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这支德国舰队究竟在哪儿呢?托维派侦察轰炸机飞往挪威海岸进行侦察。
  不久,情报军官即从一架飞机拍摄的航空照片上发现,在科尔斯峡湾锚地有两艘德国军舰:“俾斯麦”号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
  办公室里,托维俯视着在他面前展开的一幅大海图,上面标出11 支护航运输队的航线。突然,他眼前一亮,指着WS8B 护航队的航线说:
  “没错儿!躲进挪威峡湾的德舰就是冲它而来。这支护航队运载2 万名英军前往地中海,增援非洲战场。目前这支运输队正行驶在爱尔兰海岸的克莱德湾。”
  他派霍兰德海军中将任先遣舰队司令,率“胡德”号战列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前往丹麦海峡。“胡德”号战列舰是皇家海军的名牌舰,满载排水量42100 吨,航速31 节,装有8 门381 毫米主炮,火力比“俾斯麦”号舰赂强。
  22 日下午,德国“莱茵舰队”驶出锚地。当晚,托维将军卒本土舰队驶出斯卡帕弗洛港,舰队由“胜利”号航空母舰、“加拉蒂”号、“奥罗拉”号、“肯尼亚”号等5 艘巡洋舰和10 余艘驱逐舰组成。本土舰队日夜兼程,全速向西行驶,以抢占冰岛和奥克已群岛之间的中心位置,拦截德舰。
  23 日傍晚,吕特亚斯的舰队进入丹麦海峡。海空黑沉沉的,风雨交加,冷风刮过,又卷起团团雪粒。
  次日凌晨,风停雨住,天空中露出怪异的微光。霍兰德已在冰岛雷克雅未克西南300 海里水域占取阵位。
  5 时左右,作战双方几乎同时发现对方。“俾斯麦”号占据了有利态势,可用全舷火炮齐射;“胡德”号却头对德舰,只能围首炮还击,火力几乎减少了一半。
  “俾斯麦”号首炮开火,3 颗重磅炸弹划破天空。“胡德”号舰两旁升起两道水柱,舰尾窜起一团黑烟。但它仍然奋不顾身地冲在前面,向“俾斯麦”号猛烈开炮。
  “俾斯麦”号的四周炸起无数大大小小的水柱。一颗装甲弹击中了“俾斯麦”的2 号锅炉舱,一颗钻入舰首,击穿了2 号燃油舱。
  正当霍兰德命令舰队转向,用尾炮开火时,一颗重磅炸弹击中了“胡德”号的高炮弹药箱,甲板上顿时一片火海。紧接着,又一颗炸弹穿透6 层甲板,坠入炮塔底下的弹药舱里,300 吨高爆炸药全部引爆,烈焰吞没了上层建筑,巨大的爆炸力把舰桥、炮塔都抛向空中。海水疯狂地冲入舱内,战舰急剧下沉。。除3 人外,全舰包括霍兰德海军中将在内的1419 名官兵全部殉难。
  “威尔士亲王”号寡不敌众,撤离了战场。
  第一个回台占了上峰,吕特亚斯好不得意,匆匆向雷德尔发电报功:“英舰‘胡德’号已被我舰击沉。”
  但是,没过一会儿,他便忐忑不安起来。“俾斯麦”的舰况不妙,舰首被“胡德”号炸得就跟马蜂窝似的,已有些下倾,速度减到28 节。舰员们顾不上庆功,手忙脚乱,爬上爬下,四处抢险堵漏。2 号舱被炸裂,200 吨乌黑的燃油呼呼外溢,在翻滚的海面上播出一条闪闪发光的油迹长带。他凝视着越拖越长的油迹,一阵头晕眼花,觉得自己就像是狐狸露出了尾巴,英国“猎手”一定会寻迹而来。
  “俾斯麦”号已暴露目标,皇家海军是决不会放过它的。袭击商船的计划已成泡影,不如先去比斯开湾的圣纳泽尔基地养伤。想到这里,吕特亚斯命令掉转舰首,向东行驶;“欧根亲王”号继续南下,袭击商船。
  “俾斯麦”怎么也料想不到,它已钻进托维上将布下的巨网。
  铅灰色的天帐低垂,阴云翻滚,忽开忽合,像天河决开了口子,大雨倾盆而下,洋面上卷起滔滔白浪,“俾斯麦”号舰忽而被抛向浪尖,忽而被推向浪底。
  晚上10 时许,几架“箭鱼”式鱼雷机突然从雨空钻出,拉下高度,冒着猛烈的炮火朝“俾斯麦”号俯冲过去,离舰只有半海里的距离时才投下鱼雷,舰甲板上的两架飞机当即中弹起火,一头栽进了大海。
  另一架”箭鱼”式飞机从右舷发起攻击,击中“俾斯麦”号的右舷。
  “不好!这些飞机肯定是从英国的‘胜利’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这说明英国本上舰队就在附近。”
  吕特亚斯没猜错。在它东北方向150 海里处是托维的旗舰“乔治五世亲王”号和“罗德尼”号战列舰;它北面是布置在冰岛和奥克尼群岛之间的3艘巡洋舰;它的南面是“雷米利斯”号战列舰和2 艘巡洋舰;它的西面是“复仇”号战列舰。此外,萨默维尔海军中将指挥的H 舰队也已奉命驶离直布罗陀。
  这时,海上一片漆黑,猛烈的风势卷着阵雨,打得人睁不开眼睛。
  在英国“胜利”号航空母舰上,大家都在为飞机如何安全返回舰上而捏把汗。这些年轻的飞行员白天在甲板上降落都不太熟练,现在舰上唯一可以引导他们安全降落的指示灯也失灵了。在这浩淼无际的大海上,航母显得那么渺小,好像随时都会被惊涛骇浪吞没似的。要让飞行员在这种恶劣的气象
  条件下摸黑在飞行甲板上降落,真好比是海上走钢丝,九死一生。
  为了保证飞行员的安全,船员们也顾不得防范那些德国潜艇的偷袭了,航母上所有的探照灯和信号灯都打开了,像一座硕大的海上灯塔指引着远方归来的飞机。9 架飞机对准跑道,一架接一架地安然降落在甲板上,“太棒了!”甲板上一片欢腾,船员们簇拥着飞行员,飞行员们紧紧拥抱着船员,泪水和雨水交融到一起,又咸又甜。
  吕特亚斯接到雷达兵的报告:收到两艘英舰的回波。这是尾随“俾斯麦”号跟踪盯梢的英国“诺福克”和”萨福克”号巡洋舰。
  吕特亚斯凝视着雷达荧幕,苦思冥想。突然,他发现雷达回波消失了,“怎么回事儿?”
  雷达兵解释说:“为了躲避可能遭到潜艇的伏击,这两艘英舰以Z 字航线行驶。当它们每一次向外航行到最外侧时,它的雷达装置就失去了我舰的踪迹,但在向内航行时就又能捕捉到我们了。”
  吕特业斯蓝眼珠子一转,豁然一亮,“太好了!我们何不趁此机会甩掉它们。”
  25 日凌晨3 时左右,“萨福克”号刚驶到转折点,吕特亚斯下令右舵,让“俾斯麦”先绕一个大圈,然后在远离两艘英舰的尾部方向穿过,折向东行。
  当两艘英国巡洋舰回到直线上时方发现雷达荧光屏上一片空白,不好,失去了跟踪目标。它们慌忙向托维报告,托维立即下令各舰全力搜索。
  茫茫大海,要重新捕捉到“俾斯麦”号谈何容易。整整5 个小时都不见“俾斯麦”的影子,眼看落网的大鱼竟让它溜之大吉,托维好不恼火。
  就在此刻,托维收到英国海军部发来的有关“俾斯麦”号方位的电报。看罢他不禁大惊夫色,显然“俾斯麦”号是想逃向法国基地,可他的本上舰队却与之背道而驰,一直朝南行驶。现在舰队远离德舰,在它西北方向130海里处,鞭长莫及,已无追上的希望。而且一些驱逐舰由于燃油不够已离队驶向冰岛基地。看来,能截住“俾斯麦”的只有H 舰队了。
  萨默维尔将军手握望远镜站在“声望”号舰桥上,心情像大海一样翻腾个不停。接到托维的电报后,他深感责任的重大,这场海上大追击能否成功全在此一举了。他立即下令舰队全速北上,赶在“俾斯麦”之前切断它的退路;同时命令两架侦察机和“谢菲尔德”号巡洋舰先行,死死地盯住德舰。
  萨默维尔决定先让“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唱独角戏,待其他舰艇赶到后,再将“俾斯麦”围而歼之。
  真是忙中出乱,“皇家方舟”号可不知道它前面还有打前站的英国“谢菲尔德”号巡洋舰,结果把它误当作德国“俾斯麦”号舰。10 余架“箭鱼”式飞机从甲板上起飞,在雷达的引导下向“谢菲尔德”号飞去,接着就是一阵鱼雷攻击,幸亏一枚也没击中,都被巡洋舰巧妙地躲闪开了。
  “谢菲尔德”号知道是“洪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了,没有还击。这时,飞行员们才知道炸错了,怀着歉意飞返“皇家方舟”号航母。一架飞机向“谢菲尔德”号发出信号说:“敬了你一条鳟鱼,真对不住!”
  20 时55 分,“皇家方舟”号的飞行甲板上,15 架挂上触发引信鱼雷的“箭鱼”式飞机,一架接一架地腾空而起。它们以三机或两机编队,在的“谢菲尔德”号的引导下找到了目标。它们钻出云层,左右夹击,将一枚枚鱼雷投向“俾斯麦”号。
  “俾斯麦”号舰上枪炮声大作。机关饱和高炮朝空中猛烈开火。吕特亚斯下令舵手忽左忽右地航行,以规避飞机投下的鱼雷。
  英国飞机冒着炮火,一次又一次地冲向德舰。两架飞机不幸中弹坠海,与此同时,一枚鱼雷击中“俾斯麦”号的舵柱,左螺旋桨被炸得粉碎,舰身不由得向右摆起来。
  这时,H 舰队的5 艘驱逐舰也赶来了。它们把“俾斯麦”号团团围住。不一会儿,“声望”号和“多塞特郡”号巡洋舰也都像鲨鱼一样咄咄逼近。
  吕特亚斯面对众敌,欲打不行,欲逃不能。当晚,他向柏林拍发了诀别电:我舰无法操纵,已被“声望”号诸舰包围。我们将战至最后一弹。
  27 日凌晨,东方破晓,远处地平线上露出半轮红日,把海水映照得通红。吕特亚斯神情诅丧,眼窝深陷,像待毙的死刑犯一样熬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俾斯麦”号巡洋舰也全无往日的威风,像垂死的巨鲸一般等待英舰的宰割。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英国驱逐舰群蜂涌而上,首先向“俾斯麦”号发起了进攻。吕特亚斯作困兽斗,命令开火抵抗,可架不住诸多英舰的猛烈炮火,一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的舰首,舰上一片火焰。
  这时,本上舰队的“乔治五世亲王”号和“罗德尼”号战列舰也赶来参战了。托维命令对准“俾斯麦”号连连齐射,6 门356 毫米主炮火光闪闪,重磅穿甲弹像暴雨一样劈头盖脸地压过来。
  “俾斯麦”舰四周不断溅起高达50 米的水柱,紧接着舰壳被炸弹撕裂开来,蒸汽管路被炸断,桅杆被打断,烟囱倒地,炮台炸歪,舱内气浪滚滚,甲板上火光熊熊,烟雾遮天。被炸得百孔千疮、面目全非的“俾斯麦”号,已全无反击之力,它像只受了重伤的巨鲸,在汹涌的波涛中翻滚挣扎着,开始渐渐下沉。
  想到霍兰德将军的牺牲和“胡德”号战列舰的沉没,托维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命令“乔治五世亲王”号快速接近德舰,一阵猛烈炮击之后,“俾斯麦”号整个成了哑巴。紧接着,“多塞特郡”号巡洋舰朝它的右舷连射两枚鱼雷,“俾斯麦”猛烈颤抖起来,舰员们纷纷跳海,只有吕待亚斯随同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和那面纳粹旗帜卷入北大西洋的波涛。
  失去伙伴的“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在海上晃荡了几天就打道回府了。
  雷德尔的“莱茵演习”以失败而告终。“俾斯麦”号的沉没再一次教训了雷德尔:在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水面舰队的英国皇家面前,德国本来就廖廖无几的水面舰艇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他的巡洋舰袭击商船的设想最终还是成了泡影。
  丘吉尔首相在5月28日发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报喜电中是这样评价歼灭“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略意义的:
  “它是一艘威力强大的战舰,是军舰建造史上的一项杰作。击沉这艘敌舰,使我们战列舰的紧张状况得到缓和,不然,我们就不得不把‘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和那两艘‘纳尔逊,式战舰都拴在斯卡帕弗洛,以防‘俾斯麦’号和‘提皮茨’号的出击。。现在,情形就不同了。这对日本人将起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非常有利于我方的。”
  不过,“俾斯麦”号给德国海军带来的耻辱很快就被U 艇的战绩所抵销。
  1941 年,德国潜挺在大西洋持续8 个月的战争中,击沉328 艘150 万吨商船。当时,英国造船厂每年建造的商船还不到100 万吨。随之沉入大海的
  还有英国诸岛极为需要的各种物品——小麦、牛肉,奶油、铜、橡胶、炸药和石油,以及军事装备。
  这一年,德国潜艇的建造速度超过200 艘,而自1939 年9 月开战以来的损失总数还不到50 艘。但仅此一年,德国U 艇就损失了28 艘,这说明英国护卫舰的成功率也正在增长。
  英美联盟逐步加强,就在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被英国舰队击沉的同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广播演说中宣布全国进入无限紧急状态。
  他在演说中宣称:“战争正在接近西半球沿岸。战争已经逼近我们的祖国。”“如果坐侍敌人在我们的国境上出现,那就等于自杀。”
  三天以后,似乎是要给总统的演说作证一样,德国潜艇在格陵兰以南发现了开往英国的HX—126 护航运输队,9 艘货船被击沉,船上所载的全是根据租借法案援英的物资。
  改变航线是英国自大西洋战役一开始就使用的有效方法。为了躲避U 艇的伏击,英国加拿大护航舰护送的大西洋运输队开始经冰岛沿改变的新航线航行,尽量将航线北移,以便充分得到驻冰岛的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的保护,同时,尽量将运输队的航线分散在北大西洋中部。
  这一着果然有效,德国U 艇有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没能发现沿新航线航行的护航运输队。
  邓尼茨沉不住气了,他很清楚,潜艇破交战的关键是发现敌海上运输队。只要发现猎物,他的“狼群”就会大获而归。为此,他改变了潜艇搜索战术,放弃了原先较为固定的巡逻线,决定将现有的潜艇散布在北大西洋一个辽阔的海域,扩大搜索范围。
  几天后,6 月24 日,一艘U 艇发现了英国HX—133 护航运输队,立即召来15 艘潜艇进行攻击,结果,击沉6 艘商船(5000 吨)。英国护航舰在反击中击沉2 艘潜艇,其余的潜艇逃跑了英国再次向美国发出求救的信号。英国驻美国供应委员会主席海军少将多林致信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建议美国政府利用根据租借法案拨出的基金,为英国建造排水量为1500 吨的驱逐舰100 艘(每月10 艘),20 艘扫雷舰和14 艘救生拖船。他在信中写道:“由于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加紧活动,使得护航舰的需要量增多。可是目前英国和加拿大的造船厂加在一起,每月也只能建造8 艘护航舰。我们的护航舰严重匮乏,根本不能满足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的警戒要求。”
  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金上将也建议美国海军采取为英国建造护航舰的紧急措施。
  经美国政府讨论之后,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于1941 年7 月18 日批准建造上述各舰的计划,并且立即付诸实施。
  7 月12 日,美国大西洋舰队正式从英国手中接替了冰岛的防务。几天后,海军上将金重新规定了西半球的界线,把冰岛也划入其中。从此,冰岛便成为盟军用于掩护护航运输队的护航舰基地和航空基地的战略要地。
  第六章“独狼”袭击美海岸
  8 月3 日,罗斯福总统乘坐“波托马克”号总统游艇从新伦敦出航。临行前他高兴地对白宫记者团宣布说,他将“抽出一些时间”去钓鱼。
  “波托马克”号游艇的行动掩饰得十分自然巧妙。最初几天,人们只看到风光绔丽的科德角运河上,一艘不起眼的游艇在懒懒散散地游荡,看样子是要沿着新英吉利海岸作一次短期游览。艇上穿着白色夏眼的锅炉兵和两个水兵,或坐或斜靠在甲板上的安乐椅上,不时热情地向挤在堤岸和桥上的观众致意。从远处望去,他们很像罗斯福、斯提文·厄尔利和沃森将军。之后,这艘游艇便像谜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连秘密警察局长也不知道罗斯福哪儿去了。
  罗斯福已改乘“奥古斯塔”号巡洋舰,抵达纽芬兰阿金夏附近的普拉森夏湾。翌日(8 月9 日),丘吉尔首相乘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驶入薄雾笼罩的港口。几艘美国军舰在雾中若隐若现。
  英国军舰列队从美国舰艇中缓缓穿行。“威尔士亲王”号舰上,米字旗高高飘扬,全体水兵身着白色的水兵服排列在战舰的弦侧。虽从未见过面,但手持望远镜的罗斯福老远便认出,前甲板上那位大腹便便的身穿褐色海军制服的人必是丘吉尔无疑。
  不知何时,雾障已悄悄散尽,灿烂的阳光给港湾、海水和军舰镀上一层金色,光彩熠熠。
  “奥古斯塔”号舰上的乐队奏起了丙国国歌,《上帝保佑吾王》的旋律随风飘来,接着是美国国歌《星条旗》。
  “扶我起来!”罗斯福低声吩咐。
  他的儿子、空军上尉埃利奥特赶忙搀扶起父亲。罗斯福竭力挺直病残之躯,站在舷梯上迎接他的英国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