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功贼-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是高兴。好久没看到这么多米了!”程朱氏伸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强装出轻松的笑容回应。“娘这就给你做顿干饭。咱们家里刚好还有几块咸菜,也给你蒸了吃掉!”

    “嗯!”程小九不相信娘亲的谎言,却也不准备拆穿。他有把握通过自己察言观色,看出娘亲到底哪里不高兴来。如果是自己做错了,便悄悄地改回去,保证不让娘亲再伤心便是!

    程朱氏爱怜的摸摸儿子的头,心中暗自叹息。儿子居然长得这么高了,不知不觉间,自己居然要踮起脚,才能摸到他的头顶。吃完饭,就给他收拾东西,让他跑路吧。自己现在多看他几眼,晚上母子一别,可能就永远再无相见之日了。

    “娘,娘你怎么又哭了!”看到溪流般的泪水从娘亲脸上滚落,程小九心里愈发惊慌。半蹲下身子,盯着娘亲的眼睛追问道。

    “没事,没事,娘给你去做饭!”程朱氏赶紧侧转头,用力抹净了眼角。她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成为儿子的负担。衙门里素来暗无天日,没有钱打点,任何人都不能囫囵个出来。儿子只不过想让自己吃顿饱饭而已,不应该进那种地方,不应该为了一顿饭将小命葬送掉。他毕竟才十六,虚岁才十六啊!

    “我来烧火!”程小九无法问到真实答案。只好闷闷地蹲在灶前,用火筷子拔开余灰,找到几个埋在灰底下的火引子。买不起昂贵的火折子,他一直用这个办法省钱。每次做完饭,都用灰将一段木炭盖住做火引子,下次做饭时,便不用重新点火。但这种办法会让屋子很热,冬天还好,夏天则令人受老罪了。

    青烟和水汽从灶台上袅绕起来,将母子二人的目光暂时隔开。屋子里变得静悄悄的,米在锅里滚动的声音清晰可闻。站在灶前想了一会儿心事,程朱氏重新打开锅盖。先用一把木笊篱将煮得八分熟的米从锅里捞出来,然后用竹瓢将米汤小心翼翼地舀入一个瓦盆。接着,重新在锅里边放上一瓢清水,摆好蒸笼,准备将米饭蒸干。

    以往到了这个阶段,总是要向米里边扮野菜的。程朱氏习惯性地把手伸向菜篮,却有迅速缩了回来。她决定奢侈一次,临别前给儿子吃一顿纯白米饭。吃饱了的人才能走得快,菜团子不顶饥,万一儿子在半路上就饿了,荒山野岭间可没地方找吃食去。

    程小九默默地看着娘亲在灶上忙碌。记忆中,母子二人至少有两年没这般奢侈地吃过纯米饭了。娘亲总是说,过日子要细水长流。不能吃了今天不管明天。只要日子能持续下去,将来便有希望。尽管很多年前她就这样坚定地认为,至今“希望夫人”依旧姗姗未至。

    饭很快就熟了。咸菜和野菜拌成了一盘,花花绿绿很吊人胃口。程小九从娘亲手里接过一大碗饭,唏哩哗啦拔落肚子。干了半天活儿,他的确有些饿得狠了,以至于手中的饭碗都见了底儿,才注意到娘亲一直在愣愣地看着自己,面前只摆了一个空碗。

    “娘,您怎么不吃啊?赶快吃吧,这米香着呢!”程小九放下筷子,咀嚼,一边含混不清地问道。

    “娘这就吃。你慢一点儿,锅里多着呢!”程朱氏慈爱地笑了笑,抢过儿子的饭碗,又加了尖尖一大勺子米饭。然后站起身,缓缓走到灶台上的瓦盆旁,去舀里边的米汤。

    “娘也吃干的么!”程小九赶紧从桌案旁跳起来,制止娘亲以米汤充饥。家里的米汤从来没浪费过,但自己吃干饭,却让娘亲一个人喝米汤的事情,他还做不出来。

    “娘吃,娘先喝碗米汤润润!”程朱氏笑着答应,手中的陶碗却不肯交给儿子去添饭。

    “娘,米多着呢。那缸里边是整整十斗米。老周家的诚伯赏识我干活卖力气,特意叮嘱过家丁,一两都没克扣。明天我再去干一天,他们答应再给我一斗半米!”为了让娘亲也吃干饭,程小九大声汇报。

    “你是说这米是你给老周家干活赚来的?”程朱氏手中的陶碗抖了抖,差点没摔在地上。儿子平日并不是个擅长撒谎的人,即便为生活所迫做了贼,也不可能将粮食的来路编得这样圆满!莫非他真的交了好运?做娘的从一开始就不该怀疑他?程朱氏瞪圆了酸涩双眼,目光中充满了犹豫。

    “当然了。刚才外边打雷,您听见了么?”一瞬间,程小九明白了娘亲落泪的原因,哭笑不得地解释道:“就是那会儿,我第一个冒着大风大雨帮他们家给运粮船盖漆布,他们感谢我,所以给了我十斗米的报酬。对了,不止是我一个,隔壁家的王二毛也得了十斗。本来他们提出的赏格是五斗,但我们两个冲在最前边,所以得的最多!对了,还有两吊钱,两吊十足的肉好啊,您看,您过来看。”他从饭桌上跳起,三步两步跑到木塌旁,扒开破衣烂袜,露出肉好温暖的光泽。“这么大两吊,我借了车才推回来。从码头到咱家,很多人都看见了!”

    那么大的雷声,那么亮的闪电,还有两半边天晴空万里,中间一线乌云密布骇人景象,整个馆陶城中,有谁能无动于衷?程朱氏愣愣地看着儿子,想笑,有无法笑得出来。半晌,将米汤放在一边,用手捂着嘴巴呜咽道:“你,你不怕闪电劈到啊。你这孩子,胆子也忒大了!”

    “嘿嘿,嘿嘿!”程小九解释清楚了与娘亲之间的误会,一颗心立即轻松起来。“怕啥,我这不是好好的么?”他笑着说道,伸手将娘亲喝剩下的米汤倒回瓦盆,重新在碗里盛上了满满的干饭。“我从小到大,都没做过缺德事情。雷公怎么会劈我啊?您赶紧趁热吃饭吧,冷了,饭就不松软了!”

    “就吃,就吃!”程朱氏歉疚地看了一眼儿子,坐回桌案边,大口大口地吃起了米饭。这是儿子赚来孝敬她的,儿子长大了,能让一家人吃饱饭了。她幸福地咀嚼着,心里边充满自豪。

    唯恐娘亲留下心结,程小九一边吃,一边比比划划地,将今天的全部经历讲述了一遍。从开头替王二毛挡灾,到在船上借监工之手教训两个欺生的力棒,再到天上如何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一直讲到张姓商贩如何重金招募人手帮忙,自己如何带头冲上甲板。诸如此类,讲得兴高采烈,得意洋洋。

    程朱氏静静地听着,目光中不时流露出一丝赞赏。儿子像极了他父亲当年的模样,有胆气,有担当,乐于助人,并且性格中带着一点点小聪明。如果他父亲还在的话,应该能给他谋到一个好差事。想到这些,她心中又觉得十分不甘。如此聪明又善良的儿子,不该沦为一个力棒。他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头顶金盔,身穿锦袍,而不是连双像样的鞋子的都穿不起。

    吃完了饭,母子二人将碗筷收拾干净。以往这个时候,是程朱氏为儿子小九规定的读书时间,她会做着针线活,在旁边笑着听那些自己根本不懂的章句。可今天,做母亲的却不想再让儿子继续用功。她笑着从包裹里翻出一件没有打补丁的长衫,又拿出一双千针百纳底的布靴,轻轻摆在儿子身边。

    “穿上他,从米缸里舀两斗米,给你岳父送去。让他也尝尝新鲜。如果娘猜得没错,你拿回来的是湖广的新米呢。”在程小九狐疑的目光中,做娘的笑着叮嘱。

    “去给姓朱的送米?”很少跟母亲顶撞的程小九立刻皱起了眉头,“娘,您想什么呢。姓朱的根本不在乎这点东西。您对他再好,他也不会看上咱们母子两个!”

    “说什么呢你?”程朱氏少有地板起了脸,低声斥责道:“再怎么着他也是你的长辈,你不能如此不分大小。”看着儿子委屈的目光,她心里有没来由地一软,收起怒容,强笑着补充,“去吧,听娘的话,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他好一些,他也就对你好一些。怎么着两家都是换过八字的,你堂舅是读书人,即便想悔婚也未必拉得下脸。”

    唯独有最后一句,程小九认为娘亲说到了点子上。“他的确拉不下脸来悔婚。但咱家有起色之前,他也不会将杏花嫁给我!”

    “你这孩子啊!”程朱氏用手指戳了儿子额头一下,叹息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说死了咱家在你手里不会重新好起来!他是你岳父,也是你堂舅,如果他能拉你一把,你将来的路也会顺利些!”

    “找他帮忙,不如找门后的灶王爷!”程小九低声嘟囔。却不敢再跟娘亲顶撞,病怏怏接过衣服,穿戴整齐。然后肉疼地看到自己辛苦一整天都未必能赚来的白米被娘亲舀到口袋中送人,只为了换取一个渺茫的希望。

    而某些人的心,真是肉长的么?他不相信,半点儿都不相信。

第一章 城南(六)

    他知道堂舅兼岳父不会领娘亲的情分。虽然娘亲与他是亲叔伯姐弟。当年父亲没出事时,堂舅朱万章可不是这般冷酷。程小九记得堂舅带着表妹小杏花几乎每年都会不远千里地到京城探亲,每次在自己家里一住便是三、四个月。尽管自己厌烦透了带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姑娘玩耍,堂舅还是硬与父亲换了八字,把小杏花许给了自己。

    而自从父亲受了贺若老将军的牵连,被剥夺车骑都尉职务,发配边塞之后。堂舅便再没登过门。虽然那时自己家从京城搬回了平恩县,堂舅家就住在馆陶,与平恩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足百里之遥。

    恶贼张金称攻破平恩,自己与母亲到馆陶,来投奔堂舅这个距离最近的亲戚。结果,除了一口裂了纹的铁锅,几件旧衣裳外,别无所获。即便连驴屎胡同这个破院子,还是自己娘亲用最后的积蓄从堂舅家租来的,租金一收便是三年整,价钱一文都没比别人少要。

    “你岳父这样做,也是为了逼你上进。凡事往好处想,别把人想得太坏!”程朱氏将米袋递给儿子,絮絮叨叨地叮嘱。“杏花今年也不小了,等过了明年,便到了可以过门儿的年龄。你好好跟她说几句话,别对人家不理不睬的。她是个好孩子,你不在时,曾经来看过我好几回!”

    “嗯!”程小九无可奈何地应付。提起娃娃亲小杏花,他又是一头雾水。照理儿,他应该满意这门亲事。小杏花为人不像他父亲那般势利眼儿,长相也女大十八变,再看不到当年那个鼻涕虫的模样。早已出落得如春天里的苞蕾,只要暖风一吹,便能绽放出绚丽的颜色。但在内心深处,程小九却找不到半点对小杏花的亲近感觉。也许是因为其父亲的缘故,恨屋及乌。也许是性子合不来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反正,他并没有迫切地娶小杏花过门的**,无论家境宽裕还是窘迫,都没有过。甚至在关于未来无数个绚丽的白日梦中,也融不进对方半点影子。

    但他却不能拒绝这份婚事。虽然他知道,只要自己提出退婚来,朱万章老前辈肯定没口子答应。甚至会因为摆脱了自己这一家穷神,会原封不动地返还聘礼。类似的暗示,后者不止一次说过,甚至越挑越明白。可程小九不敢答应,他怕娘亲为此难过。朱家不可能存在的帮助,是娘亲的生活希望。如果这最后一丝希望也断掉了,他不知道娘亲的身子骨能不能熬过下一个寒冬。

    驴屎胡同在城南最破败的地段,朱家的大门却位于城北的成贤街,紧邻香火鼎盛的夫子庙。据说家住在这条大街上的人,儿孙们都会中进士,做大官儿。虽然朱万章在此住了三十多年,连郡里的第一波选拔都没能顺利过。

    从城南走到城北,足足花了程小九半个时辰。在这半个时辰里,他终于强迫自己的笑容看起来不那么僵硬,以配得上一个未来女婿的身份。可刚刚与岳父大人见了面,所有的努力便在瞬间崩溃了。朱老夫子最擅长的本事也许就是惹人发怒。虽然他在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总是能保持一幅彬彬有礼模样。

    “你身上是什么味道!”老夫子抽*动着鼻翼,不满地质问。从程小九进屋到现在,他连碗茶都没有命仆人端,反而毫不客气地对未来的女婿品头论足。

    码头上扛了半天大包的人,身上自然带着股浓烈的汗臭味道,无论怎么洗,也不会轻易洗干净。程小九被问得窘迫,低下头,强忍住怒气回答,“不瞒舅舅,我今天找了些力气活干,所以才赚了些白米。娘亲说让我送过来些,算不上什么东西,但好歹新鲜。”

    “嗯,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智。你能出去做活补贴家用,也是件好事!”朱万章将胡凳向远处稍稍挪了挪,避开少年人身上那令人窒息的穷酸气,沉吟着道。看在放在屋子脚的米袋面子上,他不想立刻赶对方走,但也提不起太多说话的兴趣,只好有一句没一句的瞎掰。

    “多亏了最近舅舅的点拨!”程小九咬咬牙,低声回应。

    “点拨谈不上,你明白我对你的良苦用心便好!”朱万章笑着摆摆手,毫不客气地将奉承话当做感激,“你们母子两个现在住的那个胡同,原名本是礼士胡同。取的是礼贤下士之意。是坊间的闲人愚昧,领悟不到古人劝晚辈上进的本意,硬将好端端将礼士误解成了驴屎。真的是侮辱斯文,侮辱斯文!”

    程小九心中不信,却也好生佩服堂舅的口才,抬起头,笑着回应:“怪不得自从搬到那里,外甥就觉得读书越来越有精神。很多原本觉得生涩的地方,读着读着便顺畅了。原来是先贤暗中庇佑的缘故。我回去后一定把这件事情跟我娘说说,让她也明白舅舅的居心!”

    “没必要跟你娘说这些。都是一家人,不用说两家话!”朱万章很受用程小九的马屁,手捋胡须,本来就不甚大的眼睛笑得愈发模糊,“你努力读书,舅舅看好你。一旦哪天鱼跃龙门,也不枉了你娘这些年的辛苦!”

    “是了,舅舅放心!”程小九笑着拱手。“只要朝廷重开科举,我一定去郡里边尝试一下。”

    “其实你这样子,最适合去做骁果。可惜朝廷点兵的时候,平恩被贼人围困,你没看到邸报!”朱万章见程小九绝口不提婚姻大事,心中巴不得对方忘记了,因此将话题越扯越远。

    “嗯,我也觉得可惜了一次机会!”程小九笑了笑,顺着朱万章的话头回答。

    如此干巴巴的话题,自然持续不了太长时间。又勉强应付了几句,朱万章便起身送客。程小九本来就没赖着不走的打算,笑着向堂舅告辞。临出门,小心翼翼地看了看靴子底,确信没踩走了堂舅家任何富贵气,才迈开脚步。

    朱万章将未来女婿的小动作全看在眼里,偏偏抓不到对方的把柄,发作不得。正憋得火烧火燎间,一个粗壮的身影硬生生从正房追了出来,三步两步追上程小九,热情十足地问候道:“是小九啊。好不容易来一次,怎么不多坐一会儿?杏儿带着贴身丫头去她好朋友家里了,估计再过片刻就会赶回来!”

    光听身后的动静,程小九就知道说话的是自己的妗子朱杜氏。连忙笑着回头作揖,斟酌着答道:“不坐了,舅舅很忙。我也得回家去读书。再晚了日头就落了。”

    “你这孩子,每次都急匆匆的,凳子都没坐热就走!”朱杜氏挡住丈夫,用七寸长的绣鞋狠狠地踩了后者的脚面一下,满脸惋惜。“杏儿前几天还说给你做件衣服呢。我见天热,便让她入了秋再动手。反正你夏天时也穿不到。”

    “多谢杏花妹妹。也多谢妗子!”程小九再次抱拳,“我这次来得匆忙,也没给杏花妹妹带什么礼物,妗子别怪我疏忽便是!”

    “嗯!”朱万章刚欲开口,脚上一疼,呲牙咧嘴。

    “你这孩子!”朱杜氏换了一只脚去踩丈夫,将丈夫的客气话硬生生给踩回喉咙里。“怎么还叫我妗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杏儿没定亲呢!该改口了,你们两个都老大不小了!咱们亲上加亲,这是十几年前就说好了的!”

    程小九笑着点头,却不肯顺着对方的意思来。“我知道,妗子。不过我现在还没有任何出息,不敢委屈了杏花妹妹!等过两年吧,我把程家振作起来,肯定拿轿子抬杏花过门!”

    “那我可等不及了!”朱杜氏一手掐腰,一手在面前上下晃动。把个老夫子朱万章晃得头晕眼花,压根底下蹦不出任何说辞。“杏儿既然许了你,是穿绫罗绸缎,还是吃糠咽菜,都是她的命,怪不了别人。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能拖着不让她出嫁。前天我去隔壁的老吴家,他的女婿也是像你这般大年龄,却早早地把女儿嫁了过去等着抱外孙。嘻嘻,那女婿怯生生的,看上去就是个懂得对妻子好的男人。”

    还没等朱万章和程小九两个说话,她再次用力跺了下脚。“不过,那老吴夫妻也挺有意思,居然讨了男方二十贯彩礼钱。街坊门笑他们夫妻卖女儿,他们却振振有词。说什么礼钱要少了,显不出女儿的身份来,会让女儿被夫家和街坊邻居们瞧不起。我呸!呸!就他们家荷叶那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