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酒吧再也不是刚着陆中国时大家眼中的另类场所。北京、上海、深圳和新兴崛起成都的酒吧市场已经发展为都市经济不可或缺的文化角落,成为青年人的天下,城市亚文化的发生地。北京的酒吧品种多,上海的酒吧情调迷人,深圳的酒吧最不乏激情,成都的酒吧生机活现。
中国有饮食茶文化,在过去,茶馆成为人们走出自家门大家一起听戏说段的去处,只是现代时期,我们的茶馆踪迹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即便是喝茶、饮茶、品茶、看茶的地方也要套用现代的概念叫做茶吧。西方有酒文化,作为西方酒文化的标准模式,酒吧注入我们的生活环境并被我们很快地接受。酒吧之于都市的年轻人,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中国的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及深圳,酒吧业的发展更是红红火火。
三足鼎立酒吧分布图
上海的酒吧已出现基本稳定的三分格局:校园酒吧、音乐酒吧、商业酒吧三足鼎立。三类酒吧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异常情调,由此也各有自己的基本常客。不同性质与背景的老外在各类酒吧中都有显现。
深圳的酒吧最早出现时人们只是在里面喝酒、聊天和跳DISCO,酒吧没有表演,也没有卡拉OK,装修随意简单,舞池面积不大,座位很拥挤,却有一种亲切感,深受人们的欢迎。广东地区的酒吧文化性稍逊于北京和上海两地。
北京是全国城市中酒吧最多的一个地方,总共有400左右家,酒吧的经营方式更是形形色色,生意好坏良莠不齐。
酒吧经营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聚集性,以北京话来说就是爱扎堆。
北京的酒吧大多分布在朝阳区和海淀区的少数几个地方。提到北京酒吧,不能不提三里屯,据说,1989年这里诞生了偶然性的第一家酒吧,经过10年多的发展,其方圆三公里一带就聚集了北京百分之七十的酒吧。三里屯地区最早的酒吧出现在南三里屯,而形成气候、名声最响的是三里屯北街。三里屯北街毗邻北京最大的使馆区,老外是北街酒吧固定的客人。南街的酒吧风格各异,音乐圈的人在南街有很大的势力。工体北门盘踞着几个酒吧;朝阳公园一带的酒吧变得速度很快;东三环一带是北京经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CBD就是以国贸为中心的,这一带也是北京酒吧比较多的地方。海淀区的酒吧其实也不少,大都在北大东门、成府路、五道口、学院路、西直门一带。西直门动物园一带也有不少酒吧,理工大学南门、魏公村一带聚集了不少酒吧,
什刹海,这里有水,有船,有桥,有酒吧是近三四年的事情。这里可以说是北京文化风水很好的地方,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骚客就定居这里。
另一类酒吧,是对你有益处的地方,就是高级饭店的内部酒吧。例如中国大饭店里的阿丽雅西餐、亮马大厦里的绿酒吧、凯宾斯基饭店里的卡巴那餐厅,这也是一个跳拉丁舞的场所。卡巴那餐厅除了吸引饭店的客人外,很多人专门赶来就为了和在里面的老外跳舞。
除了这些扎堆式的地点,北京还有很多特色酒吧,秀水南街的藏吧、朝阳路的阿凡提餐厅都非常有特色。当然,如果你享受阿凡提餐厅的融新疆维吾尔族与西班牙David风格的气氛,需要提前预约好座位,并且约定靠前近舞台的位置。
酒吧里应该喝什么?
其实在中国的酒吧里你想喝什么都可以。现在,酒吧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啤酒啦!嘉士伯、生力是男士的最爱,而酒味较淡的太阳啤加上一两片的鲜柠檬则是女士们的心仪之选。红酒是三五好友清谈时的上佳选择。我个人喜欢cocktail鸡尾酒,酒味浓郁,还可以摆弄我吸引人的卖相,品酒也是一种艺术。在酒吧,如果你点咖啡、冰水之类,总感觉缺了点味道。当然,如果要保持淑女形象,选择茶、雪碧、可乐、果汁、鲜奶,pure一点也无妨。
酒吧里说什么?
去酒吧,即便中文很好的老外,在一些时尚术语上还会用英文。想让自己显得比较professional,不妨学会以下的“专业术语”,你就会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1、BASE:基酒。一般鸡尾酒都是以某种烈酒为主体的,那么这种烈酒就被称为基酒。
2、BARTENDER:调酒师。
3、DRY:在葡萄酒中意为不甜;在琴酒和啤酒中则为烈。
4、HALF&HALF:一半水,一半酒。
5、ONTHEROCKS:加冰块
6、RIMMINGAGLASS:杯口加糖圈
7、SWEET&SOUR:一半柠檬汁和一半糖浆的混合液
8、TIEMEUP:点同样的酒,喝完了酒保自动再来一杯
9、RECIPE:酒谱配方,即指调制鸡尾酒的配方
10、UPORDOWN:UP指鸡尾酒杯,DOWN指老式杯,也就是加冰或不加冰
11、FIZZ:混合饮料之一,其特点是有气泡
12、FRAPPE:将酒倒入盛满碎冰的杯内的一种鸡尾酒。
13、CHASER:饮用酒精度数高的酒类时,辅饮的饮料。
14、SOBER:醒酒
15、PROOF:美国的酒精计量单位,用酒精度数除以2,比如100PROOF代表酒精度数为50度。
16、DAIQUIRI:是一种通常以水果为主,加香甜酒和大量的碎冰用果汁机加以调制。
好友艳运气极好,在上海一次旅游咨询会上中了头等大奖——北京7日游。很久不见的我们撇开各自的老公,两个女人来到兰贵坊酒吧。我们要了一杯cocktail,晓霞在大学时就常约朋友喝啤酒,这一次,她依旧,科罗娜。
“一杯杰克丹尼。”一个皮肤和头发一般黑的黑人大哥坐在我们的临桌,正对着我。牙齿白,指甲白,还有T恤也煞白。白眼珠在那张黑脸上骨碌骨碌地转,格外显眼。
在酒吧里这种来搭讪的人很多。
我一直是友善的人,泡吧不是我的长项。所以,偶尔来这种地方,我的心境也很单纯而友好。在别的地方我都可以主动与人攀谈,但在这种地方,却正相反,不会。在酒吧我总是比较含蓄,只管自己喝自己的酒,聊自己的天。如果对面坐下来的是黄皮肤的亚洲人,包括中国人,我都当作不见;如果对面是白皮肤的欧洲或美洲人,我依然会自顾自。但对面是一个黑人,那情况就不同了。也许是这种肤色的人被人们带着有色眼睛看着的原因,我想让黑肤色的人知道我们这个国度的友好,我的友好。这只是我的主观臆断。小时候我奇怪的名字,不同于别人的长相,也遭受过很多的说法与看法,我不愿意,因为外表的特异拉开与别人的关系与距离。所以,我希望我对“特异”的人是友好的。
“hello。”我举起手中的杯子冲他笑了笑。
“hi。”他迎来。
夜越来越深,酒吧开始喧嚣起来,台上的歌手开始抱着吉他唱歌。
我们一直都没有互问对方的姓名,他对艳说,你的个子很高,是否可以一起跳个舞。艳会意地看看我。我的笑脸告诉她试试,就当玩一场。
这个黑老外很大胆,直接就是双手抱了艳的腰,高挑的艳被他的高度与魁梧掩盖了,变得娇小怜人。艳的舞步很不自然,双手好像不知道在哪里放似的,干脆蜷着,小臂顶着他的前胸。我觉得很可笑,很好玩。
一曲奏毕,艳便要求回去。
真是突然,黑老外很着急的样子。
在这种时候,我又不能劝艳多玩一回,她的执意,我要同意。
离开酒吧,艳告诉我她不喜欢这种人。
其实,身边很多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自己不习惯的东西,像艳一样。
我只是想说,在酒吧什么样的人都有,只要你想结识。
第二章 老外在哪里咖啡馆
西方人离不开咖啡就像中国文人离不开茶。
咖啡文化随着西洋风一起纷纷在中国安家落户,每个城市都有许多大大小小风情各异的咖啡屋。和朋友坐下来喝一杯卡布其诺或者点上一杯爱尔兰咖啡,真是八小时外一种宁静、悠闲的享受。就像在中国,老外吃汉堡一定会去麦当劳;老外喝咖啡,一般首选就是星巴克!
曾经有个女孩子跟我说:“小资的标准是什么?是《挪威的森林》、米兰昆德拉、星巴克、哈根达斯。”
无论有关星巴克的经营业绩被业内如何评论以及星巴克在它本土的待遇如何,至少在中国星巴克是时尚人群、外籍人士的活跃场所。
星巴克的连锁店都位于都市的商业繁华地段,因为坐落的区位不同,其客人的特点是不同的。举个例子,在北京,如果你是冲着老外,那还是光顾建国门友谊商店、永安里贵友大厦、朝阳门丰联广场这些区域的星巴克,像西单中友百货的星巴克一天也就可以见到2、3个老外罢了。
在星巴克的老外有两个特点:偕同伴侣;独处工作。来这里的老外其心理动机和酒吧是远远不同。往往单独的老外都是在忙碌自己的工作,因而你需要搭讪,以不妨碍对方的工作和谈话为原则。
在北京,我最喜欢的星巴克分店是丰联广场店,内部环境结合家庭的温馨与酒吧的浪漫感,相对于其他的星巴克分店这里的空间宽阔,并且内部呈不同的风格区隔。正门入口处为明亮区域,透过大玻璃落地窗窗外是人车川流不息的大马路,桌椅为木质材料,年轻人调侃嬉笑在这个区域即不妨碍人,也可以使自己尽兴;入内左侧为半落地窗,半沙发椅理性空间,窗外是通向办公写字楼的人行道,安静又不单调,这块区域适合办公谈判;我每次就座的区域是内部右侧的休闲区域,墙壁上悬挂的是由多种临近色组成的典型星巴克风格的抽象装饰画,座椅为柔软舒适的圈椅沙发,坐下去将你整个人埋藏在里边。去年一个夏天,每天中午这里是我光顾的地方。每日中午就餐时间,我便来到这里要一杯“飞沙走石”的纯正美式咖啡,两个曲奇,手捧我的偶像之书唐师曾的《我在美国当农民》。这样即解决了午餐,又可以腾出时间来看书,累了还可以小憩一会;当然,不排除结识一些够档次的朋友,一石多“鸟”呀!如果是和异性在这里,一杯“卡布其诺”是钟爱,让我甜腻腻的,情绪很好。
第二章 老外在哪里高级餐厅
如果说到情调,西餐厅应该是在本土最能享受异国情调的地方。了解异国文化从哪里开始?不就是衣食住行。从对方“锯”一块牛扒,喝一杯咖啡,聊天话题这些轻松消遣的方式中,你就可以或多或少地收获生活细节。在不知不觉之中,你的个人修养以及生活习惯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西餐厅,望文生义,绝对的舶来品。现在,专营西餐的西餐厅、兼营西餐的酒吧并列生存,以一种浪漫典雅的异国情调引导着人们的饮食时尚。很早以前,张越在主持“半边天”节目的时候以中国的锅文化与西方的盘文化来引申中西文化的差异。吃中餐是填饱肚子或一团和气;而吃西餐则真是吃情调了。壁炉、水晶灯、烛台、美酒,再加上你优雅迷人的举止,简直就是一幅动情醉人的油画。西餐厅是心与心交流,心与心碰撞的地方,它特殊的氛围和情景,是人们释放情怀的最佳地方。
通常意义上的西餐,是以法国菜、意大利菜为主流,其在西餐中的地位就如中餐的粤菜川菜。传统的法式菜单通常超过十二道菜,那是传统习惯下的一份丰盛大餐。而现代西式菜单越来越简化,目前较流行的西式菜分为五道菜头盆汤副菜主菜甜品,外加餐前酒和佐餐酒。
其实,若想初次结识老外,在高级餐厅的机率并不是很高,因为这个时候这里的老外一般都是结伴而来,并且不喜欢在满嘴塞满食物的时候受到别人骚扰。这种地方,往往是你二次造访,被对方邀请展现自己魅力与风度的地方。所以,在高级餐厅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正规场合之礼节。譬如说:在半途歇息时,一般要将刀和叉分别放在5点和7点(手表)的位置,如果完毕,即将刀叉合并外翻,放在2点或10点的位置,示意请收走。
倘若是你要邀请对方用餐,那你还是选择你最熟悉的高档中餐馆,弥漫着中国文化的中国特色餐厅。例如北京的华风餐厅,一位香港人开的,这里的常客是老外。餐厅非常有特色,地下一层是店老板的个人收藏品,中国古董家具和古字画,当然也在销售之列。中式食品却是西式服务,非常人性化,同时在用餐过程中还提供中国乐曲的伴奏,弹奏者多是国家上等级的艺人。包括古筝、二胡、枘,曲目像二泉映月、梁祝之类都是常歌常伴的。当然,你自身提前要作好这方面的修养工作,在用餐过程中,你若能对自己的本民族文化说得头头是道,岂不是展现了自己的内秀,同时又是散发一点自己的媚态的大好时候。例如,星期五西餐厅。其气氛别具一格,最出名的招牌名菜“Friday超级羊扒”,羊肉鲜美,配以法式香草作伴,非一般的餐厅可比。Friday有时还会提供免费的拍照服务,为你和你的朋友留下纪念的照片。
如果对方邀请你,选择西餐厅的可能性非常大,因而你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餐桌礼仪功课,免得在就餐过程中出现尴尬之举破坏温情浪漫的气氛,还使自己掉分。你应当了解以下的细节。
餐前预约。如果你是邀请对方,一定要事前预约,避免临时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尴尬。越高档的餐厅、饭店就越需要事先预约。预约时,说清人数和时间,需要的座位,有些餐厅还划分出了吸烟区,依据你的伙伴情况和就餐目的,适宜的座位是非常重要的。
着装。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正装和有跟的鞋子。西餐厅就餐,避免非常随意的着装。我的一位朋友,初次相识的法国朋友邀请她去某高档西餐厅一起就餐,因为这位女友没有合适的服装出席,便拒绝了。当然,因为服装问题而拒绝邀请有些不适,但足见这位小资女友对自己的形象要求。作为现代人,准备几套便于出席正规而浪漫场合的服装是非常必要的。
进餐厅。只要你和老外在一起,你就会充分体验到“女士优先”的优越感,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娇柔做造推推就就,反而会显得你不识大体并表现你的不尊重。进入餐厅时,男士往往会开门,请女士进入或者有服务员带位,这时你作为女士就要走在前面。
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调整一下自己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但注意避免拉椅子时发出刮地板的声音。不要将外衣或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餐台上。就座后要表现出公主的样子,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跷足。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别跟古典电影一样把餐巾塞入领口;同时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
点餐。你是女士,对方依然会邀请你来点餐。如果你对西餐已经轻车熟路,那你就大大方方点好了,当然要不时征询一下对方的看法。但如果你不熟悉西餐的点法,菜单又挂满了英文,这个时候你依然可以很坦率而诚恳地说:“你来点吧,你熟悉,我相信你点的菜很美味。”当然你要熟悉西餐的菜单,分为以下几类①菜和汤②鱼肝油③水果④肉类⑤乳酷酪⑥甜点和咖啡⑦水果,还有餐前酒和餐酒。有水准的点菜方法是不要全点像没有见过世面一样,也不要只点前菜,显得无知。适宜的点菜方法是: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是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主菜的汤。
点酒。点酒绝对是一门学问。在中国的茶艺馆,我们很多中国人连各种各样的茶都品不清楚,更何况对于外国人的酒。如果你不会点酒,你可以完全交由对方帮你点。这个时候,你的朋友不仅会征求你的口味,同时还向你介绍酒的知识,如果你略知一二不妨和他迎合几句,并对他的渊博见识夸赞几句,这样,点餐的过程也变得轻松而具有亲和力了。在高级餐厅里,有时会有精于品酒的调酒师,你也可以告诉调酒师自己挑选的菜色、喜爱的酒类口味和预算,请调酒师帮忙挑选。一般来讲,主菜若是肉类应搭配红酒,鱼类则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来杯香槟、雪利酒,让自己的双颊红起来,让他的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