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破山河在-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他们刚开始观察,就飞过来了一个炮弹。
  报告文学《血染长江之战》里面曾经这样描写伊东的负伤——中国炮兵可能是打得太好了,也可能是打得太孬了。要是这一炮是对着伊东打的,那就打得太准了,正在他头顶开花,要是这一炮是对着日军阵地打的,那就打得太孬了——方向都不对了,差了十万八千里啊!
  从当时中国军队的记载来看,并没有发现伊东一伙“观察员”的光临。那么,答案只能是第二个了,只能说粗胚王敬久手下的糙炮兵开炮跟中国足球队射门似的……
  您说,这伊东政喜是不是中了大彩?
  对伊东政喜本人来说,这一次虽然受了些痛苦,还算有惊无险,他最终养好了伤,继续率领第101师团,担任镇守南昌的任务。倒霉的是,这位伤刚好的将军,上任就碰上了中国军队反攻南昌之战——这是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极少的几次大规模反攻,伊东又一次中了大彩。这一次第101师团被打成了残废,不久就在日军的整军中被取消了番号。
  而击伤伊东这个大彩,对于第九战区来说,却另有重要意义。因为伊东负伤,群龙无首,第101师团在隘口的攻击整个停顿下来。9月,薛岳调集李汉魂、叶肇等部开始反攻,日军转入守势。日军华中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看到指望101师团突破已经无望,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改派第106师团松浦淳六郎所部发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穿插作战,试图从中国军队布防的一个缝隙奇袭德安,结果在万家岭陷入中国军队的重围。此战,第106师团几乎被中国军队全部歼灭,仅一千余人得以逃脱,史称万家岭大捷。
  看来,伊东中的这一炮,还可以称作万家岭大捷的序曲呢,的确意义非凡。
  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中国兵的对话
  这份资料,是在帮一位朋友查阿部规秀的相关资料时看到的,是日本老兵回忆文集中的一篇。
  那一次,发现这个被杨成武炮毙于黄土岭的日军中将原来在日本政坛也是个极不安分的家伙。二二六事变里面就有这位阿部规秀大佐的身影。
  不过,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那里有一些侵华日军的回忆文章,随手一翻,看到下面的一段,一个叫做斋藤的日军士兵纪录他在前线和一个中国兵的对话回忆。
  记得有文章写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军和德军士兵在堑壕中互相谈话的轶事。然而,我仍然难以想象在那场战争中,中日两国的军人会有类似的交流。
  直到,我看完这段对话。
  那么,就翻译一下吧。
  日军士兵斋藤在修水前线作战,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水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走了。日本兵跟在后面追,却发现汽油桶漂向了对岸。
  这时,他发现对岸有个正在洗澡的中国兵,双方都大吃一惊。
  因为都没有带枪,双方谁也没有办法射击。那中国兵慢慢站起身来,拾起那个汽油桶,取出一个水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
  这日本兵鬼使神差地用日语问了一句:“好吃吗?”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11)
  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谢谢。”
  看来这可能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兵,而是个下级军官或者士官。出于好奇,这个日本兵继续好奇地问:“你们过得怎么样?发的钱多吗?”
  那个中国兵站住脚步,耸耸肩说:“好几个月没有发到饷了。”大概是觉得这个日本兵挺有趣,又补充道:“日子不好过啊,有督战队,不好好打仗可能被自己人打死哦。”沉默了一下,又说道:
  “那样我就看不到夺回台湾,看不到占领大阪,也看不到占领东京了,多遗憾。”
  说完,带着汽油桶慢慢走向树林中去了。
  “这是个广东兵,看起来很瘦。”斋藤在回忆的最后说。
  不吃猪肉的日本兵
  说起日本鬼子来感觉总是老松井那样狡猾的,或者是毛驴鬼子那样凶狠的。其实日本兵也不是铁板一块,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两天看日本兵的回忆,看到一个叫桥本的老鬼子写的文章,觉得应该翻译过来给大家看看。
  这桥本,是一个不吃猪肉的日本兵。
  这不是毛病吗?
  桥本的毛病是这样落下的。
  1940年,作为帝国陆军一等兵的桥本,结束了在国内的训练,被分配到中国派遣军,在距离北京200公里的石家庄附近的据点驻防。
  这个地方,虽然据点附近的村庄被日军控制着,但是中国军的游击队,经常在周围活动,据说单独行动的日本兵给剁成一块一块的事情也有发生。
  可是,桥本是个新兵,对这种事情没有概念,所以最初并不紧张。
  日本军队,如同二战中其他国家的军队,要求驻军就地解决给养问题。当然,书面上还要说明:“尽量现金购买”一类的字样。实际上侵华日军根本不理会这种官样文章。
  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对日军抱有相当的敌意,日本兵一进村,村民们就逃得一干二净,找不到愿意帮他们筹集给养的人。不过,日军根本就没打算买,田里没有收走的麦子蔬菜,圈里没有带走的鸡猪,拿走就是给养。
  也是,把猪四腿一绑,抬了就走可比和老乡磨牙省事多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绑猪这种活计,从乡村出来的士兵当然不算回事,放到城市兵手里,也一样出笑话。
  桥本,就是这么个城市兵。
  刚到驻地没两天,队长命令一等兵桥本和两个上等兵出去搞当天的给养。这三个日本兵,就奔了日军控制下的附近村庄。
  村子就在炮楼底下,安全是没得说。但是一见日军的影子,老百姓又跑得一个不剩了。
  “正好,见什么就自己动手啦。”那两个老兵熟门熟路,满不在乎,“看呐,猪,那里好大的一头猪哦!托福啊,哼,哼,今天晚上有烤猪肉吃啦!”
  “桥本,你,去把那个猪抓过来!”
  “是,是!”
  嘴上答应着,这桥本心里一个劲儿的犯嘀咕。原来他生在城里,长在城里,从来也没有摸过猪,更别说逮了!没办法,军令如山,桥本咬着牙跳进了猪圈,接下来就是一场搏斗,出了一身大汗终于用绳子把猪脖子捆上了。——看到这儿笔者颇为奇怪,那猪有脖子吗?这个捆法,显然是够外行的啊。
  “走,快走!”
  一头大汗的桥本拉着绳子,给猪下命令。
  大概那猪也想得明白——我跟你走?那到地方不就是要我的命吗?!所以这畜牲横拉竖拽,就是不挪窝,猪屁股往下坐,跟这小鬼子耗上了。
  “嗨,桥本,你小子连一头猪都收拾不了吗?”两个老兵在一边说风凉话,“算啦,帮你小子一把,就在这儿杀了带回去吧。”
  老兵上来把猪的前后脚都按住了。
  “嘿,桥本,拿刺刀,往心脏上捅!”
  “啊?刺刀往心脏……上捅~~?”
  “八嘎,快动手啊,屠宰场不是每天都这么干吗?你小子今天晚上不想吃烤肉了?”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12)
  “想,想啊,好长时间没吃到肉啦……”
  “那还啰嗦什么?这么点儿事都办不了,你还能干什么?!”
  话说到这个份上,桥本可就没法说“不”字了,他硬着头皮抽出了刺刀。
  “喂,快一点儿,就按着猪腿也不容易呢,这家伙劲儿挺大,要跑呢。”为了按住猪,两个老兵都伏下了,用身子压着猪不让它乱动。
  桥本来了一个深呼吸,然后一闭眼……
  “呀!!!!!”
  一刀向猪刺去!他瞄的是心窝——实际呢,猪正好一挣扎,刺中的是猪屁股!
  这一刀刺的好深啊,桥本觉得自己的手都刺进去了。
  只听那猪一声狂嗥——嗷!!!!!猛地一挣。
  两个老兵再也按不住,手一软,那猪带着刺刀蹦了起来,把桥本拱了个仰面朝天。
  “哎,哎,站住!”
  桥本和两个老兵连滚带爬地开始追赶。问题是猪有四条腿,鬼子呢?只有两条,显然是猪要灵活些。另外,猪很明白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这股拚命的劲头上来,三个鬼子硬是抓它不住。只见它在院子里一阵乱跑,等鬼子起来取枪,它早已经一跃窜出了矮墙,逃进一人高的庄稼地里去了。这下子,傻子也知道想抓住它要费老力气了。
  “浑蛋,这下子只能让它跑了啊。”
  “八嘎,就这样逃了啊,今天的副食只能是田里的蔬菜了吧。”老兵虽然沮丧,桥本的麻烦可大了,“前辈,不要开玩笑啊,这头猪,这头猪,它把我的刺刀带走了啊!这,我怎么回中队啊?”
  刺刀,和步枪一样,也是皇军的武器啊,居然让猪给夺去了!假如是和敌军拼死奋战,把刺刀拼掉也还罢了,居然是让一头猪给抢了逃了,中队会怎么看?这不是军人的耻辱吗?要是这样,送上军事法庭当作典型枪毙也不是不可能啊。
  “啊,这怎么办啊,前辈,这样子我怎么回去啊。”桥本不禁哭出声来。
  两个老兵和一般日本的长官还不一样,都挺善良的。
  “好啦,桥本,这样吧,我们到别的村子找给养去,你就不要去了,专心去找那头猪,我们回到中队,会给你多上些芝麻的(日语说好话的意思)。”
  “那头猪肯定也负了重伤,不会跑远的,大概就死在附近了。刺刀可一定要找回来啊。”
  两个老兵安慰了一番,继续执行任务去了,桥本和他们告别,独自去找猪。
  可是,村落的每个角落差不多都找遍了,那头猪的影子就是见不到。
  “跑到哪儿去了啊!?”
  天色渐渐晚了,周围也暗了下来。
  “不管怎样,晚点名的时候总要回去吧,真倒霉啊。”
  桥本急得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他听到旁边农家有人用半生不熟的日语说话了:“长官,太君。”
  桥本回过头去,看见一个岁数挺大的农民,旁边正有一头杀好的肥猪。他知道这一带日本军队占领了几年,当地居民能说几句日语的不少,倒也不奇怪。
  “咦,这不会是我们跑的那头吧?”桥本觉得心都怦怦直跳了。
  “太君,这个猪,你的?(生硬的日语)”
  “是啊,是我这里跑掉的啊!”桥本看到猪屁股上长长的一道伤口。
  “噢,我看到,就抓来杀好了,太君要的话,十块钱就拿去吧。(生硬的日语)”
  “好的,但是猪身上的刺刀,你也还来!”
  “你说什么?(中国话)”
  看来这老农的日语听不懂这个,桥本就手舞足蹈的表演起来。老农看懂了,点点头,对桥本说:“你的刀,我没有。(生硬的日语)”
  “没,没有?八嘎……”
  “在老张那里,他拿去了,我们去要回来?(生硬的日语)”
  “好的,走吧。”桥本焦急地催着老农,跟在他屁股后面走。老农穿过村落,继续往前走。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13)
  “还要走啊,这是去哪里?”看看离开了据点控制的范围,桥本有点儿不安。
  老农不说话,作个手势,意思是:“就在前面。”
  现在,连田地也走过了,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桥本更觉得不安了,问道:“喂,你这是去哪里啊?”
  老农还是没有回答,反而“啪,啪”地打了两下响指。
  树林深处,突然蹿出来四五个持枪的便衣! 不等桥本反抗或者逃跑,就把这堂堂的大日本皇军缴械了。
  这些人簇拥着魂飞魄散的桥本,穿过树林,进入一条山谷。不知道走了多久,林间谷底出现了一些洞穴(窑洞 – 笔者按)。原来,这里就是八路军游击队的总部了。桥本被带到了游击队长的面前,队长是个目光锐利的胖子,大家都叫他——老张。在老张的桌子上,搞笑地扔着桥本那把刺刀。
  “这个,是你的刀?”张队长问。
  “……”桥本一言不发,虽然曾经折在一头猪手里,帝国武士的尊严,还是要坚守的嘛。
  “你的姓名?”
  “桥本一等兵,别的,哼,我什么也不会说!”
  张队长笑眯眯地看着桥本,他的日语相当流利:“谁问你啦?不用你说,也知道你是xx步兵部队的对吗?你们的中队一共320人,中队长皆川大尉,小队长楠少尉,对吗?”
  “……”
  桥本都被他搞糊涂了,好像游击队比他还了解据点的情况,他简直不晓得这个胖子还不知道些什么了。
  “好啦,桥本君,不管怎么说,我们见面也是缘分啊,怎么样,和我们一起工作吧?“
  “……”这个进展好像太快了。
  “想回去?也不是不可能啊,别着急,不是要你马上回答,这样吧,给你一两天,好好考虑一下吧。”
  警卫员把桥本带了下去,一边有几个窑洞,桥本就被关在其中一个里面。
  第二天,张队长来看他了。
  “桥本君,恐怕你没法回自己的部队啦。我的部下来报告,你们的宪兵正在抓你。昨天你没有归队,他们已经把你按开小差处理,正在搜捕你呢。假如让他们抓到,恐怕马上就作为‘前线逃亡罪’就地处决啊。”
  桥本一等兵听了这话,大吃一惊:“宪兵在搜查我?我逃兵?!这帮混蛋啊!”
  想想日军军纪的确如此,并不是老张危言耸听。既然回不去了,桥本只好接受了命运,和八路军一起行动了。
  几天以后,张队长他们就匆忙转移。游击队很少在一个地方停留过长的时间。桥本惊讶地看到张手下的30名战士都拿着日式三八大盖。不久,他们又经历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因为桥本被留在后面,没有机会看到交战的场面。
  又过了几天,正在桥本感觉和他们处得越来越融洽的时候,张队长突然对他说:“你要做好准备,和我们一起拿起枪来战斗哦。这边的对手不是日本军。”
  桥本又被搞糊涂了。
  这天,部队刚刚宿营,忽然——
  “敌人,敌人来袭击啦!”岗哨忽然发出叫声。太晚了,敌人的机枪已经扫射过来,很多游击队员被打倒,其余的纷纷撤了下去。桥本和四五个游击队员来不及转移,被俘虏了。
  来袭击的,原来是国民党的游击队。这样,共产党军的俘虏桥本又成了国民党军的俘虏。
  发现桥本是日本人,国民党的游击队大吃一惊又如获至宝,居然把他上送到了成都。在那儿,桥本被关进了收容所,一直到抗战结束。
  等释放战俘的时候,桥本就又加入了中国军队,从他的自画像上,可以看出他加入的是哪一方。
  桥本自己总结道:“当了八路军的俘虏,又当了国民党的俘虏,日本兵里有我这样经历的大概绝无仅有了。都因为那头该死的猪啊,至今,我看到猪就心虚,从此,再也吃不下猪肉了。”
  这,就是不吃猪肉的日本兵——桥本的回忆。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14)
  日本兵与中国便衣
  这张漫画看来颇为有趣,它并不是中国人的作品,而是日本作家向政春所著纪实文学《中日战争中的奇怪事情》的插图。画面中的三个人表情古怪,若不对其背景加以说明很容易让人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原来,这画面表现的是一个真实的情景。其中的日本兵,就是向政春在成都日军战俘营结识的日军俘虏谷田,而那两个便衣打扮的,则是中国方面派出的便衣侦察员。向政春是战后到成都的,那时谷田还滞留在那里,等待忙于内战中的中国政府官员想起来送他回国。
  谷田怎么会对两个便衣打扮的侦察员说对不起呢?事情要从他的被俘说起。
  那还是在1938年,谷田是日军第14师团的一名曹长。兰封会战之后,中国军队面临被日军拦腰斩断的危险,被迫挖开黄河大堤,造成了大面积的黄泛区。此事阻止了日军南下,造成数百万灾民,功过众说纷纭暂且不表。话说这两名中国军队的侦察员,或者说便衣,是中方派出来侦察日军动向的,撑着一条小船,随滚滚黄水而下,看到水中浮来一具身着军装的尸体。两个侦察员一时心动,就把这“尸体”打捞了上来,却发现他居然还有一口气。他,就是这位谷田曹长了。黄河决堤的时候他所在的部队被黄水冲散,谷田抓着块卡车车帮漂了很久,终于失去知觉,要不是被这俩便衣捞上来,必死无疑。
  捞上来是捞上来,等发现是个鬼子,两位便衣的意见可就不大一致了。老二说咱们还有任务,扔下去算了,往东漂,哪儿来哪儿去吧;老大说算了,好歹是条性命,救活了他说不定还能问出点儿情报来。争论之后终于老大占了上风,一阵人工呼吸把谷田救活,当然醒了以后也就告诉他你是我们的俘虏了。对此谷田也未表异议。
  那时候的日本兵不都是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