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在当时,洛阳是大汉帝都,即便是县令,其规格也远高于寻常。

    就好像后世的北京市市长,和郑州市市长相比,虽然都是市长,但北京市的市长明显高于郑州的市长。二者的规格不一样,摊阳令看似不高,但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什么人都能当。

    此外,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啊太守。

    黄巾之乱以后,周异被罢去官职,返回了老家,周瑜随父亲一同离开洛阳。

    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的年,别坚应关东诸侯之邀,出兵讨伐董卓。同时,他把家从富春搬到了舒城。也就是因为这一次搬家,使得剁策和周瑜相识。两人同年,当时都十五岁,所以便成了好友n周瑜好客,性情慷慨:孙策豪迈,为人大方,两人形同莫逆,后来周瑜更把自家城南的宅院让给别策一家,而且对别策更是升堂拜母,两人遂以兄弟之礼相待。

    兴平二年,周瑜前往丹阳,拜见周尚。

    时别坚已死,别策入历阳。他在渡江时写信给周瑜,周瑜便带着人马和粮草,迎接孙策渡江。

    后又和孙策先后攻破横江、当利。

    接着又渡江攻破秣陵,击溃誓融薛礼,转而攻占湖熟、江乘,进入曲阿,还击溃了刘缺……

    这时候,孙策已初具规模。

    他便对周瑜说:“以我现在的兵力,攻打吴县和会稽,平定山越已经足够。”

    周瑜旋即便返回丹阳……,毕竟他手下的兵马,是他叔父周尚的兵马,总不能一直跟随别策征讨。不过,在周瑜返回丹阳之后不久,袁术便派他的堂弟袁胤,代替周尚做了丹阳太守的位子。周瑜随着周尚返回寿春……此后,周瑜和别策之间,便减少了联系,不再来往。

    周瑜才学出众,即便是张昭,也为之敬佩。

    不过,张昭也有些好奇,当周瑜拜见过了苟衍之后,他轻声问道:“公谨,你怎么在这里?

    此前我听人说,你做了居巢长?……”

    “袁术,汉贼耳!我焉能从贼?”

    袁术称帝,便有了汉贼之名。

    张昭闻听,顿时喜出望外,“如此说,公谨此来,便不走了?”

    “嗯”,“那有没有告诉伯符?”

    “这个……我途径阳羡时,仲谋应该已经告知了。

    对了,我来为你引见一下……叔父,这是侄儿的好友,名叫鲁肃,字子敬,原是东城长。”

    对鲁肃这个名字,苟衍倒是没有太留意。

    但曹朋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他骇然抬起头,向周瑜身边的青年看去:这就是那三国第一老实人吗?

    三国演义中,鲁肃鲁子敬堪称第一实诚人,屡屡被诸葛亮所欺。

    后来还有一处单刀赴会的戏码,更是把鲁肃说的如小丑一般。加之演义中,周瑜沁胸狭窄,气量甚小,多次谋害诸葛不成,最终被诸葛亮气死。使得前世曹朋,对东吴众将并无好感。

    可是看眼前这周瑜,却不是那种小气的人。

    而鲁肃看上去精明强干,一身戎装,更透出英武气概。

    这和曹朋印象中的鲁肃同瑜,好像不太一样。但不得不说,曹朋觉得眼前这周瑜和鲁肃,才是历史中真正的周公谨和鲁子敬。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插梧灰飞烟灭。

    此等人物,又怎可能是小气之人,又怎可能是那‘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周郎呢?

    眼见周瑜风采,目睹子敬之英武,曹朋不由得,有些恍惚起来。

    而周瑜此时,则好奇询问:“方才我听有人在此赋诗,其意清远高洁,莫非是叔父所做吗?”

    终于又返回了正题,张昭不免有些羞愧。

    他轻声道:“非休若所做,而是休若之书幢即兴。”

    如果网才那一首诗,真的走出自苟衍之手笔,张昭反倒不会如此。

    你堂堂名士,让你做赋,你弄个非主流的七言。说实话,张昭反而有了借口,可以小小的嘲讽一下。可问题是,那阙诗章,却是处在曹朋之手。他张昭偌大的一人,总不可能为此,而去找一个小书童的麻烦9

    再者说了,那首七言的确不错,颇有意境。

    即便是张昭,也无可挑剔。

    他如果硬要去找麻烦,那就下作了张昭就算是再不要脸面,也不可能去为难曹朋。

    这年月的文人,品性很不错。

    当然了,偶尔会有些歪瓜裂枣的蹦出来,但总体质量,还是很不错。

    能尊为‘名,士,这个‘名”有时候并不是单纯的文化和才学。还包括了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考究。若是道*德不好,纵有才学,也未必能冠以‘名士,之称。至少张昭的道*德并不差。

    周瑜闻听,不由得讶然。

    他好奇的看了一眼曹朋,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温和笑容。

    “今日与叔父在震泽重逢,确是一桩喜事。又闻好诗,公谨不免心痒,不若献丑抚琴一曲,以应和今日之事?”

    苟衍顿时笑道:“常听人说,公谨乐律无双,今日我有耳福了!”

    包括王朗在内的众人,都纷纷点头。

    曹朋更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站在苟衍身后,默默无声。

    不是他不想说话,而是他心里有些紧张。此前,他接触过很多人包括一些特牛之人n但总体而言,那此人大都和他没有冲突…………可眼前周瑜,却注定了会和他成为敌人。别看他姿容俊美,笑容温和。可是在刚才看向曹朋的那一眼中,曹朋清楚的感受到了一种压力。

    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王霸之气吗?

    曹朋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原因,这心思突然间变得纷乱,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挫败感……

    忽而,琴声响起。

    就在曹朋魂游天外的时候,张昭已命人在湖畔摆好了一应器物。

    大凡张昭苟衍这些人出游时,都会做好完全的准备。而周瑜此次举家从舒城迁移过来,更带的非常齐全。

    曹朋清醒过来,抬头看去。

    只见苟衍等人已围坐在周瑜旁边,静静聆听琴声。

    周瑜的那副琴,也是用上等的桐木所造。不过琴弦颇有古怪,看上去平淡无奇,但随着周瑜拨动琴弦,却泛出一抹抹奇异的绿色芒影,犹如幽潭碧波之中,泛起的绿漪波纹,层层散开。

    曹朋不太懂得这音律之学,可是却也能感受到琴声之美。

    一曲毕,那琴声萦绕不绝,令人陶醉其中。

    许久之后,苟衍长出了一口气,轻声道:“此曲,若天簌否?我曾听人说,曲有误,周郎顾、……今日一见,方知此言不差。哈哈哈,江东果然是人才辈出,只闻一曲,某心愿足矣。”

    张昭王朗鲁肃,纷纷表示赞同。

    一方面,他们是称赞周瑜的琴声,二来则是钦佩苟衍的胸怀。

    曹朋所做的七言虽然绝妙,但是和周瑜的琴技想必,终究还是输了一筹。

    苟衍虽然没有明说,却在言语中表示出,曹朋的七言,比之周瑜的琴技,终究是有所不如。

    这,就是一种胸襟!

    曹朋也不禁笑了……

    又何苦在这里自哀自怨?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周瑜的琴技的确高明,除非曹朋觉得,输了似乎也没什么了不得。在他想通的一刹那,这心胸和眼界,也随之一下子变得广了。

    “此琴,莫非绿漪?”

    王朗好奇的看着周瑜身边的古琴,忍不住问道。

    绿漪,是古之名琴。相传汉代泡妞大师司马相如,就是凭此琴走《凤求凰》,而打动了卓文君。

    曹朋倒也听说过这个典故,不禁也有些好奇。

    周瑜微微一笑,“正是绿漪!”

    “今日先得一阙七言,又闻公谨之琴,足矣,足矣!”

    苟解哈哈大笑,站起身,见道路已经通畅,于是笑道:“既如此,我们还是快些赶路,我已迫不及待,想要一睹江东英才之风采。”

    张昭恭敬起身,侧身让路。

    对于苟衍,张昭此刻无比尊敬。

    相比较,王朗虽然是使团的正使,但与尊衍一比,还是缺了些风范。

    周瑜和鲁肃也站起来,躬身送苟衍上车。

    曹朋紧随苟衍身后,突然间想起了一件事,猛然停下脚步,扭头向鲁肃看了过去。

    鲁肃从头到尾,并没有表现的太出色,其人慎言,似乎不太喜欢说话,也不太喜欢表现自己。

    但那种沉静,与周瑜的雄姿英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突然快走几步,到了苟衍的身边,在苟衍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苟衍一怔,也停下来,扭头向鲁肃看过去。

    “子敬?”

    “?……,学生在。”

    苟衍展颜一笑,轻声道:“子敬好手段,一招金蝉脱壳,却把个袁公路,玩弄于股掌之间。”

    鲁肃闻听,先是露出茫然之色,但旋即…………脸色大变!

    推荐仙侠小说‘长生不死I,为求长生,图谋天下!

    我钟山,要建立无上天庭,收集天下气运,冲刷己身业障,至此迎抗天威,逆改凡命,成就仙命,长生不死。

    二十五岁来到这个修行世界,钟山~直在努力,却发现仙凡差距太遥远,凡人一生努力,无法成仙。联陀一生,八十年红尘翻滚,磨砺了钟山一颗沧桑透亮的心。终于,在白发苍苍、大限将至的八十岁高龄,迎来了进入仙门的最后机会。入仙门,寻仙道。为求长生,图谋天下。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功名!

    为了长生。修功名者,建立天丵朝收集天下气运!修积阴德者,创立圣地积攒无量功德!修风水者,更是能够沟通阴阳两界,两界夹径中逆改凡命!修运者,…………,!修命者,…………!(!~!

    ..

第177章 孙家有女

    金蝉脱壳,是一种生物现象。

    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曾经出现过: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过金蝉脱壳这个名词,在东汉末年还没有出现。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用‘蝉蜕,来进行解释。

    毫无疑问,从苟衍口中说出‘金蝉脱壳,四个字,是源于曹朋。

    历史上!这个成语作为军事计谋正式出现,应该是源自于宋代的《三十六计》不过,其含义并不难理解。鲁肃是个聪明人,一下子便听出了苟衍的意思,不由得顿时心中一颤。

    鲁肃,出生于富豪之家,是淮南豪族。

    天下大乱时,他不仅不去治家事,反而大量施舍钱财,出卖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良,在东城一带极有威望。为此,连袁术也对他生出了敬重之意,任他为东城长,也就是东城县长。鲁肃因此,而名扬淮南,甚至连周瑜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对他也是非常的重视。

    去年,周瑜曾拜访鲁肃,请求鲁肃资助粮食。

    作为丝南最大的粮商,鲁肃当时的情况并不太好。家中只到下两困米,一困约三千解左右。鲁肃毫不犹豫,便指着一困米,让周瑜拿走。也因为此,两人结交下深厚友谊,非常牢固。

    早在去年,袁术败走淮北,其治下法度废弛。

    鲁肃便看出袁术不足以成就大事,于是便生出叛离之心。

    但鲁家家大业大,想要一下子撤离,并不太容易。于是鲁肃在肝贻买下云山米行,做出鲁家准备扩大淮南产业的姿态。同时又通过云山米行,把家中的资产秘密转移到了江东。而后他便投奔周瑜,和周瑜一起东渡江水。这件事他做的自以为很秘密,连周瑜也不清楚。

    可苟衍这一句‘金蝉脱壳”一下子扰乱了鲁肃的心思。

    “子敬,你怎么了?”

    周瑜看出鲁肃有些心思不宁,便上前轻声询问。

    鲁肃目送苟衍登上马车,使团缓缓启程。突然深吸一口气,“公谨,苟休若绝非等闲之辈。”

    “这是当然!”

    周瑜笑道:“苟氏八龙之后,三若一豫最出众。苟休若是三若之一,又岂是等闲?”

    “不,我是说,他不像你我看上去那么简单。”

    “此话怎讲?”

    “还记得我在东城变卖土地吗?其实是我准备东渡的一个准备……我借由在吁胎开设米行,囤积粮米为借口,通过吁胎将家产秘密转移到了曲阿。原以为我做的很隐秘,可是这苟休若,竟然看出了破绽。他刚才说我‘金蝉脱壳”这四个字,端地是最妥帖,也很形象。”

    周瑜一怔,轻轻点头。

    对于鲁肃转移资产的行为,他还真不是特别清楚。

    上次去鲁肃家中借粮,身为淮南第一大粮商,家中居然只有两困米,令周瑜感觉到?乞惊。

    只是,冉瑜当时并没有往深处去想。

    如今看来,当时鲁肃已准备转移产业,做好了叛离的准备。

    相比鼻肃起来,周瑜这次东渡长江,就显得很仓促。只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鲁肃胆大心细,智谋过人。其人谋后而动,考虑事情也非常的周全。这也是周瑜对鲁肃最为看重之处。

    金蝉脱壳……

    真的很形象!

    在盱贻设下一个壳子,面后悄然脱身。

    不过,苟衍竟然能看出鲁肃的计划,让周瑜也有了警惕。

    苟氏三若,友若休若文若,文若最强。相比之下,苟谈和苟衍,被苟或所掩盖,倒显有些平庸。周瑜一直把苟衍看作长辈,但事实上要说周瑜对苟衍有多么重视,倒还真的说不上。

    也许,自己看走了眼?

    周瑜那双璀璨如星辰般的眼睛,眼角一挑,闪过一抹精光。

    “看破又能如何?”

    他轻声笑道:“苟休若还不至于如此量窄,坏人的好事。”

    鲁肃点点头,“咱们快点跟过去,顺便询问一下张子布。”

    “正合我意。”

    周瑜和鲁肃两人飞身上马,追上了张昭的车马。

    随后,两人登上马车,与张昭在马车里,认真交谈起来,一一一、一一一一吴县的历史,非常久远。

    远在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避让王位,从歧山脚下的周原本荆蛮之地,在梅里与当地土著结合,建立了勾吴。西周初,武王克商后,封泰伯五世别周章为吴子,吴国始名列诸侯。

    公元前514,也就是阖阁元年,伍子胥修筑阖闹大城,便是今之吴县。

    后历经吴越之战,战国更迭,吴县从一个边荒小城,逐渐演变成了江东地区最为繁华之地。

    最初,吴县属会稽郡。

    在永建四年,也就是129,会稽郡一分为二。

    钱塘以西,设置吴郡,以吴县为治所n而会稽郡则迁涉治所到山阴县,从此形成江东二郡。

    这里,在后世,就是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

    抵达吴县时,天色已晚。

    别策率江东诸臣出吴县十里相迎,显示出对使团的足够重视。

    不过曹朋并没有见到孙策。因为苟衍早在抵达之前,便离开了马车,乘马和王朗张昭一同行进。

    这,同样也是一种对孙策的尊重。

    曹朋和夏侯兰坐在车上,随大队人马进入吴县城门。

    随即,便被孙策派来的使者,安排到了吴县最为华丽的驿馆中歇息。而苟衍等人,则因为出席酒宴,所以没有一同入住驿馆。丹徒一战,曹朋夏侯兰在使团之中,立下了足够的威望。

    所以使团非常自觉的把一套很宽敞的跨院,先行安排出来。

    这跨院里,设有独立的马厩,回廊和庭院……环境应有,屋后还有一个竹林,显得很清幽。

    曹朋和夏侯兰径自把马车赶进了院落,并招呼几名家将,搬运马车上的行李。

    一名驿馆小、吏,紧随左右。

    这也是江东方面给予苟衍的重视。

    专门安排了一名小吏,随时等候召唤。若有任何不满或者不足,可以通过小吏,传递上去。

    小吏的年纪倒也不大,约二十上下。

    身材不算特别高,但是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

    他皮肤黝黑,手掌粗大,似乎是久务农活所致。但气质很好,有一丝书卷气,谈吐恭顺笃慎,颇有条理。他随着曹朋站在门廊上,看着几名家将自行忙碌,而曹朋却不过去帮忙,不由得有些好奇。

    就在这时,两名家将抬着一个箱子从车上下来。

    也许是由于长途跋涉的缘故,那箱子底儿有些松了。加之箱子沉重,才一离开马车,就听呼啦一声,箱子里的书卷就散落地上。苟衍好读书,即便是出使江东,也会带一箱子书籍。

    曹朋一见,连忙跑了过去。

    “快点把书收好,否则先生回来,必然责怪。”

    而后,他回身对小吏道:“可否请先生辛苦,找个箱子过来?”

    “喏!”

    小吏连忙答应,飞快跑出去,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