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商圣-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准确,所以他能成为家累千金的巨商。现代的商场亦是如此,一个成功的儒商不仅是有道德、有文化的商人,更为重要的是应有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智谋和远见。他们既不同于那种鼠目寸光且斤斤计较于毫厘得失的小商小贩,也不同于那种腰缠万贯却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暴发户,而是一个能够反映时代精神,满足现代市场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现代儒商。微软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准确地预见了人们对新科技的需求。在当时,计算机是用于工业和军事的“大家伙”,而微软却在那个时候开发出了用于个人计算机(PC)的操作系统。随着PC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计算机逐渐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因而微软也越来越赚钱,成了世界500强企业,比尔·盖茨本人也成为当今的世界巨富!俗话说:“处处无心处处空,处处有意常有金。”要想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要想做一个成功的商人,那么你首先就必须做个“有心人”。

子贡 第19节:8。仗义疏财,回报社会

    8。仗义疏财,回报社会

    一个商人的发展和他的心怀、责任感成正比。只有具有博大胸怀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才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业。作为儒商,挣钱不是最终目标,治国平天下才是最高的理想,而其他的一切则都应该为此目标铺路。儒家思想积极倡导入世,而儒商在经商实践中也应该始终贯穿这一儒学理念,重视道德自律,提倡爱国爱民,明理诚信,对社会具有深重的责任感。在这一点上,儒商鼻祖子贡可谓是先行者。子贡躬行儒学,克己自律。他追求做人要表里如一,“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既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更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经常散发家财救济困窘,连孔子也自叹不如。《吕氏春秋》中,记述了一个“子贡赎人”的故事。根据当时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国外沦为了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以找国家报销赎金,并且国家还要给予精神上的表扬。有一次,子贡到别国做生意,就赎了一个同胞回来,事后却拒绝了鲁国支付的赎金。其人道主义的博大胸怀可见一斑。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大将田常欲举师伐鲁,地微人寡的鲁国危在旦夕,孔子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派子贡说齐救鲁。子贡不辱师命,先后多次周旋于齐、吴、越、晋、鲁之间,大智大勇,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使“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成功地制造了“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千古佳话。他后来长期担任鲁、卫二国宰相之职,成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至富与至贵者。后来,有人称赞子贡贤于孔子,他则谦逊地说:“我好比是砌着矮墙的院落,人们站在墙边一眼就能看清屋内所藏;先生则是那高墙深宫,只有走进去,才知富丽堂皇。”同样,子贡并没有超出儒商的发展规律,即拼搏、成功、奉献三个阶段。在刚一开始追求金钱的时候,他也是“穷则独善其身”,把金钱当成一种实现其人生目的的条件,而在他“家累千金”之后,他也不忘“兼济天下”。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在回报社会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回报。这就是子贡遵循的经商和做人的原则,也是留给我们后世人的精神财富。坚信这一点的儒商,都耻于独富独贵,而喜于乐善好施、捐助公益,因为只有时刻保持这种信念,才能对社会上存在的诸种不正之风,如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起到强烈的抵制作用,才可以使商业的运行更加纯净化。

子贡 第20节:9。儒商的精髓儒商定义

    9。儒商的精髓儒商定义:信奉儒家,修升素养,事业有成,内儒外商。子贡石像儒商精神:以义取利,以利济世,以和为贵,以儒兴商。儒商人格:仁爱立人,见利思义,讲信修睦,乐于施善。儒商生活:博学儒雅,亦文亦商,以商养儒,以儒促商。儒商之道:重守诚信,谋利有度,宽厚圆融,内圣外王。

白圭 第21节:1。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白圭的经营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熟取谷,予以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乐观时变,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智”、“勇”、“仁”、“强”,诚信为本。白圭人弃我取的商祖:

    1。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商祖白圭,祖籍初周(今河南洛阳),是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由于白圭对经商的重视,他的一套理论及成就,后世商人把他尊为本行业的祖师爷。白圭是战国时期经营农产品的商人,因擅长经商致富而名满天下。晚年他总结出一套经商理论,为后世经商者所师法。白圭的经营之术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一生仁义豁达,备受周围人乃至后来的史学家的肯定,是天下商贾效法的楷模,其中有不少亲身实践的行商经验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后世商人把白圭称作“治生祖”或“人间财神”,宋真宗曾封他为“商圣”。作为一个商业理论家,白圭留下来的商业理念聚集了经营之道的精华,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白圭经商理财,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在经营上从不贪图小惠小利,也从不靠诡计进行欺诈。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乐观时变”,擅长经商,在“善为商贾”、“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的周人中,称得上是最典型的人物。他一贯把“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作为自己的经营宗旨。弃者,无用也,遗弃之物;取者,购进、收购之物。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没用的东西,就将其收购过来;或者,在人们认为某一些商品没有什么价值或是已经贬值,为防止更大的亏损而大量抛售时,就想方设法把这些商品收购进来。有一次,商人们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有的商人为了尽快把棉花抛售出手,而不惜把价格压得极低。白圭见到这种情况,于是便吩咐手下的僮仆挂出收购棉花的招牌,一概收尽商人手中所有现存的棉花。后来由于收购的棉花太多,白圭只好派人从其他商人那里花钱租地方来存放棉花。此时,卖完棉花的商人都又拥在了一起,抢着购进皮毛。原来,不知从哪个商人那里传出消息,说最近皮毛成了抢手货,冬天人们有可能从市场上难以买到皮毛。此时,白圭的仓库里正保存着一批上好的皮毛,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将皮毛压在手中,而是把所有库存的皮毛卖了个精光,从中赚到了不菲的一笔。没过多久,由于连绵不断的阴雨,棉花严重歉收。于是那些手中已经没有了棉花存货的商人开始到处寻找棉花。这时,白圭便以高出收购价的价格卖出了全部库存的棉花,再次发了一笔大财。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于某种原因,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价格降得越来越低,其他商人后悔不迭,血本无归。很多人认为,在商品贬值之机大量购进是愚蠢之举,是将白圭经商石雕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底洞之中。但是,他们哪里知道,白圭所遵循的“人弃我取”的关键在于,购进“无用商品”不是无原则地购进一切已经贬值的商品,对于那些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的商品当然不能购进。这里的“人弃我取”是指由于市场变化而出现的商品滞销的局面,一些商家不得不压低价格向外抛售,而白圭从中看到这种商品潜在的热销可能性,从而开始大量地购进。在这一时期,商家可能要一直处在投资时段,利润的回报周期可能会变得相当长。但是,“人取我与”的时机一旦来临,商家从中获取的回报将会很丰厚,因为当这种商品重新热销时,其他商家已经没有库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将商品投放到市场上。而对于已经囤积已久的商家来说,此刻却掌握着完全的市场主动权,因此价格也会因供求失衡而上涨很多,此时想不赚钱都不可能。值得一提的是,白圭与一般的贪贾奸商投机倒把、走歪门邪道的生意经不同。他说:“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这套做法,白圭称之为“仁术”,而且也是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目的所在,因为这样一来全国的货物就得到了流通,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又能从中赚取利润,可谓一举两得,利国利民。所以,从商业道德角度看,白圭确实是一位优秀的诚贾良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种商业理论自白圭提出并实践以来,已经成为不同时期商界高手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明代,山西浦州有一位商人叫王海峰,他和其他商人一同外出经商。刚开始,他和其他商人一样,多是西到秦陇地区、东到淮浙一带,或者深入到西南方的蜀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买进和卖出,他发现赢利并不多,去除掉必要的车马费用,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于是,王海峰改变了自己的经商路线,他改走青沧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青州和河北沧州一带。当时,青州和沧州一带是长芦盐区,属河南彰德、卫辉二府管辖,由于当地官吏和一些奸商劣绅上下勾结,使盐业运销无法正常进行,一些没有势力的商人便纷纷离开了这里。但在王海峰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认为当年陶朱公和管仲在这里收取鱼盐之利时都家致千金,如果今天他也像两位前人一样来做鱼盐生意,使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定可致富。后来,经过他的努力,再加上他独特的经营方法,终于成为一位非常出色的鱼盐商人。据记载,在他70岁准备离开盐商界,回归故里时,大学士张四维曾这样评价他:“蒲州虽多豪商巨贾,但少见王海峰如此雄才大略之人。”由此可见,此时王海峰的名气已经非同凡响了。人是社会性动物,很容易受到外界舆论和多数人选择的导向影响。作为一个经商之人,不应该盲目地跟风,人云亦云。王海峰在经商择地上首先就运用了“人弃我取”的方法,使自己永远保持着对各种事物的警惕和预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谨慎一些,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大胆一些,不断开拓进取,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纵横商场、事业有成的经营高手。这对于如今的经商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大加借鉴的经商之道。所以,与其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是一种经商的手段,不如说是一种智慧更为恰当,只有这样才能想常人所不想,做常人所不能,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和财富。

白圭 第22节:2。乐观时变,果断出击

    2。乐观时变,果断出击

    白圭的治生之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给了现代经商者诸多的启示,也概括了商人经商的诸多方面。但有一点疑问就是,商人是否只要掌握了这一要领就可以万事大吉呢?下面我们就根据“治生祖”白圭的治生之术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在市场经济中,物品、价格和消费者是形成市场交易的三大要素,这三者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形成交易,而其中价格又是关系到物品和消费者利益的关键因素,如果价格过高消费者没有能力购买,物品的销售量自然会降低,但如果价格过低,物品的成本占有率便会上升,商家就没有了利润。所以,在以价格机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的今天,“人弃我取”就意味着一种风险,意味着商家可能要一直处在投资时段,如果没有机智的头脑和充足的资金,在使用这一招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基于白圭的经营理念,一般的经商者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知时,“时”就是时势、时机。在司马迁看来,成功的商家都是知时的行家,他说范蠡“以陶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也就是说,范蠡因为知地知时,所以才能治国,又能发家,而白圭也是因为知时所以才大胆地实行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战略,被后人奉为研究经营术的祖师。另外,汉代关中的富商大贾也是因为“与时俯仰”,即根据市场形势随机应变,才成为了司马迁笔下的“贤人”。所以,只有知时才能成为最成功的行家。白圭的“知时”主要表现在他善于从事物自身发掘其内在规律,进而预测未来商业行情的发展方向,使他在经商决策上减少了盲目性,更客观地把握住了商品要何时买进和卖出。白圭认为,商家知时就是要“乐观时变”,即根据对年景丰歉的预测,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譬如他所提倡的“岁熟取谷,予之丝漆”等。白圭很重视研究气候的变化,从中掌握粮食生产丰、灾的规律。他指出:“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十二年的一个周期内,有若干发展变化的规律可循,一般每隔三年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比如,前三年中有了一个好年景,那么此后的第三年往往就是大旱之年,而大旱之后又是涝年,涝年之后又是好年景。而在好年景和荒年之间,谷物的价格也往往会有一倍的差异。对于商业流通,更要把握商机,预测市场前景,适时地“取与以时”。“取”和“与”虽说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但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无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因而,在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方法时,一定要把握好正确的“取与观”,因为这才是适时制胜的关键所在。二是要果断,出手快,不要犹豫。白圭强调,一旦出现机遇,就要迅速把握,果断出击。司马迁曾称赞白圭“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意思就是说白圭在捕捉商机时就像凶猛的鹰扑向猎物一般果断,毫不犹豫。机会是一个美丽而又性情古怪的天使,她总在不经意间突然降临到你的身边,稍有不慎,她就会飘然而去,不管你如何扼腕叹息,她都不会回来。所以,当机会到来时,必须适时、果断地出击,成功地把握好降临的机会。因为在经商活动中,一个人是否能抓住机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决定他会不会有所建树。但是,我们有时总是觉得机会太小、太渺茫,不以为然地抱以观望的态度,从没有想过要通过主观的努力去改变机会。正确的做法是,机会哪怕再渺小,也要果断、勇敢地出击。要想把握住机会,首先,我们要有长远的目标,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到了一棵树而忽略整片森林;然后,要有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像白圭一样为达到强家富国的目的,通观全局,乐观时变,一遇行情变化,就“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立即做出决定,绝不轻易错过任何一次良机;继而,再乘胜追击,实现既定目标。这才是经商的成功之道!

白圭 第23节:3。薄利多销,积累长远

    3。薄利多销,积累长远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一直主张“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的经济思想。什么是“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呢?意思就是,如果为了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增长,应选择下等的谷物,不仅是在经营时这样选择货物,而且在自己吃饭时也需要选取差一些的下等谷物。而如果是为了做种子,使来年丰收,那就买上等的种子,因为只有上等的谷种才能使谷物的产量增加,卖更好的价钱。一些商人为了利润,往往热衷于囤积居奇,一味在抬高价格上打主意。他们一般会搞一些比较上等的贵重奢侈商品,销售给那些手里拿着大把金钱的贵族和大地主。但这些商人却没有想到,这些贵族和大地主们只会偶尔购买这样的商品,而且大地主和贵族毕竟是少数,他们所购买的数量也非常有限,何况他们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手工业作坊和商队。这样,销售面的减小也相应地使销售数量减少。由于经营的数量有限,收益自然就非常有限了。在白圭生活的时代,粮食谷物是市场上最大宗的商品,消费者也都是一些平民。谷物是平民日常生活的三餐所需,至于吃好吃差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行,所以人们为了省钱,往往会买差一些的谷物供自己食用。对于商人来讲,所要配备的货物自然也就是下等的谷物了。因此,白圭在经营上就给商人提出了“欲长钱,取下谷”的指导思想。另外,白圭还反对在粮食紧缺时蓄意哄抬物价,他认为“薄利多销、积累长远”才是商人经营的基本原则,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的商人肯定赚不了大钱。粮食是人们赖以活命的必需品,虽然经营“下种”的利润不高,但成交量大,在薄利多销中亦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在农业种植上,白圭则提倡“长石斗,取上种”的主张。也就是说,要想来年丰收,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