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法界依正庄严,永嘉大师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诸佛菩萨觉了,大千世界有没有空?没空。空跟不空不二,才叫真空;空跟不空是二,那还是颠倒妄想。这愈讲就愈深了,你一下领悟不过来愈搞愈糊涂,所以你能听懂很好,你就能契入;不懂没关系,不要去想,愈想愈错。你常常读这些经文,心里面有这么一个印象,不求解答,只要你的功夫不断的在进步,天天用功、天天读经、天天念佛,总有一天豁然大悟就明白了。
  心里面有这么一个问题在,这叫疑情。禅宗里面所谓的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这个大疑、小疑是怎么说法?问题的大小。像此地讲的心性是一为什么有种种?这是大问题,这是大疑;哪一天断疑开悟了,那大悟。像印宗问的那个禅定解脱怎么个讲法,这小疑;豁然觉悟的时候,这小悟,所以大小是讲问题的大小、问题的浅深,是这个意思。不能解答,机缘没有到愈解答就愈麻烦;机缘到了,不定这一接触他就通了。这叫疑情不叫疑问,没有疑问,为什么?佛所说的决定是真的,只是我们自己烦恼习气太重、智慧太浅听不懂,一下意思会不过来,所以叫疑情不叫疑问。
  清凉末后这几句话说得很好,给我们提了个问题。这问题怎么办?不要紧,下面觉首菩萨就给我们解答了。所以这里问题不要解释,下面觉首菩萨以十一首偈颂,来给我们解答这问题。今天我们时间到了,下一堂课我们再学习觉首菩萨的解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四卷)  2004/10/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4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偈颂第一段看起,觉首菩萨答覆:
  【时觉首菩萨以颂答曰。】
  前面文殊菩萨提出来的问题,清凉大师在问题的总结里面说得很好,他说心性是一,为什么会有种种,「一性随於种种,即失真谛。种种随於一性,即失俗谛」。佛依二谛而说法,这二谛都不能够成立,我们学佛的同学这问题就严重了。清凉又说得好,他说一性就是不相知,换句话说,种种要是随於不相知,俗谛不能成立;不相知要随於种种,真谛不能成立,这个问题怎么办?我们就看觉首菩萨是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觉首菩萨在这一大段总有十一首颂,第一首是赞叹文殊菩萨提出问题,我们在偈颂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从第二首到第十一首,这十首是解答,真的解答得很详细。我们先看「赞问许说」。
  【仁今问是义。为晓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应谛听。】
  这四句偈意思非常的深长。在形式上觉首菩萨是十信位的菩萨,十信,文殊菩萨是等觉菩萨,就好比是大学博士班的学生提出问题让小学生来解答,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味道?十信位是佛教的小学,虽然是小学他所理解的跟等觉、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解相同。为什么地位差这么多?证不一样。所谓是信解行证,信解没有两样,行证不相同。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初学佛的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的常识,我们也没法子来做比喻。譬如我们用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来做比喻,形式上是相彷佛,实际上不相同。
  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介绍天台智者大师的修学,他老人家修学的是五品位,五品位要知道见解跟佛没有两样,也就是说佛知佛见,初信位的菩萨佛知佛见。而行证的功夫,我们要问智者大师有没有到觉首菩萨的地位,有没有?觉首菩萨所示现的,十个菩萨代表十信,第一个是代表什么?初信位的菩萨,小学一年级。我们要问智者大师的示现有没有到小学一年级?给诸位说,没有。知见没有错,佛知佛见,烦恼习气一品也没断。觉首菩萨在这个地方,见思烦恼这是两大类,见惑断掉了,大乘教里常讲三界六道里头八十八品见惑断了,才证得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个断证的功夫跟小乘须陀洹一样,须陀洹也是断八十八品见惑,可是智慧完全不相同,为什么?初信位的菩萨是佛知佛见,所以文殊菩萨提出的问题他能解答,佛知佛见。
  智者大师他老人家所示现的那也是佛知佛见,这是《华严》在前面给我们讲十类当机,也就是说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能够学《华严》,最后一种人叫「大心凡夫」。智者大师就是为我们示现这种大心凡夫,能信能解。既然信解是佛知佛见,那我们就能够肯定他的烦恼能够伏住,并没有真正断。断很难,伏容易,伏烦恼!所以智者大师往生,在净土宗里面讲功夫成片,如果那一品烦恼这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他就不是凡圣同居土,他要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里头也是三辈九品,像须陀洹往生、初信位的菩萨去往生,是方便土里面的下辈。下辈也有上中下,下下品往生应该是小乘须陀洹,圆教初信位的菩萨纵然在下辈,可能也是上品,为什么?智慧高。这两个人断烦恼的功夫是相同,可是智慧完全不一样,那不能够相比。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那你要问究竟是怎么个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楞严经》里面佛说的,一切众生障碍自性有两种障,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是所知障。小乘人烦恼障轻,所以他能够断见思烦恼,所知障重不开悟,没有佛的知见。四果阿罗汉他的见解也比不上觉首菩萨,我们从什么地方能看见?楞严会上看到。《大佛顶首楞严》是圆教大乘,你看看佛讲十番显见,阿难听懂了。阿难是初果,觉悟了,说偈赞佛,富楼那听不懂。富楼那是四果罗汉,对於阿难说偈赞佛他觉得很奇怪,阿难初果为什么听懂了,他为什么没听懂?四果罗汉听不懂。这佛就说出来,阿难烦恼障重,所以证果比不上富楼那,富楼那证四果,他才证初果。富楼那尊者虽然证得四果罗汉,所知障重,阿难尊者所知障轻,所以听佛讲经他开悟,他能懂。两种障!两种障都重,那就没法子入门。我们现在是两种障都重。从这个地方来看,我们就知道十信位的菩萨所知障轻,烦恼障重,到了初住这个位次两种障都轻。初住菩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称为法身大士。所以《华严》里面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信没有。那我们现在读的这一分是十信,所以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
  我们今天在这一生当中学佛成就,那就是我常讲的智者大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中国史书里面记载他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在中国示现,专门教化末法时期众生。他给我们的示现念佛往生净土,你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有智者大师的传记。这是说明末法时期一万年,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年了,还有九千年,这九千年的众生修净土行,能成就。即使两种障都重,只要宿世有善根,这一世当中遇到好缘,这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的。唐朝善导这很多人都知道,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在中国史书上明白记载三次,第一次善导,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第二次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来的,净宗第六代的祖师,净土宗的六祖;第三次示现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诸位晓得寒山、拾得,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化身,丰干是阿弥陀佛,他们同时代的在天台山示现。
  佛菩萨常常示现在世间,身分不暴露,我们看他也是凡夫,实际上那是圣人,所以智者释迦如来示现。我们看到他那种行持,想想这个还行,我们还做得到,信心就具足了。圣贤大道最重要的就是信心,如果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诸佛如来来教你也没法子,他这一示现给我们带来了充分的信心。佛知佛见当然也要过去生中的善根,这是一定要的。过去生中要是没有这个根性,这一生开始学那可真困难,总是过去生中有善根,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缘。这是善导给我们讲的,「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话说得好!我们去查经,愈想愈有道理,总在遇缘不同。
  缘最重要的你要得人身遇佛法,那是头一个条件。遇佛法一定要遇大乘,遇大乘一定要遇净宗,这就缘具足。遇到净宗之后要遇真善知识,真善知识有修有学,在古时候讲有证,现在说有证找不到,那真的没法子。所以在末法时期,我们找到一个有修有学那就是真善知识。同参道友、学习环境这都是缘!如果我们讲到佛法里面所说的缘,前面也提到佛常常讲「四缘生法」。诸位要知道,这不是《华严》说的,《华严》这一段里面那是讲得太深了,真的是第一义谛,四缘生法是第二义谛、第三义谛。也就是说随顺俗谛说的我们容易懂,随顺真谛说的我们就不懂。这一段经文很多同学讲真难懂,是随顺真谛说的,我们很难理解;随顺俗谛讲的我们就很容易懂。俗谛就是随顺我们的常识,好懂!
  所以佛说一切法四种缘,第一个「亲因缘」,我们平常讲像植物,用植物来做比喻,亲因缘是什么?种子。我们要种个桃树,先要找个桃核,这叫亲因缘。还要「所缘缘」,所缘缘就是它所需要的条件,我们有了桃的核、种子,它要能长树能够结桃,它必须有好的土壤、肥料、水分、阳光,这些都是它的所缘缘,它必须要具足的,少一样它就长不好。这些缘统统具足了,所缘缘,你把它种下去,三年之后它就长成树,它就结桃了。这个所缘缘不能间断,不能间断叫「无间缘」,不能间断。还有一个缘就是「增上缘」,增上缘是人工,有人爱护它,有人天天照顾它,给它浇水,给它上肥料,它长得就更快、长得就更好。这四缘生法!这我们一说很好懂,这是我们的常识,不难懂。一棵桃树如是,你仔细观察世间所有一切法,无一不如是。
  所以佛讲四缘生法,那里头每一个缘也都很复杂,也都不简单,所以讲真的是无量因缘,无量因缘归纳为这四大类,叫四缘。一切万法生住异灭,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生老病死,矿物像我们这个星球有成住坏空,总不离这四种缘。佛这种解释我们很容易接受,这是我们的常识。如果在今天这个问题上那就不一样。心性是一,云何种种;心性是一,云何各个不相知。这个问题四缘生法就没法子解释,这种问题在佛家讲这是向上一著,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境界。初信位的菩萨虽然没见性,他具足佛知佛见,他也正在修学这个课程,正在学,所以他能答。
  这在天台贤首家,这是讲教下,都肯定大心凡夫具足佛知佛见,但是烦恼没断。清凉大师对这种人赞叹,他说过能知不能行,他所知解没错误,他所知、所理解的跟佛讲的相应,佛知佛见,他没做到。清凉说这种人「国之师也」。他有能力教化众生,知见不错,正知正见,他自己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没断。但是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智者大师讲他没断,真的是没断。净宗讲是伏断,我们肯定决定伏断,为什么?他有智慧。烦恼习气虽然有,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有高度的智慧控制住不起作用,伏断。这在世间人来说那就是圣人,孔子、孟子所示现的都是这个境界。孔孟正知正见,烦恼习气有没有断?没断,伏住,真的是有能力伏住没有灭断,世间圣人,国之师也。大师又说能知又能行,「国之宝也」,那是国宝。国宝是他真的开悟了,宗门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种人是国宝;教下讲大开圆解,我们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不要说理一心,事一心不乱那就是国宝;国师,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就是智者大师所示现的,我们努力一点能做到。我常常讲,只要我们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修五品位你就成功了。这个东西要放不下,五品位也得不到,就是功夫成片你也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往生净土就没有把握,这个要知道。为什么叫你放下?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前可以受用不能占有。这我们在讲席常常劝勉同学,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受用,就像什么?就像住旅馆一样,我们把地球当作旅馆,我到这个地方是来观光旅游的,我到这里来一样也没带来,我将来离开一样也不会带去。所以在这个地方我可以受用,没有据为己有的念头,这个太重要了。所以你真正对於经教明白、通达了,你自然就放下。我常常讲对於一切人事物,这就把世间全部都包括了,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那你就自在了。你是个观光客,尽情的观光欣赏,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都不染,这是什么?这是功夫成片,这是功夫刚刚得力。
  所以五品位的修学,五品第一个随缘随喜,能真正做到随缘随喜,没有控制、没有占有。有控制、有占有就不会随缘,那要随自己了,随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随缘的人是放弃了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我能够随顺大家,你们说好就好,正是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学这个。五品位里头第一个科目就是这个。第二读诵,你要不读诵,你怎么能有佛知佛见?有佛知佛见不是你开悟,你没开悟。没开悟佛知佛见从哪来的?读诵大乘来的。譬如说我们常常读《华严经》,读《华严疏钞》,读《华严合论》,明白、清楚了,这就是佛知佛见,这不是开悟的,是从经教里头学来的。天天读诵,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天天读,我读了五十三年了。不但要读诵,底下一个科目是演说。演说这两个字要搞清楚,演是表演。你所懂得的、你所学到的一定要能够落实在生活当中,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这叫演。我做到了,我做给大家看。
  菩萨道里面修学六个科目,头一个布施,我做给人家看,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个做就是演。有人来问你,向你请教,你给他解答叫说。譬如我们果然能够如教修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得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身心清净,内里面没有邪知邪见、没有烦恼牵挂,外面不受境界干扰,自在、快乐、幸福!那么我们现前所得到的身心清净。身心清净你的身体一定健康,不容易衰老,不容易生病,你的相貌一天比一天慈悲,一天比一天庄严。别人看到你这个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你修行的果报,实实在在的;再看你的生活环境,你所居住的场所,必定受你的(外国人讲磁场)磁场影响。一般人进入到你这个范围之内,他会感觉到很舒服、很舒畅,感觉到很欢喜。人家一定请教你:你是怎么修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他解说了。
  前一次好像是今年年初一月,我到日本去开会,我去访问江本胜博士,他比我年轻,他今年好像才六十五岁的样子。我们也是一见如故,他马上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法师,你是怎样保养身体的?我告诉他,我说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你做实验出来的那个结果,「爱心,感恩」,我用这个来养生;爱心遍寰宇,善意满人间。你做实验实验出来了,你没有做到。我这个不是从实验当中得来的结果,我是从圣人教训经典里面学来的。人有爱心,决定没有害一切人的心,决定没有害一切物的心,你这个心多么清净、多么欢喜。我们中国谚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一生要生活在快乐当中,快乐才真正幸福美满,这才有意义、有价值!人一定天天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重要。
  我们今天知道有十法界,科学家讲宇宙之间确确实实有许多不同维次空间,有很多高维次的空间我们称之为天、称之为神,高维次的。在佛法里面讲佛的维次是最高的,菩萨其次,声闻缘觉又其次,诸天还在底下。天就有二十八层,二十八层就是二十八种不同维次空间,我们要不断向上提升,不能堕落,堕落就错了。是我们从经教里学到的。所以我对於江博士的实验我很欢喜,我也很赞叹,他把佛经上讲的这个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我这么多年的学习,我是从相貌、体质、生活上表现出来,真得受用!这不是假的。
  觉首菩萨在此地说的这四句,『仁今问是义』,这个「仁」是指文殊师利菩萨。我们通常对菩萨称仁者,仁是仁慈,仁慈的人。菩萨是仁慈的人,称仁者。你今天问这个义理,就是心性是一跟宇宙这个现象,种种现相无量无边,你问这个关系。心性是一为什么会有无量无边的现相,这些现相又彼此不相知,这是什么道理?你今天问这个意思不是你不知道,你清楚得很。你清楚得很,为什么来问我这个意思?『为晓悟群蒙』。我懂得,你是替众生问的,让我们这一问一答他们在旁边听了就觉悟、就明白了,所以这个问叫「利乐有情问」,双方都明白。如果不明白,明白得不透彻,这个问题你问不出来;你能够问得出来这个问题,这不是容易事情,不是过来人则提不出这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