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家有水师,敌人无法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况且也没办发包围山海关,只有在关前对峙而已,有此关在手无论跟建奴较量或是对付流寇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关后的华北大平原和关前的辽西走廊不知道可以有多少土地可以屯田,养上千百万人也绰绰有余啊!

    高第听从黄胜的建议,不出关城一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于那些辽东将门的阳奉阴违听之任之,对他们的耗用能够克扣尽量截留,他根本不怕他们翻脸,因为镇守太监刘应坤已经跟他结成攻守同盟。

    高第在朝堂这个染缸里混迹多年,知道如果自己在辽东经略这个位置上干得好,朝廷说不定会让他老死任上,而他就是不肯跟辽东将门合作,那些每年分润辽饷的官宦就容不下自己。

    高第老大人已经有了大功在手,不怕弹劾,以他久在官场的经验判断,自己因为坏了许多大人的好事,此时要求调离马上就会有人帮着敲边鼓也,升一级回京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就成为了可能。

    他在辽东有了底气,摆出一副不肯同流合污的架势挡了太多官宦的财源,估计马上就会有太多人要把他这一君大神送走。

    十月中旬,当黄胜从日本满载而归时,史又回到了原来轨道,唯一不同的是高第因军功入阁了不是革职回乡,虽然排名靠后,也是大明至高无上的阁臣矣。

    袁崇焕居然莫名其妙升一级当上了辽东巡抚,原来的巡抚王之臣改任辽东经略,还好从五品复州知府依旧是辽东经略麾下赞画将军,他名声大顶他的大人也不少,一时没有谁敢对他如何。

    从来不上班的黄大人回到黄家湾岛把带回来的汉人水手安排到了商船工作,把那些炮手留下重新整训,完成基础学习后掺入黄家炮手序列。

    如今旧明军炮手和解救的炮手比较多,黄胜不太满意,只挑选技艺出众的和踏实肯专研的操作黄家生产的新式火炮。

    黄胜已经在考虑在学校成立炮兵专科,下一学期就挑选黄家少年子弟专门学习炮科,以后这些子弟炮兵就是黄家火炮部队的种子。

    解救的南洋人安排到近海运输船工作,十几个西洋人安排到学校由阮诞、尚慕明管理,目的就是把他们掌握的西方知识全部掏空。

    迫不及待的刘国正回到黄家湾岛就带着四个手下,送松江府来这里工作的几家大师傅回家,估计他太想念妻儿老母,一刻都不愿意等了。

    黎喜明也被黄大人安排去学校教外语,叮嘱他利用会西班牙语的优势多跟那十几个西洋人交流,争取获得西洋人现在使用火炮和战船的情报。

    黄胜留下黎喜汉在身边做亲兵,这小子会南拳,据刘国正说武艺还过得去,火绳枪打得不错,那么没有准头的枪,黎喜汉玩起来都能够**不离十。

    黄胜认为这小子一定具备射击天赋,准备留在身边亲自带,黎喜汉长得高高瘦瘦的,皮肤很黑,也会西班牙语和半吊子日语,不如他堂兄,他只会说不能写。

    黄家第一个具备士子学的家丁边封边之名被黄胜留下做秘书,以后身边就有了一男一女两个秘书,有些不方便带着爱妾的场合也不需要自己动笔杆子了。

    这位边之名是个人才,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告诉荷香,在海盗老巢生活的七年由于无所事事,每天只有练字打发时光,他本来就写得一手好瘦金体,又经过七年苦练自然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矣!

    黄胜把日本女人也带回来了好几百,她们是海盗家眷,有男人的几乎战死了又或被日本政府处决了,黄胜没有把她们交给征夷大将军,知道如果这样做了,她们大部分会被卖到日本的窑子里。

    回到黄家湾岛,让赵蕊安排人挑选出年轻貌美的几十个日本女人准备分给麾下军官做侍女,给了黎家兄弟一人一个日本美人做妾,其余人安排她们去织布厂上班。

    黎家两个黑黑的兄弟,得到了两个白白的女人,真是黑白分明,俩人出海久了都憋得慌,美人刚到手就拉着她们不知道躲哪里办事去了。

    反正后来那两个女人是被他们背着出现的,看上去很恩爱,女人桃红满腮一脸幸福软软的趴在两个黑汉子背上。

    这一次运气不错打海盗抢劫发了财,黄胜知道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不会每一次都有海盗打,他们被打怕了也不会乖乖的等着自己一个个揍,选择逃离或者跟多股海盗结盟都是不错的选择。

    抢劫只能一时,唯有贸易才能够细水长流,以后每年跟日本的贸易也有几十万两好赚,黄家的发展资金有着落了。

    黄家发了一笔财当然要让所有的人民得利,黄胜召开表彰大会,现在黄家人口马上接近六万了,全体大会已经不可能,没有这样的条件。

    只能是大部分军人,一部分技术骨干和所有的民事官员到会,就这样军营大礼堂还是坐不下,只好在兵营训练场露天开会。

    会议内容依旧是让麾下升官发财,黄胜在大会上宣读了黄明理、黄明道、黄东山、黑虎等等军官的加官进级,给参加出任务的所有官兵按照文化教员核查的功劳打赏十到六十两银子不等,把出任务的双饷立刻下发。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粮

    不仅仅厚待战士,对待那些为了黄家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工匠也一样给赏银,不仅如此还赏他们一个活生生的漂亮倭国年轻女人。

    黄家人马今非昔比,战斗力强大了太多,一次打赏同样也是花银子不少,连家里的先进工作者一共有五千人得到了赏赐,银子花掉了十五万两余。

    如今黄家在不出任务的情况下一个月的军饷开支不过一万多两而已,出任务回来论功行赏一下子出手十几万两,得到的效果就是所有黄家人哪怕不是战士都期盼着出击。

    在家里训练又苦又枯燥,一旦出去打仗反而最轻松,黄胜把麾下战士都培养成嗜血了,见到打仗就来劲。

    可惜家主不是宣布马上再次出击,而是让所有战士继续苦练杀敌技能,每人都要总结这一次出海作战的得失。

    特别要假想如果自己是指挥官,在没有设防的前提下,贸然登上海盗老巢小岛码头,被敌人九门火炮突然袭击时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教训大家有什么体会?

    亲身经和纸上谈兵大不相同,黄家战士都有文化,他们大多数人都亲眼看见了海盗埋伏的九门火炮,家主布置了课题,人人都苦思冥想。

    每天晚上各个总旗的总结会都是发言踊跃,许多军官和战士都得到了提高,人人都认为用兵需谨慎,宁可多设想不利于自己的可能性,也不能盲目进取,

    黄家私兵又开始习文练武日复一日,练兵场不止一处,黄家湾岛,觉华岛都在进行。

    久别重逢的爱妾蓝彩儿和大管家赵蕊见老爷不但带着麾下安然回师,战船还多了几十艘,银子赚了百万两。听了荷香、白牡丹几个描述的她们亲眼看见的战场都心驰神往,有些不乐意每次都是荷香几个同行。

    她们都闹着求老爷要让大家轮着跟老爷上战场,都用无限的温柔把老爷伺候得有可能犯错误。

    黄胜最后很严肃批评了两个美人,告诉她们黄家的每一份工作都很重要,不许挑肥拣瘦。

    她们也就是闹一闹撒一撒娇而已,见老爷不高兴了,连忙赔不是,用她们的似水柔情来融化老爷的怒气。

    黄家湾岛的大礼堂开始试演出蓝彩儿执导的大型剧目‘血火辽东’,有一千个座位的大礼堂每天都是超负荷,每一场不下于一千三百人来观看。

    黄胜对于舞台设计很花心思,在舞台下方制造了如灯箱那样的东西,透明玻璃里是写着台词和唱词的牛皮纸,十几个勐火油为燃料的带玻璃罩的油灯把灯箱印得崭亮。

    由人工摇动卷轴,字幕缓缓走动,平时排演时就训练和舞台上演员的声音同步,如此安排让舞台后面可能听不清台词的观众也能通过字幕欣赏到剧情。

    黄家湾岛的识字率已经超过一半,文盲每天都在减少,黄胜的目标就是自己体系内没有人不识字。

    字幕配合舞台演出的模式出现,更加激励了黄家人民的识字热情,夜校也如演戏的大礼堂一样,里面挤满了主动来学习的人民。

    学校的老师都义务在夜校教大家识字,黄家湾岛的学校白天是学生们读书,晚上点燃勐火油灯继续教老百姓识字。

    黄家湾岛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全有保证,连顾铃儿一个小姑娘都敢走夜路去学校教书,当然她一个人去的时候几乎没有,黄家的女人是主要师资力量,女孩子都是三五一群同出同归。

    舞台剧这种寓教于乐的宣传效果太好,黄家湾岛的军民都义愤填膺,人人都同情芸娘的悲惨遭遇,对丑恶的建奴恨之入骨。

    那些扮演建奴的演员现在都不敢上街了,因为他们的演出都被打断好几回了,演出时有些进入情节的老百姓忘了这是演戏而已,他们呐喊着:杀建奴啊!就往舞台上冲,没有武器就挥着鞋底上来狂揍那些演建奴的可怜人。

    蓝彩儿学乖了。每一次演出前都先来到舞台上告诉台下观众,让他们选择跟着家主去辽东杀建奴,这里都是演员,没有那些坏蛋。

    黄家人民都得到了教育,他们有一大半人都是有着被建奴欺凌的经,都有亲人惨死建奴刀下,‘血火辽东’的演出又撕开了他们曾经血淋淋的伤口。

    现在黄家乡勇民壮的训练都无比认真,来参加军训的汉子都知道隔海相望的辽东有豺狼般的建奴在窥视呢。

    唯有黄家强大,唯有提高自己战斗技能,才能够守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才能够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儿,让妻子的命运不会如芸娘那样凄惨。

    建奴敢来进攻黄家,咱们所有人都会和他们拼命,哪怕玉石俱焚。

    每天参加演出的病西施累着并且快乐着,她看着那些看完了演出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去的黄家军民就高兴。

    黄胜告诉她,观众是最好的老师,你应该让他们多提宝贵意见,再次完善剧情,演熟了后等咱们家在京师王恭厂的大剧院可以投入使用时,‘血火辽东’剧组去京师一鸣惊人。

    蓝彩儿来自京师,当然喜欢再次回去出风头,她对这一部作品投入了太多感情,当然想让它红极一时。

    小妮子聪明得很,她发动了一个看戏写评论的活动,鼓励所有观众给建议,对于获得采纳的观众赠送戏票十张。

    黄家湾岛大礼堂的戏剧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跑进去看戏,要凭票入场,戏票或是花钱买来,或是工厂发的福利,战士们也只不过每人得到三张免费门票而已。

    黄家卖的戏票不贵,如果都是这样卖连演员的月钱都不够,更加谈不上黄家投入了太多服装道具以及排演了一年多的费用。

    黄家湾岛大礼堂的戏票不过一百文铜钱,加座票七十文,每一场卖出的门票和送出的成正比。门票收入不过一场六十几两银子罢了。

    黄胜可不愿意赚自己体系内老百姓的银子,但是他又知道在这个拥有大量人口的中国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免费,因为这样不科学。

    把这一出戏完善了演熟了,咱们去京师赚达官贵人的银子,门票提高一百倍以上,不愁会赔本赚吆喝。

    这个时代娱乐节目少之又少,黄家人民不差钱,一百文能够看一个半时辰的戏,他们都消费得起,售票处门口每天都是排着长龙。

    为了杜绝黄牛,最后只好要求大家拿粮本来作为凭据买戏票,一个家庭买到的戏票数量记录在粮本上,不许超过总人口的三倍。

    没办法,有些老百姓看了一遍还要看两遍三遍。‘精神食粮’戏剧的门票也写在了粮本上限量供应,这可是将要流传千古的佳话啊!

    黄胜也想这一部戏剧能够让许多大明官宦、军民同仇敌忾,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广而告之。如何做广告以他来自后世的阅自然会花样百出,当然能雅俗共赏。

    黄胜由舞台灯箱字幕想到了流动灯箱宣传车,设计的手段与舞台下方的灯箱雷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搬到了马车上,并且修改了尺寸,缩短了长度增加了四倍的高度。

    宣传车不但宣传自己想要做广告的内容,还夹杂一些建奴屠杀汉人的图画,再加入一些反建奴标语,得到的效果肯定会很好。

    如此新颖的宣传车,在夜晚宵禁前出现在京师的街头,关注率一定百分百,组织全家来瞧热闹的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呢。

    黄胜经过娱乐匮乏的七十年代,那个悲催的年代在过节时,县城的百货公司有一个大概两米见方的玻璃橱窗有日光灯照着,拉了一串满天星,一亮一息。

    里面只不过有几个小孩子的玩具而已,就这样一个在改革开放后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看一眼的橱窗,在漆黑的夜晚给死气沉沉的城市带来了一抹靓丽。

    每天晚上那里都围了里三层外三成从四面八方特意赶来的老百姓,许多人就傻傻的看着能看半个钟头。

    自己设计的宣传车还有画面有内容呢,在大明京师肯定会有轰动效应。

    黄胜布置尚慕明带着学生,用做皮影的透明牛皮纸,画出如连环画那样的彩色画面,内容就是‘血火辽东’的一幕幕剧情和简介。

    用这些生动且图文并茂的作品,作为宣传车内轮换展示的画卷。

    黄胜还布置尚慕明和学生们根据‘血火辽东’戏剧创作真正的连环画也就是小人书。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扩大地盘

    十月中旬赶来了一个老朋友,长腿将军吴襄,他是在天津卫遇到了李二,这位大管事正喜滋滋指挥着黄家福船卸载从日本带的回头货。

    黄家这一次抢海盗抢开心了见者有份,赏了李二一百两银子,其他六个帐房一人二十两。六个会计乐坏了,一个帐房的月钱时价不过一两五钱银子每月。

    他们被东家派来出海报酬要多一些,这一趟用了不超过两个月时间,到家后能够拿到十两银子辛苦钱。

    谁知黄大人很豪爽的打赏了二十两,关键是跟着黄家跑海吃得好睡得香,一路上还可以玩乐用不着躲在狭小的船舱里,还有一条最重要,只有黄家打海盗,没有任何海盗敢来捋黄家船队这样的虎须。

    李二遇到了老熟人自然高兴,拉着他去酒楼喝酒,这小子憋坏了,因为黄大人给赏银的时候叮嘱他不许多嘴,关照他回到大明不要到处乱说黄家在日本打海盗之事。

    如今吴襄不是外人,他也是海贸合伙人之一,李二立刻打开话匣子原原本本告诉吴襄黄家战船是如何在海上抢海盗船的始末。

    李二只看见了如何抢三艘朱印船,后来攻击海盗老巢他就知之甚少,江户湾之行黄胜也有意把李家的人都留在李国助私港了。

    如今的李国助在生意上已经认黄家说话,但是黄胜还让李国助留着和那些合伙人的份额,一切照旧。

    黄胜反正已经开辟了新的货源供给,而且跟原来合伙人的货物品种大不相同,几乎没有冲突,他知道官僚资本是贪得无厌的,黄家现在才崭露头角,千万不可以树敌太多。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要是断了海贸合伙人一年几十万两的好买卖,恐怕要和太多官宦结仇,得不偿失,双赢才是黄胜的选择。

    吴襄看着脸喝得通红,处于亢奋状态的李二狐疑道:“李管事,如此说来黄大人岂不是还远远不止抢了三艘倭国朱印船?"

    “可不是么,吴将军,您是没见着,那些倭寇小的看上去都害怕,谁知他们到了黄家人马手上一个个像没了骨头,跪在甲板上祈求饶命,把脑袋都磕破了。”

    吴襄越来越感兴趣了,貌似黄大人手里应该有了不少真倭首级呢,他惊讶道:“啊?还有此事?”

    李二笑着鹦鹉学舌道:“尔等现在求饶晚了,黄家已经给过了一次机会,重新投胎再来吧!”

    “这是黄大人说的?”

    “也是,也不是!”李二神神叨叨的样子很讨厌。

    “妈的,好好说话,你小子再卖关子老子揍你!”吴襄被勾起了好奇心又不能痛痛快快听到答案怒道。

    李二笑道:“是千户官黄东山大人说的,黄大人何等身份怎么会跟那些杂碎嗦。”

    吴襄郁闷道:“李二你能不能说重点?黄大人究竟抢了几艘海盗船?砍了多少真倭首级?”

    “具体不好说,我估摸着跟福船差不离的大船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