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另类解读大明帝国沦亡:奈何江山唱晚-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靠的家奴,但在朱由检眼里却是最大的威胁。他的一生中充满了权谋暗战的叵测,但也曾蕴涵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忠诚。而最为重要的是,他那落寞的死竟成了大明王朝最后一个君主的唯一一块遮羞布。
  历数崇祯皇帝十七年的政治生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最为辉煌的一幕莫过于铲除大太监魏忠贤及其缔造的“政治黑手党”。在这个过程中,初担社稷的帝国元首朱由检表现得还算不错,往好里说,他机锋暗藏,前期很好地麻痹了这个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后期则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一举击溃。从整个过程来看,他心思够重,手段够狠,逼死对方不算还凌迟了尸体,多少有那么一点铁腕的意思。
  这次成功的倒魏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构成了朱由检日后施政的强大信心,也直接成为了他刚愎自用的力量源泉。有了倒魏的经验,朱由检就有了对自己空前的自信心,而出于对魏忠贤逐渐坐大的反思,也直接导致他对身边臣属的极度不信任。

  第5节:奈何江山唱晚(5)

  平心而论,倒魏让崇祯的政治生涯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在同时也给了他一个虚妄的幻想。从那时起,在朱由检的内心深处,自己已从一个初试身手的新皇帝俨然变成了一个非常熟练的政治领袖,隔一段时间不收拾几个大臣过过瘾,就浑身难受。
  一 魏忠贤的发家史
  果敢机敏的流氓,还算忠诚的太监
  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说,一来变化总有因果,二来所有的事情都有相对的另一面,魏忠贤从一个不识字的地痞无赖爬到最后的九千岁,恐怕这不是仅仅一句奸佞就可以解释的。
  而在大明朝,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奸臣都有他表现不错的一面,比如我们后面要讲到的温体仁,他虽然坏但是却不受贿赂。那么现在我们面对魏忠贤这个已经被历史盖棺定论的人,在他祸国殃民的背后,我们又能看到一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
  与此同时,在十七年的皇帝生涯中,朱由检干掉魏忠贤的过程也可以算得上是迅雷不及掩耳,且出手狠辣毫不留情。这一来可以说明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朱由检确实够狠,二来可以证明高度集权体制的有效性。但透过这些我们似乎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思考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那就是魏忠贤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否真的如历代史家所描述的那样完全是利欲熏心、一无是处?
  他与东林党的残酷对决到底又蕴含着什么?
  一个人的历史,需要我们仔细地解剖!
  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根据遗诏,还不足十八岁的信王朱由检登基,改元崇祯。年轻的元首在盛大的典礼之后心中充满着激情和忐忑。在接任皇帝职位之前,心思缜密的他非常清楚自己所面临的政治局面。无论在宫内宫外,魏忠贤都为自己编织了一面巨大的网。而对于已故皇兄的这位宠臣,当今的天子朱由检有着极度的厌恶。与之相同的是,在大明王朝灰飞烟灭后的数百年中,在众多人的历史印象中,魏忠贤都是一副很难改变的面孔——残害忠良、蒙蔽皇上、权倾天下、卑鄙无耻,似乎把所有丑恶的字眼全都加诸给他也不为过。在中国历史上,有这般待遇的人屈指可数,魏忠贤能名列其中虽然很不光彩,但着实也算个了不起的家伙。当我们仔细回顾魏忠贤的人生轨迹,我们甚至还可以发现在这个泼皮出身的权阉身上也有着很多可贵之处。在小说《鹿鼎记》里,金庸讲述韦小宝的发迹过程时很可能就参照了魏忠贤的人生履历……
  明隆庆二年正月,在河北肃宁一个普通人家里,日后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顺利地降临人间。整个生产过程平稳无奇、波澜不惊,上天也没有给出任何预兆来表示这个孩子日后会与众不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名为魏四的少年慢慢长大,不错的家境让他没有其他人的衣食之忧,但同时他也从未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仕途在此刻似乎和他毫无关系。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日后的九千岁都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泼皮无赖,是乡里坏蛋的一个标杆。但作为日后无赖们的榜样,魏四还是表现出了一种不同凡人的品质,那就是果敢和机敏。魏四正是靠这两种品质在多年后的宫廷生涯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让他的名字从魏四改成李进忠,又改成魏进忠,最后终于功德圆满,成了权倾天下的魏忠贤。
  有关魏忠贤进宫的传说大同小异,综合起来基本是这样: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泼皮生活之后,魏忠贤娶了一个姓马的老婆还生了一个女儿。但缺乏激情的家庭生活对当时的魏四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是赌博这种拼运气的娱乐活动让他找到了人生的初级目标。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时,泼皮魏四的最大梦想也就是多赢些银两以便能充分享受吃喝嫖赌带来的乐趣,如果点儿高些还能光宗耀祖。但可惜的是愿望往往与事实完全相悖,魏四不光没能靠赌发家致富,反而搞得恶债缠身。在某次聚众赌博中,魏泼皮再次把钱输了个净光。在其他赌徒刻薄的讽刺声中,生性果敢、颇具血性的魏四做出了一个日后影响大明王朝政治历史的决定——

  第6节:奈何江山唱晚(6)

  那就是当太监。
  当然这个当太监的过程也不是很多历史散文所叙述的那样,魏先生把裤子一脱,掏出剪刀自己就完成了从正常人到阴阳人的转变。毕竟在魏四的果敢、大胆之外还有一种机敏的特质,在经过严谨的论证之后,他觉得凭赌博赚钱来光宗耀祖恐怕是没有可能了,又想想本朝大太监们的种种光辉,于是他决定与其混吃等死莫不如痛快一点,干脆豁出青春赌明天。在孤注一掷变卖家产之后,他先是花钱请人很专业地解决了自己的生理问题,接着又买通了相熟的太监,从而迈进了紫禁城的大门。
  从魏忠贤进宫这段历史来说,这个人确实算条汉子,想法虽然有些冒险,但做起来当真是说一不二,毫不拖泥带水。和一般的无能泼皮相比,虽然他的决定让他从生理上变成了假汉子,但这事做的确实挺爷们儿,虽然这事干完之后,他和爷们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投入宫中之后,魏忠贤的性格优势也很快地体现了出来,与生俱来的果敢和义气使他在众多太监中成为另人喜爱的另类。虽然长期混迹于底层太监的行列,但乐观豁达又拯救了他。于市井中培养出来的幽默感以及颇为机智的钻营,更让他在尔虞我诈的宫廷内斗中,有惊无险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和很多太监一样,魏忠贤入宫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获得生存的空间。这对于他这样一个完全不学无术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自己的阉人生涯能有所建树,魏忠贤在入宫之后立刻投到与自己同姓的太监魏朝门下,并取得了魏朝的信任,初步在皇宫中站稳了脚跟。此时的魏忠贤已不像混迹市井时那样以魏四为名,现在的他大名叫做魏进忠。这个名字虽然无甚文采,但也颇为讨巧,最起码主子们听见之后不会心烦。但事实依然严峻,在明朝宫中的太监不计其数,想要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实属不易,从初进皇宫的被指定叫李进忠一直到恢复本姓的魏进忠,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足足熬了十几年,这也是魏忠贤太监生涯中最为艰难的阶段。
  文化知识的极度匮乏使魏进忠很难有太好的差使,纵然人缘不错、机智无双,但在当时的宫廷之中留给他的机会实在少得可怜,然而凭着豁达上进的个性,经过几番拼搏,进忠先生终于获得了一个负责东宫伙食管理的工作。这个工作表面上是个小差事,但实际却颇有说道,毕竟这是东宫,按照现在的说法,魏进忠买的是潜力股,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这潜力股随时都可能完成向绩优股的转变。一旦这种转变发生,魏进忠就不再是魏进忠,小太监也不再是小太监。
  在奉值东宫之后不久,魏先生就过河拆桥,抛弃了自己原来的大佬魏朝,极具眼光改投到了著名大太监王安的门下,开始在甲子库供职。在当时,王安可以说是太监中的极品人物,早在泰昌帝还是太子的时候,王安的营生就是陪太子读书,泰昌帝登基之后,王安平步青云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时之间,权倾后宫。而且这位王安大太监与外廷关系也很不错,就连以正派知识分子自居的东林派官员,在许多问题上也都要依仗于他。
  可以说,在投靠王安之后,魏忠贤看到了一个太监走向成功的范例,从王安身上,他体会到,作为一个太监,最重要的就是眼光和漫长的情感投资。在当时,太子朱常洛地位飘摇,时刻有被废黜的危险,但魏进忠却兢兢业业,将东宫的伙食打理得有条不紊,同时在与帝国王储的直接接触中,他也完全称得上是忠心耿耿,做足了一个太监的本分。
  平心而论,由于没有任何文化修养可言,此时的魏进忠本来很难获得太子朱常洛的尊重,但生性机敏的他很快发现太子的儿子朱由校算不上一个好学上进的优秀王储,而更像是一个灵气四溢的小木匠。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错的事情。从那时起,他开始刻意地给这个未来的帝国继承人制造和提供各种新奇古怪、机关巧妙的玩具,并以此博得了孩子的喜爱。一老一少的感情也在日常生活的积淀中逐渐稳定而牢不可破,在朱由校的眼中,这个忠诚好玩的老仆,给他郁闷飘摇的皇子生活注入了非凡的活力,更多的时候,他都愿意与这个鬓发渐白的太监待在一起,这不光是因为魏进忠能给他制造各种心思巧妙的机关玩具,最重要的是在与魏的相处中,朱由校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人少年时代应有的轻松和乐趣。而这种直接积淀自童年的情感,也成为了魏进忠日后翻云覆雨的最大资本。

  第7节:奈何江山唱晚(7)

  然而宫中生活虽然日渐稳定,但对于此时的魏进忠来说,权力毕竟离他还很遥远,博得太子的欢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直接可以带来自己地位的稳固,同时也能更进一步地接近自己光宗耀祖的目标。但刨除这层功利心之外,曾经有过孩子的魏忠贤也很可能对太子产生了一些非常微妙的感情。虽然他是刻意的投太子所好,但未必安了什么坏心肠。与太子越来越亲密的主仆关系,让他也从心里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情感的依赖,甚至于很大程度上他都把太子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来看,这从后来二人的君臣生活中可以看出端倪。
  1625年,也就是太子登基后的第五年,天性好玩的朱由校泛舟西苑,也不知道是操作失误还是别的原因,总之最后搞得翻船落水、非常狼狈,此时已经权倾天下的魏大太监竟毫不犹豫地跳下水中,甚至完全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的事实,意图抢救皇帝。这次事故险些要了魏忠贤的老命,但也可从侧面验证,魏对主子的忠诚是真切的,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近乎父子的亲情。
  而在这时,我们假如依然单纯地把魏忠贤当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多少有失偏颇。
  二 宦党的一枝独秀
  对食客印月,内廷崛起的新势力
  虽然表面上自己有了一个不错的前程,但魏忠贤明白光凭感情和对皇帝的忠诚并不能保证富贵长存,此时尚在朦胧之中的他虽然还没有对权力产生太大的兴趣,但也知道即便为了完成光宗耀祖的初衷,他也必须寻找到一种更为可靠的方式。而历史在这个时候也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作为一个不完整的男人,魏进忠没有彻底灭绝自己的生理要求,在内宫这样一个风云叵测的地方,体型高大、性格爽朗的他颇得宫女的喜欢。而在数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虽然无法了解魏先生的内心世界,但客观上讲,就在他太监生涯的关键阶段,爱情突然而至!
  当然也许更多的人都不会认为降临在魏先生头上的是爱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在朱由校登基之后不久,魏先生和一个同样深得皇宠的女人走到了一起,这个姓客的皇帝奶妈和魏先生一起在宫廷内外布下一张巨大的网,凡是在这网中挣扎、冲撞的人非死即伤!
  自此,“客魏专权”的时代到来了。
  (一)残缺的性伴侣
  公元1621年,泰昌皇帝归天,天启皇帝朱由校即位,这对魏进忠来说不啻于一次命运的巨大改变。在审时度势之后他郑重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魏忠贤,一个贤字已经完全可以说明此时的他对权力已经有了强烈的向往。同时就在此刻他也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也很难完成对权力的控制,他知道自己需要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获得皇帝的全盘信任。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名为客印月的女人出现了……
  客氏是天启皇帝的乳母,也就是奶妈。在朱由校的心中这个乳母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不单单是养育之恩那么简单。一些历史典籍也曾记载说,在皇帝大婚之前,与客氏曾有苟且之事。但不管真相如何,在当时的宫廷之中,客氏的风头确实是一时无二,朱由校即位不到十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而这个女人也理所当然的成了魏忠贤的目标。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势力单薄的女人,客氏也同样需要魏忠贤的配合。二人一拍即合,结成了对食(宫女和太监结成假夫妻)。而在这个过程中,魏忠贤又一次表现出了自己果敢的一面
  事实上,早在魏忠贤之前,客氏曾有一个固定的对食,而且这个对食还算得上是魏忠贤的一个恩人,他就是魏忠贤最初的大佬魏朝。论长相个头,魏朝显然不是魏忠贤的对手,论性格他也不如魏忠贤幽默可亲,所以在这次爱情竞争中,魏忠贤很快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而在整个过程中魏忠贤也并没给自己大佬任何面子,也许在此刻的魏忠贤心里,什么都可以让,但爱情不能让,而如果他真的这么想的话,那得说,他的思想足够先进。
  无论当时具体情况如何,最终的结局是魏忠贤占据了绝对上风,在三角恋爱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魏朝这位客氏的前对食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同时也觉得魏忠贤实在不大仗义,于是一状告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想了想,竟然嘿嘿一笑也没生气,把他们三个人一起叫到自己的面前,先是问魏忠贤到底有没有这事,魏忠贤也不含糊,脖子一硬、毫不犹豫地就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问完魏忠贤,朱由校又问客氏到底喜欢谁,这时客氏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坚定不移地捍卫了自己的选择,毫不犹豫站在了魏忠贤的身旁。

  第8节:奈何江山唱晚(8)

  在这出宫廷抢妻剧中,魏忠贤自始至终不慌不忙,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直到最后终于抱得客氏归。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来那时的魏忠贤确实够得上敢作敢当,被人告的时候,毫不躲闪,完全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点光明磊落、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二来他也真的有些个人魅力,最起码在泡妞这个环节上,表现得很突出,毕竟,皇帝的奶妈不是谁想泡谁就泡的。
  成功地夺取了客氏的对食权后,魏忠贤在宫中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个皇帝宠信的太监再加上皇帝的奶妈,这样的实力任谁都得忌惮三分。而魏忠贤也在众人的阿谀奉承中,渐渐地品尝到了权力的可贵。然而毕竟此时的他实力还很有限,要想真正地走到历史的前台、控制内廷,他就须先搬掉自己的另一个大佬,也就是王安这块绊脚石。
  对魏忠贤来说,除掉王安,是自己走向权力顶峰的最后一步,走好这一步,日后便一马平川,满眼锦绣再无遮拦。但令魏忠贤忧心的是,王安本人也具有相当的势力,并且名誉颇佳,在朝野之间也有一批自己的人马,而且他与东林党人又互为引援,所以颇不好对付,因而干倒老大对于此时的魏公公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策划,魏忠贤先是在宫内发展了一个自己的小集团,收罗了司礼监太监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这些人在内廷之中不断中伤王安,加之客氏又不断地给皇帝吹风,渐渐的朱由校也开始对王安疏远起来。
  眼见皇帝对王安已经起了疑心,魏忠贤顺势指示自己在外廷的帮手霍维华上书弹劾王安。紧接着他又和客氏紧密配合,在皇帝面前大说王安的坏话。而作为元首的朱由校,或者被蒙在鼓里、或者对此事根本就不大关心。总之,在魏忠贤的具体策划下,一道圣旨将大太监王安发配到了南海子的太监部队。随后魏忠贤还觉得这事干得不够彻底,于是又指使自己的狗腿子将王安迫害致死,一举夺得了对内廷的绝对控制权。
  王安的倒掉,对天启时代的政治板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来在朝野间颇具实力的东林党人,顿时丧失了自己最明亮的一双眼睛,完全失去了直接与皇帝交流的最佳渠道。王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