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2-本草蒙筌-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湿邪,强 
阴气益肾。服久无子,惟面生光。 
(谟)按∶泽泻多服虽则昏目,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味咸能泻伏水,则胞中留 
久陈积 
之物由之而去也。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昏目。二者不可不知。 

卷之二草部中
瞿麦
内容:r瞿麦pj151。bmpr 
味苦、辛,气寒。降也,阳中微阴,无毒。生泰山川谷,今处处有之。结实与麦同形 
,故因名曰瞿麦。立秋收采,风际阴干。恶螵蛸,使 牡。( 草、牡丹。)利小便君主可用 
,决痈肿佐使堪为。去目翳逐胎,下闭血出刺。 

卷之二草部中
通草
内容:r通草pj152。bmpr 
味甘、淡,气平。味薄,降也,阳也,阳中阴也。无毒。产江淮山谷,如指大藤茎。 
正月采收,荫干入药。因孔节相贯,吹口气即通,故此得名。去皮咀片,泻小肠火郁不散, 
非他药可伦;利膀胱水闭不行,与琥珀相等。消痈疽作肿,疗脾疸嗜眠。解烦哕,开耳聋, 
出音声,通鼻塞。行经下乳,催产堕胎。x实x结如小木瓜,名曰燕腹;(白瓤黑核。)亦 
能治翻胃证,除热三焦。 
x根x治项下瘿瘤,多取绞汁顿服。又种心空有瓠,与灯草同;乃 
x通脱木x立名,凭揉碎用。洁白轻虚可爱,女工每剪 
饰花。利水使阴窍通和,退肿令癃闭舒泰。更 
(谟)按∶通草、通脱木,经云∶行水专利小肠,且多他证之治。既为良药,当勿传讹。 
奈何 
时医每以通草认作别条木通,以通脱木反呼名曰通草。致使市家真伪混卖,误人 
甚多。殊不知本草立名,各有意寓。通脱木因瓠中藏脱木得之,名竟直述。通草藤茎不甚长 
大,故以草称。木通系俗指葡萄藤茎,且大且长,特加木字。总曰通者孔窍悉同,行水利肠 
固并建效,其治他证,虽百木通不能及一通草矣。齐驱并驾,安得谓乎?况木通栽多家园, 
皮薄坚确,实名葡萄。通草产自山谷,皮浓软柔,实名燕腹。通脱本轻虚洁白,皮木脱除。 
三者内似外殊,极易分别,名正言顺,何得悖违?只缘坚信耳闻,不复详考经意。错乱颠倒 
,莫觉其非。医误犹闲,病误深可悯也。 

卷之二草部中
玄参
内容:r玄参pj153。bmpr 
味苦、咸,气微寒。无毒。春生深谷,茎方叶似芝麻;(又如槐柳细长。)秋取旁根 
,(正根勿用。)初白干旋紫黑。鼻闻微臭,咀片忌铜。误犯饵之,噎喉丧目。古人深戒,吴 
载医通。(郡《韩氏医通》。)恶耆枣姜茱,(黄耆、大枣、生姜、山茱。)反藜芦一味。可为 
君药 
,惟走肾经。强阴益精,补肾明目。治伤寒身热支满,忽忽如不知人。疗温疟寒热往来,洒 
洒时常发颤。除女人产乳余疾,驱男子骨蒸传尸。逐肠内血瘕坚症,散颈下痰核痈肿。盖 
此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整肃而不致浊。治空中氤氲之气,散无根浮游之火,惟此为 
最也。 

卷之二草部中
沙参
内容:r沙参pj154。bmpr 
味苦、甘、气微寒。无毒。江淮俱多,冤句(注前。)尤妙。丛生崖壁上,苗高二尺余 
。 
叶类枸杞有叉丫,根若葵根而筋大。近夏花开白色,瓣瓣有白粘胶。《图经》尝云,此为小 
异 
。秋后采根曝用,中正白实者佳。反藜芦,恶防己,乃足厥阴本经药也。治诸毒排脓消肿, 
安五脏益肺补肝。止疝气绞疼,散浮风瘙痒。除邪热,去惊烦。易老用代人参,形实不同。 
盖取味之苦甘,泻中兼补,略相类尔。 

卷之二草部中
丹参
内容:r丹参pj155。bmpr 
味苦,气微寒。无毒。山谷有,在处多,茎方棱,长尺余。青色叶相对;似薄荷有毛 
。花红紫复开,根粗长冬采。畏寒水(石也,)反藜芦。专调经脉匀,善理骨节痛。生新血 
去 
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症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散瘿赘恶疮, 
。排脓生肉。辟精魅鬼祟,养正驱邪。更治肠鸣幽幽,滚下如走水状。 

卷之二草部中
青葙子
内容:r青葙子pj156。bmpr 
味苦,气平,微寒。无毒。园圃俱有,江淮独多。茎直似蒿青红,叶大如柳柔软。花上 
红下白,形类鸡冠;(即野鸡 
冠花纯白者胜。)子黑扁而光,粒同苋实。六月收取,多治眼科。去肝脏热毒上冲,青盲翳 
肿;除心经火邪暴发,赤障昏 
花。坚筋骨镇肝,益脑髓聪耳 
于下部。止金疮去血,塞鼻 
衄来红。 
(谟)按∶《本经》款内载曰∶子名草决明,意谓功专治眼,特假别名以美之,非真为 
决明子 
也。若以为然,则原揭诸简端,何不直书而但曰青葙子乎?正犹沙参一名知母,龙眼一名益 
智,名同而实异也。且别条所载决明子药,粒状稍大,主治尤优。世医弗明,或偏执一,不 
免得此失彼,大辜药味之能矣。幸而此曰草决明,彼曰决明子。两名虽一,上下字差略,此 
分别不同,读者不可不识也。 

卷之二草部中
木贼
内容:r木贼pj157。bmpr 
味甘、微苦。无毒。苗长尺余,寸寸有节。产自秦陇诸郡,色青凌冬不凋。夏将茎收 
,手掏节净。凭煎汤液,任合散丸。益肝胆,退目翳暴生。消积块,止月经久滴。极易发汗 
,大能疏邪。得麝香、牛角 ,治休息痢证;得芎归、余粮石,治赤白崩中。得桑耳槐鹅, 
疗肠风下血。得槐子枳壳,疗痔 来红。 

卷之二草部中
恶实
内容:r恶实pj158。bmpr 
(即牛蒡子) 味辛、苦,气平。无毒。原产邓州,(属河南。)今生各处。叶如茵芋, 
叶 
长大;实似葡萄,核褐黄。壳类粟稗,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落,故又名曰鼠粘子也。 
秋后采取,制宜酒蒸。止牙齿蚀疼,散面目浮肿。退风热咽喉不利,及腰膝风凝;驱风湿瘾 
疹盈肌,并疮疡毒盛。生吞一粒,即出疮头。明目补中,润肺散气。 

卷之二草部中
败酱
内容:r败酱pj159。bmpr 
味苦、咸,气平,微寒。无毒。俗呼苦 菜,多生深谷中。入剂用之,夏初收采。因 
似败豆酱气,故以败酱为名。入足少阴肾经,及手厥阴包络。除肿痈排脓散血,破痈结催产 
落胎。去疽痔疥瘙,却毒风痿痹。鼻洪吐血能止,腹痛疑血可推。 

卷之二草部中
白薇
内容:r白薇pj160。bmpr 
味苦、咸,气平,大寒。无毒。近道处处俱生,根类牛膝短小。三月三日,收采阴干 
。恶黄耆、大黄、干姜,及干漆、山茱、大枣。主中风身热支满,忽忽人事不知。疗温疟寒 
热酸疼,洗洗有时发作。狂惑鬼邪堪却,伤中淋露可除。利气益精,下水渗湿。 

卷之二草部中
白前
内容:r成州白前pj161。bmpr 
r舒州白前pj162。bmpr 
味甘、辛,气微温。无毒。出江浙蜀川,生洲渚砂碛。叶如柳树叶,苗似芫花苗。根 
粗长与牛膝颇同,但坚脆(音翠)而柔软鲜有。凡资入药,秋后采根。甘草汤浸一宵,折去 
傍 
须焙用。咳嗽上气能降,胸胁逆气堪驱。气壅膈,倒睡不得者殊功;气冲喉,呼吸欲绝者立 
效。仍治气塞咽嗌,时作水鸡声鸣。故古人气嗽方中,每每用之不遗,亦以其善主一切气 
也。又能保定肺气,温药佐使尤奇。 
(谟)按∶白薇、白前,近道俱有。苗茎根叶,形色颇同。倘误采收,杀人顷刻,必辨 
认的实 
,方入药拯 。白前似牛膝,粗长坚脆易断。白薇似牛膝,短小柔软能弯。仍噬汁味相参, 
庶不失于差误。此医家大关键,匪特一药为然。凡相类者,俱不可不细察尔。 

卷之二草部中
白鲜
内容:r白鲜pj163。bmpr 
味苦、咸,气寒。无毒。山谷俱有,苗茎尺余。(嫩可作茹。)叶梢白似槐叶尤繁,花 
淡紫(四月开。)如蜀葵略小。根与蔓菁仿佛,心实皮色白黄。二月采根取皮,差晚则虚恶 
也。因 作羊膻气息,故俗加羊字呼名。(俗呼为白羊鲜。)恶桔梗、螵蛸及茯苓、萆 。疗 
遍身黄胆湿痹,手足不能屈伸。治一切癞毒风疮,眉发因而脱落。消女人阴肿或产后余疼, 
止小儿惊痫并淋沥咳逆。时热发狂,饮水多多,煎服尤宜。葛洪治鼠 有脓,熬白鲜皮膏, 
吐出立愈;李兵部理肺嗽不已,制白鲜皮汤,饮下即差。 

卷之二草部中
薇衔
内容:r薇衔pj164。bmpr 
味苦,气平,微寒。无毒。《素问》名曰麋衔,南人谓之吴风草也。根茎赤黑,花开 
浅黄。叶丛生似茺蔚有毛,种两般分大小各唤。大者名大吴风草,小者名小吴风草。麋鹿有 
疾,衔此草差。《素问》之名,又因此出。产汉中川谷及冤句邯郸。(属陕西。)秋采茎叶荫 
干,须得秦皮为使。主风淫湿痹致历节酸疼,疗吐泻惊痫及鼠 痈肿。却热除痿蹙,逐水消 
暴症。妇人服之,绝产无子。 
(谟)按∶《神农经》中药之灵者,不计千百,何独麋衔、矢醴并着《素问》擅名?滑 
氏《读 
钞》亦尝论及,乃曰矢醴、麋衔治人疾也。岂诚二药果有过乎诸药之能,以致喋喋赞美之如 
是耶!盖缘上古之人俗尚质朴,人所病者,多中实邪。二药专攻,正与相对,用每辄效,故 
录其名。中古以来,咸溺酒色,病之着体,虚损居多,药宜补调,难行攻击。由是鸡矢淬酒 
, 
无复下咽。麋衔之名,绝不闻耳。正孟子所谓彼一时,此一时故也。不然利前之药,岂有不 
利于后乎? 

卷之二草部中
庵子
内容:r 子pj165。bmpr 
味苦,气微寒、微温。无毒。苗如蒿艾,处处丛生。十月采实荫干,荆实薏苡为使 
。江南人家亦多种此,以辟蛇也。消食明目,益气轻身。主女人经涩不通,扶男子阳痿不举 
。消水气作胀,散瘀血成痈。打扑折伤,风寒湿痹。腰膝重痛,骨节酸疼。多服获效全安 
,久服延年不老。 

卷之二草部中
狗脊
内容:r狗脊pj166。bmpr 
味苦、甘,气平,微温。无毒。深谷多生,在处俱有。根采类金毛狗脊,故假为名; 
酒蒸须从巳至申,才咀入剂。恶败酱,使萆 。治腰背强疼,关机缓急。理脚膝软弱,筋骨 
损伤,女子伤中欠调,老人失溺不节,周痹寒湿,并可医痊。 

卷之二草部中
茵陈蒿
内容:r宽宁府茵陈蒿pj167。bmpr 
r绛州茵陈蒿pj168。bmpr 
味苦、辛,气平,微寒。阴中微阳。无毒。随处俱产,泰山者良。叶细青蒿虽同, 
叶背白色却异。秋后叶落,茎梗不凋。至春复发旧枝,故因名茵陈蒿也。所行经络,惟足太 
阳。专治疸证发黄,入剂使为君主。佐栀子、附子,分阳热、阴寒。阳黄热多,有湿有燥 
。湿黄加栀子大黄汤服,燥黄加栀子橘皮汤煎。如苗涝则湿黄,苗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 
则润之意也。阴黄寒多,只有一证,须加附子,共剂成功。解伤寒大热,仍除退瘴疟。风热 
悉逐,行滞止痛,宽膈化痰。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卷之二草部中
草蒿
内容:r草蒿 角蒿pj169。bmpr 
r青蒿 白蒿pj170。bmpr 
(即青蒿。) 味苦,气寒。无毒。山谷川泽,随处有生。叶实根茎并堪入药,春夏采 
用 
茎叶为宜。入童便熬膏,退骨蒸劳热。生捣烂绞汁,却心痛热黄。息肉肿痈,烧灰淋浓汤点 
;泄痢鬼气,研末调米饮吞。秋冬用之,取根与实。实须炒过,根乃咀成。愈风疹疥瘙,止 
虚烦盗汗。开胃明目,辟邪杀虫。x白蒿x即蓬蒿别名,(似青蒿而叶粗,上有白毛错涩。) 
补 
功;x邪蒿x似青蒿细软,利肠胃,通血脉,续不足有功。 
x牡蒿x叶 
疮。 x 蒿x比小蓟略殊, 
下气破血。x茼蒿x与黄菊近似,安心养脾。又x马先蒿x,类茺蔚叶。俗呼虎麻茺蔚, 
(谟)按∶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人每诵之。只疑两药一种,因分老嫩而异名也。殊 
不知叶虽近似,种却不同。 
草蒿叶背面俱青,且结花实;茵陈叶面青背白,花实全无。况遇寒冬 
不凋,至春复旧干上发叶, 
因干陈老,故名茵陈。草蒿茎干俱凋,至 
三月可采,产新苗者四月才 
成。是指采从先后为云,非以苗分老嫩为说也。 

卷之二草部中
茅根
内容:r澶州茅根pj171。bmpr 
r鼎州茅根pj172。bmpr 
味甘,气寒。无毒。旷野平原,无处不产。本为盖屋草,俗呼过山龙。收采法去衣皮 
,掏断忌犯铁器。甘美可啖,断壳甚良。下淋利小便,通闭逐瘀血。除客热在肠胃,止吐衄 
因劳伤。解渴坚筋,补中益气。x苗x破血且下水肿,x花x止血仍 金疮。又有x茅x 
针,一名茅笋 
鼻洪。肿毒未溃服之,一针便溃一孔。x屋茅x陈久,酒浸煎浓。吐衄血来,服亦即止。 
x烂茅x(老屋上及盖墙者。) 
得酱汁和研,斑疮蚕咬疮可敷。屋四角茅收,治鼻洪尤验。取茅屋滴溜水饮,杀云母石毒须 
知。 又种菅(音奸)花,甘温无毒。亦止吐衄,可贴炙疮。 

卷之二草部中
仙茅
内容:r戎州仙茅pj173。bmpr 
r宁江府仙茅pj174。bmpr 
味辛,气温。有毒。西域多有,蜀浙亦生。叶青似茅,故此为誉。其根独茎而直,旁 
附细根;内肉黄白多涎,外皮粗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梵语呼阿轮干陀,南人呼婆罗门蜜 
。咀禁铁器,制浸米泔。去赤汁毒出无防,忌两般牛肉牛乳。主心腹冷气不能食,疗腰足挛 
痹不能行。丈夫虚损劳伤,老人失溺无子。益肌肤,明耳目。助阳道,长精神。久久服之, 
通 
神强记。传云∶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亦表其功力尔。误服中毒舌胀者,急饮大黄朴硝数 
杯,仍以末掺舌间,遂旋愈也。 

卷之二草部中
甘蕉根
内容:r芭蕉花pj175。bmpr 
r甘蕉根pj176。bmpr 
味甘,气大寒。无毒。种类不一,地产亦殊。川蜀者作花,大萼堪观;(卷叶中抽 
干作花,初生大萼,如倒垂菡萏。)闽广者结实,极美可啖。他处虽有,花实俱无。近岁都 
下往往种之,并系芭蕉茎叶颇同,实非其一种也。此指有子者为是,须待立秋后采根。绞 
汁服,主天行狂热闷烦、误服金石燥渴、产后胀闷,奇效悉臻;捣烂敷,去小儿赤游丹毒、 
大人发背痈疽、风疹头疮,神功立应。x蕉油x在于皮内,竹筒插入吸来。(如取漆法。) 
烦渴饮差,须发涂黑。暗风痫 
闷晕欲倒,急饮下一吐便苏。x子x生青、熟黄,可曝干,寄远北地,以 
熟取仁,润心肺生津,通血脉 
填髓。x芭蕉根x性虽相类,医方内不载拯 。但吸其油,亦能黑发。 

卷之二草部中
景天
内容:r景天pj177。bmpr 
味苦、酸,气平。无毒,一云有小毒。人家园亭,多以盆植。茎叶坚浓,随插随生。 
俗名挂壁青,谓无土养不瘁。又名慎火草,因治火疮立差。煎汤浴小儿热刺痱疮,捣烂敷小 
儿赤游丹毒。金疮蛊毒兼疗,风惊热燥总医。x花x香细浅红,带赤白能止。 

卷之二草部中
徐长卿
内容:r徐长卿pj178。bmpr 
味辛,气温。无毒。淄齐淮间俱有,卑湿川泽皆生。春暖茂荣,冬寒枯槁。叶如柳 
叶两两相当,根类细辛扁扁短小。气嗅亦似,三月采收。粗杵以少蜜拌匀,磁甑蒸三伏曝用 
。去蛊毒疫疾,杀鬼物精邪。温疟祛,恶气逐。久服强悍,轻身延年。 

卷之二草部中
黄药根
内容:r黄药pj179。bmpr 
r黄药根pj180。bmpr 
味苦,气平。无毒,藤生三四尺高,茎根与小桑类。万州(属广东。)者紧重,他处 
者轻虚。十月采根,外科多用。主咽喉痹塞及诸恶肿毒疮疽,治蛇犬咬伤并马走心肺积热。 
生捣取汁,亦含亦涂。x子x肉味酸,消瘿甚捷。收须浸酒,日饮数杯。见效即停,不尔 
项缩。 

卷之二草部中
石龙
内容:r石龙 pj181。bmpr 
味苦,气寒、微温。无毒。生长山谷湿地,九节多味者良。又名龙须,织席堪用 
采茎日曝,九月采根荫干。 
通小便不利热淋,除内伤不足虚痞。杀鬼疰恶毒,去尿管涩疼。润皮毛槁枯,却心腹邪气。 
久服延寿,明目轻身。 
败席煎汤,治淋亦效。 

卷之二草部中
石龙芮
内容:r石龙芮pj182。bmpr 
味苦,气平。无毒。虽生川泽,惟出益州。(属四州。)一丛数茎,一茎三叶。叶芮芮短 
小多缺,子缀缀色黄味辛。 
(如葶苈。)又云∶有两种类。水生者叶光泽子圆,陆生者叶有毛子锐。入药剂内,水生者 
佳。二月八月采皮,五月五日 
收子。以大戟为使,畏蛇蜕吴茱。平胃气欠和,胃热作满;补阴气不足,茎冷失精。风寒湿 
痹齐驱,心腹邪 
利关节,悦泽皮肤。久服明目轻身,令人结孕育子。其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