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猪胆土瓜根汁方
大猪胆汁,或土瓜根汁此方较蜜煎导方寒,津液内竭,脉较有力者,适用之。否则灌入肛门之后,直肠吸收而上,亦能寒胃也。

麻仁丸
麻仁 杏仁 芍药 大黄 厚朴 枳实蜜煎导猪胆汁土瓜根汁,此燥在肛门之方。若肛门与肠中皆燥,而又无燥之实证者,须麻仁丸。麻仁杏仁以温润之,芍药以寒润之,又兼小承气汤以轻荡之。每服只梧子大之十小丸,轻缓极矣。

小承气汤  方见前
阳明病,瞻语发潮热,是胃热实也。脉滑亦实。可与小承气汤下其胃热。但脉虽滑而急数,急数之脉,属于里虚,不可用小承气下胃热。如其以小承气为主,若里不虚,服后必放屁。若不放屁,是里虚也。不可服也。所以明日不大便,脉由急数而转濇,虚濇为阳气虚,故难治也。

大承气汤方见前
腹满痛,阳明燥土伤太阴之阴。发热而汗特别之多,阳明燥土伤少阴之阴。月中不了了,晴不合,阳明燥土伤厥阴之阴。故皆宜急用大承气汤,下燥土之腑阳,以救三阴之脏阴也。

阳明胃腑病有瘀血方
抵挡汤方见前
阳明病而善忘,此因有久淤之血,停于下部,阻碍肾气之故。肾主脏智,肾气不能升达,故善忘。何以知其有淤血,大便黑硬,便时反易也。下有淤血,肾气抑郁,故现黑色。故以抵当下其淤血也。

少阳胆经本病方
小柴胡汤方见前
呕而发热,少阳胆经上逆也。欲足少阳下降,必须手少阳上升,故小柴胡主之。

小建中汤  
桂枝 芍药 炙草 生姜 大枣 饴糖阳脉濇,上焦津液不下也。阴脉弦,下焦木气不升也。上焦津液不下,胆经相火上逆烧灼也。胆经上逆肝经下陷,则木郁而腹痛也。芍药重降胆经相火,桂枝升肝经木气,炙草姜枣温补中气,饴糖补土气,润津液,木气和则腹痛止也。如不差,是腹痛非肝木不升,乃三焦经不升,仍宜小柴胡汤以升三焦之经。
荣卫病过十日,脉浮嗜卧。脉细属少阳经病,腹满腹痛亦少阳经病,故主小柴胡汤。嗜卧者,少阳相火升降紊乱也。荣卫病过十日,荣卫病罢。

少阳胆经与荣卫同病
柴胡桂枝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桂枝 芍药 炙草既有发热、恶寒,肢节烦痛之荣卫表证,又有微呕心下支结之少阳经证,桂枝汤小柴胡汤合并双解也。

黄芩汤
黄芩 芍药 炙草 大枣少阳经气与荣卫表气同时为病,少阳相火热盛于经,则经热与荣热混合而病热利。黄芩清少阳相火,芍药解荣热,草枣补中气也。

黄芩半夏加生姜汤
与黄芩内加半夏生姜黄芩汤证而加呕,于黄芩汤加半夏生姜以止呕也。

小柴胡汤方见前
血结则阴阳之气运行阻滞,故病发如疟。中风经水适来,荣分之热,即乘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而入血室。血室为少阳相火所主,故以小柴胡汤调少阳也。伤寒经水适来暮即瞻语如见鬼状,亦为热入血室,故以小柴胡汤调少阳也。

下篇
荣卫坏入太阴脾脏病方
四逆汤   桂枝汤方见前
荣卫表病只宜汗解,若不汗解,而误下之,下伤太阴脾脏,而泻利不止,却又有荣卫之身体疼痛表证。虽有表证,不可治表,当急救里,宜四逆汤以温太阴,然后用桂枝汤以解表也。

新加汤
桂枝 芍药 炙草 生姜 大枣 人参发汗之后,身痛而脉沉迟。发汗伤损中气,故脉沉迟。发汗伤津,津亏不能养木,木枯风动,故身痛。桂枝白芍养木息风,草枣补中,加芍药润木枯,加生姜行经脉, 加人参补中气而生津液。

五苓散方见前
发汗之后,脉数烦渴。发汗伤及太阴,太阴湿起,阻格相火不能下降,故烦而渴。脉数者,虚也。故以五苓泄太阴之湿也。
若发汗后脉浮,小便不利而微热消渴。此可亦太阴之湿也。微热脉浮,亦湿格相火也。故以五苓泄太阴之湿也。
若病在表,不发汗而以冷水巽之灌之,肉上栗起,欲饮而反不渴。亦太阴湿溢于皮肤,亦宜五苓泄太阴之湿也。

文蛤散
文蛤文蛤善入太阴而去皮毛之水湿也。

白散
桔梗 贝母 巴豆痰实结在胸间,巴豆桔梗贝母破痰实也。此方乃结胸之方,应移在下文结胸条后。此处系荣卫坏入太阴之经病也。

三物小陷胸汤
黄连 半夏 栝蒌实   痰实有寒热之分。白散所治为寒痰。此方所治为热痰。黄连半夏栝蒌清扫热痰也。此方应移下文痞症后。

桂枝去桂加白朮茯苓汤
芍药 炙草 生姜 大枣 茯苓 白朮头项强痛,有因荣卫不和者,有阴湿气郁阻者。小便不利,湿也。湿阻胆经下降之路,故心下满痛,而微发热。宜桂枝汤去桂枝之调荣卫,加白朮茯苓以去湿,仍用芍药降胆经,炙草姜枣补中气也。

厚朴姜夏参甘汤
厚朴 生姜 半夏 炙草 人参发汗伤中,脾家阴湿已起,故腹胀满。参草补中,厚朴生姜半夏温散阴湿也。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内加厚朴杏仁表病攻里,故表病不解而加喘满。桂枝汤解表,加杏仁厚朴温降肺胃以消太阴之喘满也。

荣卫坏伤中气方与中复木燥方
干姜甘草汤
干姜 炙草自汗尿多心烦,津液已伤,反用桂枝汤加附子增桂枝以发汗,津液更伤。无津液则阳无归而中阳亡,遂肢厥咽干吐逆躁烦。干姜炙草温补中阳,中阳回复,厥躁等证乃止。

芍药炙草汤
芍药 炙草中回之后,津液未复,木气枯燥故脚不伸。芍药炙草以润木液,其脚乃伸。用承气汤使大便微溏,阳明结消,瞻语乃止。若重发汗复加烧针,因而阳亡瞻语者,宜四逆汤以回阳也。

荣卫坏入少阴肾脏方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发汗后汗漏不止。阳之风动,故恶风、尿难、肢急。附子回肾阳,芍药息风敛阳,炙草姜枣补中气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炙草 附子发汗而表病不解,反恶寒,此恶寒乃肾阳虚也。附子以补肾阳,芍药甘草以解表也。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汤内去芍药荣卫表病,误下之后,脉促胸满。脉促为表未解,胸满为胆经寒。桂草姜枣以解表,去芍药之寒胆经也。若脉促胸满而又恶寒者,此恶寒乃肾阳虚,去芍药并加附子以补肾阳也。

真武汤方见前
荣卫表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悸者,肾阳伤水湿起也。水寒则木气拔根而克土,故头眩身瞑动也。身瞑动者风木动也。土败肾寒,中气失根,故振振欲擘地而居也。苓朮补土气,附子温水寒,芍药息风木,生姜温中降逆以止眩也。芍药生姜并用,可去芍药寒中之弊。水寒土不败,风木不至动到如此地步,故息风须兼扶土,此为大法。

茯苓四逆汤
茯苓 人参 炙草 干姜 附子发汗之后,若又下之,表病不解,又加烦躁,阳亡而土湿也。四逆汤加人参以回阳,加茯苓以去土湿也。虽有表病却不治表,以烦躁乃阳亡之事,故以回阳为主。

干姜附子汤
干姜 附子汗下亡阳,阳虚则昼日烦躁,夜乃安静。大气之中,昼则阳出,夜则阳入,昼阳气少,夜阳气多,人身亦然。故昼烦躁而夜安。干姜附子以补阳也。

禹余粮丸
原方阙载重发汗以亡肾阳,肾阳不能交心,则恍惚心乱。阳限不升,则小便后阴痛。当是温补肾中之法,禹余粮收摄阳气也。

桂枝甘草汤
桂枝 炙草 发汗过多,心悸欲得按。汗泄肾阳,木气拔动,风动而冲于上也。风木之气即肝木之阳,肝阳下陷则肝风上冲,肝阳上升则肝风自平。桂枝升肝阳,炙草补中气,肝风冲到上部,中虚极矣。心悸得按,奔豚之渐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 桂枝 炙草 大枣汗伤肾阳,肾阳乃木气之根,肾阳伤木气失根,则肝阳下限而肝风上冲。其人脐下悸动,乃肝风上冲欲作奔豚之兆。桂枝升肝阳,以止悸降冲,茯苓炙草大枣补土气以御风木,大枣富有津液,最润木气而平风也。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再加桂二两烧针令出汗,针处起赤核,烧针之热,将肾阳引出,故针处起赤核,此肾阳大虚之征,大气必由少腹冲心而成奔豚之状。桂枝汤加桂以大升肝阳,肝阳升,冲气乃平。若不上冲,不可与桂枝加桂。灸其核上各一状者,灸以温回浮出之肾阳也。不上冲者,肝阳未限,故不可加桂以升肝阳。

苓桂朮甘汤
茯苓 白朮 桂枝 炙草吐下伤损肾阳,则风木上冲,心悸头眩。若因其脉沉紧而又汗之,风木更冲,木冲克土,振振身摇。桂枝以达木气之阳,阳达则风冲平息而病愈。茯苓草枣所以补中土,和升降以御风木也。凡木病中土必虚,故治风木之冲,以达木兼补土为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于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烧针之火,能引阳外出,阳亡惊狂,起卧不安。于桂枝汤去芍药之寒,加蜀漆以去浊痰,加龙骨牡蛎以镇摄阳气。因脉浮故用桂枝姜枣炙草以解表。惊狂起卧不安,必有浊痰阻塞心窍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 炙草 龙骨 牡蛎  烧针亡阳而生烦躁,此烦躁较惊狂之阳亡病虚,故不用蜀漆之去痰,而用桂枝和表,炙草补中,龙牡镇阳也。

荣卫坏入厥阴肝脏方
当归四逆汤方见前
下利而脉浮革肠鸣,浮革为木气虚寒,肠鸣肝胆寒热不和,肠间停有水气。当归桂枝温木气之寒,桂枝白芍调肝胆之寒热,通草通调肝经而平胆热,细辛补益木气、而理肠间之水,草枣补中也。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 黄连 黄芩 人参吐为中寒,入口即吐为上热。干姜温中寒,连芩清上热,人参补中气。厥阴之气,下寒上热。故其病如此。

桂枝汤方见前
荣卫病时,发汗又下,而脉仍浮。荣卫病仍在,仍再用桂枝汤以和荣卫也。

荣卫坏入阳明胃腑方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葛根 黄连 黄芩 炙草 利不止而脉促喘汗。脉促为表未解,喘而汗出为阳明经气之热。脉促喘汗之利,此阳明经之热利也。葛根升散手阳明经气以解表,连芩清热止利,炙草补中也。

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炙草 石膏发汗下后,汗出而喘,汗乃胃热,喘乃肺实。石膏清胃热,麻黄杏仁泻肺实,炙草补中气也。若身外有大热,其内必寒,不可用石膏。

白虎加人参汤方见前
服桂枝汤而大汗出,烦渴不解,脉洪而大,此本有阳明胃热,服桂枝生姜增了胃热,胃热蒸发,故大汗出大烦渴。脉洪而大,虚也。故用白虎以清胃热,加人参生津液以补虚也。若吐下后,七八日,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渴而舌上干燥而烦。能饮水数升,亦津伤燥起,亦宜白虎清燥,加人参以生津液也。

栀子厚朴汤
栀子 厚朴 枳实下后胃中气滞。胃热上逆,故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栀子清涤胃逆之热,厚朴枳实舒降畏气之滞也。

栀子干姜汤
栀子 干姜大下伤中,中寒则相火不降身热不去,胃热上逆而心微烦。干姜温中以降相火而退身热,栀子清胃热而止微烦也。

栀子香豉汤
栀子 香豉胃热上逆,又加津凝气滞,则心烦而胸中窒塞。栀子清胃热以除烦,淡豆豉以和中宣滞,以去胸窒也。

栀子甘草豉汤
于栀子豉汤内加炙草栀子豉汤证而烦,不得眠,心中懊憹,与栀子豉汤。若少气者,是中气不足,加炙草以补中气也。

栀子生姜豉汤 
于栀子豉汤内加生姜若栀子豉汤证加呕者,加生姜以降胃止呕也。

荣卫坏病中寒肝热肺燥方
麻黄升麻汤
麻黄 升麻 当归 芍药 黄芩 知母 葳蕤 天冬 石膏 炙草 干姜 白朮 茯苓 桂枝大下之后,泄利不止,咽喉不利而吐脓血,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脉沉而迟。咽喉不利,吐脓血,金气上逆生燥也。泄利不止,中气虚寒,木气下陷生热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津液伤也。脉沉而迟,卫气闭束也。升麻升陷,当归芍药黄芩养木清热,知母石膏天冬葳蕤清金润燥,姜草苓朮温补中气,麻黄桂枝调荣卫也。脓血泄利,皆伤津液。津伤则厥。木热金燥,亦能发厥。上逆下陷,中气虚寒也。此病之泄利不止,乃热利,与太阴下利清谷不止之寒利不同,此热利乃中气虚寒,木气下陷生热也。肺逆生燥,木陷生热,中气虚寒,卫气闭束之病也。

荣卫坏病结胸方
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表未解而误下,荣卫经气下陷不升,则成胁热下利。陷而复升,将水与热结于胸间,心下硬痛,脉沉热实,短气烦燥,心中懊憹,则成结胸。硝黄攻结热,甘遂攻结水也。

大陷胸丸
大黄、芒硝、葶苈、杏仁 如大陷胸证而兼项强,病连荣卫,不可急攻,宜用丸药缓攻。硝黄清结热,杏仁降滞气,葶苈去结水也。

小陷胸汤
即前之三物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 结胸脉不沉而浮滑,心下不按不痛,按之则痛。此热痰结在心下,宜黄连瓜蒌半夏清降热痰,不可攻也。

荣卫坏病痞证方
桂枝人参汤
桂枝、干姜、人参、白朮、炙草表未解而数次下之,当经气下陷,而病胁热下利。今不病胁利,而病不利不止之寒利,以至心下痞硬。宜人参汤以温寒止利。桂枝以解表,人参汤即理中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下后又发汗,中气大伤,湿热上逆而成胸痞。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下湿热而消痞。若痞而仍恶寒者,是表病尚在,当先用桂枝汤以解表,然后用大黄黄连以泻心。渍而不煎,又只渍少顷,轻之至也。若不用轻剂,泻着胃中,则大坏也。 

附子泻心汤 
附子、大黄、黄连、黄芩心下痞,关上脉浮,此为上热。大黄、黄连泻热消痞。若心下痞而复恶寒出汗者,汗出为上热,恶寒为下寒,附子温下寒,三黄清上热也。用附子故加黄芩,附子动木热,黄芩清木热。

十枣汤
大枣、芫花、甘遂、大戟若头痛心下痞而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不恶寒表已解也。此有水气聚在胸胁并无肾寒,宜芫花甘遂大戟攻水,大枣保中气顾津液也。表解乃可攻水。

生姜泻心汤
生姜、半夏、黄连、黄芩、炙草、人参、干姜、大枣心下痞硬,干噎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胁下有水,故腹中雷鸣,中气虚寒,上热不降,故干噎食臭而心痞,中气虚寒,寒热混合,故下利。宜炙草人参补中虚,连芩清上热,干姜温中寒,半夏生姜降逆利水也。

甘草泻心汤
炙草、大枣、黄连、黄芩、半夏、干姜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日利数十行,又遭攻下,痞硬更甚。此中气下伤,宜炙甘草大枣以补中,干姜以温中,连芩清热,半夏降逆也。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禹余粮若痞而下利不止,服理中其利益甚者,病在下焦,不能收濇,不可温补中气。宜用赤石脂禹余粮以收濇下焦也。

五苓散方见前
若服泻心汤,痞不解反渴而口燥生烦,小便不利。此下伤中气,水湿不行,阻格上焦相火所致,宜五苓以泻水湿也。复利不止者,当用五苓散利小便也。

旋覆花代赭石汤
旋覆花、生姜、半夏、代赭石、炙草、人参、大枣若下利等病已愈,只是心下痞硬,噎气不除。此仅中虚胃逆。参枣炙草补中虚,旋覆花半夏赭石生姜降胃逆也。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若病如荣卫之恶寒发热,但不头痛项强。而胸痞气冲,不得呼吸,此为胸中有痰。当用瓜蒂赤小豆涌吐胸中之痰也。此赤小豆乃半红半黑者,红如朱,黑如漆,有毒,非金匮赤小豆当归散之赤小豆。赤小豆当归散之赤小豆,乃食品之红饭豆。

太阴脾脏热证方
黄连汤
黄连、干姜、人参、炙草、大枣、半夏、桂枝腹中痛,欲呕吐,欲呕吐为胸中有热,腹中痛为胃中有寒。上热中寒,中气之虚。黄连清热,干姜温寒,参枣炙草补中气,半夏降胃阴以收热,桂枝达肝阳以散寒,寒热不调,故名邪气。

栀子蘗皮汤
栀子、炙草、蘗皮脾湿夹热则发黄。栀子蘗皮清热以行湿,炙草补中以培土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杏仁、炙草、生姜、大枣、赤小豆、生梓白皮病乃瘀热在里。热瘀之由,由于汗孔不开,尿道不利,中气不足。麻黄杏仁开汗孔,连翘赤小豆利尿道,炙草姜枣补中气,生梓白皮清瘀热也。此赤小豆是红饭豆,乃食品无毒。不是半红半黑之赤小豆。

茵陈蒿汤
茵陈蒿、栀子、大黄黄病而至腹满,小便不利,乃湿热结聚之实证。大黄下结聚,栀子茵陈清湿热也。大阴阴湿,小便不利,不可下之。惟湿热结聚之小便不利,非下去湿热之结聚,小便不能利也。

桂枝加芍药汤
于桂枝汤加芍药太阴脏病,无满痛者。其满而痛,乃湿热阻遏木气,木气结聚之故。于桂枝汤加重芍药,以泻木气之结聚也。

桂枝加大黄汤
于桂枝加芍药汤内加大黄 如腹满而痛至于大痛实痛,此木邪结聚已深,须于桂枝加芍药汤中加大黄以重泻木气。太阴土气病则阴寒,大黄泻木气之结,非泻大阴也。桂枝汤乃调和木气之第一方,其中炙草姜枣调中气生津液,尤为调和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