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2-本草蒙筌-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润剂也。治风通用,散湿亦 
宜。x身x去身半以上风邪,x梢x去身 
晕头颅,更开目盲无见,故 
云除上焦风邪要药。倘或误服,反泻人上焦元气,为害岂浅浅哉!x花x止痛骨节间,亦 
治风效;x子x消谷胃脘内, 
又调食香。x叶x收采煎汤,主风热汗出。 

卷之二草部中
防己
内容:r兴化军防己pj123。bmpr 
r黔州防己pj124。bmpr 
味辛、苦,气平、寒。阴也。无毒。多生汉中府,(属陕西。)通行十二经。畏萆 杀雄 
黄毒,恶细辛宜使殷 。状 
与木通近似,气吹亦贯两头。卖家因难得真,多采似者假代。殊不知气味大异,无益有伤。 
凡觅拯 ,甚宜细审。种因 
根苗各治,名分汉木两呼, 
x汉防己x是根,破之纹作车辐解,黄实馨香;x木防己x是苗,皮皱上有丁足子,青白 
虚软。宗此辩认,庶不差讹。 
并刮净粗皮,才咀成薄片。汉者主水气,名载君行;(音杭。)木香理风邪,职佥使列。 
故云∶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痛脚痛,及利大小二便,退膀胱积热,消痈散肿,非用汉者 
不能成功。若疗肺气喘嗽、 
膈间支满,并除中风挛急、风寒湿疟热邪,此又全仗木者以取效也。 
(谟)按∶东垣云∶防己性苦,寒,纯阴。能泻血中湿热,通血中滞塞。补阴泄阳,助 
秋冬、泻春夏之药也。譬诸 
于人,则险而健者类之。夫险健者,每每幸灾乐祸,遇有风尘之警,必竟借为乱阶。然而见 
善亦喜,见恶亦怒。如善用 
之,可使御敌凶暴之人,冲突险固之地,亦不为无益者也。故凡瞑眩之药,圣人安得因之而 
便废耶!亦必存之以待善用。 
今夫防己闻其臭则可恶,下咽则令身心烦乱,饮食减少,药之瞑眩,诚为拇拙。至于通行十 
二经,以去湿热壅塞肿疼, 
反治下注香港脚,除膀胱积热而庇其基,则非此不可,诚为行经之仙药也。然 
在人善用而不错尔。复有不 
可用者数端,今悉举陈使知警省。如饮食劳倦、 
阴虚内热、元气、谷气已亏之病,而以防己泻去大便,则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如大渴 
引饮,是热在下焦气分,宜渗泻之,其防己乃下焦血药,此不可用二也;如外感风寒,邪 
传肺经,气分湿热而小便黄赤,甚至不通,此上焦气病,禁用血药,此不可用三也;若人久 
病,津液不行,上焦虚渴,宜补以人参、葛根之甘温,倘用苦寒之剂,则促危亡,此不可 
用四也。仍不止如此,但上焦湿热者皆不可用。若系下焦湿热流入十二经,以至二阴不通, 
必须审用可也。学人宜并览之。 

卷之二草部中
紫苏
内容:r紫苏pj125。bmpr 
r简紫苏pj127。bmpr 
味辛,气微温。无毒。各园圃俱栽,叶背面并紫。气味香窜者甚美,五月端午日采干。 
发表解肌,疗伤风寒甚捷; 
开胃下食,治作胀满易差。香港脚兼除,口臭亦辟。x梗x下诸气略 
缓,体稍虚者用宜。x子x研驱痰,降气定喘。润心肺,止咳逆,消五膈,破症坚。利大 
小二 
便,却霍乱呕吐。 

卷之二草部中
荆芥
内容:r荆芥pj126。bmpr 
名假苏。夏末采收,阴干待用。须取花实成穗,能清头目上行。发表能解利诸邪,通血脉传 
送五脏。下瘀血除湿痹,破结聚散疮痍。捣和醋,敷风肿疔疮;研调酒,理中风强直。仍 
治产后血晕,杵末搀入童便。 

卷之二草部中
白芷
内容:r白芷pj128。bmpr 
味辛,气温。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无毒。所在俱生,吴地尤胜。气甚香窜,又名 
芳香。根收处暑蛀无,(是日收,则不蛀。)色选黄泽效速。恶旋覆,使当归。通行手足阳明 
二经,又为太阴经之引使也。乃本经头痛中风寒热解利之要药,亦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之 
仙丹。(宜炒黑用。)作面脂去面瘢,散目痒止目泪。去肺经风寒,治风通用;疗心腹血痛 
,止痛多宜。外散乳痈背疽,内托肠风痔 。排脓消毒,长肉生肌。一切疮疡,并用调治。 
与细辛辛夷作料,治久患鼻塞如神。叶名x蒿麻x,道家常采煎汤浴体,能杀尸虫。 

卷之二草部中
细辛
内容:r细辛pj129。bmpr 
味大辛,气温。气浓于味,升也,阳也。无毒。山泽多产,华阴(县名,属陕西。)独 
良。叶类马蹄,茎如麦蒿。其根甚细,其味甚辛。药中惟采根煎,故因名曰细辛也。卖者多 
以杜蘅假代,殊不知气虽小异,入口吐人,不可不细择耳!反藜芦,忌生菜。畏滑石硝石, 
恶野狼茱(野狼毒、山茱萸。)黄耆。虽手少阴引经,乃足少阴本药。或用独滑为使,或佐曾青 
枣 
根。止本经头痛如神,治诸风湿痹立效。安五脏尤益肝胆,温阴经旋去内寒。利窍通精,清 
痰下气。得归芍牡本芎芷甘草,(当归、芍药、牡丹皮、 本、芎 、白芷、甘草。)疗妇人 
血闭神方;得决明鱼胆羊肝,(石决明、青鱼胆、青羊肝。)止风泪目疼劫剂。寒邪发在里之 
表,合麻附三味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载仲景方。)口臭及 齿肿疼,煮浓汁热含;冷 
吐过半钱单服,令气塞命倾。 

卷之二草部中
麻黄
内容:r茂州麻黄pj130。bmpr 
r同州麻黄pj131。bmpr 
味甘、辛,气温。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也,阳也。无毒。青州彭城(并属山东。) 
俱生,荣阳中牟(并属河南。) 
独胜。恶细辛石苇,宜陈久年深。凡欲用之,须依法制去根节;单煮数沸,倾上沫用火焙干。 
任合丸散煎汤,方不令人 
烦闷。以浓朴为使,入手足四经。手太阴经本经之药,阳明经荣卫之药,而又入足太阳经、 
手少阴经也。发汗解表,治 
冬月正伤寒如神;驱风散邪,理春初真温疫果胜。泄卫实消黑斑赤疹,去荣寒除身热头疼。 
春末温疟勿加,夏秋寒疫切 
禁。因时已变,温热难抵。剂之轻扬,仍破积聚症坚,更劫咳逆痿痹。山岚瘴气,亦可御之。 
若蜜炒煎汤,主小儿疮 。 
患者多服,恐致亡阳。止汗固虚, 
x根节x是妙。 
(谟)按∶东垣云∶麻黄治卫实,桂枝治卫虚。虽俱治太阳之经,其实荣卫药也。肺主 
卫,心 
主荣。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冬月伤寒、伤风咳嗽者,用麻黄、桂枝, 
即汤液之源也。然麻黄又为在地之阴,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阴中 
之阳。麻黄属阴,气味俱薄,薄则阴中有阳可知矣,安得不为轻扬之剂升上而发汗乎?但入 
手太阴经,终亦不能离少阴之本体也。 

卷之二草部中
葛根
内容:r成州葛根pj132。bmpr 
r海州葛根pj133。bmpr 
成藤蔓旋长。春初发叶,秋后采根。入土深者力洪,去皮用之效速。杀野葛巴豆百毒,入胃 
足阳明行经。疗伤寒发表解肌,治肺燥生津止渴。解酒毒卒中,却温疟往来。散外疮疹止疼 
,提中胃气除热。x花x消酒不醉。x壳x治痢实肠。x生根汁x乃大寒,专理天行时 
病。止热毒吐衄,去热燥消渴。 
妇人热闷能苏,小儿热痞堪却。x葛粉x甘冷,醉后宜食。除烦热利大便,压丹石解鸠鸟 
毒。x叶x敷金疮捣烂。 
x蔓x祛喉痹烧灰。 

卷之二草部中
威灵仙
内容:r石州威灵仙pj134。bmpr 
r宁化军威灵仙pj135。bmpr 
草而生,茎方数叶相对。花开浅碧,根甚密稠。冬月采根荫干,日选丙丁戊己。去芦酒洗, 
忌茗面汤。消膈中久积痰涎,除腹内 癖气块。散爪甲皮肤风中痒痛,利腰膝 踝湿 
渗冷疼。盖性好走,能通行十二经,为诸风湿冷痛要药也。仍驱症瘕,尤疗折伤。虚者切禁 
用之,多服疏人真气。 

卷之二草部中
秦艽
内容:r石州秦艽pj136。bmpr 
r宁化军秦艽pj137。bmpr 
味苦、辛,气平微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出甘松龙洞及河陕诸州。长大 
黄 
白色为优,新好罗纹者尤妙。用菖蒲为使,入太阳手经。养血荣筋,除风痹肢节俱痛,通便 
利水。散黄胆遍体如金,除头风解酒毒。止肠风下血,去骨蒸传尸。 

卷之二草部中

内容:r宁化 本pj138。bmpr 
r荆州 本pj139。bmpr 
味辛、苦,气温。气浓味薄,升也,阳也,无毒。多产河东,亦生杭郡。春采根曝, 
三十日成。因其根上苗下,状与禾 相同,故以 本为名尔。恶 茹,畏青葙。气力状雄, 
风湿通用。止头痛巅顶上,散寒邪巨阳经。得白芷作面脂,同木香辟雾露。x实x以 
x鬼卿x为誉, 
主风流入四肢。 

卷之二草部中
薄荷
内容:r薄荷pj140。bmpr 
味辛、苦,气温。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无毒。又名鸡苏,各处俱种。姑苏龙脑 
者第一,(龙脑地名,在苏州府,儒学前此处种者,气甚香窜,因而得名,古方有龙脑鸡苏 
丸 
,即此是也。)五月端午日采干。与薤作 相宜,和蜜炒饯益妙。入手厥阴包络,及手太阴 
肺经。下气令胀满消弥,发汗俾关节通利。清六阳会首,驱诸热生风。退骨蒸解劳乏,善引 
药入荣卫。乃因性喜上升,小儿风涎尤为要药。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猫误食之, 
即时昏醉,盖亦物相感尔。 

卷之二草部中
香薷
内容:r香薷pj141。bmpr 
(音柔) 味辛,气微温,无毒。三伏堪为菜蔬,两京亦每栽种。入药拯病,随处可收。 
大叶者种优,陈年者效捷。主霍乱中脘绞痛,治伤暑小便涩难。散水肿有彻上彻下之功,肺 
得之清化行热自下也。去口臭有拨浊回清之妙,脾得之郁火降气不上焉。解热除烦,调中温 
胃。 又有一种名x石香薷x,延生临水附崖,叶细辛香弥甚。今多采此,拯治亦佳。 

卷之二草部中
萎蕤女萎
内容:r滁州萎蕤pj142。bmpr 
r舒州女萎pj143。bmpr 
味甘,气平。无毒。泰山山谷多生,滁州舒州俱有。叶长而狭,表白里青,茎干 
黄精相同,强直似竹有节。故一名玉竹,又名地节,咸取象也。根大如指,一二尺长。色黄 
多须,甘美可啖。开青花春末,结圆实夏初。入剂采根,竹刀刮净,蜜水浸宿,文火烘干。 
勿误取钩吻黄精,(二物俱似萎蕤,但萎蕤节上有毛、茎斑,叶尖处有小黄点为异。)须仔细 
辨认真假。考古方多用,畏卤咸勿加。益气补中,润肺除热。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治腰 
脚冷痛,天行热狂。止 烂双眸,逐风淫四末。泽容颜去面黑 ,调气血令体康强。 又种 
x女萎x,辛温,气味与萎蕤全别。似白蔹蔓生,开白花结细子。在荆襄每名曰蔓地楚, 
今人常谬以为白头翁。采得荫 
干,去头上白蕊,锉成细片,拌豆淋酒蒸。从巳至申,方取曝用。主霍乱肠鸣泄痢,洒淅风 
寒;理游气上下无常,癫痫 
寒热。消食驱积,出汗散邪。 
(谟)按∶萎蕤《本经》与女萎同条。考其诸注,有指一物二名,有谓自是二物。又后 
女萎与 
前女萎同名,亦云功用并同。信非二物,疑乃剩出一条也。但考陈氏所注,谓古方用者,又 
似差殊。胡洽治时气洞泄 下有女萎丸,治伤寒冷下结肠丸亦有女萎。治虚劳小黄耆酒云∶ 
下痢者加女萎。详此数方所用,乃后加圈女萎,缘其性温,主霍乱泄痢故也。又茵芋酒用女 
萎,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女萎膏治身体 斑剥,乃似前与萎蕤同条女萎,缘其主风 
淫四末,及去黑 泽容颜。故陈藏器亦谓更非二物。是不然,况此女萎性平、味甘,后条女 
萎性温、味辛。性味既殊,功用又别,安得为一物乎?又续命鳖甲汤治伤寒七八日不解,鳖 
甲汤治脚弱并用萎蕤。又萎蕤饮,主风热项急痛,四肢骨肉烦热。萎蕤丸,主风虚热发即 
头痛,乃似前与女萎同条萎蕤,缘其主虚热湿毒故也。三者主治既殊,则非一物明矣。又云 
∶萎蕤一名地节,极似偏精,疑即青粘,昔华佗所服漆叶青粘散是此也。然世无复能辨者, 
未敢为言,姑着之,以俟明达折衷尔。 

卷之二草部中
耳实
内容:r 耳实pj144。bmpr 
味苦、甘,气温。叶苦、辛,微寒。有小毒。本生蜀川,今发各处。一名苍耳实。 
小刺多,羊过即粘缀毛中,故又名之曰羊负来也。秋采微炒入药,最忌猪肉、米泔。散疥癣 
细 
疮遍身瘙痒者立效,驱风湿周痹四肢挛急者殊功。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杀疳 
虫湿 ,主恶肉死肌。益气开聪明,强志暖腰膝。亦堪久服,明目轻身。x根叶x逢端午 
收藏, 
辟恶入病家无畏。汁搀小便同饮,去疔肿如神。 按舌下流涎,治目黄好睡。若被犬咬,急 
服弥佳。痔发肛门,煎汤熏妙。 

卷之二草部中
天名精
内容:r天名精pj145。bmpr 
味甘、辛,气寒。无毒。各处江湖俱生,平原川泽尤盛。与薄荷同状,逢夏秋抽条 
。花开紫白相兼,叶似菘菜而小。《本经》别款地菘,即此是也。五月采曝,一种数名。辛 
味似姜,有麦句姜之号;香气如兰,有蟾蜍兰之称。仍谓虾蟆蓝,因蓝状颇类。又呼天蔓菁 
,为蔓菁略同。《别说》载名天门精,《尔雅》载名 豕首。昔刘烬曾拔塞剖獐而蹶起, 
(晋刘烬射一獐,剖除脏腑,拔此草塞腹内,獐蹶而起。烬怪,而去草便倒,如此三度。) 
后 
世复相传云活鹿草,亦名刘烬草。名之叠出如许之多,苟弗考详,宁无疑惑。单用垣衣为使 
,专疗折伤金疮。拔肿毒恶疔,下瘀血血瘕。利小便以逐积水,除结热而止渴烦。追小虫, 
去湿痹。亦堪久服,而老轻身。 
(谟)按∶一种数名者甚多,名各有因者诚少。此名叠出,咸载所因。但既称活獐之功, 
当亦 
着济人之效。历考古传方剂并无用之,各省明医绝无识者。有用之药,不得济用当时,徒列 
多名。正所谓虽多,亦奚以为也。 

卷之二草部中
防葵
内容:r防葵pj146。bmpr 
味甘、辛、苦,气寒。无毒。一云有小毒。不生他郡,惟产襄阳(属荆广。)一本三 
茎,一茎三叶。中抽大干,花开干端。(色白如葱,干开花。)叶类葵,叶色青。根若防风香 
窜,故因名防葵也。三月三日,采根曝干。(最易蛀损,须时曝之。)依时入水能浮,切勿误 
用野狼毒。(二根形颇相类,但防葵根浮水,野狼毒根沉水,略少异耳。善恶大差,用宜谨慎。) 
药剂修合,制法须知。甘草汤浸,成块一宵,黄精汁拌,咀片炒燥。主膀胱热结,尿溺不通 
;治鬼疟癫痫,惊邪狂走。疝瘕肠泄堪理,小腹支满能驱。强志除肾邪,益气坚筋骨。血 
气瘤大如碗,摩醋涂上即消。中火者不可服之,令恍惚如见鬼状。 

卷之二草部中
蛇床子
内容:r蛇床子pj147。bmpr 
味苦、辛、甘,气平。无毒。在处田野俱产,扬州襄州独胜。春生苗叶成丛,青碎 
仿佛 
蒿状。开白花细缀百余一窠,(四五月开。)结黄子轻虚粒如黍米。近秋收采,背日荫干。所 
恶之药有三∶牡丹、巴豆、贝母。入药取仁炒用,浴汤带壳生煎。治妇人阴户肿疼,温暖子 
脏;疗男子阴囊湿痒,坚举尿茎。敛阴汗却癫痫,扫疮疡利关节。主腰胯肿痛,祛手足痹顽 
。大风身痒难当,作汤洗愈;产后阴脱不起,绢袋熨收。妇人无娠,最宜久服。 

卷之二草部中
草龙胆
内容:r信阳军草龙胆pj148。bmpr 
r襄州草龙胆pj149。bmpr 
味苦、涩,气大寒。气味俱轻,阴也。无毒。山野俱有,苗高尺余。叶类龙葵略尖 
,根同牛膝甚苦,故因名草龙胆也。须近冬月方采其根,甘草汤浸一宵,漉出曝干待用。仗 
贯众为使,恶防葵地黄。止泄痢去肠中小虫,却惊痫益肝胆二气。胃中伏热及时行温热能除 
,下焦湿肿并酒疸黄肿堪退。疗客忤喑气,治痈肿口疮。敌惊痫,杀虫毒。酒浸为柴胡转佐 
,上行治眼目赤疼。 肉必加,翳障通用。空腹勿服,令人溺遗。 

卷之二草部中
泽泻
内容:r泽泻pj150。bmpr 
味甘、酸,气寒。气味俱浓,沉而降,阴也,阴中微阳。无毒。淮北虽生,不可入药 
。汉中所出,方可拯 。盖因形大而长,尾有两歧为异耳。但易蛀朽,须密收藏。制宗雷公 
,酒浸曝用。畏海蛤、文蛤二药,入太阳、少阳足经。君五苓散中,因其功长于行湿;佐八 
味丸 
内,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去阴汗大利小便,泻伏水微养新水。故经云∶除湿止渴圣药,通淋 
利水仙丹。久服轻身,多服昏目。x叶x状水脏,通血脉,行乳汁催生;x实x主风痹, 
除湿邪,强 
阴气益肾。服久无子,惟面生光。 
(谟)按∶泽泻多服虽则昏目,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味咸能泻伏水,则胞中留 
久陈积 
之物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