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调兵过来,直接开打就是。”

    李世民摇摇头,轻笑。

    “我刚才确实有些未经深思熟虑,轻率了。文远,你以为谁可担此重任,前去与慕容伏允谈判呢?”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还打量着张超。

    张超只当没看见,反正不管如何,他是绝不会去当议和使者的。这次就算李世民亲自开口,他也要拒绝。

    好在李世民那个眼神似乎只是个玩笑。

    “延族,你可愿意往慕容军营去一趟?”李世民最后把目光望向了许敬宗。

    许敬宗嘴角抽抽,去谈判虽然也不是九死一生,但确实还是有危险的。而且谈判不是送信,谈判还得有技巧有本事,得达成目标。

    要让吐谷浑人答应和议,同意撤兵,还不能是太丧权辱国的条件,很难啊。许敬宗也想跟张超一样不接话,可他不敢。

    “属下愿意。”他这个左后军总管已经连兵都没了,目前只是李世民的中军幕僚而已。

    “好,我让人给你准备一批金银丝绸等,你马上就去!”

    张超笑看着许敬宗。

    “许总管,到了慕容军营,记得不卑不亢,不要表现的太急于求和。不然,容易让慕容看出我军虚实,咱们就算是主动去议和的,但也不能太顺着他们来。记住几条底线,渭、岷、芳、洮四州,吐谷浑必须交还我大唐。吐谷浑所掳之钱粮,可以带走,但大唐子民必须交还。至于那些叛乱的党项羌,可以随他们离开!这三条是底线,不能退让。”

    没有底线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摸清你的虚实,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而张超说的这几条,也确实是不能退让的。就算只是缓兵之计,也得有底线。要不然,就算和谈成功,那也是李世民的严重失败。

    到时,朝廷那边没法交待,甚至会让太子以此为攻击借口。

    “那就先这样,城防先交给右后军防守,我先去洗个澡然后睡一觉,好多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希望等我醒来时,听到的不是吐谷浑又围城了,而是已经同意撤离了!”

    诸将对于李世民把陇西城防重任交给了张超,也都没意见。

    凭着这一路来的精彩表现,张超已经不仅是个名医、学士,还是个天才将军了。大家放心的把陇西城交给了张超,然后去洗澡、睡觉去了。

    平静的一天。

    慕容伏允直接把兵撤回了三十里外的渭州治所襄武城,许敬宗带着几车钱财去谈判。

    张超坐在城头,看了一天的风景。

    入夜。

    清凉的夜风中,还带着股血腥和尸臭味。

    城市安静无比,仿佛在夜色笼罩下沉睡。但城头上月光下反射的刀光剑芒,却表明这座城市其实是在潜伏着,随时准备博杀。

    夜风微凉,李世民在城门楼上远眺,风卷着他赤红的大氅在飘动。

    张超踩着马道拾级而下,他换了身绢甲,丝绸制成的甲要轻便也凉爽许多。

    李世民挥手,侍卫远远散开,走到二十步外把守着。

    张超来到他近前,向他行礼。

    “这次全亏你舍命来援,没有你,我肯定已经化做了城外的一捧土。”李世民望着夜色,头也没回的道。

    “吉人自有天相,哪会有这么轻易就出事。这就是天命,秦王将为大唐天子,我这次能够歼灭三千羌贼,又成功吓退慕容伏允,那不过是老天借我之手行事而已。”张超也望着夜色,玄之又玄的道。

    “延族去了一天了,还没有半点回音,不知道谈的如何了。”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张超笑道,“这说明慕容伏允起码在考虑了,他在考虑,就说明他也有这种意思。这就如东西市里的店铺摊位前,肯问价的,就多少是有意想买的。若他们讨价还价了,那买的意愿更强,若是连价都不想问不想还,这多半是没有买的意思的。”

    “不知道太子那边如何了?”李世民手拍打着城垛,“这一战打的真是屈辱,我未曾打过如此的窝火的仗。”

    “这并不因为殿下,实是殿下麾下无将,手中无兵。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再强的将帅,也无法带着一群农夫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能打成现这样,已经非常了得了。”

    “可你却带着一群农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

    “只是这一次,你的身份肯定暴露了。”李世民有些遗憾的道,“他一直把张超当成一个最厉害的杀招的,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给太子致命一击。可这一次,张超那般舍命来救,太子知道后,肯定要对张超身份有所怀疑的。就算没有什么证据,也会对张超疏远,很难再完全相信他了。

    这也算是有得有失。

    张超沉默了一会。

    他来救援李世民的时候,已经想过那个问题了,也做过了抉择。

    “殿下,也许是时候抉择一下了。”

    “抉择什么?”李世民问,黑夜里,他望着张超的目光格外的明亮。

    “殿下天命有归,可殿下现在还打算走杨广当年的那个法子,想朝争夺嫡,我觉得这太难。以我的观察,陛下很倾向于太子,而且朝中宰相大臣们,也大多是支持太子的。殿下的支持者,更多的是在军中,在朝争中,并没太大的影响力。”

    李世民不说话,张超说的这些,他自己也清楚。

    “以我的判断,这次太子统兵抵御突厥,固不会大胜,可也不可能败。朝中精锐尽出,精兵猛将,只是守御做战的话,赢面很大。只要太子不贪功,不打出关外去,可以说败的可能性很低。最大的可能,还是太子解了幽州、雁门之围,收回北疆失地。然后魏征等谋士极可能劝太子与突厥议和,最终的可能就是突厥人带着抢到的钱粮、人口牲畜撤回关外,太子解幽州、雁门之围,收复蓟州等失地。”

    这样的结果对于朝廷来说,肯定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但对于李世民来说,肯定不是好消息。

    太子若赢下这一仗,那太子的威望将大增。

    而他在陇右哪怕夺回失地,可也将远不能和太子争辉。

    太子赢了这一仗,皇帝肯定更支持太子。

    “请殿下最做决断,朝争夺嫡是不会有结果的,欲顺天命,只有行非常之事!”张超向李世民一拜。他早站在李世民这一边,当然只能希望李世民能如历史上一样坐天下。

    李世民转过身来,目光森冷。

    “行非常之事,你让我叛乱篡位?”

    “太子之才能远不如殿下,可也并不是那无能杨勇。打赢这一仗后,试问本就倾向于太子的陛下和朝中重臣们,他们怎么可能还会有换储之心?”

    张超摇头说道,如今的形势已经与原本历史上大不一样了。

    历史上李世民一直到夺位成功,都一直还当着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洛阳那块根据地一直经营的很好。李渊也并未完全倾向于太子,还是摇摆不定的。

    “我父亲是皇帝,我兄长是太子,我如何做?能如何做?等到皇帝大行,太子继位,然后举兵?可我觉得我很难等的到那一天,此战过后,我可能再无机会统兵了。”

    “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张超低沉声音道,“此战过后,殿下也一直还是在京中,并不会远离都城。打蛇七寸,擒贼擒王,只要谋划的好,并不需要十万精兵,只需死士八百,就能控制中枢,一举夺天下!”

    李世民良久没回答,转身过去眺望着远方。

    良久之后,他低声问,“文远,你是在劝我弑父杀兄吗?”

    张超看不清黑夜里李世民脸上的神情,可能感受到他声音里的一丝颤抖。

    “不,殿下,先发制人可以把握主动,也能控制形势。只要我们把握的好,既不需要弑君也不需要杀兄,我们可以控制宫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让陛下下诏,废太子,立殿下为储,然后殿下监国摄政,待天下各方稳定之后,再黄袍加身,君临天下。”

    “那皇帝和太子呢?”

    “尊陛下为太上皇,奉养宫中。废太子为庶人,幽于京中,待十年之后,可流放于南海岛上!”

    “真要到那一步吗?就算那样我能夺得天下,可到时在天下人眼里,我宫变夺位,囚父幽兄,人人都要称我为篡位者吧?”李世民幽幽的道。他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走到这一步,他之前在努力的,是如杨广那样,通过朝争夺得储位,成为太子,然后等待皇帝大行后,他继承宝位,成为大唐皇帝。

    可今天张超这席话,却让他忍不住去想那些。

    先发致人,行非常之事。

    但这些事情却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就算成功,他也是一个宫变夺位的篡位者。会是乱臣贼子,会为天下人所涶弃。

    真的要走那一步?

    “殿下,东宫步步紧逼,若不早下决断,待时机一过就再难有机会了。殿下真甘心以后一辈子只是被软禁在京中?做一个富贵闲人?”张超问。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待殿下成为了陛下,待殿下你他日破突厥、定吐谷浑、平高句丽,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大唐盛世,功业胜过秦皇汉武,那个时候,谁又会在意殿下当然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后世之人,只会对殿下取得的那些功绩,为殿下打下的那些江山版图而称赞!”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李世民笑了。成王败寇,古来皆如此。

    张超也笑了,两人相对面笑。

    “按你的意思,我该如何做?”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如此大事,当请房玄龄、杜如晦与长孙无忌一起参与,或许还可让高士廉加入,但也不宜马上让太多人知道,有这几人目前足矣,先谋划出一个计划,然后再想办法去实施,联络相关的人,不动则已,动必成功!”

    李世民点头。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世代荣华!”(未完待续。)

第321章 太子不败而败,突厥不胜而胜!

    第三更送上!谢谢大家的生日打赏和祝福,谢谢!

    幽州。

    东宫侍卫为李建成披上黄金织绣的暗金披风,大唐太子、北伐兵马大元帅,在一众东宫千牛和亲勋翊卫的环护下,缓缓走到桌前。

    这是幽州军都关下。

    军都关,即后世的居庸关,幽州西北门户,联晋通塞。

    那张宽大的桌子,是用原木临时打造,木头还散发着清香。

    长桌两侧,名将汇聚。

    屈突通、刘弘基、殷开山、段志玄、柴绍、窦轨、段纶、窦诞。。。。

    李神通、李道宗、长孙顺德、钱九钺、樊世兴、杨毛、安修仁、王长楷、史大奈、史万宝。。。。。。

    韦挺、冯立。。。。。。

    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王君廓、薛万彻、薛万均、吴黑闼、李君羡。。。。。。

    每一员全副披挂的武将,都是名重一时,勇悍无比。

    可此时,却全都聚焦在军都关下,站在李建成的身后。

    将星闪耀,猛将云集。

    自从李建成率兵赶到河北,三个关中精锐军团,汇合河北山东的兵马,李建成拥兵十万。

    兵精将广,李建成指挥大军,与高开道和突厥军在幽蓟一带展开连番战斗。突厥虽有骑兵之利,可唐军精锐也有弓弩之劲,双方接连大战,互有损伤。

    但突厥人在唐军手里丝毫讨不到好处,尤其是在长城内,唐军依靠着幽蓟一带众多的城池关堡,组成了严密的防御线,进可攻退可守。

    突厥的骑兵在这里并没有多少优势。

    反复的撕杀。

    幽蓟成了绞肉场。

    李建成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兵将将勇。

    越打,突厥人就越吃力,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被唐军收复,突厥人越打越后退。在三天前,秦琼、窦诞、段纶、柴绍四位驸马各统一军,成功的张网包围了高开道。双方在桑干河畔大战,高开道虽拼死反抗突围,最后还是被羽林军将、同州都督、上柱国、兵部侍郎翼国公秦琼一槊刺死。

    高开道麾下叛军如鸟兽散,大半被俘。

    罗士信、单雄信、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王君廓、薛万均、薛万彻八将,又在军都关下与突厥骑战,大破突厥军,斩杀五千余。

    这两战,奠定了唐军在幽蓟的胜局,突厥人弃军都关撤往蔚州,云州。

    李元吉在河东战场上,也进展不错,利用李建成在河北牵制了大批突厥兵马的时机,与李世绩、苏定兴、平阳公主等频频对突厥军发动进攻。

    密集的袭拢战,打的突厥人烦不胜烦。

    尤其是李世绩在太原、代州一线,搞起了坚壁清野,让南下的突厥军无法就地掠夺,以战养战。

    西线,罗艺破梁师都,斩首万余。

    一连串的消息传出颉利可汗的耳中,最终他觉得自己低估了唐军,打算先撤回长城之外去。

    李建成本想趁胜追击,但魏征王珪等力劝,最后李建成才按制趁胜追击大破突厥,直捣突厥汗庭攻夺定襄的想法。

    李建成派人向突厥传话,提出议和。

    颉利同意,派了其侄子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前来议和。突利是颉利的侄子,始毕可汗之子。今年才二十出头,但却负责的是东部诸部的统辖,契丹、奚、铁勒、室韦等诸部,都归其统辖,当年始毕可汗去世时,他还太小,因此由其叔父俟利弗设继位,为处罗可汗。

    处罗可汗死,也因子年幼由弟颉利继位。

    李建成与突利小可汗的谈判进展很快,突利代表颉利向大唐提了三个要求。

    让大唐和亲、称臣、纳贡!

    当年大唐起兵之初,确实向突厥借兵,还称臣纳贡。但此一时彼一时,李建成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

    况且这次为唐军先败后胜。

    在魏征等人的努力下,最后突厥让步,不要求唐对突厥称臣,但唐须将公主送到突厥和亲,唐皇帝之女下嫁给颉利可汗之子,如此一来,唐和突厥就是亲戚,颉利可汗与唐皇为兄弟,唐和突厥为兄弟之邦。

    另外,突厥将送一千匹马,三千头牛,一万头羊做为娉礼。

    而大唐须陪嫁一万奴隶,绢四万匹,黄金五千两,茶叶一万斤。

    说的跟普通有家嫁女娶妻一样,娉礼、嫁妆。其实只是换了个名字,为了好听一些而已。说到底,这依然是笔进贡。

    一千匹马,换四万匹绢,这个倒算是较公平的买卖,匹马换四十匹绢,很公道。但唐人还要送一万个陪嫁奴隶,送五千两黄金和一万斤茶叶,这可就比突厥人的三千头牛和一万头羊贵重多了。

    好在最后谈成的这个协议,不是年年纳贡。

    但和亲,终究是屈辱的。

    可魏征他们都劝李建成见好就收,突厥虽然败了几阵,但伤亡都不过万,真正伤亡较大的都是梁师都、高开道、苑君璋几股突厥人的傀儡势力。

    收复失地,维持到战前界线,这已经是较好的结果了。

    颉利也愿意见好就收,南征的目的虽然没达到,但试探出了唐军的实力。另外他们也没白来,抢劫的人口牲畜钱财不少,如今还能娶个唐朝公主回去,又能顺带着敲唐朝一大笔,颉利很满足。

    他相信,经过此战后,唐军以后会老实做人,不敢少了能前约定的每年贡物。

    虽然养的三条狗死了一条,可梁师道、苑君璋还在,高开道的残兵败将也还有些,随便拉一个起来就行了。走狗们实力损失了不少,这样还还更好控制,他们越发离不开突厥了。

    双方各有打算,因此最后谈判达成。

    李建成做为此次唐军主帅,虽在河北作战,但河东和朔方战场,取得的战绩也一样是他的。

    统领全国之兵,重创突厥,迫突厥与唐议和,这是多大的功绩啊。

    以往李建成只能坐在长安城里,等着秦王前线传回的捷报。听着秦王三千五破十万,一战擒两王,一年夺中原,三月平河北等等骄人战绩之时,李建成既高兴,心里却又羡慕,甚至有点妒忌。

    他是太子,国之储君。

    除了起兵之初,带过几次兵,后来基本上连长安城都没机会出了。

    看着世民靠着统兵之机,凭战绩军中影响力越来越高,甚至在民间的威望也变的很高的时候,他是很不安的。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前来,也终于打了胜仗。没有能如他计划中那样的大胜,可也确实是场胜利,尽复失地,还斩了反复无常的高开道。

    此外,这次河北作战,李建成也用机会与许多军中大将交会。

    “哎呀,今天的天气挺不错,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李建成坐下,面带着笑容,毫不掩饰心里的得意之色。

    此战之后,他已经向天下人证明,带兵打仗,并不是只有秦王厉害。这大唐,也不是离了秦王,就不行。

    突利小可汗走到桌子对面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