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自动自发-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一些人确是因为无法忍受老板的压迫而离职的,”他继续说,“但是聪明的做法 应该是,不要去谈论那些不愉快的旧事,更不要因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耿耿于怀。” 
许多求职者以为指责原来的公司和老板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价,于是信口开河,说三道四 ,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实则愚蠢,其中道理不难理解。 
所有公司都希望员工保持忠诚,每个老板都希望能吸引那些对公司忠诚不二的员工,而 将那些过河拆桥的人拒之门外。如果今天为了谋取一份工作,而将原来的雇主说得一无是处 ,谁能保证明天不会将现在的公司批驳得体无完肤呢? 
对以前就职的公司和老板做一些无伤大雅的评价未尝不可,但如果这种评价带有明显的 个人色彩,就可能变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人身攻击,就会引起现在老板的反感。此外,许多公 司和机构在招聘一些重要职位时,通常会通过各种手段、渠道来了解应聘者在原公司的表现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你的攻击传回原单位后,别人对你的评价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说以前老板好话”的原则,也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我认识一位朋友,打算与 一位离婚妇女结婚,一切都已经安排就绪,忽然间,所有的计划都改变了。为什么呢?朋友 这样解释道:“她总是一再谈论前夫的各种丑事——如何胡说八道,如何对她不公平,如何 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等等,真把我吓坏了。我想,应该没有一个如此坏的人吧。如果我和她 结婚了,也不就成了他批评的对象了吗?想来想去,于是决定取消婚事。” 
我认识一位年过四十的人,在最近的一次公司改组中失去工作。被解聘之后,他逢人就 诉说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他会告诉你整个公司上下一切都依靠他,而最后自己却被 人恶毒地扳倒了。 
他诉苦时的表现使我越来越相信,他被解聘是咎由自取。他是一个十足的专讲“过去时 态语句”的人,而且只会说些不幸、恐怖、消极的事。如今,他依然还在失业中,如果这一 点没有彻底的改观,对他而言,失业的岁月会相当漫长。 


向老板学习!

阿尔伯特·哈伯德
我向老板学习,不是因为他是老板,而是因为他优秀——我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老板 而庆幸。 
一个好上司会让你受用无穷。 
我曾经有过一个好上司,他告诉我做生意的技巧,也教育我经商的道德,对此我十分感激。后来我升职了,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然而,老板对我的器重,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 随之攻击我的流言蜚语也不断传出,说我是老板的跟屁虫,处处模仿老板才得以提升的。这 些给我带来一种如负重袱的感觉。 
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每个人从模仿中学习比从其他方式所学到的知识要多得多。大部分人会注意倾听、观察,然后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你说话、走 路的样子,你的姿态、动作、表情可以说大部分是“抄袭”自你最亲近的人。同样,你的心 理、处世哲学也多是从那些对你有影响的人——父亲、老师、老板那里学来的。我向老板学 习,不是因为他是老板,而是因为他优秀——我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老板而庆幸。 
四年前,我的两位学生分别来找我咨询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他们都是很聪明的年轻人,读书时成绩都十分优秀,兴趣和爱好很相同,对于他们来说,有许多工作机会可供选择。 当时,我的一位朋友创办了一家小型公司,也正委托我物色一个适当的人做助理,于是我建 议两个年轻人去试试看。 
他们俩分别去应征,第一位前去拜访的名叫几米,面谈结束后他打电话给我,用一种厌 恶的口气对我说:“你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只肯给月薪400美元,我拒绝了他。现在, 我已经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600美元。” 
后来去的学生名叫唐克,尽管开出的薪水也是400元,尽管他同样有更多赚钱的机会, 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当他将这个决定告诉我时,我问他:“如此低的薪水,你不 觉得太吃亏了吗?” 
他说:“我当然想赚更多的钱,但是我对你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觉得只要能从他那 里多学到一些本领,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我在那里工作将会更有前 途。” 
那是四年前的事情了。第一位学生当时在另一家公司的薪水是年薪7200美元,目前他也 只能赚到8750美元,而最初薪水只有4800元的唐克,现在的固定薪酬是20000美元,外加红 利。 
这两个人的差异到底在那里呢?几米被最初的赚钱机会蒙蔽了,而唐克却能基于能学到 东西的观点来考虑自己的工作选择。 
我经常为大多数人选择工作如此盲目而感到惊异。许多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都会问“月 薪多少”、“工作时间长吗”、“有哪些福利”、“有多少假期”,以及“什么时候调薪” 。 
90%以上的人都忽略了一项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要选哪些人成为我工作的导师?” 
如果你是一位高中足球队队员,毕业后想继续效力职业足球队,你选择大学的最重要因 素一定是“哪位足球教练能教你最多,最能鼎立培养你。”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老板无法教你更多的本领,无法帮助你达到预期的计划,那么你就应 该毅然决然地离开。无论你想要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还是一个成功的演员,都要遵循同 样的原则。人无权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却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 
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对个人的成长影响颇大。长久地生活在低俗的圈子里——无论是道 德上低俗,还是品位上的低俗——都不可避免地让人走下坡路——我们应该努力地去接触那 些道德高尚和学识不凡的人。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崇拜的对象。我们愿意崇拜和学习那些离我们遥远的伟人,却往往忽 略了近在身边的智者,这一点在工作中体现得尤其充分。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由于利益 的冲突,我们忽视了那些每天都在督促我们工作的老板和上司——那些最值得学习的人。他 们之所以成为管理我们的“牧羊人”,必然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优势。聪明人应该时刻研究他 们的一言一行,了解作为一名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 得提升,才有可能在自己独立创业时做得更好。 
传统社会人们对这一点认识非常清楚,弟子长时间跟随着师父,学徒耐心地向工匠学习 ,学生借着协助教授做研究而提高,刚刚入门的艺人花费时间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相处—— 都是借着协助与模仿,从而观察成功者的做事方式。大工业化生产破坏了这种学徒关系,也 破坏了老板与雇员之间的这种学习关系,雇员与老板之间逐渐变成了矛盾对立的利益体。在 一些错误的观点的蒙蔽下,许多人甚至因此丧失了学习能力。 
不惜代价为杰出的成功人士工作,寻找种种借口和他们共处,目的就是为了能多向他们 学习。注意留心老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观察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你就会发现,他们 有着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如果你能做得和他们一样好,甚至做得更好,你就有机会获得晋 升。 
优秀的人并不是有钱人,而是那些在人格、品行、学问、道德都胜一筹的人。与他们的 交往,你能吸收到各种对自己生命有益的养分,可以提高自己的理想,可以鼓励你追求高尚 的事物,可以使你对事业付出更大的努力。 
脑海与脑海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有着一种巨大的感应力量,这种感应力量,虽无法 测量,然而其刺激力、破坏力和建设力都是无比巨大的。如果你经常与那些无论是品行还是 能力都在你之下的人混在一起,一定会降低你的志愿和理想。 
错过了一个能够给我们以教益的人交往的机会,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只有通过与优 秀人交往,才可能擦去生命中粗糙的部分,才可以琢磨成器。向一个能够激发我们生命潜能 的人学习,其价值远胜于一次发财获利的机会——它能使我们的力量增加百倍。 
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老板是与自己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自己每天都面对的比自己优秀 的人。千万不要错过向老板学习的机会。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

阿尔伯特·哈伯德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 加勤奋,更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不要拒绝他。 
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奠基自己的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某一机构中的一 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身心彻底融入 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力 ,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公司的支柱。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应该永远同时从事两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则 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你能将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一定会成功 ,因为你在为未来做准备,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甚至成为老板或老板的老板 的技巧。当时机成熟,你已准备就绪了。 
当你精熟了某一项工作,别陶醉于一时的成就,赶快想一想未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 有没有改进的余地?这些都能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尽管有些问题属于老板考虑的 范畴,但是如果你考虑了,说明你正朝老板的位置迈进。 
如果你是老板,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精力 和智慧?”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 加勤奋,更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不要拒绝他。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 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能心安理得地沉稳入眠,因为你清楚自己已全 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一个将企业视为己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许多管理制度 健全的公司,正在创造机会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因为人们发现,当员工成为企业所有者 时,他们表现得更加忠诚,更具创造力,也会更加努力工作。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当你 像老板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为了一名老板。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为公司节省花费,公司也会按比例给你报酬。奖励可能不是今 天、下星期甚至明年就会兑现,但它一定会来,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当你养成习惯 ,将公司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一样爱护,你的老板和同事都会看在眼里。美国自由企业体 制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即每一个人的收获与劳动是成正比的。 
然而在今天这种狂热而高度竞争的经济环境下,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 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下一次,当你感到工作过度却得不到理想工资、未能获得上司赏识 时,记得提醒自己:你是在自己的公司里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假设你是老板,试想一想你自己是那种你喜欢雇用的员工吗?当你正考虑一项困难的决 策,或者你正思考着如何避免一份讨厌的差事时反问自己: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公司,我会如 何处理?当你所采取的行动与你身为员工时所做的完全相同的话,你已经具有处理更重要事 物的能力了,那么你很快就会成为老板。 


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

阿尔伯特·哈伯德
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员工的伤害更 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价值有所降低。 
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忠诚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忠诚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种事业做出贡献。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体察老板和上司的意图。忠诚还有一个最重 要的特征,就是不以此作为寻求回报的筹码。 
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可以增强老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增强集体的竞争力,使公司更 兴旺发达。因此,许多老板在用人时,既要考察其能力,更看重个人品质,而品质最关键的 就是忠诚度。一个忠诚的人十分难得,一个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难求。忠诚的人无论能 力大小,老板都会给予重用,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有条条大路向他们敞开。相反,能力再强 ,如果缺乏忠诚,也往往被人拒之门外。毕竟在人生事业中,需要用智慧来做出决策的大事 很少,需要用行动来落实的小事甚多。少数人需要智慧加勤奋,而多数人却要靠忠诚和勤奋 。 
当今社会忠诚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了。许多公司花费了大量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然而 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往往一走了之,有些甚至不辞而别。那些留在公司的员工 则整天抱怨公司和老板无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将所有责任全部归咎于老板。但是,我们 却发现,在管理机制良好的公司,跳槽现象也频繁发生,员工同样也不安分。因此,不得不 使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员工本身的心态上来。结果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跳槽并非公司和老板 的责任,更多在于员工对于自身目标以及现状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实力 ,以及对那些向他们频频挥手的公司抱有过高的期望。 
当这种风气蔓延到整个商业领域时,许多具有一定忠诚度的员工也受到传染而投入跳槽 大军中,使整个职业环境继续恶化。 
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员工的伤害更 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价值有所 降低。这些人对自己的内心需求没有认真地反思,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自然 无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人一生恐怕要走几条路,才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地方。从职业的角度,难免要调换几 种工作。但是这种转换必须依托于整体的人生规划。盲目跳槽,虽然在新公司收入能有所增 加,但是,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跳槽不再是目的,而成为一种惯性。 
著名银行家克拉斯年轻时也不断在变动工作,但是他始终抱有一种理想——想管理一家 大银行。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的统计员、簿记员、收帐员、折扣计算员、簿 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试了一样又一样,最后才接近自己的目标。 
他说:“一个人可以有几条不同路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能在一个机构里学到自己 所需的一切学识和经验当然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经常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面对这种 情况,我认为他必须懂得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我换工作仅仅是为了每周多赚几块钱,恐怕我的将来早为现在而牺牲了……我之 所以换工作,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公司和老板无法再给我带来更多的教益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人们在跳槽时如此潇洒,但是真正面对工作时又是如此 无奈。一个频繁转换工作的人,在经历了多次跳槽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习惯 :工作中遇到困难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也想跳槽;看见好工作(无非是多挣几个钱)想跳 槽;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总觉得下一个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用 转移阵地来解决。这种感觉使人常常产生跳槽的冲动,甚至完全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 
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于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了,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下回避、退缩。这些理由无非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啦,老板不重视啦,命运不济啦,怀 才不遇啦,别人不理解啦等,幻想着跳一个新的单位后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现在的年轻人丧失了成就事业最宝贵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变得心浮气躁,凡事浅尝辄止 ,遇难而退,这山望着那山高,空有远大理想,无心执着追求。此可谓个人之悲,国家之悲 ,社会之悲! 


不要成为心理上的奴隶

阿尔伯特·哈伯德
真正压榨和奴役他的不是老板和上司,而是他自己。这些人整天抱怨,说自己像一个奴隶一样被人役使,他的内心就渐渐产生了这种低人一等的心态,真正变成了一个奴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