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毛泽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作为核心内容,目的是为了提高党员和群众对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以增强贯彻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中,毛泽东着重强调了以下两点思想:一是强调在每一次重大行动之前都要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政策,以防止人们在实践中盲目行动。二是强调要教育人们牢牢记住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以保证在执行政策中不迷失大的政治方向。
第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毛泽东认为,共产主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二是指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是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依据这个思想,我们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同时又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使人们特别是共产党员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时候,不忘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实施社会主义先公后私道德的时候,不忽视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主义国家培育出有崇高理想、有高尚道德的新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健康而顺利地向前发展。
第四,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为争取民族独立、祖国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毛泽东在概括这种伟大的精神时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慨,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的关系上,要求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像李四光、王进喜这样的人,为振兴中华而呕心沥血、忘我战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毛泽东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第五,革命传统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革命传统,是指我国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在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培育的优良作风和党的光荣历史。毛泽东倡导的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表现在:一是艰苦奋斗。二是勤俭节约、勤俭建国。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和毛泽东正是通过上面这些内容的宣传教育,启发和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引导他们自觉自愿服从党的政治领导,为实现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与此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创造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民主讨论与说服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中去;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树立榜样与典型示范。
上述毛泽东关于“生命线”的论断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党开展各项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应当指出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突出政治”来歪曲“生命线”的本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对立起来,大搞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一切、冲击一切,在实践中造成严重恶果。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决不意味着精神万能,而是指在物质决定精神的前提下,承认精神的反作用,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实践的回顾》
练习与思考
1.毛泽东提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何在?
2.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积极成果?
3.为什么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你怎样理解当代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7章 新中国的国防、外交与执政党建设理论
当新中国岿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时候,既有社会主义的苏联的有力支持,又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极端敌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不但积累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而且在国防建设、外交战略、执政党建设诸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建设现代化国防,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执政党建设,这些重大决策,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坚实的保障条件。由此形成的宝贵理论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第1节 国防建设与统一祖国的初步设想
一 加强国防建设的战略思想
1.加强国防建设的四次重大战略决策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后百年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惨痛教训。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加强国防建设。为了巩固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生政权,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和平建设与安宁,永远结束中国人被欺凌的历史,党中央和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对加强我国国防建设曾作过四次重大的战略决策。
第一次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于全面进口武器装备,加速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现代化,以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策。
1949年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就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开始考虑夺取全国政权后保卫祖国的需要,决定在单一陆军兵种的基础上建立空军和海军。1949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加强国防建设的号召。他指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2~693页。)1950年8月1日,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解放军今后的任务,主要是进行国防建设,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可能侵略。而这一时期,国防现代化最中心、最迫切的任务,主要还是解决改善武器装备、发展和建立新的军兵种、增强国防实力这个最关键的问题。这次决策,是我军建军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变,也是我军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第二次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于全面开展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决策。
抗美援朝的胜利,国内土改的胜利完成和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为加强国防建设提供了条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于1954年作出了人民解放军开展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经毛泽东同意,1953年12月至1954年1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会议总结了建国初期的国防与军事工作经验,提出了军队国防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我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学习苏联军队的先进经验,积极地有步骤地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为解放台湾,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而奋斗。会议讨论了编制体制、军事训练、办好院校、党的领导、机关建设和实行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以及国防建设等重大问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主持了会议。他代表军委就学习苏军,加速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问题提出了总的设想。会议认为,根据各方面的条件、需要和可能,我国国防现代化的第一步是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逐步达到武器装备现代化,编制体制合理化,干部培养标准化,军事制度和训练正规化,为实现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目标奠定牢固基础。为此,一个全面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高潮在我军全面展开。
第三次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于发展尖端武器,以打破帝国主义核讹诈政策,增强战略防御能力的决策。
尖端武器主要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高科技武器。它是科学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和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彭真、李富春、薄一波等出席会议,听取李四光、刘杰、钱三强汇报并研究我国发展原子能工业问题。会议作出了中国必须发展核工业和尖端武器的重大战略决策。同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全党全军已进入一个“开始要钻研原子能的时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毛泽东的意见,同年初,由周恩来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在苏联帮助下,迅速掌握、使用原子能技术的决议。决议把发展原子能事业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展经济建设和加强国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长远战略发展规划。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讲到必须发展原子弹时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他始终认为“这是个战略方针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5页。)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也把发展原子能和尖端武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1958年6月,毛泽东预言:“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经过自力更生的实践和艰苦工作,我国核武器的研制有了很大进展。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由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0年4月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1年9月,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也安全下水并试航成功。我国发展国防尖端武器巨大成就的取得,令世界各国震惊和瞩目,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这对提高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次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于加速三线建设,加强基础工业和尖端工业,保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决策。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会议通过的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各国和平会议的各项协议,逐步渗入越南扶植南越西贡政权,阴谋扩大对越南的军事占领和武装入侵,企图与其部署在日本、冲绳、南朝鲜、台湾、菲律宾和泰国等地的陆、海、空军军事基地相联结,构成一个对中国形成半月形的战略包围圈。面对这一严峻的战略形势,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从加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这一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立战略大后方的思想。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及国外侵略势力对我国所构成的直接威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三线建设思想逐步趋于成熟。毛泽东在1964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只要有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危险。进一步强调,一定“要建立战略后方”。并经会议通过成立了三线建设委员会,全面加强和领导三线建设工作。“三线”,把全国划分为第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第一线指海、边防战略前沿地区;第二线指战略浅近纵深地区;第三线指战略大后方。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在总体上是正确的。这是一个把国防战备工作和国家经济建设规划科学地相结合,以国防建设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性开发的长期战略。但也必须看到当时对战争威胁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建设工作过急,在国防工厂布局上也存在失误和浪费等问题。
2.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理论
在实行国防战略过程中,党中央和毛泽东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国防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指导国防建设的思想;国防建设要着眼于“积极防御”的思想;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自力更生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的思想;建立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思想;以人民战争经验进行国防动员的思想,等等。特别是建设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思想,至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设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坚持积极防御的方针指导现代化国防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一个国家没有坚强的国防,必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血的教训,必须加强国防,巩固国防。明确提出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毛泽东还提出我们的国防建设应着眼于“积极防御”,并强调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打到底。
第二,建设现代化国防必须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1952年,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中分析我军走过的25年历史时指出:人民解放军在获得全国胜利前,受客观条件限制,军队建设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有游击性。全国解放后,客观情况起了变化,我军已进入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级阶段。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并提出了“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统一训练”的“五统一”要求。1954年他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又进 一步指出:在人民拥护的基础上,加上我们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建立一支现代化的革命军队。
第三,建设现代化国防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争取外援,但决不依赖它,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观点,在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了这一思想。
第四,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毛泽东认为,搞好经济建设是搞好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1956年,他针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军政费用占国家财政预算30%的实际情况,指出这个比重太大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它降低到20%左右。他幽默地说:“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是真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这是战略方针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5页。)毛泽东还指出:“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