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库尔德人组成的游击队的袭击,土军损失惨重。 

     正当土耳其军队征服美索不达米亚时,波斯国王沙赫·塔赫马斯普一世 

重新夺回大不里斯。同年,苏莱曼一世从伊拉克回师,直奔大不里斯,6月 

间,又一次攻占大不里斯,沙赫·塔赫马斯普一世不战而走。苏莱曼一世从 

7月开始追击这位波斯国王,塔赫马斯普始终避而不战。土耳其军队在追击 

中补给发生困难,只得返回大不里斯,将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都彻底毁灭后, 

撤回君士坦丁堡。虽然大不里斯重新回到波斯人手中,但伊拉克、巴格达等 

地却落入士耳其人之手。萨非王朝害怕土耳其人侵袭,将都城迁至远离土耳 

其人的喀斯文城。此后一段时间内,双方大规模战事无多,边境小规模冲突 

不断。 

     1552—1555年,是苏莱曼一世对波斯战争的最后阶段。波斯军队首先发 

起进攻,夺取了亚美尼亚的埃尔兹伦城。苏莱曼一世带兵进攻波斯,收复埃 

尔兹伦城,对波斯西部地区大肆蹂躏。1555年,苏莱曼一世认为东方已经巩 

固后,同波斯签订条约。依照条约,外高加索由伊朗和土耳其共同瓜分。双 


… Page 65…

方战争暂告一段落。 

     条约签订并不意味着双方战争的彻底停止。1577年,双方又展开了长达 

14年的“14年战争”。战争初期,萨非王朝政局动荡不安。1578年,穆罕 

默德·库达班达继承王位。可是王权旁落,各酋长只顾自己,并不全力以赴 

对付土耳其人的入侵。库达班达之子汉札·米尔札却英勇抗战,多次打败土 

耳其军队的先头部队。但仅汉札一人英勇不足以扭转战局,且只是挫败了土 

耳其人的先头部队,而并非土军主力。大不里斯又被土军攻占,被洗劫一空。 

     汉札王子在抵抗土耳其人入侵的战斗中坚决勇敢,多次获胜。1585年, 

他指挥军队两次大败土军,其中一次歼灭土军2万多人。此后一次战役中, 

汉札的3000多人被土军打败,被迫躲进沼泽地。汉札不灰心,继续战斗。但 

汉札在统治阶级内讧中被杀害,波斯也因此失去了一位坚决抗敌的将领。 

     1587年,土耳其军队在巴格达大败波斯军队,1。5万波斯军人被歼灭。 

奥斯曼土耳其宣布兼并波斯西部诸省。这时,波斯历史上的著名国王、著名 

军事家沙赫·阿巴斯一世即位。 

     阿巴斯一世即位之时,可谓正值波斯内忧外患之际。外有强大的土耳其 

人入侵,内部则离心力大于向心力。阿巴斯一世决定面对现实,集中力量对 

付乌兹别克,而与难以对付的土耳其人媾和。1590年,波斯与土耳其鉴订和 

约,波斯将大不里斯等地,连同阿塞拜疆及里海港口一并割让给土耳其人。 

与土耳其人停止了战争。 



     (3)阿巴斯一世的军事改革 

     阿巴斯一世当政后,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王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军事改革。 

     军事改革前,波斯的军事力量主要由突厥各部落构成,各部落酋长直接 

统率各自的军事力量。因此,这些酋长拥兵坐大,相互争雄。在对外战争中, 

往往不能齐心协力共同抗敌。阿巴斯一世对此进行了改革,把突厥人的部落 

骑兵由8万减至3万,另外组织了一支常备的正规军。这支常备军由骑兵和 

步兵组成。骑兵仿照土耳其的新军制度,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的青少年中 

招募,步兵在波斯人中间征召。同时,阿巴斯一世仍在突厥部落中征召壮丁, 

用这些人组成“翊戴军”,归国王直接管辖。常备军的创立对阿巴斯一世日 

后同土耳其人进行军事争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阿巴斯一世汲取了从前同土耳其人交战时的经验教训,改善了军队的武 

器装备,用火炮、火枪装备军队,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阿巴斯一世的军事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对外扩张、对内 

镇压的武装力量。 



     (4)阿巴斯一世的军事行动 

     经过10多年的精心准备和军事改革,阿巴斯一世首先对伊朗西部边境采 

取了军事行动,开始收复被土耳其人占领的土地。此时的波斯军队是一支装 

备了火器的常备军,是从前的部落兵所不可比拟的。1605年,阿巴斯一世指 

挥6万军队,在巴士拉击败了几乎多出自己兵力一倍的土耳其军队。此后, 

阿巴斯一世多次打败土耳其军队。1618年,阿巴斯一世再次击败土耳其—— 

鞑靼联军。江河日下的土耳其被迫与波斯签订和约,波斯收复了全部失地。 

1622年,阿巴斯一世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荷英斯;1623年,阿巴斯一世撕毁 


… Page 66…

同土耳其人签订的和约,夺回了巴格达等地。至此为止,阿巴斯一世通过军 

事征伐,建立起了一个从底格里斯河到印度河流域的大帝国。 



                        3。“锁国”前的日本军事 



     (1)军队概况 

     15世纪中叶,日本爆发了“应仁之乱”,导致日本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 

战国时代。在战国时代,日本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地方大名纷争不已。 

     ①室町后期的军队概况。室町幕府后期尚处在战国时代,各地方大名扩 

充实力,增加兵员。征兵中,大名们各自为政,基本上是1万石领地出兵200 

—350人,武士和马匹不多,大部分是徒步步兵性质的“足轻”。足轻是镰 

仓时代的产物。其时“足轻”比例增大,武士比例缩小。这种军队军纪败坏, 

欺压百姓,没有多少战斗力。各大名的军队基本上是一伙乌合之众,到处烧 

杀奸淫,无恶不作。在这些大名中,只有尾张国(今名古屋一带)大名织田 

信长的军队遵守纪律,颇有战斗力。 

     ②江户幕府时代的军队。江户幕府与前两代幕府有很大不同,幕府握有 

重兵。中央兵力可分为“旗本”和“御家人”两种。旗本可以参拜将军,御 

家人则没有这种特权;旗本及家人乘马作战,军队都是骑兵;御家人则徒步 

打仗,军队是步兵;旗本养有武士为家臣。旗本虽然只有5000人,可是连同 

他们的家臣一起,总数可达8万人,而御家人只有1。7万人。幕府从旗本和 

御家人中选拔出一批优秀分子,编成幕府的常备警卫部队,分成“五番”。 

 “五番”及其它特别部队共约4000—5000人。五番的编制是: 

      “大番”。开始时为5组,后增至12组。每组设番头1人,组头4人, 

番士50人,杂兵20人,总人数约千人左右。平时在营中守卫,战时充当先 

锋。 

      “书院番”。开始为4组,后增至10组。每组设番头1人,组头1人, 

番士50人,另有“兴力”10骑,杂兵20人。平时在营中守卫,战时为将军 

的步兵。 

      “花畠番”。又称为“小性组”,开始为6组,后增至8组。每组有番 

头1人,组头1人,番众50人。其职能和“书院番”相同,两番被并称为“两 

番”。 

      “新番”。设置时间较晚。初时为4组,后增至8组。每组设番头1人, 

番众20人。将军出行时扈从,战时为将军亲兵。 

      “小十人组”。“小十人”意即扈从。最初附于“小性组”,后逐渐独 

立。“小十人组”数量各代不一,最多时20组,最少时只有5组。每组设组 

头1人,“小十人”20人。战时为将军的卫队。 

     除上述“五番”外,江户时代的军队还有其它辅助及特殊兵种,如警卫 

部队、传令兵、炮兵、水兵等等。 

     江户初期,日本人口3000万,有武士40万,武家人口约200万。随着 

旧的大名被消灭,那些失去原来职业的武士变成了“浪人”。但这时的“浪 

人”与后来的“浪人”有着巨大差别。德川家康进攻大阪时,许多“浪人” 

替丰臣秀吉卖命。所以,德川家康后来曾对“浪人”大开杀戒。 



     (2)火器及其对战术的影响 


… Page 67…

     火器未进日本前,兵员是武士及其家臣,骑兵发挥着重要作用。骑兵训 

练有素,机动性强,且讲究武德。所使用的兵器只是剑和矛。武士们只知战 

斗,不懂战术。攻城拔寨,进攻一方也先筑起堡垒。战斗中,双方武士对立 

阵前,互道姓名,然后交战。后来日本人学会了团体战术,加之“足轻”的 

增加,战术必然要发生变化。 

     然而,日本战术发展史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促进因素是火器的传入。1543 

年,一艘载有3名水手的葡萄牙船被大风吹到了九州的种子岛上。上岛的3 

名葡萄牙水手把两支火枪卖给了岛上领主时尧,又教会当地人如何生产火 

药。种子岛生产铁砂,岛上铁工较多,很快学会了火枪制造技术。日本人自 

己造的火枪传到各地,火器制造厂陆续在各地建立。 

     1580年,西班牙人也来到日本。西葡两国把欧洲的火药和火器大量运往 

日本。日本不仅自己制造火器,欧洲的火枪、火炮也逐渐传入日本,火器成 

为欧洲输往日本的主要商品。最初日本人将西洋输入的火器称为铁炮,后改 

称为铳。 

     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以骑兵、武士为主的旧式、旧时的战术。手持火枪的 

 “足轻”,成为决定战局的主力部队。战争中,火枪也显示出弓箭等冷兵器 

无法比拟的巨大杀伤力。自火器用于战争后,在历次战役中,人员的伤亡大 

部分为枪、炮所致,冷兵器杀伤的人数比例逐步减少。16世纪50年代,日 

本军队中出现了“火枪队”,称为“铁炮足轻”。火器在日本军队中的应用 

及其成为主要兵器并非一帆风顺。枪、炮的杀伤力固然较大,但命中率低, 

发射速度慢,所以未能马上成为日本军队的主要兵器。随着火器威力的逐渐 

增强,人们对火器重视起来,枪、炮装备部队也日益增加。1555年甲越战役 

中,武田氏偏师计3000人,装备火枪300支;1570年近江小谷山战役中, 

织田信长的军队已拥有火枪500支。 

     火枪在兵器中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是在桃山时代。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 

争时,他的一支3000人的部队,战斗员1400人,其中“铁炮足轻”为200 

人。侵朝战争结束后的8年里,火器大增。德川家康发动关原血战时,伊达 

正宗统率的部队的火器比例大大高于其它部队,兵员3000,铳1200,而这次 

战役中火器比例最少的是上杉景胜所率部队,兵员8700,铳亦有2000。 

     日军在侵朝战争中,还发明了骑兵使用的火器——骑铳。从此以后,日 

本火器便有了步铳和骑铳之分。当时,日军没有火炮,攻防战中凡遇明朝军 

队的“佛郎机”和朝鲜军队的火炮时,不占任何优势。但日军火枪枪管较长, 

士兵操作灵活,火力仍不比中、朝军队差。日军大口径火炮最早出现在小田 

原战役中,北条式铸造了20架“大筒”。在江户初年的大阪攻防战中,也曾 

使用火炮进行射击。 

     火器改变了日军的战术。侵朝战争中,日军的战术是:敌方军队接近日 

军几百米时,让“铁炮足轻”展开第一线阵形;对方军队进入100米以内时, 

开枪射击。然后,步兵中的弓箭手进入火枪兵中间放箭射击。如果敌军向前 

开进,其余的步兵、骑兵一齐出击,用刀、矛进行白刃战。 

     火器使用后,各大名军队人数增加,当兵的农民日益增多,出现了农民 

出身的职业兵,这些士兵都精通武器使用方法。武士阶层的大部分由这样的 

农民补充。内战期间,许多农民出身的职业兵成为武士,有的成为大地主。 

原有的旧封建世家在内战中衰落,从前的武士家臣中那些门第并不显赫的阶 

层逐渐上升。武士阶层中的变化及其影响被称为“下尅上”。 


… Page 68…

     (3)织田信长的统一战争 

     织田信长出生在尾张国,少年时代勤武练兵,学习兵法,养成了决死的 

精神。18岁时,其父死,织田信长继承父业。他曾带领小股队伍四处征战。 

1556年和1557年,他平息了同父异母的兄弟织田信广和胞弟织田信行的叛 

乱。24岁时,织田信长确立了在家族中的地位,控制了尾张国的大部分地区。 

     ①奇袭桶狭间。1560年,实力较强的大名今川义元带2。5万人大举进攻 

尾张国,直逼织田信长所在地清州城。清州城内织田的兵力与今川大军比较 

相差悬殊。织田军队不过三四千人,清州城内一片恐慌,有人甚至主张投降。 

织田信长则认为今川大军并非无懈可击。他决定奇袭今川的右翼。织田信长 

在进军途中得知,今川带万余人向桶狭间(今名古屋附近)进发。“桶狭间” 

如其名所示,为一狭窄的低洼地,今川大军无法在此施展威力。织田信长认 

为是发动奇袭的理想地点,便下令火速赶往桶狭间北部太子岭扎营。恰在此 

时,暴风雨降临,掩护了信长的行动。风雨刚停,信长带2000人从太子岭上 

猛扑而下。信长突如其来的打击令今川大军不知所措,溃不成军,今川义元 

也在战斗中丧生。 

     桶狭间的胜利向世人展示了织田信长的军事天才,他本人也迈出了征服 

天下的第一步。 

     ②进军京畿。桶狭间胜利后,织田信长着手进军京畿。作为进军的第一 

步,信长首先攻打美浓。他命令他所重用的羽柴秀吉 (后来的丰臣秀吉)在 

美浓境内的墨般地方建筑城堡,作为根据地。在敌方境内面对重兵的情况下, 

短时间内建筑一座城堡并非易事,但秀吉只用了3天时间就巧妙地完成了筑 

城任务。信长收买了对方重臣,里应外合,控制了美浓,逼近京畿。 

     1568年,衰落的天皇朝廷和室町幕府向织田信长求援,让他进入京都帮 

其恢复势力。信长打开了通往京都之路,9月进入京都。之后,织田信长又 

征服了但马、南伊等地,趁机扩大了自己的常备军。第二年,他又以烧光、 

杀光相威胁,迫使堺市屈服。 

     ③镇压“一向宗”起义。恢复将军名号的足利义昭没有实权,在暗中策 

划织田信长的敌对势力组成联合阵线,反对信长。1570年,在举兵反抗织田 

信长时,号召“一向宗”门徒起义,与织田信长为敌。一时四面受敌的织田 

信长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先后将其消灭。在镇压“一向宗”门徒起义的过 

程中,信长表现出了凶残的本性。他将起义军团团围住,起义军断水断粮, 

以城墙墙土充饥,仍坚持战斗。信长下令,无论男女老少,格杀勿论。最后, 

他将起义军2万余人用栅栏围住,活活烧死。这是日本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大 

屠杀。 

     ④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在与大名们的斗争中,几次陷入困境。在与武 

田信玄的斗争中,织田信长的盟友德川家康几乎全军覆没。织田信长趁武田 

信玄死去的机会反攻,才消灭了强硬的对手。 

     1582年,织田信长为了支援羽柴秀吉,亲率大军前往,住进京都本能寺 

内。其6月2日,部将发动兵变。信长奋力迎战,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放火 

烧掉本能寺,自己切腹自杀。 

     ⑤其它。在统一战争中,织田信长重视经济基础的支持。他夺取堺市后, 

堺市便成为他的巨大财源。堺市既是重要港口,又是火枪生产中心,其冷兵 

器的刀、剑生产也很有名气。信长攻占堺市后,这里便成为他的军工生产基 


… Page 69…

地。 

     战争中,织田信长首创持枪步兵为主要军事力量的作战模式,这对日本 

战术和兵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长篠战役中,他以3000火枪兵全歼武田 

胜赖的强大骑兵,足以证明他的火枪兵颇具战斗力。 

     织田信长注意争取商人的支持,他从商人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枪支弹药, 

他的步兵才比其它大名的步兵强大许多。他的用人之道和组织能力也有过人 

之处,因而他手下聚集了一大批有实力的地方武装。他用人不拘一格,后来 

的丰臣秀吉就是他从下级武士提拔为大将的。 



     (4)丰臣秀吉的征服和统一 

     织田信长奠定了日本统一的基础,丰臣秀吉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日本的 

统一。 

     ①贱岳和牧山之战。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