还一身稚气书都不肯好生读的次子,又有什么用?
  想他们一家在金陵时何等尊贵,京里这些亲眷又把他们当了什么?
  薛宝钗满心的不乐意,薛王氏心里却惦记着依靠娘家亲戚的权势给一双儿女谋个好前程,依旧热络的四处交游,甚至舍下一张老脸,在娘家侄女王熙凤从来不曾给她找个做姑妈的请过安的时候,带着女儿跟着荣府女眷的车到宁府赴宴。
  这么一来,王熙凤也不好再装傻充愣,只得与薛家走动一二。
  薛王氏赶着对王熙凤示好,王夫人自然是第一个不乐意的,可薛王氏已经瞧出王夫人在荣国府不过是个尴尬人,哪里肯听她的?只是嘴上应付着罢了。
  王夫人一辈子压薛王氏一头,这会子一时半会转不过弯来,还当薛王氏像在出嫁前一般任她揉搓,史老太太在旁边却瞧得明白,乐得看王家姊妹的戏。
  只可惜女婿林海一直不肯吐口,坐实了宝玉和林丫头的亲事。瑚儿媳妇和琏儿媳妇也是不省心的,弄了那一堆教养嬷嬷来放在迎春身边,她又怎好不给黛玉也配上几个?
  一群老货挤在屋子里,黛玉身边一群林家来的丫头也都是牙尖齿利的,两个玉儿一天到晚话儿说的都不多。
  几家子女眷各有心思,贾家并王家却在同一日接到了两道截然不同的圣旨。
  王家的那道,是宣王二老爷王子腾进京,升任京营节度使。
  贾家的那道,则是给大爷贾瑚的。
  圣人有旨,贾瑚升剑南州同知,择日启程离京。
  剑南州正是此前民乱哗生之地,便是正五品又如何?
  周婕晚饭都用的不多,偏王夫人房里的金钏儿还跑到厨房点名加了几样好菜。   
=                 
  作者有话要说:

 72章

  二太太明晃晃的幸灾乐祸;据前头伺候的小子说二老爷贾政今儿个也大发慈悲放了战战兢兢的宝二爷一马;周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心里清楚贾瑚为这次外放谋划了一年多,周婕虽说还是难免为丈夫即将远行而酸楚;却并不惶恐;只是听人说了二房老爷太太的作为还是有些气闷。
  她就不明白了,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那房里有点子出息的珠大爷早早便没了;剩下个两年气走三位先生的宝二爷并两个至今尚未正式启蒙的庶子,眼看着就要后继无人;正是需要倚仗国公府名头的时候;怎地就分不清轻重缓急?
  老国公已去;老爷一辈都扶不上墙,荣国府嫡系的荣辱不说全系贾瑚一人,至少在贾琏得到实职前,这偌大的府邸只有贾瑚还能在圣人跟前说上话,真真是阖府的指望,他倒了,二房能得着什么好处?
  鼠目寸光,不知所谓!
  贾瑚要去与柳之弥等人道别,晚饭并不曾在府里用,等他归来时便听初六等人忐忑的回说大奶奶身上不爽利,只喝了小半碗粥就撂了筷子,这会子正歪在炕上小憩。
  只当爱妻是为着离别伤感,贾瑚便让丫头们都退出去,自己屏息打起帘子,放轻步子走到周婕身旁,也不叫她,而是小心翼翼的把人抱了起来。
  周婕产后比以往丰腴了不少,若不是贾瑚随表哥周梓自幼习武,恐怕不能如此轻易的把她抱回床上。即便如此,贾瑚仍旧觉得手臂上如有千斤重,一颗心跳的飞快。
  却是因为他这一世严以律己,周婕也腼腆,虽说在床上放下帘子怎么样都由着他,打起帘子下了地倒都算正经,今夜这样还是头一回,竟让贾瑚心头一热。
  将周婕轻轻放在床上,贾瑚正要抖开锦被,一只温软的手掌就搭在了他的腕上,略微侧首,就见周婕正红着脸看她,水润的眸子里娇羞一闪而过。
  “大爷可要用碗解酒汤?”佯装镇定的拿过团枕垫在背后,周婕垂着眼坐起身,小心翼翼的避开了贾瑚坐的位置。
  晓得妻子有些羞恼,贾瑚蓦的就有些想笑,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脸上的笑意。若是平常,贾瑚必定体贴的顺着周婕的意思另起话头,可今夜他并不想如此。
  说他借酒装疯也好,说他举止孟浪也罢,都顾不得了。
  仗着力气把周婕的双足抱在怀里,贾瑚一言不发的脱下了妻子的绣鞋,拿捏着力度帮她按压起足底的穴位。
  “这套神医华佗留下的足心道,还是我特特向太医们学的,你觉得力道用的可对?”
  按了半晌,感觉到周婕的身子仍旧僵的厉害,贾瑚才无奈抬眼开口问道。
  如果周婕此时不是惊得都有些呆怔,定然能瞧出贾瑚也很有几分赧然,可她此刻满心都是贾瑚这惊世骇俗之举,瞪圆了眼睛嗫喏片刻,才涨红着脸回了句:“这不合规矩。”
  周婕如此羞涩,贾瑚便不由坦荡起来,反应极快的攥住周婕想要缩回去的脚掌,一本正经的反问:“哪里不合规矩?你我是正头夫妻,这几年你在内院为我受了许多委屈,我如今远行在即,又要留你独自操劳,很该好生服侍你一次。”
  外放剑南道一事贾瑚筹谋许久,他这一去,只要所谋成事便是封妻荫子的大功劳,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可唯独对不住妻子周婕。
  荣国府内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家中长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贾瑚最是清楚不过。他一走多年,周婕花一样的年纪便要独身一人与老太太、太太周旋,那真是说不尽的糟心事。且剑南道是偏远之地,世人一看他要离京去剑南道赴任,说不得就要当他失势,门前冷落还在其次,怕是有人要落井下石。
  而这一切都要留京的周婕一人承受。
  叹了口气,贾瑚一面握住周婕微凉的足尖为她取暖,一面望着她郑重许诺:“我身负皇命,这回走不必为我准备什么通房丫头,我到了那里也不会买丫头。若是长辈们不满,你只管推给我。”
  微微一顿,贾瑚语气更加柔和:“你且再忍几年,好好教养哥儿姐儿,等我回来,必不再让你受今日这些腌脏气;更不会领回些什么叫你难受。”
  贾瑚说的极慢,也极认真,他绝不会逼着她心中呕血还要装出贤妻的款儿。这世上本就是真心才能换真心。
  周婕眼眶一红,还想说些什么,贾瑚摇了摇头:“莫要说这都是你的本份,斯敬斯抬才是咱们两个的本份。”
  说着,贾瑚眨眨眼,如儿时一般扮了个鬼脸,逗得周婕破涕为笑。
  “没正经!”啐了贾瑚一口,周婕心底又是酸楚又是甜蜜,一时竟有些失神,只怕今夜的一切都是梦境,终有梦醒的那么一日。
  贾瑚自然看出了周婕的恍惚,却不点破,只嬉皮笑脸的走上去拉她的手:“正是为着区区在下不才,没个正经,才要讨个正正经经的闺秀做夫人。”
  一句话没说完,贾瑚已经连拉带搂把人扣在了怀里,不等周婕挣扎,就附在她耳边低语。
  “万万要小心家里,怕是咱们都倒了大霉,那起子小人才趁愿呢。”
  周婕正被贾瑚闹得面红耳赤,此时不免一惊,屏息静了片刻,才轻轻点头。
  贾瑚舒了口气,正要起身帮周婕卸去簪环洗去脂粉,不防被周婕抖着身子抱住,一时竟怔在那里。
  半晌,贾瑚才轻笑起来:“悔教夫婿觅封侯了?罢了,今儿个饶你一回,我不可想你一个人在家里劳心劳力还要挺个大肚子,怎么也要等我回来再给他们添个弟妹。”
  贾瑚一句话还没说完,周婕就松了手,任他这一夜才如何哄劝,都没给他一丝儿好脸色。
  第二日用过早饭,老太太史氏正要发作,大太监戴权就带着圣人水清及陈皇后给贾瑚夫妇的赏赐来了荣国府,激的王夫人好端端一张慈眉善目的面容铁青一片。
  贾瑚只觉好笑,心底却也是松了口气,回去就让侍墨先停了之前的暗招儿,留待日后再用。横竖那也是怕自己前脚一走周婕后脚就受了气,眼下倒不妨了。
  当今及皇后都赞誉有加的人,别人自然是骂不得的,除了因为坚决不收老太太赐下的琥珀受了些白眼以外,贾瑚好歹安生在家过了十日。
  十天期限一到,他便带着侍墨捧纸两个外加几名长随离京,柳之弥与蒋存溪要为他送行,他亦推辞了。
  贾瑚出京一个时辰后,大太监戴权匆匆走到正在御书房中批阅奏折的水清身后,隐晦的比了个手势,水清笔迹一顿,终是放心了些。
  再等月余,想来子圭便能抵达扬州与林海详谈,之后就该取道西南。
  想起自己与贾瑚旧日的谋算,水清犹豫一下,终是取过手边的玉版宣,提笔一蹴而就,又叫戴权收好。
=
  作者有话要说:企鹅群号:214155507,来爱人家嘛!

 73章

  不提京中诸人对贾瑚远赴剑南道是何等心思;贾瑚一行沿运河南下直奔扬州与巡盐御史林海密谈三日后便取道西行;足足走了四月有余才瞧见了同知府所在黎州城的青石城墙。
  之后交接公务,拜谒上峰;交游同僚;收服下属,种种不一而足,直耗费了贾瑚两年光阴;才能在送往京城的密折中添一句诸事妥当。
  至此,贾瑚一直悬着的心才落了一半回来。心中一松;不免就更为思念京中的妻儿并胞弟贾琏。
  他走时弟妹柳氏尚未生产;还是在苏州城时得着消息;说是得了个漂亮的姐儿,老爷赐名贾薇。此后贾茂、贾桂、贾薇抓周他皆不得见,只能从家书中窥见一二。无论妻子周婕也罢,弟弟贾琏也罢,信中都只说一切顺遂平安,又拿些稚子趣事哄他开怀,旁的一概不提。
  可贾瑚两世为人,焉能不知此刻他们留在京中有多为难?上皇处处辖制圣人,后宅里老太太并二房自以为得着机会弹压大房,寻着点由头就要发难。
  轻叹一声,贾瑚随手将那张泥金帖子丢到一边,打开了书桌一角专门存家书的匣子。
  两年来陆陆续续收到的家书已经积攒了厚厚一沓,近来甚至还有些留郎描红的大字,歪歪扭扭全无风骨。
  手指摩挲着自己盼了两辈子的长子留下的第一张墨宝,贾瑚紧蹙的眉间微微舒展,随即扬声问道:“洗笔还没到?上月传回消息,不是说离黎州城已经不足五百里了?”
  终于揪住了几个一直暗中与自己作对的原七皇子一系官员的错处,彻底绝了隐患之后,贾瑚便派捧纸押送了一车土仪进京,说是孝敬老太太并老爷太太,实际上是贾瑚心中挂念周婕贾琏等人,一定要让人回去看看才放心。
  捧纸走时,贾瑚就叫他留在京中不必回来,另换了洗笔回来。一则是捧纸在外头历练了两年,比原先在京时强了百倍,正好留下帮衬贾琏,再则捧纸也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