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7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监军御史天天盯着他的三百卫队。

    就三百个人,有什么好盯的?朝廷给他的兵额是三千,但他这封地总共不过几千个人,他要那么多兵做什么?兵不要钱养吗?

    就这三百兵,他都是分成几班轮值,然后平时不当值时是他的牧民,要去放牧牛羊的。

    最讨厌的还是那监税御史。

    一来就查账,他让人送去一袋子金币,足有百枚,结果被原样奉还。他咬牙又加了一百,结果还是被送还了。

    还让人带了句话,再送,他就要上交朝廷,并举报他行贿。

    韩瑗无奈,只好让人给他账本。

    本以为这账做的滴水不漏,可这王八蛋硬是天天在那里查,结果还真让他查到些问题。

    然后紧咬着不放了。

    韩瑗对这个刘御史的反击也很简单,他找各种理由拒不缴税。

    既然这人是监税御史,那他的任务就是为朝廷征税,然后征不上税,他自然就是失职。

    他想迫这人低头妥协。

    只是他明显低估了这人。

    “姓刘的又有什么事?”

    刘御史是个举人,还是国子监里读书考中的举人。一般来说,能在国子监里读书的,不是勋戚贵族官员子弟,也是地方士族豪强子弟,没点身份是进不去的。真有几个穷学生,那也基本上都是那些贵族官员们的穷亲戚,并不是真正一点身份都没有的。

    刘御史有个舅舅是个五品官,靠着舅父的关系,品学兼优的他得以举荐进入了国子监深造。

    在国子监读书时,他参加了科举考试。

    虽然没能高中进士,但起码也是个举人。

    二十多岁的他响应朝廷号召,先入仕为试吏,然后再一边从仕一边准备以后再考进士。

    在京城衙门里干了两年,如今成为了御史。

    监察御史为从八品职,但他们这种则是检校御史,相当于见习御史,只有从九品,算是实品里最低一级,仅比流外的吏员们高一点。

    不过就算是从九品,刘御史也是做的很认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是抓到了这位韩县公的不少问题,本来只是偷逃税,结果现在成了抗税。

    一本奏章送回御史台,现在这事已经捅破天了。

    刘御史心情是激动的。

    大华现在他这个级别的检校御史有近两万个,但要想回到御史台,就得在两万个同僚中拼过九成九的同僚们,才有机会回去。

    “韩县公,御史台刚发来命令,让韩县公随某一起回京一趟。”

    刘御史看到韩瑗过来,立即面带着微笑说道。受了这家伙几个月的气了,今天终于舒畅了。

    “御史台召某入京?何事?”

    “自然是关于宁边县公纳税的一些问题,御史台要听你当面解释。”

    韩瑗脸色变的很不好看,想不到这点破事,居然还捅到御史台了。

第1436章 带刀御史

    御史台牵头,联合大理寺、刑部搞了三法司专案组。

    魏征和许敬宗两个也各自抽调人手,协同督查。总之,在复兴元年的年底,汉京突然就刮起了一股寒风。

    御史台给韩瑗命令,让他到京接受御史台的质询。紧接着,议会贵族院也给他发来命令,让他入京到贵族院参加听证会。

    韩瑗一下子感觉事情不太对劲了。

    他真没有打算抗税什么的,不过是想要拖一拖,以此向那个刘刁毛施压而已。可是现在,性质变了。

    这个该死的刘刁毛,这是要弄他抄家啊。

    思虑了许久之后,韩瑗认定,姓刘的肯定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这是个阴谋,从一开始就是个阴谋。

    是张超,他要清洗了。

    清除异已,他是长孙家族的姻亲,现在长孙被放逐了,姓张的连他也不肯放过了。

    这一入京,只怕再回不来了。

    一个抗税之名,那就是相当于谋反做乱,有去没回。

    万一到时再顺带查出他走私军械,那就更完蛋。

    “姓刘的,你这是自己找死,你逼我的。”韩瑗咬牙切齿恨声喊道。

    “父亲?”

    “这里不有呆了。”韩瑗长叹一声。

    “赶紧收拾下东西,准备跑。”

    “跑?往哪跑,为什么要跑?”

    “张超要灭我们韩家,已经动手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韩瑗咬牙,“我们去漠*******瑗的儿子震惊莫名。

    逃跑,去漠北,那岂不是要弃封地当叛臣?

    “爹,真到了这一步吗?”

    韩瑗让儿子去通知韩家的卫队,召集那三百人。

    宁边堡一处。

    监税御史正和监察御史、监军御史坐在一起,另外还有宁边堡的国相、将军、议长三人。

    宁边国只有几千人,一座城堡,因此朝廷的人只有这六个。

    “诸位,朝廷已经成立了三法司调查组,现在正式对韩瑗抗税一事朝廷调查,可我看韩瑗有铤而走险的打算,我们得防止他鱼死网破。”

    宁远国相是个中年人,过去他在汉京也只是一个老吏,这次调来这里做个国相,听着很高大上,其实这国相还不如中原的一个县丞。

    起码县丞做为县令的佐贰官,也是负责着一县之地。中原一个县,怎么也得有数万人口甚至是十几万。

    几千人?那不过是中原一个乡镇的人口而已。

    到了这边,还不被韩瑗信任,基本上是坐冷板凳,还不如韩瑗一个管家权大。

    另外那两位也差不多,宁边将军,有一个将军名号,名义上能统兵三千。但韩家只有三百卫兵,偏偏还分成三班倒,平时只有一百人。

    哪怕这一百人,他也只是名义上统领,实际上也是归韩瑗的家将管着。

    那位议长就更不用说了,宁边城也有一个议会,但只有三十来个议员,基本上都是韩瑗的人。

    “赵将军,万一韩瑗要狗急跳墙,咱们能不能控制局面?”

    赵将军也很无奈,“我来了这么久,跟卫队里的人也算认识,但熟的没几个。如果要叫人,最多能叫的动十来个人。”

    一个将军,才能调动的十来人。

    确实很无奈。

    刘御史道,“要我看,咱们得做好准备。”

    韩瑗的儿子派人召集卫队,命令刚下,马上就有人悄悄来找赵将军。

    “世子刚下令召集所有卫队。”

    “三百人都召集了?”

    “嗯。”

    “知道召集卫队做什么吗?”

    “不太清楚,不过世子让大家收拾行李,带上家眷。”

    赵将军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六人多方打听,终于感觉到了许多不寻常。

    “韩瑗这是要狗急跳墙了。”

    “他这是要北逃,咱们必须得阻止他们。”

    “怎么阻止?”

    “先下手为强。”

    老赵在卫队里其实还是有一些朋友的,他平时出手大方,经常请客喝酒吃肉什么的,倒结交了几个人。

    此时事关重大,连忙暗中联络这些人过来。

    屋里,十来个汉子围坐一起。

    “诸位,估计你们也得到了韩瑗的命令,只怕你们此时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吧?告诉你们,韩瑗抗税、走私军火,现在朝廷要查他,这个人屁股底下全是屎,根本不敢进京,现在正准备逃。”

    “他想要你们护送他逃到北边去,可是你们想想,北边是谁?是回纥人,回纥人现在也是朝廷的藩属,他们能逃的掉吗?逃的了初一也逃不过十五。”

    十来个汉子一下子紧张起来。

    摊上大事了。

    “韩瑗死定了,他们逃不掉的,我老赵来到这里,承蒙大家厚爱,经常一起吃饭喝酒,如同兄弟。在这个紧要关头,我老赵得为大家着想,要伸手拉大家一把。你们不能被韩家裹挟着走上叛逃之路。”

    “不能糊涂的丢了性命,还连累了妻儿。若是你们信的过某,我老赵不但能拉大家出这火坑,还能送大家一场富贵。”

    一名魁梧的汉子低沉声音道,“你要我们怎么做?”

    “很简单,先下手为强,拿下韩瑗父子,控制宁边城,然后押解他们入京受审,到时,你们不但都不会受到牵连,还将有功,朝廷定然会有奖赏。”

    “我们人手不够。”有人道。

    “大家总都有些兄弟朋友,拉过来一起干。”老赵道。

    一众人犹豫了会,但最终还是被老赵说动了。

    韩瑗真要是叛逃,他们要是被裹挟,那可就危险了。

    宁边堡中,韩瑗正指挥着妻妾儿女们收拾细软,能带的就带,不能带的就丢下。

    “卫队召集了没有?”

    “正在集合。”

    “让他们快点,我们得抓紧时间,万一走漏了消息,我们就走不了了。”

    “姓刘的那几个呢?”

    “好像还在各自屋里。”

    “你带队人过去,把他们都宰了。”

    “宰了?”

    “反正我们要逃,这些人还留着干吗?不杀不解我恨。”

    世子叫了几位家丁,便往那边过去。

    一座土墙垒的院子,外面门边墙上挂着块宁边御史衙门的牌子。

    世子对着那牌子冷哼了一声。

    “敲门。”

    门敲了一会没回应。

    世子冷哼着让人撞开。

    几个家丁用力撞开门,趾高气扬的冲了进去。

    厅中。

    刘御史在,其它两位御史在,连那国相、将军、议长三人也都在。

    世子笑笑。

    这倒好,人都齐了,省的他一个个去找了。

    “几位,这是在喝茶呢,倒真是好闲气雅质啊,刚才本世子叫了半天门,你们居然也都不应。”

    刘御史看着世子身边的那七八个家丁,一个个挎着刀,却毫无惧色。

    “世子,你这是做什么?我们在此商议公务,你却不请自入,还破门而入,只怕有些说不过去吧?”

    “姓刘的,收起你那一套,这是宁边城,是我韩家的封国。你们拿着我韩家的俸禄,却还处处与我韩家作对,平时对你百般忍让,今日某忍不了了。”

    “为何世子今日却忍不了了,世子今日要做什么?”

    世子哈哈大笑了几声。

    “做什么?不还都是你们逼我们韩家的?本来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啊,可你们这些王八蛋,吃我们的喝我们的用我们的,却还要背后阴我们,要帮着张超对付我们。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们无情,今天,某就是来请你们上路的。”

    “上路?去哪?”

    “送你们去见阎王爷!”

    “杀了我们,世子父子就能保全?你们不想想,杀了我们的后果?我们可是朝廷的人,是皇帝的人!”

    “皇帝?狗屁,不过是个篡位者,杀了你们又如何?杀了你们我们就去漠北,张超能奈我们父子何?”

    刘御史鼓起掌来。

    啪啪啪。

    “哎呦,世子你还真是个实诚人呢。你这是当着我们的面,交代了自己的谋反叛逃计划啊。”

    他拿起一个杯子,往地上狠狠一砸。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大家还不快上!”

    杯子摔落地上响起时,从厅堂两侧房间内,已经冲出了三十余人,人人手执横刀。

    局势突变。

    世子回头,大门已经被堵上了。

    将军老赵站了起来。

    “诸位兄弟们刚才可是亲耳听到韩家父子要谋反,诸位,随某一起擒下这乱臣贼子,换功领赏啊!”

    “杀!”

    老赵拔出自己的佩剑,大喊一声,率先扑了上去。

    三十余名汉子各自挥刀围上去。

    韩世子连把刀剑都没有,结果老兵出身的老赵,一个大脚丫子就踹中他的心窝,把他踹的倒地不能起,几下就被人按住个捆了手脚,扔到了一边。

    那七八个家丁虽然有刀,可哪是三十多人的对手。

    片刻功夫,已经都被打倒在地。

    刘御史低头看着脚下那个面胀成猪肝色的世子,不屑的冷哼一声。

    “就你们这种货色,也敢谋反,真是不自量力。”

    老赵把自己的剑在世子身上擦干血迹。

    “先下一城,开局不错。”

    “拿下世子还不够,还得把韩瑗拿下。”

    老赵此时自信满满。

    “走吧,我们随士子去见韩公爷。”

第1437章 始作俑者

    冬季,又到马球联赛的火热季后赛阶段。

    马球运动以其极佳的观赏性深得汉京百姓喜欢,虽然说马球的成本不低,起码得有好马,可汉京最不缺的就是勋戚贵族。

    虽然多数贵族都在封地经营,但京中依然也是有族人宅第,甚至许多封臣还在朝中任职,长在京中。

    拥有一支马球队,尤其是一支能够打进超级联赛的马球队,那可是十分有面子的事情。

    就算打不进超级,可总得打进甲级吧,实在不行,起码乙级联赛也得进去。

    当然,若实在打不进去,也没办法,平时自娱自乐总行。

    现在汉京甚至悄然举起了女子马球联赛,也有超级、甲级、乙级三个分级。超级女子马球联赛,采的是跟男子一样的制度,一样的俊马一样的激烈拼抢。而甲级,则采用的是小马,乙级更采用的是驴。

    打起来完全不是同的画风,但却居然也深得妇人们的喜爱。许多妇人就喜欢看着女人们骑着驴上击球,虽然拼抢不激烈,可也别有一番风味。

    而在普通的百姓之中,则兴起了手球。

    不用马的手球拼抢也激烈,本是码头上的力工们戏耍的,结果被讲武堂采用做训练,他们穿上藤甲罩上球衣,然后在球场上奔跑碰撞。

    拼抢的极为激烈,然后迅速的风行开来。

    现在球镇上也兴建了不少专门打手球的球场球馆,这种后世橄榄球在此时也是越来越风行。

    似乎汉京的百姓对这些体育类活动独有情钟,拼抢越激烈的越受欢迎。

    汉京现在甚至还有专门的摔跤比赛、相扑比赛、拳击比赛等。

    比赛与博采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连皇帝张超,都隔三差五的要来球场观赛。

    球场周边,甚至有许多贵族们的别墅宅第,这边甚至还有极具特色的美食街、酒馆街。

    张家的那座大球场,如今改名为皇家大马球场。

    能容纳起码两万人观看比赛。

    拥有上千个包厢。

    比赛开始前,郑元过来。

    他告诉张超,接到宁边御史的禀报,韩家要叛逃,还想在逃离前杀掉朝廷派驻的御史们。

    “这几个家伙虽然年轻,但都还是挺有本事的,他们提前警觉,然后策反了几十个韩家士兵,先拿下了世子,又威胁世子配合他们进入了韩家,成功的擒贼擒王,把韩瑗拿下了。”

    “韩瑗好歹也曾做过兵部侍郎的,结果却在自己的封地,自己的城堡里,被几个人给击败生擒,真是非常有意思。”

    张超一边喝着送上来的茶,一边却只是点点头。

    韩瑗居然要叛逃,真是让人意外。

    “韩瑗父子还活着吧?”他问。

    “嗯,都还活着,生擒,整个过程中,只是有些人受伤,一个都没死。现在国相和宁边将军已经接管了宁边堡,控制了那边的局势。”

    “很好,让张家口的驻军,立即派兵赶往宁边堡,接管宁边堡,然后派兵将韩家父子押回汉京受审。记住查封宁边韩家的府库,搜查他们的账本,将他们走私军火、偷税抗税的证据带回来。”

    如果韩瑗父子死了,这个事情还会有些麻烦,到时恐怕说不太清楚。人活着更好,到时把人往贵族院审判庭一押,人证物证都摆上,他根本反驳不了。

    这是一只要用来儆猴的鸡。

    一定要杀,但一定得杀的有价值,能够给那些猴们看到,要有足够的震慑作用。

    杀韩瑗不是本意,本意还要是敲打一下诸侯。

    “宁边封地呢?”

    “先由那几位国相将军议长御史们代朝廷管理,等韩瑗定罪之后,这封地肯定要没收,将来再分封给有功之臣。”

    “那几位得赏。”张超交待。

    郑元笑着道,“那臣就替三位属下谢过陛下了,至于另外三位,臣就管不到了。”

    身为御史大夫,刘御史三个是他们御史台下的检校御史,相当于编外临时补习工了。这次表现很好,能得到皇帝亲自开口嘉奖,当然是前途无亮了。

    郑元打算回头就给他们记个功,起码给他们直接升到从八品。

    “初战告捷,不过也别高兴太早。这一次,要借着这把火,好好烧一下。其它那十几个抗税的,也要拿到实证,将他们拿下。另外偷税漏税的,也得全面清查一波,借这股风,狠狠的整顿一番。”

    “朕相信,这些人在地方上敢这样乱来,肯定也是朝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