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家的技术工和管理者、民事官的收入也不比军官低多少,因此黄家的购买力愈加使得商业繁荣。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黄家体系有足以让两倍人口饱食的粮食产量,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商业网络,当然又稳又富。

    海南岛的几个大港口都有客船跑‘新苏州’、安南港、‘陆公岛’、舟山岛、海州港等等地区,最远的客船是跑忠明堡,北方班次跑得最多的当然是‘华夏岛’和黄家湾岛。

    风帆时代的航行成本最重要的就是船只的建造和维护费,其他成本不值一提,旅客自己会承担一路上的吃用。

    黄胜为了鼓励老百姓远航,减少利用地区差长途贩运做些小生意的小商贩负担,一直在贴补客运。

第六百一十章:汉服飘飘

    黄家投入运营的客船由于充分考虑安全性,尽可能避免海上事故的发生,建造成本不低。

    即便如此计算船票价值时也没有计算投入成本,仅仅做到运营时抛去维护保养客船的费用后取得微利足以。

    黄家客船还有一件新鲜事,购买补贴舱船票的旅客,每天必须在船员的组织下,去驱动舱人力驱动螺旋桨两个时辰。

    每一次补贴舱的船票都会率先售罄,因为毕竟便宜了三成,旅客在船上又无所事事,每天分两次每次工作一个时辰利人利己何乐不为?

    这无疑是双赢,客船的水手以操帆负责航行安全为主,只要安排一两个水手指挥旅客采取人力驱动即可,在船速不减的前提下,客船少用了水手当然会提高效率减少运行成本。

    从天津卫到海南岛崖州的漫漫长路,在没有黄家客船的时候,出行对于升斗小民简直就是梦想。

    一路走下来恐怕要几个月,一人至少要花费一二十两银子,还要提防路上不太平,是不是能够活着走到目的地就得看天意。

    黄家飞剪式快船只需半个月左右就能够到达目的地,方便快捷收费还不高,补贴舱船票一两四钱银子,普通舱二两银子,头等舱就有些贵了,售银三十八两每人,经济舱卖九两银子。

    就是这样的普通舱价格还有针对军人的优待,当然是军人免费,军属凭借证明身份的腰牌享受对折优惠。

    黄家优待军人体现在任何地方,在如此氛围下每一个家庭都渴望有亲人从军。

    军人、军属不仅仅是光荣,而且得到太多实惠和特权,黄家体系没有人嫉妒,而是争相效仿,黄家的口号是“军人为国家流血,国家为军人谋幸福!”

    黄家体系的春运也逐年火了起来,老百姓有了积蓄南下北上过团圆年的比比皆是,当然也有太多大明客商尽可能选择乘坐黄家安全有保障的客船旅行。

    对黄家体系充满好奇的徐光启也不安安心心在崖州等着和家人团聚,他让孙元化告假陪着去交趾故土看看。

    这两个科学家只不过听说交趾已经被黄家完全拿下,根本不知道那里已经成为一方乐土。

    徐光启人老了难免容易情绪激动,当他来到‘新苏州’看见满城的汉服飘飘,看见火红绣着“明”字大旗在高高的城头飞扬,哭得泣不成声。

    这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情结,他对黄胜的感观拔高了太多。

    因为他发现琼崖郡王自己夺下的领土居然都遵从明制打大明旗号,科学家老怀大慰更加坚定了他在崖州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

    不仅如此他还写信给门生故吏,让他们也来海南岛、交趾省看看,告诉他们这里需要太多人才,这里到处都是机会。

    低调的徐光启在东林党里从来不争名夺利,但是他的人品让其他党员津津乐道,号召力同样无与伦比。

    于是乎,许多不太热衷党争被东林党内部边缘化的士子、士大夫纷纷登上南来北往的黄家客船远行,许多读书人的眼界拓宽了,狗咬狗一嘴毛的内部斗争开始被许多有见识的读书人鄙视。

    大年三十,黄胜依旧和文官武将欢度除夕夜,大家齐聚崖州大剧院喝酒看节目其乐融融,老怀大慰的徐光启居然高歌一曲本朝状元公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黄胜没有做到合家团聚,因为蓝彩儿去了京师公干,赵蕊事情太多必须留在‘华夏岛’,果不其然她又怀上了。

    今年在身边一起过年的女人是大妇楚儿,爱妾荷香和顾铃儿。

    新年的爆竹声响起时意味着黄胜已经魂穿大明整整十年,不平凡的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种种历历在目,黄胜不仅感慨万千。

    自己在这个时代已经满二十八岁,比崇祯皇帝大四岁,加上后世的年纪,自己应该是个古稀之年的老人。

    黄胜看看自己健硕的身体,看看一群精力充沛的年轻文官武将,意气风发。

    十年磨一剑,那些跟着自己学习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些最早跟随自己的明军,如今大部分都是高级军官,他们正是而立之年,正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

    这些受到新教育的青壮年军官充满激情,他们无一不期待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拓土和征服。

    黄家军官绝对是知识化、年轻化,文官同样如此,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毋庸置疑,人人都在研读介绍马六甲、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的一本黄家刚刚出版的工具书。

    谋而后动黄胜绝对做得不含糊,现在战士们都已经大致了解了苏门答腊岛,知道了应该注意防控什么疾病,知道即将打击的敌人有几股,更加知道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他们甚至知道海岸线很长的那个岛屿几乎没有几个天然良港,因为印度洋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岸上推进,其力量极大,可以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扣水下。

    年刚刚过完,正月初六,琼崖郡王就发布动员令,交趾省、海南岛大规模军事演习轰轰烈烈拉开序幕。

    这一次家主将要带领十八个千总陆军计超过三万六千正兵、辅兵前往马六甲夺取苏门答腊岛。

    这些千总的骑兵被集中使用,空出的兵额所有的千总都立刻满员,因为黄家的辅兵和高级乡勇质量越来越高,人数每年都在倍增,期待着成为正兵战士的太多。

    李大钢、谷一仓两位千总五千骑兵的战马已经到位,适应性训练早就开始了。

    各级军官都在赞画部见到了苏门答腊岛沙盘,林超平派遣了十几位已经成为马六甲军情处情报员的苏门答腊岛汉民给所有的总旗以上级军官讲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地形、气候。

    海军也在集结之中,此战将要出动新式战舰超过二百艘,出动商船七百艘左右,海军参战人数不低于五万。

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

    随军计划带去移民男丁十万,成功拿下苏门答腊岛“旧港”立足点后,这十万男丁的五六十万家眷陆续赶到。

    接下来移民会成为常态,那里毕竟土地辽阔,去几百万人都足以谋生。

    预备移民去苏门答腊岛的老百姓大部分来自中原,现在都是军事化管理,他们的工作就是修路、修建水利设施。

    来到新领地会获得土地屯垦,当然每户会拥有不用纳税的自留地五亩,有立功表现的移民能够得到更多自留地,保长、甲长、里长等等基层官吏拥有的自留地更多。

    苏门答腊岛的气候属于赤道多雨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黄家人马的演习都是有针对性,主要就是要让战士适应在多雨高温的情况下作战。

    还好演习场在海南岛和脚趾省,这里的气候跟苏门答腊岛比较接近,同样高温多雨相当潮湿。

    葛呈杰的千总属于严重超编,因为他原来的大部分由异民族组建的千总又新增加了一倍有余主动报名成功通过选拔的高丽人、琉球人、佛郎机人,当然也有昆仑奴和日本浪人。

    多出这许多外国人不奇怪,因为海上劫掠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辽海到马六甲如此漫长的航线上,活动着黄家海军战船、武装商船接近一千艘。

    黄家跑海的汉子人人悍勇,连只有几十个水手、炮手的二号福船改装的战船,都敢凭借无与伦比的火炮在给商船护航时,搂草打兔子抢掠视野里出现的他国商船。

    为了节约成本,如今在这一片辽阔海域跑商路完全没有武力的商船已经超过一千五百艘,黄家拥有的商船、战船总数达到近三千艘,其中四百吨以上的大海船高达七成有余。

    但是黄胜还认为太少,要在三年内翻一番,至少要让黄家体系船舶的总吨位达到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一半才行,接下来再用三年时间争取超越这个西夷。

    自从黄家在中国海崛起,海上马车夫的海运饭其实不好吃了。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代价使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商船的一半,于是运费的竞争力无与伦比。

    这一种盖伦船遇上海盗唯有利用船速逃跑来摆脱被掠夺的命运,可是黄家的战船和武装商船具备明显的速度优势,又大规模列装固定式望远镜,能够提前发现他国商船。

    因此这几年夺取的西夷商船有七成都来自于荷兰人。

    如果黄胜成功夺取马六甲立足,势必把劫掠的范围扩大到印度洋,那时又会大量夺取西夷的盖伦船,此消彼长成为运力第一的海上强国为时不远。

    黄家在大发展,在紧锣密鼓练兵,在进行实战演习,所有的军民时刻为南下马六甲拓土准备着。

    与此同时一部法律大典也形成文字刊印后下发到了基层,内容言简意赅,不太成熟属于基本法,几十页而已。

    军队里总旗官以上级军官人手一部,民事官全覆盖,连管理三十户的保长都必须熟读。

    大部分内容和大明法度不形成冲突,但是给予了妾室和庶出子女相对的人权,消除了宗族权力,禁止了所有的民间私刑。

    还有一条也形成法律,不许任何妇女缠足,无论主动被动都会被追责,当然不会被斩首,判处社区劳教一年以上必不可少。

    与黄家体系蒸蒸日上形成反差,大明这个年关可过得可不太好。

    崇祯六年的冬天,悲催的皇帝再次被六百里加急带来的坏消息惊扰。

    不是心腹大患建奴寇边,而是实在想不到区区陕西流寇居然愈演愈烈急速向山西、河南、四川蔓延开。

    十一月二十四日,几路流寇合兵一处乘黄河冰冻跳出观望不前的大明官军的合围。

    逃出生天的流寇连克渑池、卢氏、宣阳三县,从陕西进入河南,从此中原大地兵灾连年流民四起,本来就连续遭遇饥荒苦不堪言的老百姓雪上加霜。

    河南巡抚玄默集结重兵堵截防止流寇窜入京畿之地,这个时候的流寇们根本没有具体目标,他们就是走一路祸害一路,能抢掠多少算多少。

    既然预备北上去北直隶抢劫受阻,流寇们转而南下,经汝州至淅川、内乡、光化、南阳,于是乎,无产阶级被疯狂人为地制造出来,中原糜烂旦夕之间。

    白雪茫茫,河南西部河南府渑池县的官道上,许多饥寒交迫的难民扶老携幼往东蹒跚而行,他们都是不肯从贼的良善之人,如今心中还有一丝希望。

    那是因为他们听说过只要找到“战神”家的人,所有的老百姓都会有活路。据说归德府有许多日子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已经投奔“战神”现在不仅能够活下来,还混到饱肚子。

    有些老百姓言辞凿凿告诉大家,前几日渑池县就有“战神”的家丁来过。

    他们还在许多醒目的地方贴了图画,留下了文字,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老百姓如果活不下去都可以去“战神”的封地。

    那里有许多田地可以给大家耕种,保证不会让任何人饿死。

    “李老弟,‘战神’的传言是不是真的啊?”一个满脸褶子头发花白的中年汉子问一起艰难跋涉的本庄人老李。

    他的名字叫做王老实,从陕州地界逃难来此,还算幸运由于有三个孔武有力的儿子,一家子九口人还都在。

    李姓汉子肯定道:“王老哥,我说了多少遍了,是真的,那一天我去县城卖南瓜就亲眼瞧见南国公的家丁了,他们一边在墙上画画,一边和围观的许多老百姓唠嗑,就是让大家活不下去尽管投奔黄家。”

    王老实决定带着一家子逃难就是听了传言,得知“战神”家丁会给去投奔的老百姓吃食,以后会给土地耕种,可是他半信半疑,见到同乡就问一遍,好像得到确认后心里才舒服一些。

第六百一十二章:流贼肆掠

    王老实道:“可是我心里不踏实,南国公是天大的官啊!他收留我们这些无用之人干什么?”

    “不知道,反正我听说归德府已经去了不下十几万人,据说南国公的封地有许多良田没有人耕种,因此需要大量屯户。”

    王老实道:“种地啊,这倒是没问题,只要南国公给口饭吃就成。”

    “我倒是无所谓是不是种地,只要两个小子别被流寇祸害了就成。要是被流寇掳去从了贼,一辈子就毁了。”

    “是啊,那帮龟孙太坏了,走一路祸害一路,不知道多少好人家被他们祸害得家破人亡。”

    “咱们加把劲只要能够见着黄家人就能够喝上稀饭了,娘的,晌午喝了一碗南瓜稀糊糊,肚子空得难受死了。”

    王老实叹口气道:“唉!李老弟,你知不知道东庄那些人昨天夜里干什么了?”

    “知道,我宁可死也下不去手,哪怕是饿死的乡亲。”

    王老实略显凄凉的声音响起:“是啊,我想起来就恶心,总之吃人这样的事情我永远做不出。只盼着能够找到黄家人,要不然我可能也会被别人吃了。”

    王老实家的三个儿子也没有正经起个名字,就是大小、二小、三小这样叫着,王大小去年娶了媳妇,儿媳就是大小家的这样叫着,叫自己老婆家里的,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当然是大丫、二丫。

    十八岁的王二小插嘴道:“爹,您说什么呢,有我们兄弟在,实在撑不下去也是我们杀了别人让您吃。”

    这小子血气方刚早就过了这个时代娶妻的年纪,可是家里太穷,只能竭尽全力给大小添了娘子,可惜还是个有听力的哑巴。二小和十六岁的三小可就连个哑巴女人都娶不到了。

    王老实训斥儿子道:“二小不许瞎说,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人,如何能够做出禽兽之事。快走,找到‘战神’咱家就会有活路。

    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有动力,这些结伴往东的都是钻山沟进密林躲过流寇裹挟的老百姓。

    侥幸逃生的他们在流寇走远时从躲藏地点出来,发现家被烧了,自己变成了赤贫,逼不得已只能在祖坟上最后一次磕头后,别了祖宗基业离开家乡往东寻找活路。

    渐渐地官道上的流民越来越多,走着走着就会有体力不支的老弱一头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不久纷纷扬扬的雪花就会把已经冰冷的尸体覆盖。

    伊州东的官道上,许四九、郭三喜带着八百壮汉,顶风冒雪推着四百辆独轮车顽强地往西前进。这是黄家留在归德府经营的一部人马,这也是许多活不下去流民的希望。

    他们出发时的队伍达到五千人,带着满载粮食的独轮车足三千辆,隔一百里就选择一个有防御力的屯堡留下一些人马和粮食。

    郭三喜和哥哥郭和喜由于长得高大,所以饭量也比一般人大,小时候经常吃不饱肚子,才十四岁就跟着哥哥去当兵吃粮。

    他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家主布置的任务就是尽可能不让老百姓饿肚子,他当然乐于做这样万家生佛的好事。

    军情处传来情报告知西边打起来了,流民遍地许多人饿毙在冰天雪地,人吃人事件屡有发生,不仅仅是吃尸体,易子而食杀妻而食的人间惨剧已经不新鲜。

    留守在归德府的许四九、郭三喜和马跃他们听到这样的消息坐不住了,家主是让他们尽可能多救人,在归德府等着流民找上门恐怕达不到家主最起码的要求。

    这些军官属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主对他们失望的主,几位主要领导商议后做出决定,留下孙振怀处理归德府事务。

    许四九、郭三喜、马跃三人带上五千人三千独轮车运了一万余石粮食准备接近战区尽可能多带回一些不愿意从贼的老百姓。

    一路上不断留下人马和粮食就地收容老百姓组织他们继续往东,来到禹州地界时人马只有三成了。

    马跃留在禹州北八十里一个大屯堡里就地驻守,这是一个当地宗族的聚居地,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族长本来还带着族中壮丁跟马跃、郭三喜的一千六百人马对峙,后来知道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