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部水浒传,只有半个英雄,他叫鲁智深。 
  武松杀张都监全家,忘了金圣叹还是谁的解释,犯了命案,如果不把在场的人全杀光,只怕跑不远。 
  全都杀完,死人要到天亮才被发现,可以有晚的时间逃跑。 
  留下活口,武松一走他(她)马上就叫嚷起来,只有一柱香功夫可以跑。 
  如果设身处地地替武松想想,也去杀个把人试试,就 知道灭门和杀人灭口是何等重要了。 
  继续写之前说一下,可比性是绝对有的,同时,我并不是苛求施耐庵,他做的很好,开创了武侠的新天地,我只是想从比较中看出变化和进步。 
  2.从冷淡粗鲁到铁汉柔情 
  作为第一部长篇武侠,水浒是中国传统侠文化的颠峰,行侠仗义是一方面,而对待女人的态度更是完全继承传统。 
  水浒中的女人不多,可以分成几类,算是几种代表。 
  首先是潘金莲潘彩云阎婆惜之类,这类女人几乎代表了古人对女人的看法和观点。“红颜祸水”,是不是漂亮的女人一定淫贱,一定“红杏出墙”,这一点不得而知,但在水浒中的这几位却是的,同时,“最毒不过妇人心”,潘金莲为偷情杀了自己的丈夫,潘彩云为了隐瞒奸情也可以诬陷石秀(?好像是他)。其实这两点,算是传统“坏”女人的共同特点。而红杏出墙毒杀亲夫,也算的上一个母题。对于这样的女人,开膛破杜,剜心摘肺,即算是今天,也理所当然,毫不为过。 
  其次是孙二娘,这位外号“母夜叉”的女人,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她凶狠泼辣,杀人吃肉(人肉)不眨眼,从某种意义上说,孙二娘是绿林好汉,男人对女人的同化,对于孙二娘来讲,她除了性别是女人,其他的,和男人没有区别。 
  最有争议的莫过于扈三娘,事实上,这还是令人很欣赏的女人,她的武艺不错,很多梁山好汉也不是她的对手,在同梁山对抗的过程中,她还能不畏暴力,奋力抗争,可是,到了梁山之后,她突然变得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至于最经典的,莫过于被当成礼物让宋江送给色鬼王矮虎。 
  读者可以认为是扈三娘本身不过是笼罩在男权主义下的愚昧的可怜的女人,可是,反过来讲,这也未必不是施耐庵强加在她身上的变化,扈三娘自己应该是对宋江的决定耿耿于怀的。我想扈三娘肯定恨宋江,但施耐庵却理解不到扈三娘的思想和处境,他反而利用这一点来赞颂宋江的“说到做到”,“够义气”。 
  女人不是千夫所指,便是工具,这是水浒好汉对女人的定位。 
  再来说宋江,在他身上,很好的体现了英雄好汉“不近女色”的优点,宋江不喜欢风月之事,只喜欢接朋纳友,长此以往自然冷落了阎婆惜。宋江对待女人是“冷淡”的,这是好汉们一致的戒条和信仰,而这样的人,也自然是不把女人当人的,也自然有了以后的把女人送人的举动。 
  可悲的说,扈三娘能嫁给王矮虎这样的人,也算是福分,因为,王矮虎比起宋江这些人,毕竟还把她当成人看。 
  成大事的领袖们不把女人当人看,殊不知,女人最恨的也正是这类人,千载而下,刘备宋江两个,估计不知被多少女人骂过。 
  不是女人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是,这一切不过是男人在意淫。跳过红楼这部虽然重视女人但和武侠距离太远的小说,真正对这种身处“英雄好汉”边缘的女人进行探讨的,还当是金庸。 
  在天龙八部中,有一个男人,他像极了水浒好汉,他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从不正眼看女人,自然也不知女人为何物。可是,就在以这个男人为首的一大群男人周围,却还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姑且不论这个女子的深沉心计和毒辣手段,我们先来看看她真正的内心独白,原文抄录如下: 
  【马夫人呸了一声,道:“你当然心肠刚硬,你就不说,难道我不知道?我今日落到这个地步,都是你害的。你这傲慢自大、不将人家瞧在眼里的畜生!你这猪狗不如的契丹胡虏,你死后坠入十八层地狱,天天让恶鬼折磨你。用蜜糖水泼我伤口啊,为什么又不敢了?你这狗杂种,王八蛋……”她越骂越狠毒,显然心中积蓄了满腔怨愤,非发不可,骂到后来,尽是市井秽语,肮脏龌龊,匪夷所思。 
  萧峰自幼和群丐厮混,什么粗话都听得惯了,他酒酣耳热之余,也常和大伙儿一块说粗话骂人,但见马夫人一向斯文雅致,竟会骂得如此泼辣悍恶,实大出意料之外,而这许多污言秽语,居然有许多是他从来没听见过的。 
  他一声不响,待她骂了个痛快,只见她本来脸色惨白,经过这场兴奋的毒骂,已挣得满脸通红,眼中发出喜悦的神色。又骂了好一阵,她声音才渐渐低了下来,最后说道:“乔峰你这狗贼,你害得我今日到这步田地,瞧你日后有什么下场。”萧峰平心静气的道:“骂完了么?”马夫人道:“暂且不骂了,待我休息一会再骂。你这没爹没娘的狗杂种!老娘只消有一口气在,永远就不会骂完。” 】 
  【马夫人恨恨的道:“哈,你说在无锡城外这才首次和我会面,就是这句话,不错,就为了这句话。你这自高自大,自以为武功天下第一的傲慢家伙,直娘贼!” 
  她这么一连串的大骂,又是半晌不绝。 】 
  【马夫人骂道:“你是什么东西?你不过是一群臭叫化的头儿,有什么神气了?那天百花会中,我在那黄芍药旁这么一站,会中的英雄好汉,那一个不向我瞧上一眼。倘若你当真没见到我,那也罢了,我也不怪你。你明明见到我的,可就是视而不见,眼光在我脸上扫过,居然没停留片刻,就当我跟庸脂俗粉没丝毫分别。伪君子,不要脸的无耻之徒。” 】 
  【马夫人恶狠狠地道:“你难道没生眼珠子么?恁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汉,都要从头至脚向我细细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视,乘旁人不觉,总还是向我偷偷的瞧上几眼。只有你,只有你……哼,百花会中一千多个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终没瞧我。你是丐帮的大头脑,天下闻名的英雄好汉。洛阳百花会中,男子汉以你居首,女子自然以我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的瞧上几眼,我再自负美貌,又有什么用?那一千多人便再为我神魂颠倒,我心里又怎能舒服?”】 
  和扈三娘一样,康敏也不过是一大群男人中的一个女人,可是,和扈三娘不同的是,康敏却真正道出了她作为女人的心声,虽然康敏本人的心理多少有些“变态”,但她的话,却也真正给“水浒好汉”们敲响了警钟。康敏注意自己的美貌,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这或许算是她本人的自尊,而当别人对她视而不见时,无疑触动了她骄傲的自尊。 
  男人看不起女人,但在女人眼里,这些男人也不过是“傲慢自大、不将人家瞧在眼里的畜生”,也不过是“伪君子,不要脸的无耻之徒”,前者是对历来以刘备宋江为首的男人的强烈的鄙视和控诉,后者是对男人虚伪本质的点明和谴责。 
  相比于施耐庵,金庸真正设身处地的对扈三娘和康敏的处境进行了思考,他写出了原本扈三娘也具有的不平和愤懑,中华千年女人之所以总被压迫,除了自身的“不怒不争”,男人们的意淫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从施耐庵到吴梅村,再到金庸,终于真正从女人的角度去刻画女人,说出了这类女人的心声。 
  而对康敏这样的一个女人,金庸故意用极端的手法去塑造她,让她在偏激之余说出略显偏激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如果不偏激,就不能引起还在意淫的男人们的注意,如果不偏激,就不能给这些男人敲响警钟。一般都说“矫枉过正”,不错,要改变传统的看法,就一定要偏激。这对康敏,或许还有木子美,所走的路是注定的。 
  乔峰,这样一个完完全全的“水浒好汉”,终于在一个女人的手里倒了下去;但同时,却也诞生了另外一个人,而这个人,开始真正了解女人,爱上女人,从冷淡粗鲁,真正上升为铁汉柔情。 
  至于到了胡逸之这个眼里只有女人的男人,他和陈圆圆的处境,倒真的像康敏和乔峰,只是一切恰恰反了过来。 
  从水浒好汉到射雕英雄,对于女人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3.从侠义招牌,盲目招安到为国为民,正义而行读水浒,看着一个个好汉的“英雄事迹”,说实话,虽然读起来很痛快,可是,真正想一想,也是要暗暗摇头的。我相信,现代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 
  首先,对行侠仗义的反思:不能自以为行侠仗义,就一定算的上行侠仗义。 
  以武松而论,他替施恩出头,醉打蒋门神,这一点就很有商议。客观的讲,施恩还是蒋门神,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只是占块地做生意,那块地,真正属于谁,估计也只有拳头说得清,可是,武松一直叫嚣着“平生只看不惯不平事”,自以为是在打抱不平,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别人手里的刀,至于走两步就喝三碗,完全一副无赖的脾性。 
  以林冲而论,他上梁山要“投名状”,要先做几件事出来,林冲兴冲冲的跑到山下,照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即算是宋江路过也可能被他“做”了,这里面有两点,一是梁山的规矩和“行侠仗义”没有丝毫关系,虽然这还只是梁山聚义的前身,但从这规矩,看不出行侠仗义的影子;二是林冲自己的认识,可以想象,被他打劫杀掉的人肯定都是无辜的,但林冲并没有这种意识,他只想到他要加入梁山,因此可以毫无顾忌毫不考虑的杀人,却没想到可能死在他手下的人,也像以前的他一样都是任人宰割的份,梁山好汉一个通病就是,能体会到自己的苦楚,却不能体会到别人也可能和他们一样。林冲是令人失望的。 
  以劫取生辰纲而论,虽然晁盖吴用口口声声的说是义举,打着一副替百姓出头的面孔,可是,我始终不知道那些被他们劫下的生辰纲的下落。都分给了百姓?好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他们都忙着逃命去了,估计这些血汗钱也就作为上路钱了。客观的讲,我支持他们打劫生辰纲,自己分也正常,可是,为何要打出为民出头的招牌?这样就令人反感了。 
  以杨志而论,虽然那个牛二真的很罗嗦很无赖,可是,总也不至于就到了该死的境地,而那个人之所以敢这么无赖,恰恰也说明他是不敢因此而杀人的,但他没料到,眼前的这个人,比他狠辣的多。俗话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杨志给大英雄提刀都不配。 
  更不要提李逵这个“天杀星”,他的斧头砍出的也绝不是仁义。梁山好汉,在我印象中,只有鲁智深没有滥杀过。 
  但问题就在于,虽然我看不惯水浒好汉的举动,但这还算是现实的情况,郁闷的是,施耐庵总要给他们加上一个“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帽子。 
  梁山上聚集的好汉,都是凌驾于别人意志之上,自以为行侠仗义的“恶霸”。 
  其次,对“替天行道”的反思。不能因为你门前插了一个“替天行道”的旗子,你们就真的替天行道了。 
  即算是有着这样的一个旗子,又能有什么作用?还不是依然打劫从梁山经过的客商?孙二娘的人肉馒头还不是继续卖?王矮虎还不是依然好色?而大闹东京,李逵的斧头还不是整排砍过去?如果原来没聚义的时候,是行侠仗义:一个一个杀,那现在则是替天行道:一群一群的杀。至于攻打曾头阵,攻打扈家庄,有何来什么正义?不过是几群土匪抢地盘而已。 
  本来也算是正常的事,恰恰因为这样的一个招牌,反而令人反感摇头。 
  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不要找什么招牌,也不要再掩饰,水浒好汉本来就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用自己的拳头来决定事情的走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偶尔会做一些好事,但大部分,还是令人摇头的。 
  因此,也可以很好理解为何他们要接受朝廷的招安。 
  因为他们总要为自己着想,他们虽然身为盗贼,却看不起盗贼(这不啻为讽刺),他们渴望洗掉这种令他们祖宗蒙羞的身份,他们还要在“替天行道”之余给自己再加一个“忠君爱国”的帽子。本来一批唯力是视不辨真正是非的好汉,硬是让宋江和施耐庵赋予了伟大的因素。 
  关于这一点,水浒好汉和射雕英雄的境界差别更大,而两相比较,这其中的进步也太过明显。 
  注:本来想比较的,倒还是关注水浒更多。概因为差距太大。        
水浒传人物评论    
  鲁达—— 
  鲁达是水浒中最为具有人性的智慧之人,五台山老和尚所言不谬,故法号智深!遍观全书,鲁智深杀人仅有离家之前拳打镇关西是失手不当杀人,以后极少几个被杀之人都是恶贯满盈,实为水浒之中洪七公,真君子大侠也。因此说,无论从小说家角度还是读者看来,智深与武松齐名,二者具有极大差异。 
  智深具有人性本原的真情实感,无论是保护卖唱父女,不遗余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和求名动机。五台山出家,屡次坏了庙里的规矩,其根源是好酒的本性和追求无拘无束生活方式使然,并没有任何以强凌弱的行为。转东京,即使与地皮流氓为伴,以其善良通达之心影响着泼皮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不失善举。交林冲英雄相惜、大闹野猪林、洞房扮新娘、二龙山除掉恶道士、直至上粱山,其英雄气与林冲大有互补之妙! 
  粱山好汉的归宿,作者苦心布局,与武松断臂、林冲受逼、吴用入世、公孙胜离世。。。相比,鲁智深功德圆满,人间天堂杭州坐化,暗示着一个人间真英雄的善终。。。。 
  矛盾 
  《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固然不免言之过甚,但全书重要人物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却是事实。记得有一本笔记,杜撰了一则施耐庵如何写《水浒》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施耐庵先请高手画师把宋江等三十六人画了画像,挂在一间房内,朝夕揣摩,久而久之,此三十六人的声音笑貌在施耐庵的想象中都成熟了,然后下笔,故能栩栩如生。这一则杜撰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有它的显然附会的地方,如说图像是宋将等三十六人,就是从《宣和遗事》的记述联想起来的,但是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的真理,虽然它这说法基本上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写定《水浒》的,果真是施耐庵其人。那么,他在下笔之前,相对朝夕揣摩的,便该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歌颂梁山泊好汉的口头文学,而不是施耐庵自己请什么高手画师所作的三十六人的图像。 
  个个面目不同,这是一句笼统的评语;仅仅这一句话,还不足以说明《水浒》的人物描写的特点。试举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为例。这三个人在落草以前,都是军官,都是一身好武艺,这是他们相同之处;他们三个本来都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要落草的,然而终于落草了,可是各人落草的原因又颇不相同。因为高衙内想把林冲的老婆弄到手,于是林冲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沧州,面对这样的压迫陷害,林冲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鲁达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林冲劝止;到了沧州以后,林冲是安心做囚犯的了,直到高衙内又派人来害他性命,这他才杀人报仇,走上了落草的路。杨志呢,因为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军,不料祸得福,又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只有鲁达,他的遭遇却是“主动”的。最初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了,做了和尚;后来又为了仗义救人,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遭遇中刻划了三个人的性格。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一无顾虑,敢作敢为,也就不曾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水浒》就是这样通过绚烂的形象使我们对于这三个人发生了不同的感情。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思想意识上说明了这三个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所以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林冲出自枪棒教师的家庭,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技术人员,他有正义感,但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