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商战权谋-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地——联邦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已有一百年历
史了。生产的汽车已发展到160 多个品种,370o 种型号,但它的年产量却控
制在70 多万辆,其中小汽车只有44 万辆。而后起的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
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年产量都在二、三百万辆以上。奔驰公司的营业额已达
400 亿马克。因为一辆奔驰车的售价是一般车的两倍以上,最高售价每辆达
34000 美元,而买主却不嫌其价昂贵,因为它耐用、舒适、安全。买一辆奔
驰汽车可以用15 年不出大毛病。优质使奔驰车获得了声誉。
出新不推陈
(Wele both the old and new)
西德费伯——卡斯德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铅笔公司。这家古老的铅笔公
司,诞生于1761 年。
经历了二百年的风风雨雨,时至今日,作为家族企业的公司囿于老式管
理,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依赖老产品过日子;公司的前景黯淡,吉凶莫测。
在此情景之下,安东可谓是身负责任,受命于生死攸关之际!
安东首先提出要把家族公司办成一家合股公司,他的九个兄弟姐妹允诺
其要求,均在法律文书上签字,表示放弃对公司的一切管理权,于是他成为
公司集团的唯一全权负责人,并掌握了大部分股票。大权在握、政出一门之
后,他设立了由具备商业经验的人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整顿公司的机构和人
员,引进大量新的管理者。接着他着眼于产品结构的改革,关闭了亏损的工
厂,削减了原有产品品种的一半。他还强调专业化生产,集中精力使公司的
老产品高级木质铅笔,机械铅笔在世界市场上遥遥领先。在公司每年生产十
亿支铅笔的同时,又推出电脑设计装置,标绘器,化妆品等新产品,拓展业
务,以崭新的形象和新的经营方式、方向,生气勃勃地活跃在国际市场上。
这可以叫做出新而下推陈。
在继承与发展,守成与创新方面应付自如,频频得手,颇具进展的安东
伯爵,以其年富力壮,知识全面和实际能力而深孚众望。
“小虎”斗“猛虎”
(〃Tiny tiger〃 fights〃 uiolent tiger〃)
德国是老牌的小汽车生产国,被称为欧洲猛虎。“奔驰”、“大众”等
牌号,名扬天下,但今日正受到亚洲“小老虎”南朝鲜的威胁。
南朝鲜“现代集团”总裁宣称,该集团的轿车将在1995 年前占领l%德
国市场。为此,它已在德国成立分公司,设140 个销售点,1991 年已卖出了
4000 辆,预计1994 年能达2。9 万辆。南朝鲜已被德国汽车生产企业视为第
二个来自亚洲的对手(第一个是日本)。为了打入德国并扩大“地盘”,“现
代集团”采取了凌厉的攻势,闯劲十足。
一是不搞先声夺人的广告,而是高薪聘请当地的推销员,将销售商的酬
金提高到18%至20%。此举使很多老牌的推销员投身到“现代”麾下。
二是价格攻势。“现代”汽车售价很低,例如它推出的“小马”轿车,
1。3 引擎双门的售价只是1。59 万马克,1。5 引擎的只售1。99 万马克,比同类
的德国“大众”车低出4000~5000 马克,差距很大;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对顾客很有吸引力。
南朝鲜汽车价格的优势基于低廉的人工成本和研究开发费用。这使它在
竞争中占有主动权。
华莱士独创《读者文摘》
(Wallace creates Reader's Digest)
华莱士大学毕业后一心想当个编辑,但总是让人家拒之门外。于是他想
先自己拿出个一鸣惊人的想法或作品来,作为受聘的资本。他边查找资料边
思考,当他看到有些文章很长时,新的想法出现了:长文章压成短小精悍的
文章不更好吗?为什么不能办一份杂志,刊登压缩文章,让人们花最短的时
间了解他们想知道的一切呢?创办《读者文摘》的设想日趋成熟,并且准备
好了第一期《读者文摘》的样本。
他给好几家出版商去信说明自己的设想,要求的条件很低,只要雇他当
个编辑就行,可是人家都拒绝考虑他的意见,他伤心极了。此时他的未婚妻
莱拉站出来鼓励他:“别人不于,我们自己干。”在他们举行婚礼之前,从
邮局寄出了几千份的征订单,当他们高高兴兴度完蜜月时,1500 份征订单已
有回音,莱拉非常兴奋,她告诉丈夫:这些肯定的答复足以说明这个刊物能
获得成功。第一期《读者文摘》于1922 年2 月问世了。因其简明扼要、内容
丰富、可读性强而深受读者欢迎。
1929 年,《读者文摘》发行量达到21。6 万份,1934 年超过100 万份,
华莱士很快成为美国出版行业的巨富。
小聪明发大财
(Make big fortune through small smartness)
一个11 岁的男孩,还在读书。可他很想为自己购置一辆自行车,如果办
得到的话,给妹妹也买上一辆。可是,偏偏又没有钱。于是,他在课余时间
为人家干杂活。打树叶、除草、搞卫生之类的他都于,虽有所获,但距所需
资金缺口还很大,无法如愿。天气变冷了,他又干起了替人清理炉灰的活计。
一天,地面又积起冰,当他看到一辆汽车颇为费劲地在结了冰的坡上滚动的
情形时,蓦然开了窍,产生了一个新的赚钱念头。
他很快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一条广告:圣诞节最佳礼品——炉灰。敬送雪
地行车的朋友,有超乎寻常之妙用。本地售0。15 美元一袋,其他地区售0。25
美元一袋。这条别致的广告和广告所提及的新奇的礼物,吸引了很多人。订
单不断传来。他兴高采烈地到处搜罗炉灰。有个16 岁的少年打来电话一下子
订货四十袋,并打算以每袋0。5 美元的高价转售出去。他的一个同班同学也
大量收购炉灰,还在大雪天到城里最陡的山坡下向驾车人兜售。生意出人意
料的好,以致孩子的父母担心兴隆的生意会影响他们的学业而出来干涉。这
使他只得歇业不再干。然而此时此刻,他和妹妹各自都拥有了一辆崭新的英
国三速自行车。
故事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怀恩城。在美国,有的小朋友竟靠自己
的智慧赚有几十万元巨款。据统计,在1986 年的财政年度,全美竟有八十万
小朋友要交纳所得税。
独具生意眼
(Peculiar perception of business)
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人们,都有一种向往大自然的愿望,希望领略湖光
山色,求得生活环境的平衡。这一点启发了54 岁的艾德曼。他原来是个教师,
四年前弃教而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设了一家名为“你的世界中心”的
娱乐场所。来到这里的人们,每人每次只要掏十美元,躺在一个特制的床上,
戴上耳筒和眼罩,便可以听到一阵阵清柔的风声,浪涛拍岸声和自己怦怦心
跳声;眼睛上戴着的眼罩则会不时地发射出柔和的光线。如此享受四十分钟
后,人们会感到全身上下轻松自在、疲劳和紧张全部消除,因而大受欢迎。
艾德曼的成功不能不归之于他独具生意眼。他的生意眼在于迎合了社会需
求,所以获得了成功。
“临时工”的意义
(Meaning of 〃temporary worker〃)
在没有市场也缺乏可推销的产品的情况下,如何创业?
37 年前,当奥士达发展他的“临时工作服务中心”时,人们对“临时工”
所代表的意义还毫无所知。奥士达说:“成立公司之初,除了依靠自己仅有
的5000 元美金积蓄外,还有两个信念:一是美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对临时工
人的需要是迟早的事情。二是临时工作可以令妇女加人生产的行列。”
自70 年代开始,美国各地对临时工的需求大大增加。奥士达眼光独到,
他以先期组织的公司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方便,终于成绩斐然。现在奥士达公
司名下的临时工多达24 万名,一年缴付的税款高达5 亿美元,利润可想而知。
奥士达创业的经验是,如果只懂得模仿别人,盲目跟风,自己不敢尝试发展
新的事业,无形中是放弃成就大事的机会。他认为,对事业发展前景乐观,
加上经过理性分析的冒险,自会成功在望,命运之神也会特别照顾你。
好莱坞蚁王
(Ant king of Holly wood)
在美国好莱坞有一个74 岁的美尔敦·李荣,靠养蚂蚁而成为千万富翁,
被称为蚁王。他估算已经卖出了超过九百万个蚁国,供应的蚂蚁只数难以计
算。
李荣养蚁,最初只是出于兴趣,没有赚钱的打算。但是,他住在影城好
莱坞,那里的一些电影公司为拍摄电影、电视的需要,必须有蚁群出现场面。
电影公司知道李荣养有蚂蚁,于是便向他订购蚂蚁群。李荣见养蚂蚁有利可
图,便大力扩展养蚁事业。好莱坞拍摄影剧有蚁群的场面,大部分部由他供
应。如有一部片名叫《蚁的王国》的电影,专讲蚁群在核战之后,吃核子废
料而成了巨大的怪物。这些庞大的蚁怪是他提供的,他还作了蚂蚁的“造形
导演。”
李荣除为好莱坞提供蚂蚁外,还为一些喜欢蚂蚁的家庭服务,他们聘请
李荣为他们捉蚂蚁,每年付给他的薪水达十万美元。李荣也为一些学校提供
科学实验的蚂蚁。
李荣虽然年事已高,却以养蚁为乐。他认为养蚁并不需要很多劳动,养
蚁成本低。据他说:一小块粟米片或一只大苍蝇,足让一箱蚂蚁吃一个星期。
李荣认为,养蚁比养金鱼更有趣,蚂蚁有不可思议的智慧。它们也有许多难
以解释的地方。有时就象是经过电脑编排似的,每一只蚁在出生时,就注定
了它们该做士兵、农夫、护士或守卫。
胖夫人时装
(Fat lady fashion)
拥有13 间时装店的南茜,四年前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体重急剧增加,
胖了80 磅。她接受了自己一下子变成大肥婆的事实,却不能容忍四处找不到
肥婆穿着的漂亮时装——时髦的新装没有大号码,有大号码的款式则老土过
时,与潮流脱节。南茜很生气,一时冲动,赌气地决定自己开一间时装店,
专卖为肥婆而设计的时装。
她把店命名为“被遗忘的女人”。因为这是她当时的亲身感受,觉得时
装设计家与商人只为身材苗条的人服务,而忽略了一班为数众多的肥女人。
当初她根本无经商计划,只一心想亲自设计一些新型款式的肥婆衫给自己
穿。因此向老公要了一万美元开间商店,可算是一种发泄愤怒的方式。她那
位做肉类批发生意的丈夫心里想,这一万美元是蚀定了。
岂料南茜这一股傻劲,恰恰适应了市场需要。原来有很多肥胖身材的女
人,久已渴望这类专为照顾她们需要而设的商店。故此新店开张后,出乎意
料地热烈。一年内便又增设两间分店。当然,生意成功,另一因素是南酋的
勤恳与奋力,她开始时每天工作18 至20 小时,不眠不休的做其“一竿到底”
的生意,由设计、生产、零售、批发至抹地清洁,都自己兼顾,辛苦得很。
但付出了代价,自然有收获,今天她的“被遗忘的女人”时装公司已有无数
分销处:她定期“飞”去欧洲买货,又在美国国内飞来飞去的巡视业务,惬
意得很。
触景生财
(Make fortune at the sight)
美国有一位贫困的工人约瑟夫,他不知道怎样能使自己富裕起来。一天,
他来到商场闲逛,看到商品均用报纸或白纸包装。灵机一动,产生个想法:
如果将它印成彩色悦目的纸张,定能产生新颖美观的效果。既可满足顾客视
觉上的享受,又能刺激顾客的购买欲,而且商品本身价值也将因此提高。同
时再印上商店、厂商的名号作为广告将是一举数得!
他信心十足地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经过艰难的历程,终于成立起彩色
纸包装公司。又经奋力创业,最后这个公司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利润最多
的一家企业。这位当年身无分文、穷困潦倒的先生,于40 年后的今日,竟成
为拥有700 亿美元私产的富翁。
“游戏机迷”创大业
(〃Video game player fan〃 makes great fortune)
“无论做什么事,不依靠机会的,多半不会出错,但也往往不容易有所
成就。”年仅34 岁的史蒂夫·哈里斯,靠他的嗜好抓住机会,创办了一个4
万美元的事业。
史蒂夫小时候是个电子游戏迷。当他8 岁时,他的母亲在当地的购物大
商场工作,史蒂夫经常在那里消磨时间,等候妈妈下班,不时从妈妈那里拿
些零钱去玩电子游戏。
很快地,他就成为玩游戏机得分最高的人。
15 岁时,史蒂夫就利用家里的电脑设计简单的电子游戏。在念高中时,
他开始为一份杂志写电子游戏专栏文章。高中毕业后,他在全国各地已有许
多电子游戏的朋友,于是他决定周游美国遍访同好,一面继续写他的专栏文
章。此后有两年时间,史蒂夫在电子游戏机中心工作,并开始出版自己的通
讯刊物,但赚不到钱。后来,他改变做法,雇用30 人,出版一系列杂志,指
导怎样在玩电子游戏机中获得高分。不久,这些杂志即每月拥有100 万读者,
营业额相当可观。
一番话引出个酒厂来
(Wine factory originating from a word)
中国人张粥士早年在巴城开酒行时,经营欧美各国名酒。那时他就产生
一个念头:“什么时候能经营祖国的名酒?”后来,在一次宴会上,听一位
法国领事说,法国神父曾在烟台用当地葡萄自制葡萄酒,味道很好。说者无
意,听者有心。他跑到烟台考察,了解到当地是葡萄产区,于是当机立断,
在1894 年投资300 万元,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厂——烟台张裕酿酒公
司。
当时,中国都是用土法酿制葡萄酒,不懂得科学的机械化酿造技术。张
弼士请来外国酒师,配备了两个中国人担任助手。外国酒师在发酵配酒时,
必叫中国助手走开。有一次,外国膺师喝醉了,才透露了酿造的秘诀。两个
中国助手掌握了酿造技术后,张弼士就把外国酒师辞退了。张弼士志在酿造
出独具特色的名酒。他和酒师们长期实验、探索,终于酿成色香味具臻上乘
的白兰地,还以自己培育的良种玫瑰香葡萄为原料,酿成色如红宝石,气味
醇郁,酸甜适口的玫瑰香红葡萄酒;以白葡萄为原料,参照我国传统工艺,
加入肉桂、豆寇、藏红花等药材,酿成有滋补价值的味美思葡萄酒。美酒飘
香,酒厂美名天下扬。
互惠互利
(Mutual benefit)
有利的自身条件有时也可顶钱用。
麦凯公司要建一座新厂房,当时它还是一间小公司,新厂房需要25 万美
元,而公司手头只有17。5 万美元,银行又不肯贷款,公司老板哈维·麦凯(现
在已是驰名世界的企业家了)伤透了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到一
个建造商,对他说:“我保证,如果你以17。5 万美元替我把厂房盖好,我会
成为你最好的业务员。未来五年之内,我会充分运用人际关系,替你找到至
少五件大生意。我有不少朋友正处在类似我的扩展阶段,我是他们中首先行
动的人,他们冷眼旁观,希望我为他们探路摸索,好省下他们的力气。得到
现成的经验教训。所以等我盖好厂房后,他们会对我言听计从。你想想,五
桩生意可比赚我这一件好得多了。”
建造商终于同意了,但还是要讨价还价。首先,他要收20 万,其次,要
麦凯先替他找好两件生意。
协议达成了。麦凯给建造商做垫脚石,自己也省了一笔钱。
邮购业的先河
(Pioneering in post ordering industry)
美国乡下的一个小火车站,有个叫查米的年轻工作人员。有一次他经办
邮包,里面有一批手表,所填价钱比当地卖的便宜很多。于是他灵机一动:
“对啦!我应该想出一个不要店铺,可让大家方便的生意。”
邮寄手表成功。他想出了先寄商品目录给客户、客户不必来店也能安心
买东西的方法。他雇二位职员,设立了查米通信贩卖公司。不到两年的时间,
就成为有35 个员工的公司了。
不久之后,通信贩卖业就似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是美国国内,世界各
国也随之跟进。
现在,有50 余年历史的该公司的业绩相当出色。
在美国,专做邮购的公司已有2000 多家。一年间的邮购销售额大约是
20 多亿美元。且销售额逐年激增,有逐渐吞噬小卖店的趋势。
邮购生意是迎合这个新时代的新生意。
华尔街黑人企业家
(Black enter preneur in Wall Stree)
在千千万万的美国企业家中,黑人富商并不多见,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但是,近些年来黑人企业家的成就已日渐引起人们的注视。年仅44 岁的黑人
利维斯便是一位成功的黑人企业家。
利维斯从哈佛法律学院毕业后,在华尔街开设了美国第一位黑人律师事
务所,每年收入相当可观,高达数十万美元。自1984 年起,他决定结束律师
事务所的工作而改行从事具有冒险性的收购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