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杀死了秦帝国-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认识啊。”  
  “好,再打八十!”  
  李斯又给拉到板子上去了,噼噼啪啪被打得浑身发热。拉下来后,法官问他:  
  “有我想听到的东西吗?”  
  “我是忠臣啊!”  
  “好,再来八十!”  
  狱吏说:“大人,打死了没法向上边交代啊。”  
  “押回牢里,上束缚,免得他越狱!”  
  所谓束缚,就是枷锁,于是李斯被带上了桎梏——双手背在身后,用桎夹住双手(倘使女的,譬如李斯的老婆,就在胸前用桎梏夹住其双手),两脚则用梏捆索起来,木制的,这样李斯就像一只被夹住的老鼠,没法越狱了。李斯发现,自己的宾客、亲戚们,也全带着桎梏住进来了。妻子孩子一大家族,全在监狱住着了,哀呼怨高之声此起彼伏,彻夜不绝。  
  当夜,李斯在囹圄之中,仰天而叹:“嗟乎,悲夫!这个无道之君,我拿他有什么办法啊!夏桀杀了关龙逄,纣王杀了王子比干,夫差杀害伍子胥。我这样的大忠臣就要死啦。我就好比是从前的王子比干啊。不是我不进谏,而是他不听啊。一万里江山没有励志开明的君主,谗邪阿谀的各姓同僚也不是我的知音。我看,用不了多久,麋鹿就要游于朝廷的宫阙啦!”  
  清晨的太阳像一个吸尘器,把监狱里的夜色收拾将尽,李斯拖着没有寸肤完整的残体,又去接受审判。几个月下来,法官前后累计对李斯棒掠千余。李斯这样的老身体能受得了千余板笞打而不死,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在监狱里,李斯开始写起了革命回忆录。  
  李斯之所以一直不肯就死,是自负自己的口辩之才帝国第一,希望写一封辩书,总结自己的历史功绩,幸其万一秦二世读后能醒悟过来赦免他,以及赦免整个家族的死罪。李斯在狱中写了长长的上访信,总结了自己三十年丞相生涯的七项功劳。当然,他不敢自伐其功,而是在名义上写作自己的七宗罪。    
  第九章 机关算尽,李斯冤死(5)    
  第一,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  
  第二,北驱匈奴,南定百越。  
  第三,尊高诸大臣们的爵位,使他们亲近效忠皇室。  
  第四,修建宗庙社稷,凸显君主的贤明。  
  第五,统一度量衡。  
  第六,修治驰道。  
  第七,缓和刑罚,轻赋薄敛,以完成君主获得民心的愿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最后一条,李斯最后陈情上书时,应该不敢妄加捏造夸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秦始皇为帝的某一时期,秦王朝是执行了轻刑薄税的政策的。都是坏小子秦二世才开始滥用刑罚,虐使其民的。  
  李斯最后越写越兴奋激动,写到后来,临书涕零,被自己的三十年苦心穷虑忠心耿耿的历历功绩感动得直哭。我们相信,这封信如果秦二世看到的话,铁石心肠也会软动的。  
  遗憾的是,秦二世根本不可能看到这封信。赵高对法官说:“囚犯哪能给皇帝上书!”于是这封信就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  
  按照秦帝国的法律程序,像李斯这样的高官,秦二世会最后派人复审的。李斯由于熬不住拷打,就自诬承认是与长子李由串通楚盗谋反了。但他把机会寄托在复审的时候翻案。  
  然而,赵高也是有门客的,他派自己的门客分成前后十几组,伪装成秦二世派来的御史、礼官、侍中一班人,来提审李斯。  
  “你是李斯吗?谋反事实俱在,你服法吗?”  
  “不服法,”李斯说,“都是屈打成招的,你看我这身上还有好肉吗?”  
  于是,假御史走后,赵高作为主审法官,再次把李斯棒掠一通,然后告诉李斯:刚才那些御史,是我们假扮来试探你的,看来你还不服,我打死你这老狐狸。  
  下次,假御史换了一个来了,李斯又口称喊冤,走后,又被打一顿。如是者十几回。后来,秦二世派来的真御史来了,李斯以为这又是赵高派人假扮的,为了不再被打,就口称服法,承认沟通楚盗谋反,不再喊冤了。  
  真御史把情况报给二世,秦二世欢喜地说:“多亏了赵老师了,如果不是赵老师,真发现不了身边潜藏着这么一个罪恶的丞相,差点被李斯丞相卖了。”  
  于是,李斯的谋反死罪就这么定下来了。李斯知道以后,不知该如何跌足而叹呢!期间,他的长子李由在中原被刘邦项羽击败杀死,这种为国殉职本来可以抹去赵高对李斯的泼污,但是被赵高混乱编排了一下李由的死因,丝毫没有影响李斯案子的进程,就过去了。  
  终于,在一个悲哀的黎明,判决书下来了,是腰斩,具五刑,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李斯从此变得很宁静,狱吏也似乎开始善待保护他,怕他自杀。早晨还给他打来洗脸的水,他用凉水浸了面,迟钝的清晨局面就忽地明朗了,感觉自己又像一个聪明健康的上蔡少年,在临庭的窗户下或泛波的小河边,温习一些荀子老师教授的功课,考试还远着呢,他只是一个少年,无忧无虑。啊,我还能不能再一次青春年少,再一次纯净如初。  
  李斯在这间幽暗的房子里,被一连串关于从前的空洞的回忆,反复敲打。他想起了自己的同学浮丘伯,浮丘伯和他一样,都是荀子的学生,也都是优等生。李斯入秦,遂取三公之位,据万乘之尊,以制海内,而浮丘伯则吃着麻叶藜蓬,住白屋之下,乐其人生选择,虽无赫赫之势,亦无戚戚之忧。  
  公元前207年七月,料峭的晨风吹拂着,李斯及其夫人,家族成员几百人,裹着赭色的囚衣,排成一列长队,从国家监狱向咸阳市场走去。李斯走在队伍最前头,他身上的锁链哗哗作响。因为伤痛,他行动得很慢,整个队伍被他压低了速度。  
  李斯看见,两旁涌动的没有声音和面孔的人,仿佛一串串隐约飞翔的鸽子,一些建筑以一种逆来顺受的姿态站在人群之外。夜里似乎下过雨,雨水降下冰凉一片。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几十个春秋的雨,至今仿佛一场幻觉,埋入李斯的记忆,似乎不见了。而自己那波澜一生中轰轰烈烈的所有往事,也都不过是飘忽不定的一阵潮湿空气而已。    
  第九章 机关算尽,李斯冤死(6)    
  李斯抬头,但见万鸟齐飞,掠过黎明的咸阳天边,极目纵观,使人心驰神往。李斯不由得回过头来,对跟随待宰的二儿子说:  
  “吾欲与你,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如今岂可得乎!”  
  我欲和你一起,牵着黄犬,俱出老家上蔡县的东门,追逐野外自由的狡兔,这样的日子,复可得乎?——这可真是千年一声愁叹,穿过两千年的历史时空,至今刺激震颤着我们人类的神经。  
  两人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父子二人遂在路上抱头相哭。这一句人生的哀叹,使头顶的苍天一时变色。  
  人生岂能发行往返的车票。  
  根据当时秦汉的法律,李斯死时所受的“具五刑”是“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五种刑罚的叠加使用,是刑罚的展销会。其场面跟地狱一日游差不多。毫无人道可言,全是兽道。  
  首先,在咸阳农贸市场里(咸阳市,这里兼作刑场,因为这里人多热闹),先请美容师给受刑者修脸。就是在脸上刻字,然后涂上墨汁。如果受刑者嘴巴上诽谤骂詈,就要先割掉他的舌头。  
  不过,这个不必担心李斯。李斯也是一代名臣,有古大臣之风,即便含恨受死,也不会说出泼污自己的国君的话的。  
  虽然没有断掉李斯的舌头,但鼻子却是要割的——这个事情请雕塑家来完成,比如米开朗基罗,他拿着凿大卫鼻子的凿子,咔嚓戳断了受刑者的鼻梁骨。一旦整个鼻子下来了,脸上就血肉模糊了。如果李斯挨到这里,围观的人们恐怕渐渐不能分辨这个七十多岁的受刑者,就是用事三十年,功高位重的老丞相李斯了。接着,外科医生拿着斧子,给受刑者做双脚截肢手术。再接来下,行刑者用鞭子、竹板或者荆条,一鞭一鞭,照着受刑者浑身乱打,直到血肉飞溅、人躯翻滚,把受刑者活活“笞杀之”。一般,如果手重的话,一百下就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是为了满足围观群众,可能打上一千下才让他断气。  
  随着笞刑进行,李斯在手术台上满嘴喷着血,浑身糜烂,他喃喃自语一些语不成声的词句,光荣与梦想退缩到了最深最后的角落。当人间最后一次竹板举起,遮住了阳光,李斯脑中突然一片眩晕,一切愁闷、痛苦、耻辱突然之间被格式化了,他解脱了,灵魂冉冉上升,脱离人世苦害,直到不可目及的渺杳高处。  
  从此再无痛苦了,但也再无乐趣了。  
  最后,刽子手举起青铜大钺,一挥,砍掉了李斯的头颅,举起来向四周宣示。接着“菹其骨肉于”,这事情需要请郑屠来做,也就是镇关西郑屠,《水浒传》上的,也就是说,他要用刀子、斧子把李斯的骨肉,一点一点切成细细的精肉,像饺子馅一样。  
  整个具五刑就是这样的,其血肉模糊的场面超过了影片限制级的最高标准。  
  《汉书》上说,汉朝人杀韩信、彭越,都是使用了五刑。  
  好啦,我们放下这个恐怖的变态场面不要提了。一代豪吏李斯,就这样在咸阳市里完结了他一个布衣之士花开花落、凄婉悱恻的异样人生!  
  潇水曰:李斯,虽然有着人性上的私心,但我们认为,他依旧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一流的政治家和贡献巨大的历史推动者。李斯为秦始皇书写并刻在泰山的碑文,至今依旧保留在峰顶,也标志着他们在历史中的高度。另外据说,自赵高以下人们咸服于他的书法的高超。  
  还有一些话要讲。据《清稗类钞》说:当时清朝的女人贩子,经常骑着驴子,在村落之间游弋,看到有村妇骑驴出门,其丈夫若跟在后面,她就赶驴向前,故意与村妇并行。随后,与村妇互通姓名,假装献殷勤,暗地里却紧赶驴子,让其快行。过了一段时间后,其夫步行着就落在后面。“如是数转,乡妇路迷急遽”。女拐匪就假装安慰道:“不用怕!前面有我亲戚,可去小憩。如果困乏,也可借宿。”于是,就将村妇引道匪所。一入门,拐妇就躲起来,但见满室都是男子。村妇见状,必号哭,于是拐匪就让人将她痛打一顿,并告诉她:“你已经落入我们的陷阱,不依从我们,就打死你。”随后,流氓的同党就将村妇奸污,名之曰“灭耻”。村妇不但受到恐吓,而且失身于人,也就逐渐心恢意冷了。于是,他们就让同党扮成买主,前来买为妾,然后好言相问,问其从何来而已。妇人听后,必然哭泣,并诉告冤苦。此同党就假装目不忍睹,然后退下。接着拐匪又将村妇痛打一顿。不久,又让一匪前来购买,相问如前,如果村妇还诉冤,就再痛打一顿。如此三四次后,村妇就不敢再说了,然后才将她带到市镇上卖掉。    
  第九章 机关算尽,李斯冤死(7)    
  这种人贩子的丑陋技术,其实大秦王朝的堂堂赵高也实行过。  
  赵高派自己的门客,假扮成天子的御史,盘问李斯然后又反复拷打,是一样的伎俩。  
  这里用的,就是术!  
  术,这个东西,是战国申不害的发明。什么是术呢?虽然大家都说权术,但什么是术呢?  
  术就是设计一种场景和技巧,使得对象没法判定施术者(通常是人主)的考察意图,而只好乖乖地接受和遵守人主的指令或意愿。这是人君用以驾驭臣子的办法之一。  
  我们说,人君的数量有限,只有一个,而人臣数量上百千,人主一人怎么能监控和制约臣子都听他的呢,除了用势和法以为,就是这术了。法,则是法令的约束与考核,势,就是赏罚予夺的大权,这里则是术。  
  如果刚才我口罗唆了半天,你还是不知道术是什么东西。那我再给你举个例子。  
  譬如在我们人事管理中,要求员工之间不能互相打听工资,新员工也不许泄露自己的工资,这是法。可是人事部只有一两个人,怎么看得过来几百个员工呢。于是这样,当有新员工入职的时候,人事部就派人假装是普通员工去问他:你好,贵姓,请问公司给你开多少钱啊?  
  如果他说了“两千五一个月”。好了,于是你把这个员工辞退(这要求你必须具备势和法,势就是你人事部有这个权力能辞退他,不管他是谁介绍来的重要的岗位的人,你也能辞退他。如果你没势也不行。而法就是人事部定的工资保密的制度)。处罚了这个新员工以后,并且把这个故事到处散扬,让大家都知道。以后再有新员工来了,别人问他:你挣多少啊。他就不敢说,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人事部派来的试探者呢,还是真的好奇的同事在打听。总之他索性不敢说。于是你人事部就成功了。  
  这种就是术。设置了一种场景和技巧,使得对方只能乖乖地接受执法者的约束的办法,保证人主一个人可以监控百千人确保他们都不敢犯法。呵呵。  
  法家讲的法术势,就尽在这里。它和如今的仁义忠孝,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供人主驾驭臣子的工具。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从前高中一个教导主任,他给学生监考的时候就这样:坐在前面,举着一张报纸,看报,然后在报纸上抠两个可容眼睛大小的洞,就完了。哈哈,学生们没有办法,谁也不知道他何时在张望,在朝哪里张望,只能乖乖地都不敢动,都被他一个人制了。这个教导主任,一人而轻松制数十人,亦可谓深知用术者也!  
  有了法术势和仁义忠孝,人主就轻松了,就可以垂衣拱手而治天下了,这也就是道家了。  
  所以,法家、儒家、道家,虽然纷争不断,但在皇权专制体系下,实际是一码事情。三者一也,可以不必争,都是为了人君服务的,只有方法论上的些小差别。    
  第十章 项羽掐断大秦最后一口气(1)    
  贵人贵的程度,就像钻石,也是有等级的。熊心就是大家可以找到的最高等级的钻石——他是从前楚怀王的孙子。楚怀王死是九十年前的事情了,所以熊心大约也在四十岁左右了。他的前三分之二人生大约是在王宫里度过的,后三分之一是在淮北民间给人家牧羊。  
  真正王子娶了牧羊女的故事,在他身上最有可能发生。  
  根据古人的观察,羊是很很的动物,很,就是不听从的意思,所以必须有人看,而且百分之八的公羊都有同性恋行为,所以熊心每天的任务就是拿棒子打那些同性恋的羊。总之,羊淫而很,这是古代一句俗语。羊很的程度,甚至达到了虎和狼的猛贪的程度。能够牧好羊,熊心想必牧人也很有能力。  
  熊心知道,公元前208年,自己的机会快来了。  
  范增,七十岁,老家安徽巢县,是从战国时代活过来的人,学问介于名家和纵横家之间,他看见天下大乱,就跑去见项梁,说道:“陈胜败死是固然的。”  
  项梁问为什么。  
  范增跪坐在席子上,因为他岁数比较大,怕他跪不稳,所以他身前用肘扶撑着一个条凳样的东西——学名叫几:“自从楚怀王被诓骗入秦,扣留不返,客死咸阳,楚人爱怜他一直到了今天。楚人对秦的怨恨最深,所以楚国的占星家南公先生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陈胜作为首倡起事者,他的起事也以复兴楚国为号召,可是他不复立楚王之后人而自立为王,所以他势必不长久。  
  “如今,将军您起自江左,楚地诸将都像马蜂一样争着追附于您后面的原因,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为楚国将族,他们认为您必能复立楚国之后。如今你不立楚王后人为王,其可得乎?”  
  陈胜从前对吴广说:“如今逃亡也是死,举大计也是死,等死,死国可乎?”——这个国,是指楚国,也就是说,陈胜起义重点的初衷很大不在于反剥削,更大在于回复到分封体系,具体表现就是复立楚国,他的政治口号“大楚兴、陈胜王”也说明了这一点。陈胜进入陈城时,张耳、陈余分析形势,说到的秦的第一罪状是灭了六国,断了六国的社稷,绝了六国的后,第二才是剥削严重。从陈胜,到张耳、陈余的意见,到范增,到其他地区一些起义领导葛婴、周市、秦嘉的立六国之后的做法,到一般的民望(司马迁说项梁立楚王之后是“从民所望也”),社会多阶层都是希望回复秦所断绝的六国分封体系。  
  历史发展是逐渐过渡的,从分封制向皇权专制的转型,不可能是像秦帝国所搞的那样急剧过渡的。在很大程度上,秦末这场社会大动荡,基于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分封制向皇权专制急剧过渡时,分封制的历史惯性的反弹振荡,而不能以农民起义反抗地主政权的剥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