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如此?”

    “确实如此。”

    慕容伏允咬咬牙,最后长叹一声。

    “传令,南撤二十里。”

    “大汗。”拓跋赤辞连忙喊道,“这时后撤,那岂不是前功尽弃,李世民可就得到增援了。再给我半天时间,我一定拿下陇西城,生擒李世民。”

    慕容伏允摇了摇头,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这个姓张的唐军大将是谁,可是这支唐军能够让细封思明都来不及派人突围报信,就把他三千人马全歼,那说明这个姓张的很厉害,这支唐军也非常厉害。

    要不然,击败细封思明不难,可却要把他全歼,一个不漏掉,这却是非常难的。而那支唐军做到了,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

    这让慕容伏允心生畏惧,他想到了十几年前,那些隋军将领。

    他一次次试图反抗,可一次次被无情的击败,一次次只得败走雪山,四处躲藏。那是股子深刻在心底深处的恐惧,本以为他复国了,他实力强大了,但现在,前有李世民万余人以一座小县城硬抗他五六万大军七天七夜的猛攻,后又有不知名的唐军张姓大将轻易的歼灭他三千人马,连条漏网之鱼都没有。

    “撤!”伏允无力的挥动着手臂。

    陇西城头上。

    李世民本来已经做好了今天与城同存亡的决心,甚至遗书都写好了。

    可吐谷浑人都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了,却停止了行动。

    当东方传来战鼓之声,传来那隐约的呜呼之声,李世民激动的面红耳赤!

    “援军来了!”

    房玄龄喃喃的重复着李世民的话,一脸不可思议。

    长孙无忌更是目瞪口呆,“哪来的援军?难道是张三,不可能是张三。张三手里就那点新募之兵,他怎么可能来,他路上如何突破羌人拦截的?他怎么有这个胆子,如何有这个本事?一定是其它援兵到了,肯定是陛下知道了这里的情况,把京中最后的禁军也派来了!”

    李世民眺望着东方,站在城头,能看到那个方向的一条黑线。

    “不,不会是京中的禁军。京中就算知道我们的消息,也赶不及的。他们来也不会这么快赶到,能在这么快时间里赶来的,只有一个可能,是张三来了!”

    “可是,他怎么做到的?”

    “是啊,他怎么做到的。”李世民一脸笑意,”他总能做到的,当初在河北,我酒醉之下让他入洺州城劝降,这本来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他却做到了。孤身入敌穴,成功的策反敌军大将,让其夺门献城。洺州城里,张三一人胜却十万兵。”

    “告诉大家,张文远率领援兵来了!”李世民哈哈大笑。

    “让大家准备好,我们准备迎接张三入城!”

    李世民也不知道张超怎么就能一路来到这里,也不知道他要如何入城,可是不管那些,张三的出现,就如漫漫长夜里出现的一线曙光。

    “若是这次我能不死,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他的救命之恩的!”李世民喃喃的低语。

    长孙无忌呵呵的笑,“嗯,我以后也一定不再对张三抱有成见。”

    “呜呼呜呼呜呼。。。。。”

    “呜呜呜呜呜!~~

    房玄龄不可思议的看着城下吐谷浑人在撤退,他们真的撤了,那面白色大旗在向南撤去,无数吐谷浑人跟着南撤。

    “吐谷浑居然撤了?”

    “他们怂了,哈哈哈!”

    “张三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他如何做到的?”

    城外。

    张超率领的兵马,距离吐谷浑不到五里,就在他犹豫着是否要停止前进时,吐谷浑人居然南撤了。

    “哈哈哈!想不到我如此霸气侧漏,直接把吐谷浑人给吓退了!”

    “传令,继续前进,入城!”

    很快,吐谷浑人已经撤离了陇西城下,而张超率领的一万余人,还有大批粮草器械到了城下。

    李世民站在城头,看着那面迎风飘扬着的张字大旞,还有那六纛,忍不住笑了。

    “果真就是张文远!”

    “我服!”长孙无忌呵呵的只剩下傻笑了。

    劫后余生,这种感觉真好!

    月票2100了,意味着我加更完这章,依然还欠17章,怎么感觉这债越欠越多了啊!外站看书的兄弟们,希望也能来订阅支持几个,不期望你们能全订,但订阅个四五块钱总好吧,跪求大家了,最近没推荐,订阅在掉啊!(未完待续。)

第319章 横刀立马,唯我张大将军!(为qixiaoyege2加更!)

    谢谢qixiaoyege2的万赏,也谢谢群里兄弟们的生日红包,谢谢大家的生日祝福!一百万字了,从发书到现在三个月时间,这个更新速度也是没谁了。

    武德五年,仲夏。

    陇西城外,渭水河边。

    李世民亲自出城迎接到来的张超一行,当他目光在那六纛之下寻找了半天之后,才终于确认,来的真的只是他委任的右后军总管张超而已。

    右后军总管张超,右前军总管李守素、左后军总管许敬宗,还有右后军司马崔善福,参军马周、岑文本,秦州刺史李淹。。。。。。

    张超跳下马,来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还活着,只是有些狼狈,瘦了点,眼睛还是血红的,身上的铠甲都结着暗红的血痂,有股血腥气扑鼻而来。

    “末将右后军总管张超,救援来迟,请元帅恕罪!”

    李世民上前两步,一把扶住张超的手臂。

    “本帅感激还来不及呢,文远啊文远,你真是太出乎我们的预料了,真是来的太及时了。”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一个个都看着张超,目光中也满是感激。晚来半天,张超就只能给他们收尸了。

    陇西城里,活下来的万余军民,每个都对张超充满了感激。

    “血战七日夜,杀敌五千余,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幸得你救援及时,方未城破军灭!”李世民也顾不得其它,亲切的挽着张超的手,叹息着道。

    这场战事,虽然规模不大,可却称的上李世民统兵打仗以来,最为凶险的一次。

    “城中伤亡多少?”张超问。

    两个都是胆大包天的家伙,此时都有些充满后怕。张超的背后,也早被汗水湿透了。

    说起伤亡,李世民脸色有些灰败,他带着四个军近一万三千人坚守陇西城七天,城中还有数千百姓。

    这七天,全凭着一口气撑着,最后还靠了一招缓兵之计又多拖了一晚,才能撑到张超赶来。杀敌五千余,但他们自己的伤亡也相当的惊人。

    在吐谷浑人的一轮轮不断进攻下,每次都是拿命填硬撑下来的。

    “战死了六千余,重伤一千余人,轻伤不算。”杜如晦吊着条胳膊,头上还缠着纱布,张超刚才差点没认出来,这位是那个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的杜如晦。

    “战死六千多,重伤千余?”张超也不禁吸了口冷气,这个伤亡数字可有些惊人啊。

    “战兵战死三千余,辅兵死千余,城中助战百姓死千余!”

    几个冰冷的数字,却处处透着这场攻防战的惨烈。

    这幸好是在城中,也幸好府兵是京师来的天子禁卫。

    就算除掉伤亡的百姓,李世民带来的一万三千人,也伤亡六千多,这意味着五成的战损。

    若是野战,几乎没有一支军队能打到剩下五成还能坚持,就算是守城,这也有些奇迹一般了。

    另一方面,李世民以一敌六,还打出了几乎一比一的战损。

    张超真的非常佩服,不愧是大将军王,武功天子,一般人估计真的做不到。

    “文远,你这一路上没有碰到吐谷浑人吗?”李世民心头一直有个疑惑。

    秦州刺史李淹在旁边忍不住道,“殿下,张学士真乃神人也,说出来也许殿下都不信。此前有六千余党项羌叛军在秦州肆虐。当时我刚从成纪赶到伏羌,在那里督办粮草,结果羌人就杀到了,他们三千人围了伏羌攻打,分出三千人往东袭击掳掠。。。。。。”

    李淹的口才很好,这位文官也挺有两把刷子的,出身于陇西李的李淹,还能跟皇家攀的上点远亲关系。李淹最出名的,就是他是当今对谱系学最精通的两人之一,另一个就是肉谱李守素了。

    可这位谱学家,在羌人围攻伏羌城的时候,却只凭着城里的五百士兵,和城中百姓,硬是挡住了三千羌人的围攻。

    不过李世民对这个不感兴趣。

    “三郎在沿河城,全歼三千羌军?”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全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就连张亮、侯君集、公孙武达,刘师立几将也都目瞪口呆。

    “怎么做到的?”

    李世民也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将了,他非常清楚张超手里的人马是什么情况,招募起来不到一个月,从未经过训练,甚至大半都还没成丁,一些年轻的中男,原来是农夫、工坊学徒,也没有什么装备,竟然能够一战灭掉三千羌人?

    哪怕是三百羌人,也不容易吧。

    而且还是全歼,没跑掉一个,这怎么做到的?李世民自问,若他是张超,肯定做不到。

    “殿下,末将也只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然后使了个诱敌之计,诱敌入城,围而歼之。”张超轻描淡写。

    在李世民的一再追问下,许敬宗发挥了自己的口才,把当时沿河城的详细形势说了一遍。从张超一路派斥候远出侦察,到提前发现了党项叛军,然后果决的后撤退回沿河城。

    再到几次城头防守,打退羌人进攻。

    然后张超大胆的诱敌入城,一万余军民,奋起还击,歼敌近千,俘虏两千余,一个羌贼也没放跑,自己的损失只有几百人。

    歼敌三千,缴获战马数千匹,武器铠甲许多。

    神人!张亮、侯君集、张公瑾诸将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久经战阵,却根本想不到张超这样的大胆计划,关键是张超并不仅是胆大,人家还确实赢的漂亮。

    唐俭、宇文士及、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于志宁、虞士南一干劫后余生的书生,更对张超生于无限钦佩之情。同是翰林学士,张超还比他们年轻那么多,可却已经能文又能武了。

    张超的沿河城的表现,他们只觉得能用天生帅才能评价了。

    可比谢玄、陈庆之,又或者是杨素、李密,总之都是牛逼的不行。

    李世民拉着张超,仔仔细细的上下打量着,张超都让他有点陌生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李淹也在一边为张超给好评。

    他带五百人守伏羌城守的凶险,结果张超大摇大摆的过来,直接把三千羌人吓退。

    “然后你就这样带着这些新兵和民夫,直接出现在了陇西城外?你就没想过,也许慕容伏允会看破你的虚实?”

    张超笑笑。

    “当然想过,末将也知道,这是在行险,犹如在细绳上行走,在鸡蛋上跳舞。可当时容不得末将考虑太多了,末将知道殿下还在坚守陇西城,兵微将寡,知道殿下在等待末将的到来。”

    “就算党项人真的识破我的虚实,可我起码赶到了陇西城下,最起码总还能为陛下吸引一些党项兵力,也许能让殿下突围。”

    李世民非常感动。

    “诸将士随我入城!”李世民拉着张超的手一起向城里走去。

    “千里救援,横刀跃马,所向披糜,唯我张大将军!”李世民哈哈大笑,笑的都快流出眼泪来了。

    两军欢呼着,一起进入陇西城。

    只有万余孤军,还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李世民都坚守不退。现在神一般的张超带着一万八千人和大批粮草军械补充赶到,李世民更不可能再退了。

    形势依然还很危险。

    可李世民认为他们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绝不能退。

    有两万多兵马,就算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新兵,可李世民也不退。

    如今军心士气正盛,他觉得可以守,他不但要守,还准备要打。

    新赶到的士兵接替了城防,新到的民夫、青壮,帮忙修补城防工事。城中的伤兵也得到了大批新运到的药品,得到了更好的医治。

    张超、许敬宗等和李世民等坐在县衙里议事。

    “终于能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还有肉干吃,爽!”长孙无忌大笑道。

    李世民也大口咀嚼着腊肉,狼吞虎咽。

    一口气吃了几大碗饭后,李世民长呼口气。

    “文远,你的右后军保留,把右前和左后两军新兵,全补充进中军、左右虞侯军和左前军中。”

    七军,一下子剩下五军。

    张超依然还是指挥着他的右后军,而且人马都保持完好。

    “休整一日,明日出兵!”李世民恨恨的道。

    “殿下,末将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张超出声。

    “你说。”

    张超整理了下思维,组织着词语,慢慢道,“末将以为,我们不能再打了。”

    “这话不应当是胆大能包天的张三郎说出来。”李世民望着张超。

    “末将确实不是畏战之人,只是眼下形势,我们开战,没有多少胜算,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危险的。城中眼下虽有两万余人,可真正的战兵只有六千人,而且还都疲惫无比,几乎人人带伤。”

    “若守城,有新兵补充,有粮草,自不惧五万吐谷浑人。可若主动出击,甚至是野外交战,则毫无胜算。殿下,那些新兵们没有了城墙保护,被吐谷浑人一冲,就可能溃散。”

    张超必须得劝李世民打消出兵的念头。

    他一路冒险来到了这里,成功的诈鸡,可不想最后却跑出去送了菜。

    “今日吐谷浑人撤退,不过是被我们虚张声势所骗,我们若是不出城,还能再骗一骗,可一出城,必然马脚败露。”

    被张超这么一番劝说,李世民原来心头的那团火也稍降下了不少。

    “那依你之见呢?”

    2200票了,累积欠更新十八章,小本子记下。(未完待续。)

第320章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世代荣华!

    朝阳初升。

    陇西城如同新生,一堆堆的火升起,尸骨在焚烧,陇西城也在血与火中重生。

    “我们应当趁现在吐谷浑人不明我虚实之前,与他们议和。”张超平静的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议和?”李世民之前议和过一次,但那不过是缓兵之计,是诈降。

    “是的,议和。”张超点头,“我们可以骗慕容伏允,可我们不能把自己也给骗了。我们现在的实力远不及吐谷浑人,仅凭几千疲兵是打不过几万吐谷浑人的。趁现在,与他们议和。”

    张超很信奉一条,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有些东西战场上拿不到,但可以从谈判桌上拿到。

    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什么?

    张超问李世民。

    李世民被这个问题问题到了,出兵是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吐谷浑人公然挑衅,犯大唐边界,连夺数州之地。

    张超再问,吐谷浑人为什么犯大唐边境,他们为什么敢?

    是啊,他们为什么敢?隋朝之时,可是直接灭了吐谷浑,一次又一次把慕容伏允打的只能在大雪山四处躲藏的。现在他怎么敢犯大唐边境?

    因为突厥人。

    大唐和突厥人在全面开战,江淮还有内乱,于是吐谷浑想趁火打劫。

    “殿下,说到底,如今最重要的是抵御突厥,二是平定江淮内乱,至于吐谷浑,他们算老几,连做我们主要对手的资格都还没有。现在不过是趁火打劫的跳梁小丑而已,我们暂时不要理会他,先与他和议。咱们目前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兵马抽调过来,因此不妨先安抚下他,等北方安定之后,将来再算这笔账!”

    打仗也是分清主次,不是见人就打,四处开战。再强的帝国,也无法做到这点。

    “与吐谷浑议和,让他们撤出芳、岷、渭等侵占之地,甚至可以给他们些金银。殿下,我们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保卫关中畿内,保护陇右,防止吐谷浑和梁师都与突厥人汇合,防止他们对我陇右的吞并。只要我们能够让吐谷浑撤出,那么我们此次的目的就算达成了。至于报复,那是以后的事情,一件件来,不能急。”

    “可慕容伏允会谈吗?”李世民问。

    张超笑笑,端起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我认为会,就看今天慕容伏允没有拦截我们入城,放弃了涶手可得的陇西城,这就说明慕容伏允心有顾虑,他并不想与我们硬拼。既然他今天会主动撤退,那么我们和他和谈,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再说,就算他一时不答应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先谈着,这也是缓兵之计。拖一天,我们就能多恢复些实力。可以从后方征召更多兵马,补充更多粮饷。若是我们能拖到北方战事有了结果,那更好了,到时大军回朝,调兵过来,直接开打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