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商岩井、三井物产、住友商事等大型企业,其他股东还有索尼、丰田汽车、NEC、NTT等知名企业。而Direct TV公司的主要股东则有美国休斯公司与大日本印刷公司,以及松下电器,三菱商事、三菱电机等多家企业。
  孙正义虽然冲劲十足,也知道仅凭软银一己之力,很难独立进入数字卫星转播业务,与上述两大阵营并驾齐驱。既然没有胜算,想要战胜阵容强大的Perfect TV公司与Direct TV公司,就必须与能够和这两家公司一较长短的伙伴合作。这才有了软银与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的携手。孙正义希望通过合作,得以有效追击领先一步的Perfect TV公司与Direct TV公司。
  尽管合作的对象是世界媒体大亨,但是事业发展的舞台是在日本,只凭借软件银行与新闻集团的力量,还是很难保证能在激烈的竞争下打赢这场战争。孙正义认为,想要如同“海”一般将Perfect TV公司与Direct TV公司吞噬,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与强化己方阵营。
  后来又有新的合作伙伴加入孙正义和默多克的阵营,那就是索尼与富士电视台。索尼是日本企业中较早具有世界战略观的企业,在大贺典雄和出井伸之时代,就已经提早一步从事软件制作(内容制造),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根据产业线的延伸,播放系统及相关电视频道成为了索尼追逐的对象,而此时软银和新闻集团成立的JskyB公司无疑比Perfect TV公司更具吸引力。
  如此,以软银、新闻集团、索尼与富士电视台为核心,阵容进一步强化的日本苍穹广播公司(JskyB),后来更通过与Perfect TV公司的合作,成立了Sky Perfect电视公司。
  原来JskyB总共有一百五十个频道,竞争对手Perfect TV与Direct TV各有一百个频道。虽然我们是最大的,但也不过比对手多百分之五十而已,不能算是具有绝对优势。而比较这两个对手,Direct TV是我们首要打击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决定和Perfect TV合作。

第5章 扩张金科玉律(4)
会将矛头对准Direct TV公司,是有原因的。在和默多克成立JskyB TV之前,孙正义就有过一次差点从事数字卫星转播事业的机会。1995年,一个名叫增田宗昭的人找上孙正义,问他愿不愿意合伙办一个数字卫星转播公司。增田宗昭有一次去美国时,看到了休斯公司所属的电视台Direc TV播放的卫星数字化节目,受到很大刺激,深感“这将引起电视业的革命”。回国以后,增田宗昭也想着手搞卫星数字化播放事业。孙正义当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当孙正义提出各合作公司平均占有公司股份时,增田宗昭不乐意了,他避开了孙正义,于1995年9月中旬突然宣布由休斯公司与大日本印刷公司,以及松下电器,三菱商事、三菱电机等共同成立日本Direct TV公司。孙正义和默多克携手合作,既有进军日本数字卫星转播市场的图谋,也是想借此阻击Direct TV公司。
  具体说来就是,JskyB 公司和Perfect TV公司交换股份,组成了一个拥有250到300个频道的传媒集团Sky Perfect电视公司。而对手Direct TV公司只有100多个频道,相对之下,优势不言而喻。Sky Perfect电视公司用100多个频道播放和Direct TV公司类似的节目,而剩下的将近200个频道则做对方没有的节目,在安排上实现了多元化。这种思路主要借助于默多克,在此之前,默多克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在美国,默多克分别拥有福克斯频道、福克斯少儿频道、福克斯新闻频道以及福克斯运动频道等电视台,收视人数达到了6500万户;而在欧洲,默多克的“skyB”###公司,也拥有550万户;在亚洲则拥有香港卫视的2亿用户。由于经营规模庞大,所以无论电影、运动乃至于新闻播报,默多克都能提供最好的节目。这就是他的优势所在,也是孙正义认为他能和Perfect TV公司与Direct TV公司一比高下的原因所在。
  1999年1月底,Sky Perfect公司的收视户数超过了100万户,而Direct TV公司只有24万户,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大势似乎已经注定。后起之秀JskyB公司,原本在Perfect TV公司与Direct TV公司之后,排名业界第三。经由巧妙的并购策略运用,如今软银已经成为Sky Perfect公司的最大股东,并稳居日本数字卫星转播事业的龙头宝座。
  和对手单挑,必须大量流血才能获胜,我并不认为这是上策。相对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划算,刀枪相见则是下下策。
  在必要的时候做出让步和舍弃
  孙正义很崇拜织田信长。这种崇拜有一份惺惺相惜在里面。作为两位相隔千年的智者,一个在政治领域,一个在商业领域,但是孙正义觉得他们的思想已经跨越了时间和行业的界限,达到了“心心相印”的默契程度。
  织田信长(1534年~1582年)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生活的年代,是日本历史上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织田信长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开辟了全国统一的道路。孙正义自小就敬慕织田信长,他后来经营软银的一些做法其实就源自织田信长故事的启发。
  在织田信长的一生中,有过两次非常关键的撤退,虽然给当时织田信长的名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织田信长以大局为重,以退为进,为后来统一天下保全了实力。

第5章 扩张金科玉律(5)
1570年4月22日,织田信长带领着3万大军,准备向对手朝仓义景的大本营发起攻击。眼看胜券在握,谁知道从京都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亲信浅井长政叛变了。
  这个在中国兵法里叫做“围魏救赵”的计策,一下子令织田信长措手不及。浅井长政是织田信长的妹夫,但是他和朝仓义景是多年至交,交情匪浅。这次为了帮朝仓义景解围,浅井长政不惜与织田信长决裂。
  战局立即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浅井长政发起进攻,不但会截断织田信长的退路,还会使织田军腹背受敌。身为统帅的织田信长当机立断,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战果,命令全军迅速撤退。在历经8天艰难的追逐与反追逐之后,4月底,织田信长带着仅剩下的18名卫兵逃回了京都。虽然很狼狈,但是织田信长还是庆幸撤退得很及时,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77年9月,织田信长要按照约定,与被尊称为“战国军神”的上杉谦信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大决战。就在决战的前夕,织田信长忽然意识到这场可能会令天地变色的决战胜负的意义不大,织田军的宗旨是保护京都,如今却为了和上杉谦信进行决战而远离京都,如果有心怀叵测的敌人趁虚而入,攻打处于后方的京都,那么就算是打赢了上杉谦信也于事无补。
  于是,在开战的前一天夜里,趁着夜色,织田信长带领军队撤回京都,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北陆撤退”。上杉谦信得知织田信长撤退的消息后,哈哈大笑,嘲笑织田信长是一只胆小怕事的兔子,已然不是自己的对手,不足为虑。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北陆撤退”的第二年,上杉谦信意外病故,织田信长因此又少了一个劲敌,他带领着实力日渐强大的织田军逐一消灭了割据四方的群雄,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孙正义读到织田信长的这段历史时,非常赞同织田信长的做法,他说:
  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只要发现有陷入苦战或败北的可能,就要尽可能地避免跳进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孙正义是一个制造潮流的人,但事实上,孙正义更善于顺应潮流。
  接手每一份事业时,我都一定要做好九成以上的计划,才正式推出。当然,我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满意,所以在准备的阶段,尽我所能地调查市场,探听对手的虚实,以防突然遭遇困难,措手不及。
  1996年12月17日,孙正义和默多克合作成立的日本苍穹广播公司(JskyB)受世人瞩目,这也意味着数字化多频道卫星广播平台第一次在日本诞生了。对日本来说,这是一场革命。有了这一平台,日本也开始走在了该领域的前沿,追赶上了世界上以美英等国为首的“数字化革命”的步伐。JskyB公司的成立是使日本发生划时代巨变的历史事件。
  但是,只过了三个月,也就是在1997年3月3日,JskyB的孙正义和罗伯特·默多克将拥有的朝日电视台的股票5136股(占已发行股票的214%),以与购买时同样的价格4175亿日元,卖给朝日新闻社。这一举动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当初在新公司新闻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还环绕耳边,怎么一转眼就易手他人了呢?
  “朝日新闻社强烈要求,我们也考虑到这样做能换取朝日新闻社对JskyB事业的协助,于是就同意了。”
  好不容易到手的朝日电视台的股票为何轻易卖掉,孙正义给出的这一理由显然毫无说服力。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5章 扩张金科玉律(6)
而事实的真相却是,当时整个日本社会对于罗伯特·默多克有些神经过敏了。默多克曾在世界各地大肆并购媒体公司,并加以改头换面,日本有一些人担心默多克会以朝日电视台为立足点强行插足于日本的传媒界。这种担心在整个日本宣传媒介领域迅速蔓延,对孙正义和罗伯特·默多克,整个传媒界都表现出紧张的戒备心理和强烈的抵抗意识。当时还有官员对孙正义和默多克合作表示了强烈不满。
  在一片敌意的包围下,虽然孙正义和默多克已经获得了朝日电视台的股份,却无法获得预定的卫星数字化广播节目。尽管孙正义和默多克做了很多努力,希望能和朝日电视台及其总公司朝日新闻社建立友好的关系,但均告失败。
  无奈之下,孙正义和默多克只好改变战术,将朝日电视台的股份全部卖给了朝日新闻社,以解除其戒备心理。同时,与朝日新闻社集团建立友好关系,争取得到他们的协助。
  这一事件暗示出日本社会还保留着顽固的封闭性社会本质,致使卫星数字化转播事业未能像孙正义等人想象的那样顺利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卫星数字化转播事业深受孙正义的青睐,但是他在“时机不成熟,事不可为”时作出的果敢决定,令人感佩他的舍弃的勇气和精神。
  舍弃,是在正确判断风险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种“撤退”的策略。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一个式微的行业,舍弃尚且不容易,何况是一个正在蒸蒸日上的行业,何况这块肥肉已然到手,就差放进嘴里了。这也是孙正义规避经营风险的一种魄力。而这一点,可以说他是学习了武将织田信长的舍弃智慧。
  坚决不沾价格便宜但事业内容不好的企业
  孙正义并购企业有着自己的一套哲学,那就是只并购那些并购后能马上产生利润的优良企业,坚决不沾那些便宜但不好的企业。他强调:
  便宜但事业内容不好的企业,以后追加多少资金也不够用。正因为是优良企业,所以价格高,这理所当然。
  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在电脑相关出版产品上,一直处在龙头地位,旗下拥有广告收入排名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与第五位的电脑杂志,集团共出版杂志有130多种。其中,《Pc Week》比《商业周刊》、《花花公子》等著名杂志的广告收入都多。
  至于dex,每年1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计算机展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展览,每次都有数十亿美元以上的商机,每次都能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过来,以比尔·盖茨为首的计算机行业的顶尖专业人士都要来做讲演。所以,dex是一个将全世界的大人物聚集起来,进行数百亿美元的大项目商谈的绝佳场所。其品牌效益非常显著。
  这两个企业在被软银并购前运营一直很好,经营方面也不需要再做设备投资,更无须做在库投资。dex本身就是一个名牌,而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也是,二者仅广告的收入就颇为可观。
  企业中有三大蛀虫,那就是库存、设备投资和赊账。一般两三个月的营业利润要达到500亿~1000亿日元,库存就会增加到500亿日元,那么设备投资大约要花1000亿~2000亿日元。此外,赊账大约排第三,大约500亿日元。所有加起来大约2000亿~3000亿日元。即使税后利润大约能到500亿日元,那被三大蛀虫吞食后到手的也就所剩无几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5章 扩张金科玉律(7)
可是,收购的dex、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的库存几乎为零,计算机存储芯片公司王石公司(Kingstone)的库存也仅存一点,无须设备投资。至于赊账,dex没有,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因为是定期购买,所以90%是一年一付,不要说赊账了,都提前把钱付过来了。所以,我是从战略的角度把合并以及收购的重点放在低现金流动的事业上。
  * * * * * * * * * * * * * * * *
  我们收购的一定是数字化信息革命各领域占压倒性优势的企业,而且最好就是在该领域已开疆辟土、已奠定了一定基础的企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我们坚决不收购。
  可见,孙正义看重的是,被软银并购的优质公司,由于运作良好,无须软银方面投入过多精力,无形中省却了很大的一笔整合成本。所以,虽然将企业并购到了软银旗下,孙正义并没有因此要求被并购的企业一定带上自己个人的色彩,被并购企业的员工也丝毫没有这种感觉。每次的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经营会议,孙正义也只是独自一人出席,不像是高高在上的公司老板,倒更像是公司的一个普通董事。至于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的一切业务,孙正义都委托给公司总裁埃利克·西波。孙正义所谓“只买优良企业”的哲学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收购dex后,软银的业绩大涨。1995年的销售额为90亿日元,赢利40亿日元,利润率高达约50%。
  同样,软银没有对dex派出一位管理人员,只是为dex提供了计算机系统,以及软银实践研制出来的一些先进的管理软件,并组织了专人为dex员工提供电脑操作技巧培训,使得dex真正走上电子化办公的快车道。很多公司在被并购后都有员工离职的现象,而dex被软银并购后,并无一人辞职,公司一切运行照旧。新老板孙正义年轻又有魄力,工作上能放开手干,员工获得的回报也比原来提高了,员工感到自己在公司前途无量,于是273名员工原封不动地留了下来。
  而对于孙正义来说,这样的并购省心省力,少走弯路。所以,孙正义一直强调:
  虽然收购的价格偏高,但是在管理上无须付出大的代价,这本身就已经赚到了。
  孙正义的兼并收购,乍一看杂乱无章,碰到什么买什么。其实不然,每一步都是经过周密严格的准备之后才付诸实施的,尤其是关于收购后利润率、贷款的返还等,孙正义和他的顾问团都进行了深入的推敲。因此,经他的手并购过来的企业,没有不赚钱的。
  孙正义如此热衷于并购,又如此坚持“坚决不沾价格便宜但事业内容不好的企业”,还有一个考虑。数字化信息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要做世界第一的孙正义来说,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商战和战争一样,要讲求以速度取胜。
  磨磨蹭蹭,命都会丢了。宝贵的时间,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我并购企业,也要遵循同样的道理。
  孙正义的时间观念不同于一般人,他的要求是必须快4倍以上。若以道路比喻,一般人在普通马路上行走时,孙正义要求自己已经在高速公路上飞奔;而一般人开始上高速公路时,他自己必须已经坐上了波音飞机破空而去。
  

第6章 互联网机遇(1)
专注,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要条件。天分再高的人,如果他不能完全投身于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岗位上,是很难获得长久性的成功的。好比比尔·盖茨专注于个人电脑领域,阿里巴巴专注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交易平台,而孙正义所专注的是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事业。
  孙正义钟情于“互联网”,他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浏览新闻、收发Email、与公司同事交流工作等。这些是孙正义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
  那么,互联网是什么?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一种全面创新的信息技术。技术创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的变革,就像人类当年发明了蒸汽、电能,从而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时代一样,互联网的出现,必然会造就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互动经济。
  简单来说,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它集图文、音视频等表现方式为一体,且即时交互的能力空前强大。人们在此平台上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互换各种信息。因此,互联网培育的是一种新的分享文化。Yahoo!就是这个时候恰如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