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假慈禧-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回答:“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原味,只觉万状苦愁……”
  这时,李莲英匆匆赶来,叫道:“皇上,老佛爷要你们回去呢。”
  光绪见说不动老者,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回到玉泉院,只见那位老者依旧坐在无忧亭下,任凭风雨吹打,岿然不动。
  慈禧见雨势减弱,便率领众人往华山走去。
  变成了浓雾的细雨将几十尺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晕的外壳。雨,细如密丝,扑到人脸上就像扑粉似的。草上、树上,慢慢开展到整个山谷里,都是这种轻飘的、流动的、潮湿的烟雾。四周黛绿的群山,被这淡淡的雨雾,将裸露的身子掩盖起来。远处,一个高耸入云的顶峰上,有一座小小的庙宇,在那不可思议的气氛里隐隐约约地屹立着,仿佛是一只孤独的鸟儿想要寻找一个栖息之所。被太阳遗弃的一株株树木,就像一个个满腹委屈的人,战战兢兢地立在那里。
  皇家行列正在行进中,猛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乱石朝下击来,尹福连忙护住皇帝将他拽到一个巨石之后。李瑞东也扯着隆裕来到巨石后面。
  疾石如雨,皇家行列挤在山道之中,有的被乱石击死,有的栽下山洞。木兰花拼命护住瑾妃,头上挨了一颗碎石,流血不止。木兰花将瑾妃带入一个山洞,只见李莲英、荣禄早已与几个老宫女躲在里面,一些宫女、侍卫、兵丁都往山洞里拥,叫喊声、哭闹声混成一团。
  李莲英恐怕山洞里的人愈来愈多,急忙招呼木兰花道:“不许外面的人再进来,否则格杀勿论!”
  木兰花抽出宝剑,堵住门口,接连杀死几个侍卫,洞外的人再也不敢往里闯了。
  尹福、李瑞东保护着光绪和隆裕躲在那个巨石后面,尹福观看着山的动静。
  “尹爷,你看,那是老佛爷!”李瑞东着急地拽着尹福的衣襟。
  尹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乱尸堆中,慈禧太后手持宝剑,上下翻飞,将飞来的石头击飞,大有临危不惧、力挽狂澜的气概!
  众人都看呆了,慈禧果然会武艺,而且是武功卓绝的高手!
  这时,只见从山顶往下飞来一个白团,越卷越大,来到慈禧前立住,众人才看清是一个身穿白袍的中年汉子。他脸色棕褐,额门上有一个四块铜钱大小的光秃秃的疤痕。两道扫帚眉,鼻孔撩天。尹福认得这个人,他是“大刀”王五的朋友胡七。




东归喋血记11(2)



  这胡七为何到了这里?
  胡七朝慈禧一拱手:“老佛爷,久违了,今日咱们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慈禧镇定地问:“咱们有什么仇?”
  胡七道:“我的大哥是北京源顺镖局的总镖头‘大刀’王子斌,他在两年前被八国联军杀害。”
  慈禧打断他的话,说:“那你应该找洋人算账,为何劫杀皇驾?”
  胡七道:“我胡七是讲义气的人,我大哥王子斌有个好朋友谭嗣同,就是被你杀死的,在北京菜市口,对不对?”
  慈禧点点头:“不错,他勾结康有为、梁启超乱我朝纲,想谋反,当然正法。”
  胡七也点点头:“这就对了,我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今日我来复仇。”说着手挥大刀朝慈禧劈来。
  慈禧灵活地一闪身,躲过刀锋,将剑一挑,朝胡七咽喉戳来。
  胡七一个“鲤鱼打滚”,用刀猛刺对方下盘,慈禧左躲右闪,两个人战了有十几个回合,慈禧朝东退去,胡七紧追不舍。
  尹福想看个究竟,嘱咐李瑞东护住光绪等人,自己一人朝胡七追去。
  胡七和慈禧退入一个空旷的幽谷,两个人又扭杀在一起。突然,胡七收刀问道:“你到底是不是慈禧?”
  慈禧听了一怔,回答:“你难道看不出我是慈禧?”
  胡七仔细端详着慈禧,疑疑惑惑地说:“我没听说慈禧也会武术,难道一直秘而不宣?”
  慈禧笑道:“你没有听说清宫皇族子弟少时都要到雍和宫学拳吗?八旗子弟是靠马上征战夺得天下,难道不会武艺吗?”
  胡七道:“既是如此,我就不客气了,看刀!”说着又举刀劈来。慈禧一招“神女散花”,又一招“妙手摘星”;胡七一招“卧虎当门”,又一招“樵夫问柴”。
  二人又斗了十几个回合,慈禧猛指胡七身后说:“御林军到了!”
  胡七一回头,慈禧一招“白蛇吐信”,猛朝胡七腹部刺去。可惜因用力过猛,加上路滑,慈禧栽倒在地上,宝剑脱手扔出一丈多远。
  胡七一见大喜,急忙举刀来砍。猛听尹福一声大喝:“刀下留人!”一枝判官笔飞了过来,击在刀片之上,发出“叮当”之声。胡七的刀歪向一边,砍了个空。
  胡七圆睁双目,看到尹福赶到,叫道:“原来是尹爷救驾!”话音未落,举刀又砍慈禧。
  尹福用身子挡住慈禧,赤手空拳与胡七酣战。胡七使刀,尹福用掌,一个“鹞子穿林”,一个“乌龙摆尾”,胡七见久久难以制服尹福,便朝尹福一拱手,说道:“我胡七实不愿与八卦掌门为敌,尹爷,告辞了!”说罢,跳出圈外,一招“鹞子翻身”,转眼便消失在密林之中。
  尹福拾起判官笔,藏入怀内,搀扶起满身泥泞的慈禧,慈禧拾起宝剑,有点不知所措。
  尹福盯着她的双眼问:“你究竟是何人?我早已看出你不是太后。”
  慈禧听了,全身如触电般颤抖,两只眼睛眨巴几下,竟滚出两串泪珠。
  “你就跟我实说了吧。”尹福的声音温善动人,她听了,真想伏在他的肩头痛哭一场。
  “尹爷,我不是真太后……”
  “那你是谁?你怎么跟太后长得如此相像?”
  “我是载澜的女儿,名叫唐昀……”
  尹福听了,有些纳闷,连忙问道:“那你怎么到了这里?”
  唐昀用雨水在脸上抹了几把,现出美丽的脸庞,她又说道:“只因我爹爹在庚子年间主战,得罪了洋人,太后将他老人家发配新疆。因我与太后有一些相像之处,李莲英便把我找来,让我扮装太后,在皇家行列里遮人耳目,替太后抵挡明枪暗箭。李莲英对我说,如果太后平平安安回到北京,就把我干爹从新疆放回来,让我们父女团圆。”
  “那你的武功是从哪里学来的?”
  “我不是载澜的亲生女儿,是他的义女。我自小便失去爹娘,在四川青城山道观里长大,有个千手道姑教我武艺。我十三岁那年,载澜带着侍卫游历青城山,不知从哪里跑出一只金钱豹,见人就咬,一连咬死两个侍卫,其他侍卫拔腿就跑,载澜吓得昏倒在地,金钱豹蹿了过来。我听到有人大叫的声音,连忙跑过来,我与金钱豹搏斗,终于用双手撕裂了金钱豹,救了载澜。载澜醒来后,知道此事,感恩不尽,于是收我为义女,并给了千手道姑一大笔银子。从此,我随载澜来到北京。”
  尹福问:“几次王爷们聚会,怎么一直没见过你?”
  唐昀撩了撩乱发,徐徐说道:“我长到二十几岁时,载澜发现我长得有些像太后,恐怕张扬出去,传到太后耳内,太后会加害于我,于是让我深居简出,不让我在外头露面。”
  “这就是你忠于载澜的原因吗?”
  唐昀郁郁地又说下去:“有一次,我正在屋内洗浴,忽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我连忙穿好衣服,走出门外,正见载澜手持宝剑要自刎,我连忙惊慌跑过去……”




东归喋血记12(1)



  唐昀喘了口气又说下去:“我死命按住他握剑的手,问他为什么要自刎。他喘着粗气说:‘我大逆不道,大逆不道!’我问他原因,他告诉我,是因为无意中看到了我洗浴。我劝他不要自刎,因为是无意的因此没有关系。他不听劝告,执意要自刎。于是我说:‘要死一块死,我也自刎。’他见我认真起来,于是说:‘那我以发代头。’我同意了,于是他割去一缕头发。”说到这里,唐昀顿住了,两只大眼睛闪烁着清澈的光辉。
  “你今年芳龄多少?”尹福想打破这沉闷的局面。
  唐昀叹了一口气:“我已经四十三岁了,孑然一身,无家无业,无儿无女,每日枕剑而眠,耽歌自乐,快快乐乐。”
  尹福听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他明白,一个整日锁在王府里的独身女人有什么快乐可言呢,她一定是个清高的女人。
  尹福问:“李莲英怎么会发现你呢?”
  唐昀回答:“庚子年间,载澜随皇家行列西遁,我在匆忙中难以逃出北京,只得藏匿于王府里。风声一松,我设法逃出北京,来到西安,找到载澜。载澜被发配到新疆前,是李莲英带人来的,他终于发现了我,觉得我与太后相像,便把我留在西安。在西安时,我每日睡在太后床上,而太后却睡在另外的地方。李莲英教我模仿太后的一举一动以及太后的声音,慢慢地我就越来越像太后了。这次临出西安城时,他还特意把我装扮一番。”
  尹福问道:“那真正的太后在什么地方呢?”
  唐昀闷闷地说道:“我也说不清,她很可能在皇家行列中,我感觉她就像影子一样不离左右,真可怕。”
  李莲英带着几个太监策马奔来,李莲英驱马来到唐昀面前,翻身下马,叩头请安,说道:“奴才给老佛爷请安,老佛爷受惊了!”
  唐昀幽幽地说:“没什么,贼人被尹教头击退了,咱们回去吧。”
  唐昀被李莲英搀扶着上马,一行人回到皇家行列,然后乘雨下了华山。荣禄让护军统领马玉昆草草点了一下人数,兵丁、侍卫、太监、宫女死亡八人,受伤有数十人。
  皇家行列回到华阴,已近傍晚时分,县署已准备丰盛晚肴,众人早已饿得不耐烦,狼吞虎咽,况不堪睹。
  晚上,尹福正在屋内看书,一个小太监推门进来,说道:“尹爷,老佛爷叫你过去。”
  尹福也不知道是真太后还是假太后唤他,放下书,随小太监来到县署的后院。小太监引尹福进了一间布置雅致的房间,尹福见唐昀端坐在有梨花图案的硬木椅上,态度温和,笑容可掬。
  “奴才给老佛爷请安。”尹福刚要下跪,被唐昀挥手拦住:“免了,尹教头请坐。”
  尹福小心地在对面一个木椅上坐了,唐昀示意小太监出去,小太监出去了。
  屋里只剩下唐昀和尹福两个人。
  “你救了我两次命……”唐昀的声音里满怀着感激之情。
  尹福一时有点不知所措,脸红了一下,有些结巴地说:“太……后,不……不要感谢,这是奴才应该做的。”
  尹福说完这两句话,发现窗前有个人影一闪,消失了。
  “早就听说你的八卦掌功夫厉害,今日不妨让我开开眼。”唐昀说着,呷了一口香茶。
  尹福站起来,拱拱手:“那我就献丑了。”他身捷步灵似白云渺渺,如秋水盈盈;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千变万化,旋转翻腾。
  唐昀看得眼花缭乱,连声赞妙。
  忽然,尹福运用轻功,丹田提气,一招“燕子钻云”,腾空跃起,将整个身子贴在顶壁之上,就如一个雕塑。
  唐昀平生还未见过如此气功,惊得站了起来。尹福飘然下地,大气不喘一口。唐昀见那顶壁之上嵌出一个人形。
  “好绝妙的功夫!”唐昀忙把一个茶杯递给尹福,尹福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唐昀问:“这就是八卦掌吗?”
  尹福笑着回答:“前面练的是八卦掌,后面是轻功。”
  唐昀赞道:“你的轻功也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尹福说道:“其实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奥秘,只不过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就是要祛除精神上的各种欲望,祛除各种杂念妄想。实其腹就是指神不外驰,抱一守道。弱其志者,不争不贪,不怀利己之心。”
  唐昀微微一笑:“尹教头,你这番话可有些我师父千手道姑教训的味道。”
  尹福道:“千手大师莫非也会气功?”
  “她会一些道家气功,她曾讲什么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还有什么敲竹唤龟,鼓琴招凤;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
  尹福惊道:“原来你也会气功,怪不得李瑞东曾夜半看到你发功击掌,将八国联军派来的女杀手击出窗外。”
  唐昀惊得张大了嘴:“原来那日夜里李教头也在窗外。”
  尹福笑了笑:“李教头着实吃了一惊,可是我却有所察觉。”
  唐昀咯咯笑道:“尹教头,我还有一个功夫你肯定不知道。”
  “什么功夫?”
  “摔跤。”
  “摔跤?”
  “对喽,女子跤术,怎么样?不相信吗?”




东归喋血记12(2)



  尹福吃惊地望着唐昀,唐昀显出一副自豪的模样,双眼望着屋顶。
  “你愿意和我比试摔跤吗?”唐昀认真地问。
  尹福回答:“对摔跤,我可不在行,李教头倒是一个摔跤名家。”
  唐昀呷了一口香茶,徐徐说道:“我师父千手道姑也是一名跤手,长期隐匿深山。据说年轻时曾参加过承德避暑山庄的御前摔跤比赛。”
  尹福刚要接话,忽见窗前现出一枝乌黑的枪口。




东归喋血记13(1)



  “砰!”枪声响了。
  尹福急忙去看唐昀,她已不在座位;再仔细一看,她不知何时已到了座位之后。
  尹福慌忙奔出门外,正见李莲英带着侍卫奔跑过来。
  “哪打的枪?老佛爷怎么样了?”李莲英劈头急问。
  “八成又是洋人干的,老佛爷安全无恙。”
  尹福心不在焉地回答,用眼睛观察着四周。
  没有看到任何陌生人的踪迹。
  又是一场虚惊。
  尹福和李莲英回到屋内,正见唐昀端坐在椅子上,泰然自若,不紧不慢地喝着香茶。
  “老佛爷,您没伤着吗?”李莲英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在唐昀身上扫来扫去。
  “还能让一枝破枪吓着?”唐昀将一口茶叶末吐在地上。
  李莲英谄笑道:“没有便好,刚才我叫人给您找来几个临潼石榴,这临潼石榴是当地物产,皮薄、籽大、核软、汁多、渣少。”
  唐昀道:“我听说石榴是从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国家传来的,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带来的种子,首先在长安种植,因是从西域安石国传入,取名石榴,在东晋时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
  “老佛爷懂得真不少。”李莲英奉承道。
  唐昀又说下去:“当地人对石榴有特殊的感情,每逢青年男女完婚或生小孩时,亲戚朋友们总要送上绣有石榴的花枕头,以示祝贺。在中秋节的夜晚,人们总是要把石榴和月饼、点心摆在一起,边吃边赏月……”
  正说着,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玉盘走了进来,盘内放着五颗金灿灿的石榴。
  李莲英拣了一颗石榴递给唐昀,说道:“老佛爷请用石榴。”
  唐昀接过石榴,剥开皮,露出亮晶晶的榴肉,正要往嘴里送,被尹福拦住。尹福道:“老佛爷,先不要吃!”
  唐昀忙问何故。
  尹福道:“恐怕这石榴有毒,不妨先找一条狗尝一尝。”
  李莲英道:“这里哪有什么狗,还是找个人尝尝。”说着看着小太监说,“你来尝尝这石榴。”小太监听了,有些害怕,迟疑着不敢上前。
  唐昀道:“还是找一头牲畜尝尝吧。”
  尹福道:“我去找。”说着走出门,来到牲口圈中,拽出一头骡子,来到唐昀住房门口。李莲英把石榴掰碎硬塞到骡子嘴里。
  小太监也走出来,眼巴巴望着骡子的大眼睛。
  骡子惨叫一声,歪了下来,险些栽在李莲英身上。
  “石榴有毒!”李莲英大叫一声,慌忙来到屋内,把另外几颗石榴扔到门外。
  尹福生怕有人误食毒榴,挖了一个坑,把石榴埋到地下。
  小太监吓傻了,翻着白眼,踉踉跄跄来到屋内,“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朝唐昀磕头如捣蒜,哭道:“谢老佛爷救命之恩,老佛爷救命之恩终生难报!”
  李莲英走了进来,见小太监这副模样,拔出匕首朝小太监后背刺去,小太监登时气绝身亡。
  “莲英,你为何……”唐昀一见大惊,气得浑身发抖。
  “这小子贪生怕死,要不是尹爷找来骡子,恐怕凶多吉少,这样怕死的家伙,留他有何用处!”李莲英愤愤地说着,擦着匕首上的血迹,又藏入怀中。
  尹福让两个侍卫拖走小太监的尸首。
  唐昀埋怨李莲英道:“莲英,不要滥杀无辜。”
  李莲英阴沉沉地说:“我心中有数。”说完,拂袖而去。
  李莲英走后,屋内出现沉寂,唐昀显得有些烦躁,脸色绯红,鼻梁微微泛汗。
  尹福见她不做声,也不好说话,闷坐在椅上,盘算着究竟是何人在石榴中下毒。
  是太监总管李莲英吗?他唆使小太监在石榴中下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