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月山河-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尿洗脸,用家人尸体当诱饵捕猎的奇葩土包子……

    勿吉在东北诸部中实力最强,平时没事就欺负欺负邻居,直到见识了陈宇的实力,桀骜不驯的勿吉终于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一时也不敢兴风作浪,但勿吉人这次明显是又忍不住了,陈宇对他们此时前来的目的心知肚明,却还是假意佯装不知。

    “高贵的丞相大人,我代表我们的首领向你致以最高的敬意,祝您和您的人家人身体永远康健!”俟力归说罢和拔哈力便跪地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得到陈宇同意后他们才缓缓起身。

    “俟力归大人今次前来不知是何用意?”陈宇并没有让对方坐下的意思,开口便直奔主题,对于这些附庸陈宇大可不必跟他们故作高深的绕弯子。

    “启禀丞相大人,你可得为我们勿吉人做主啊!”俟力归话刚出口,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起了转,这父子三秒钟后便都是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我东北诸部对大魏帝国向来都是服服帖帖的,偏偏那高句丽蛮子不受王法,不服王化,竟然还对我们进行攻击,我们实在是没办法才来求大人你给我们做主啊!”

    “天子刚刚册封高句丽的安原王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我听闻他是欣然接受的。为了表示衷心他甚至当着我们使者的面斩杀了岛夷梁国的使者,这时候他不可能无故挑起事端吧!”陈宇一服不相信的样子疑惑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啊,这个安原王和他哥哥安藏王大为不同,此人乃是野心勃勃之徒,他刚刚登基便在边境制造摩擦,意图吞并我东北诸部,如此狼子野心之人,大人您不能不防,不能不做点什么。不然东北诸部都会寒心啊!”俟力归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哭喊道。

    “行了,别哭了,再把狼招来!”陈宇对这俟力归这种小角色,连戏都懒得看,“别装了,直说罢,你们酋长到底想怎么招?”

    “咳咳!”俟力归干咳两声,见陈宇不耐烦他也不敢继续演戏了。“启禀丞相,如此不顾我天朝威严之人。就算天朝因为仁慈不愿大动干戈,我们也看不过去了了,酋长表示愿意为天朝出气,进攻高句丽!”

    “我同意了,告诉你们度巴鲁大人,他若是能击败高句丽。我重重有赏,到时候我封他为朝鲜王!”陈宇说完思索了下,又笑道:“当然了,我们是不希望你们发生矛盾的,毕竟都是我们大魏的附属。若是能化干戈为玉帛最好,不能的话我们最低的立场也是两不相帮!”

    “只要大人你同意就好,我这就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主子!”俟力归喜不自胜,正准备告辞,见到一旁的儿子才想起还有事,便又转过身道:“启禀大人,我年事已高,按照我们酋长的呃意思,今后往来的使者恐怕就要我的儿子来担任了,还请大人您多多照拂!”

    “这当然没问题!”陈宇不可置否道。

    “其实我年纪也没这么大,再往返跑个几年也不是事儿!”俟力归讪讪说道。

    “还有什么屁赶紧放出来!”陈宇好笑道:“你个东北大汉忸怩个什么劲!”

    东北大汉这个词俟力归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他也全然不在意,见陈宇心情好像还不错,他立即再接再厉道:“是这样的,我来的时候听闻大人办了个讲武堂,我想知道入学需要什么条件,我这儿子虽然长得不出众,但身手却很不错,更是我们勿吉数一数二的神箭手!”

    “我拔哈力愿为大人效力!”拔哈力见父亲推荐自己,立即单膝跪地,表忠心道:“就算不能进入讲武堂学习,哪怕是担任一名侍卫我也乐意之极!”

    “不错,你的汉话和你父亲一样好,讲武堂不是任何人都能随便进的,我的侍卫也不是谁都能当的,要是想留下来我可以收下你,不过你要先从我家里的仆役干起,每天端茶倒水这些事都少不了,而且并不是你干的好了我就一定会提拔你!”陈宇冷冷说道,“怎么样,接受就留下,不然就和你父亲离开!”

    “我接受!”拔哈力几乎一点也没犹豫,立即答应了下来。

    “看来你要一人回去了!”陈宇笑着对俟力归说道。

    ……………………………………………………………

    帝国东北的山林里,彭乐正啃着烧烤的野味,最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被彭乐吃了个遍,如今彭乐住的地方野山参就堆了好几麻袋,这种在中原都是价值万金的人参,在彭乐眼里恐怕和大萝卜也没什么差别。

    “彭大将军,你说丞相大人会同意我出兵吗!”彭乐身旁一个壮汉正在帮彭乐切着烤好的肉,这人衣着较普通诸蛮华丽了很多,身上甚至带了不少中原的装饰物,他用小刀切好了肉,又仔细的撒了盐巴,才恭恭敬敬的递给彭乐,这态度比伺候自己亲爹还恭敬。

    “丞相的心思是你我能猜得到吗!”彭乐一边嚼着肉一边说道:“主要你制造的摩擦也实在是太假了,人家国王刚死,新任国王屁股还没坐稳呢,这时候他可能主动招惹你吗,我告诉你丞相那人比狐狸还精,天下就没有能骗得了他的!”

    “这么说机会不大了,如今看来弄不好还会被丞相怪罪责罚,当初我就觉得这事不太靠谱,哎!”说话的正是勿吉酋长度巴鲁,从他话语不难听出,对这事情他还颇为不情愿。

    “怎么的,现在后悔了,当初可不是我逼着你干的,再说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你着急什么劲!”彭乐牛眼一瞪,不满道:“现在事情都做了,你后悔也晚了,若是丞相怪罪下来你一个人担着,毕竟丞相一直对你们很优待,不会怎么处罚你的,你若是敢把老子供出去,看我不剥了你的皮!”(未完待续。)

二七零章 三省六部

    “勿吉竟然派了使者,估计高句丽的人也不远了吧,你之前不是希望能一心一意发展,不惹事端的吗,为何又赞同勿吉出兵了!”陈宇书房里,一名风度儒雅,眼神充满智慧的男子好奇问道。

    “本来我是不准备招惹任何人,也不准备出兵进攻谁的,但其他势力若是打起来我却也乐见其成,只要不影响平衡,不会让哪一个势力一家独大就好!”陈宇轻轻拨动茶叶,道:“勿吉人以为之前教训过高句丽几次,就能轻易欺负对方,这帮蛮人打仗虽然猛,但却并没有自知之明!”

    “高句丽国王横死,国内流言不断人心惶惶,之前被他们降伏的百济新罗也都蠢蠢欲动,勿吉人选择这时候动手,时机把握也算不错吧!”于陈宇交谈的正是军师于瑾,只见他笑了笑又道:“只是没想到彭乐竟然也掺和了进去,这人看来真是个闲不住的人啊!”

    “高句丽形式确实混乱,各方势力暗涌,此时若是没外敌的话,他们确实会内斗一阵子,一旦有了外敌入侵,我料他们反而会团结起来,在危机面前这帮棒子弄不好会比原来很拼命!”陈宇轻声解释道:“继位的安原王年纪还小,但却是一脸的短命相,其实我本来还准备等他死了再动手呢!”

    陈宇记得这个安原王大概是在十几年后去世的,接着继位的是个八岁的小娃娃,那时候才是高句丽彻底走向下坡的时候,新罗百济纷纷脱离高句丽的约束,不过就是这样人家还挫败了杨广和李世民的数次进攻……

    “棒子?”于瑾好奇道。

    “呵呵,没什么,我也不知道为啥,就喜欢叫那块儿的人叫棒子!”陈宇尴尬笑了下,随即又道:“让他们狗咬狗去吧。到时候我们再收拾残局!”

    “你准备怎么做?”于瑾继续问道。

    “高句丽若是拼了命,勿吉和百济新罗联合也未必能打过他们,现在的勿吉人勇猛少谋,还不值得我们太过期待!”陈宇轻声叹了口气,“彭乐这人为了有机会带兵打仗立功,竟然敢擅作主张窜动勿吉人攻打邻国,此人再不能用了!让宇文泰立即接手彭乐手上的一切!

    等勿吉和高句丽打的差不多了,再派赵贵为主帅,独孤信为副帅,侯莫陈崇为先锋。带新编的四个旅去高句丽耍一圈,新部队需要好好磨合下,战场才是他们成长最快的地方!”陈宇轻声解释道,在他看来东北形式也不会闹出什么花样。

    大魏帝**制改革也已经开始,由于三三制还不适合现在的部队,所以并未使用,但很多新的番号以及部队建制的名称,陈宇已经着手使用了,如军师旅营连排等等……

    ……………………………………………………………

    为防止各地官吏权利太大不好控制的时候。在整个帝国施行军政分离制度,但河北的侯景却没有被任何人限制,侯景不但可以任命自己手下官员,政务也可以插手过问。侯景对陈宇的照顾真是感激得无以复加。

    当初侯景本以为能弄个刺史最好,实在不行弄个县令在一方作威作福也就罢了,没想到对方竟然把整个河北交给自己打理,直到现在侯景还有点做梦的感觉。

    等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后。侯景便开始大张旗鼓的挥霍了,手下任命的全是亲信,这些人有的是土匪强盗出身。有的是地痞流氓,虽然能耐不见得有多少,但却和侯景一样都有着一股狠劲。

    当然侯景还是遇到了自己的千里马,一位叫王伟的谋士,按照后来的话说,这人算是名标准的穷秀才,升官入仕无门却又一穷二白,身无长物偏又手无缚鸡之力,不过这人耍起心眼智谋确实不差,很快就得到了侯景的信任。

    在他经营之下,侯景真的不久就成了大土豪,侯景深谙兵法之道,陈宇治军的方法他也见识了不少,虽然还算通透却也能有样学样,侯景以及一帮手下虽然桀骜不驯但却也不敢胡作非为,侯景对陈宇幸存感激,他本人更是做出表率,结果河南一地治理得到也有模有样。

    唯一让侯景心里不舒服的就是陈宇扣住了他的全部家人,侯景转念一想自己获得这么大的权力,家人被做人质也不算什么,觉得自己心里无愧,侯景便也不在乎许多,只是一心一意的尽量打理好河南的军政而已。

    一向混不吝的侯景如今却变成了安安分分老实人,让其他人也大跌眼镜,当然这也并不是陈宇想见到的,陈宇的剧本需要侯景向历史上一样好好折腾,把南方折腾个稀巴烂,只有打碎了瓶瓶罐罐,陈宇才好着手全部推翻重新治理。

    大量的飞鹰探子已经进入河南,李元忠则全权负责这些探子行动,陈宇准备让这位唯恐天下不乱的老头在发挥下作用,在两个神棍在日本发挥效用之前,李元忠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把侯景好好耍一下……

    陈宇对高句丽和勿吉的态度是放任其相互攻伐,到时候自己坐收渔利,对侯景则是循循诱导,让其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最后迫其造反,逃到南方。

    各处正在加紧布置的时候,陈宇改革也没有停下,货币文字已经度量衡的改革措施刚刚施行,接着陈宇终于对中央机构大刀破斧的开始做整改了。

    这些年在河北和关中培养了很多官吏班底,如今政学堂的一期学员已经毕业,陈宇这才有了改革官制的决心。

    一直沿用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具有很大的先进性,也更能加强中央集权,如此一来陈宇对北方的控制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三师、三公这种荣誉职位,陈宇依然保留了下来,并且将其职能进一步虚化,三省六部制度才是他改革的关键,掌握政权的是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

    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并没有什么重要作用;顾名思义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如今皇宫已经是陈宇的后花园,陈宇这次算是进一步对皇帝加以控制。

    秘书省则掌管书籍历法,管辖的事务较少,作用也不多,真正起大作用的则是其他三省。

    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侍郎等职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官制改革之后,陈宇的脚步将再也停不下来了。(未完待续。)

二七一章 出兵朝鲜

    陈宇原来的情报组织探查对象只限于对北方几个重点势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宇的地盘越来越大,飞鹰囊括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个相当于陈宇的眼睛和耳朵的组织也不得不一再的扩编。

    飞鹰组织的核心成员俱是陈宇娃娃军的骨干,这些忠心耿耿的陈氏嫡系人员,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都已经成长起来,飞鹰组织也日益趋向成熟。

    河南方面的情报头子李元忠上任没多久就上书陈宇,表示如今情报组织已经成熟,能力实力都不在话下,已经是一个结构严密系统,这时候再叫什么鹰啊什么的,实在是不雅,强烈要求陈宇更改名字。

    陈宇觉得李元忠这个提议到也有些道理,动物的名字虽然形象却真不适合国家架构组织,虽然起名字并非陈宇所长,不过要是论起盗用名字,天下间就没人能比的过陈宇了,思索良久后,陈宇大笔一挥,气势磅礴的三个大字便跃然于纸上——锦衣卫。

    名字刚刚定下来,蜀中的锦衣卫头子就发来消息了,陈宇对司马子如具体用了什么手段并不知情,只知道他和蜀地的“太子爷”萧圆照打得火热,两人已经成为莫逆之交。

    司马子如本来就是东晋皇族后裔,虽然早已经破落,但是他平时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很有一手,论起吃喝玩乐的花样,天下也没几个人能比得过的他,总之萧圆照现在对他已经极为信任,如不是身份有别,恐怕两人就要结拜兄弟了!

    司马子如提出和魏国交易丝绸等物品可以获得暴利,萧圆照也欣然接受,有了这位世子的帮助,交易轻而易举就成功了,陈宇购买下这些物品再将一部分倒手到西域。想不挣翻了都难。

    和厭哒国使者接触后,西域这条道路算是比较畅通,杨忠本人虽然还未回来,但是消息却源源不断的在向外传送,杨大将军和陈白袍已经和波斯人取得了联系,一旦陈宇准备充分,便可和波斯夹击厭哒,到时候不愁这个国家向历史上一样销声匿迹,统治整个西域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

    至于对吐谷浑的交流,陈宇除了文化输出以外。输出最多的则是和尚……,北方大量禁佛后,陈宇有意无意的将很多真有本事或者真很能忽悠的佛教大师都送到了吐谷浑,吐谷浑这个辽东慕容鲜卑的后裔,对佛教还是很虔诚的,对远道而来的高僧也是来者不拒,不但收留还好吃好喝供起来,这样一来北方之前教派带来的弊端,不久就会全转到吐谷浑身上……

    西藏地区地势颇高。外人一下子并不能适应,想进攻世界屋脊就要多准备些时日,陈宇用宗教来软化青藏高原的民族,不只是吐谷浑。对还未崛起的吐蕃也会起到很大作用,当然陈宇更希望能尽量少死人,文化输出依然是陈宇的主要方针,陈宇正准备嫁一个皇室宗亲过去。就像大唐嫁文成公主一样,绝对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效果!

    领土之外的势力,最重要的必然是萧衍的大梁帝国。梁国虽然已经日薄西山,对陈宇构不成任何的威胁,哪怕萧衍尽全国之力开展北伐,陈宇也有信心将对方轻易击败。

    但是想在不使用火药的情况下主动进攻,一举拿下梁国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最主要是就算能击败梁国,但是想尽快控制南方的各个阶层却很难,毕竟南方多年格局稳定,从未出现北方这种混乱,陈宇等人总结的结果正是,平南方易,但想在南方施行改革却一定会比北方难得多。

    至于侯景这招棋到底能不能取得重要作用还未可知,陈宇已经非是初出茅庐的小子,他不会因为心软而放弃侯景霍乱南方的机会,就像他当初不会心软建议尔朱荣不要屠杀朝臣一样,陈宇相信乱极才能治的道理,南方不彻底打碎是无法重建的。

    也还在筹划中的各地局势相比,东北方向的局势就明朗得多了,勿吉人一往无前的对高句丽发动了猛攻,开始的时候确实很顺利,打了高句丽人一个措手不及,紧接着新罗和百济也在高句丽人后背插刀子,高句丽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貌似突然来临了。

    正如陈宇所料,在空前的危机之下,高句丽国内各个势力终于先把矛盾放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个有着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