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语-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而不谋长,不仁也;以辩盖人,诈也;强忍犯义,毅也;直 
而不顾,不衷也;周言弃德,不淑也。是六德者,皆有其华而 
不实者也,将焉用之。 
       “彼其父为戮于楚,其心又狷而不洁。若其狷也,不忘旧 
怨,而不以洁悛德,思报怨而已。则其爱也足以得人,其展也 
足以复之,其诈也足以谋之,其直也足以帅之,其周也足以盖 
之,其不洁也足以行之,而加之以不仁,奉之以不义,蔑不克 
矣。 
       “夫造胜之怨者,皆不在矣。若来而无宠,速其怒也。若 
其宠之,毅贪无厌,既能得入,而耀之以大利,不仁以长之, 
思旧怨以修其心,茍国有衅,必不居矣。非子职之,其谁乎? 

…  79…

国语                                                              ·177· 

彼将思旧怨而欲大宠,动而得人,怨而有术,若果用之,害可 
待也。余爱子与司马,故不敢不言 。” 
      子西曰 :“德其忘怨乎!余善之,夫乃其宁。”子高曰: 
 “不然。吾闻之,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可下也。 
好之不偪,恶之不怨,高之不骄,下之不惧。不仁者则不然。 
人好之则偪,恶之则怨,高之则骄,下之则惧。骄有欲焉,惧 
有恶焉,欲恶怨偪,所以生诈谋也。子将若何?若召而下之, 
将戚而惧;为之上者,将怒而怨。诈谋之新,无所靖矣。有一 
不义,犹败国家,今壹五六,而必欲用之,不亦难乎?吾闻国 
家将败,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谓乎? 
       “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旧怨灭宗,国之疾眚也,为 
之关钥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 
之,死无日矣。人有言曰 :‘狼子野心,怨贼之人也。’其又 
何善乎?若子不我信,盍求若敖氏与子干、子晰之族而近之? 
安用胜也,其能几何? 
       “昔齐驺马溃б院胗诰咚麣b、阎职戗懿公于囿竹, 
晋长鱼矫杀三郄于榭,鲁圉人荦杀子般于次,夫是谁之故也, 
非唯旧怨乎?是皆子之所闻也。人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今 
子闻而弃之,犹蒙耳也。吾语子何益,吾知逃也已 。” 
子西笑曰 :“子之尚胜也。”不从,遂使为白公。子高以 
疾间居于蔡。及白公之乱,子西、子期死。叶公闻之,曰 :“ 
吾怨其弃吾言,而德其治楚国,楚国之能平均以复先王之业者, 
夫子也。以小怨置大德,吾不义也,将入杀之 。”帅方城之外 
以入,杀白公而定王室,葬二子之族。 

…  80…

国语                                                                ·178· 

              卷十九 

                                   吴语 

                                      1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句践起师逆之。大夫种乃献谋曰 
  :“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 
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胜未可成也。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 
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 
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 
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 :“寡君句践使下臣 
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 
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句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 
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 
大赐乎!今句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 
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句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 

…  81…

国语                                                               ·179· 

罪,顿颡于边。 
       “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 
也,君王不以鞭棰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句践请盟:一介 
嫡女,执箕扫以暎沼谕豕灰唤榈漳校钆虆F以随诸御;春 
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 
封植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 
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 
义焉 !” 

                                     2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 :“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 
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 
振旅焉 。” 
      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 
吾兵甲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 
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 
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 
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 
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 
何?” 
      吴王曰 :“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 
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 

…  82…

国语                                                              ·180·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 :“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 
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 
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3 

      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胥进谏曰 
  :“昔天以越赐吴,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今越王句践恐惧 
而改其谋,舍其愆令,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身自 
约也,裕其众庶,其民殷众,以多甲兵。越之在吴,犹人之有 
腹心之疾也。夫越王之不忘败吴,于其心也侙然,服士以伺吾 
间。今王非越是图,而齐、鲁以为忧。夫齐、鲁譬诸疾,疥癣 
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将必越实有吴土。 
       “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 
以不入。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罢 
弊楚国,以间陈、蔡。不修方城之内,逾诸夏而图东国,三岁 
于沮、汾以服吴、越。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王于干溪。 
王亲独行,屏营仿徨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王呼之 
曰:‘余不食三日矣。’畴趋而进,王枕其股以寝于地。王寐, 
畴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觉而无见也,乃匍匐将入于棘闱,棘闱 
不纳,乃入芋尹申亥氏焉。王缢,申亥负王以归,而土埋之其 
室。此志也,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 
       “今王既变鲧、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天 
夺吾食,都鄙荐饥。今王将很天而伐齐。夫吴民离矣,体有所 

…  83…

国语                                                               ·181· 

倾,譬如群兽然,一个负矢,将百群皆奔,王其无方收也。越 
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 
      王弗听。十二年,遂伐齐。齐人与战于艾陵,齐师败绩, 
吴人有功。 

                                      4 

      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曰: 
 “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今 
大夫国子兴其众庶,以犯猎吴国之师徒,天若不知有罪,则何 
以使下国胜 !” 

                                      5 

      吴王还自伐齐,乃讯申胥曰 :“昔吾先王体德明圣,达于 
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 
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处以念恶,出则 
罪吾众,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今天降衷于吴,齐师受服。 
孤岂敢自多,先王之钟鼓,实式灵之。敢告于大夫 。” 
      申胥释剑而对曰:“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 
恶,以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曰 :‘余 

…  84…

国语                                                              ·182· 

令而不违 。’夫不违,乃违也。夫不违,亡之阶也。夫天之所 
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 
王心,而吴国犹世。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其亡之也, 
亦有以弃之。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今王无以取之, 
而天禄亟至,是吴命之短也。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 
越之擒也。员请先死 。”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 
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 
见也 。”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 

                                     6 

      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 
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 
      于是越王句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泝淮以绝吴路。 
败王子友于姑熊夷。越王句践乃率中军泝江以袭吴,入其郛, 
焚其姑苏,徙其大舟。 
      吴、晋争长未成,边遽乃至,以越乱告。吴王惧,乃合大 
夫而谋曰 :“越为不道,背其齐盟。今吾道路修远,无会而归, 
与会而先晋,孰利?”王孙雒曰 :“夫危事不齿,雒敢先对。 
二者莫利。无会而归,越闻章矣,民惧而走,远无正就。齐、 
宋、徐、夷曰 :‘吴既败矣!’将夹沟而击我,我无生命矣。 
会而先晋,晋既执诸侯之柄以临我,将成其志以见天子。吾须 
之不能,去之不忍。若越闻愈章,吾民恐叛。必会而先之 。” 
      王乃步就王孙雒曰 :“先之,图之将若何?”王孙雒曰: 

…  85…

国语                                                              ·183· 

 “王其无疑,吾道路悠远,必无有二命,焉可以济事 。”王孙 
雒进,顾揖诸大夫曰 :“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 
则无为贵智矣。民之恶死而欲贵富以长没也,与我同。虽然, 
彼近其国,有迁;我绝虑,无迁。彼岂能与我行此危事也哉? 
事君勇谋,于此用之。今夕必挑战,以广民心。请王励士,以 
奋其朋势。劝之以高位重畜,备刑戮以辱其不励者,令各轻其 
死。彼将不战而先我,我既执诸侯之柄,以岁之不获也,无有 
诛焉,而先罢之,诸侯必说。既而皆入其地,王安挺志,一日 
惕,一日留,以安步王志。必设以此民也,封于江、淮之间, 
乃能至于吴 。”吴王许诺。 

                                     7 

      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 
出火灶,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 
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枹。 
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 
白、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陈 
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 
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 
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陈,去晋军一里。昧明, 
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 
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晋师大骇不出,周军饬垒,乃令董褐请事,曰 :“两君偃 

…  86…

国语                                                              ·184· 

兵接好,日中为期。今大国越录,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 
故 。” 
      吴王亲对之曰 :“天子有命,周室卑约,贡献莫入,上帝 
鬼神而不可以告。无姬姓之振也,徒遽来告。孤日夜相继,匍 
匐就君,君今非王室不平安是忧,亿负晋众庶,不式诸戎、狄、 
楚、秦;将不长弟,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国。孤欲守吾先君之班 
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今会日薄矣,恐事之不集,以为诸 
侯笑。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为使者之无远也, 
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 。” 
      董褐将还,王称左畸曰 :“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坐于 
王前 。”乃皆进,自刭于客前以酬客。 
      董褐既致命,乃告赵鞅曰 :“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 
小则嬖妾、嫡子死,不则国有大难;大则越入吴。将毒,不可 
与战。主其许之先,无以待危,然而不可徒许也 。”赵鞅许诺。 
      晋乃命董褐复命曰 :“寡君未敢观兵身见,使褐复命曰: 
  ‘曩君之言,周室既卑,诸侯失礼于天子,请贞于阳卜,收文、 
武之诸侯。孤以下密迩于天子,无所逃罪,讯让日至,曰:昔 
吴伯父不失,春秋必率诸侯以顾在余一人。今伯父有蛮、荆之 
虞,礼世不续,用命孤礼佐周公,以见我一二兄弟之国,以休 
君忧。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子,君有短垣,而自踰, 
况蛮、荆则何有于周室?夫命圭有命,固曰吴伯,不曰吴王。 
诸侯是以敢辞。夫诸侯无二君,而周无二王,君若无卑天子, 
以干其不祥,而曰吴公,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 
      吴王许诺,乃退就幕而会。吴公先歃,晋侯亚之。吴王既 
会,越闻愈章,恐齐、宋之为己害也,乃命王孙雒先与勇获帅 
徒师,以为过宾于宋,以焚其北郛焉而过之。 

…  87…

国语                                                              ·185· 

                                     8 

      吴王夫差既退于黄池,乃使王孙茍告劳于周,曰 :“昔者 
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 
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摚欤杂氤淹醵局鹩谥性鼐佟!
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王总其百执事, 
以奉其社稷之祭。其父子、昆弟不相能,夫概王作乱,是以复 
归于吴。今齐侯壬不鉴于楚。又不承共王命,以远我一二兄弟 
之国。夫差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摚欤胥敕ゲs摇
相望于艾陵。天舍其衷,齐师还。夫差岂敢自多,文、武实舍 
其衷。归不稔于岁,余沿江泝淮,阙沟深水,出于商、鲁之间, 
以彻于兄弟之国。夫差克有成事,敢使茍告于下执事。” 
      周王答曰 :“茍,伯父令女来,明绍享余一人,若余嘉之。 
昔周室逢天之降祸,遭民之不祥,余心岂忘忧恤,不唯下土之 
不康靖。今伯父曰 :‘戮力同德。’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 
而介福。伯父多历年以没元身,伯父秉德已侈大哉 !” 

                                     9 

      吴王夫差还自黄池,息民不戒。越大夫种乃唱谋曰 :“吾 
谓吴王将涉吾地,今罢师而不戒以忘我,我不可以怠。日臣尝 

…  88…

国语                                                              ·186· 

 卜于天,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其民必移就莆蠃于东海之滨。天占既兆,人事又见,我蔑卜筮 
矣。王若今起师以会,夺之利,无使夫悛。夫吴之边鄙远者, 
罢而未至,吴王将耻不战,必不须至之会也,而以中国之师与 
我战。若事幸而从我,我遂践其地,其至者亦将不能之会也已, 
吾用御儿临之。吴王若愠而又战,奔遂可出。若不战而结成, 
王安厚取名而去之 。”越王曰:“善哉!”乃大戒师,将伐吴。 
      楚申包胥使于越,越王句践问焉,曰 :“吴国为不道,求 
残我社稷宗庙,以为平原,弗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 
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请问战奚以而可?”包 
胥辞曰 :“不知。”王固问焉,乃对曰:“夫吴,良国也,能 
博取于诸侯。敢问君王之所以与之战者?”王曰 :“在孤之侧 
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饮食不致味,听乐不 
尽声,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 
战也 。”王曰:“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