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奴饱掠几个月后退兵了,掳走了二十余万老百姓,这一次确实收敛许多,大屠杀没有发生,许多失去家园的老百姓得以幸存。

    由此可见黄胜一家子死于建奴肆掠,导致大明诞生了“战神”在后金起到了教育意义。红歹是下达命令不许无端屠杀得到了太多军事贵族认可。

    忙忙碌碌的崇祯七年即将过去,年底黄家体系接到了家主命令,让所有军民过个幸福年,要保证每个军民都要吃上肉,刚刚收留的流民也不例外。

    黄家领地做到让军民过个幸福年不值一提,祸乱不已的中原大地谈何容易。

    为了完成家主布置的任务,大量独轮车、四轮马车运输海鱼、牛、羊、猪肉罐头去一个个流民集中地,剧组、宣传队全部出动,为饱经苦难的流民送上精神食粮。

    效果太好了,流民哪里想到这个多灾多难崇祯七年的严冬会是如此温暖,他们吃上了米饭、炊饼已经幸福得有些晕,年底还吃上肉看了大戏。

    太多老百姓抹着眼泪笑着,他们都虔诚的祝愿“琼崖郡王福寿安康!”

    “南华岛”的拉网行动在春节都没有停歇,船队不断运输人口和物资来到新领地,“南华岛”每天都在改变模样。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四十五章:王者归来

    过了春节,‘南华岛’的战事已经在扫尾阶段,“华夏发展”那飘扬龙旗的舰队与正月初六扬帆远航。

    黄胜强调效率,拥有数万海军的舰队怎么可以消极守土?武力扩张开疆拓土和经济扩张开拓市场同步进行。

    黄明道担任远航总指挥,先锋官依旧是郭怀一,海军高级将领有马成、刘良才、史忠、王连发等等随同出发,可谓阵容强大。

    远航船队一共出动战舰足二百艘,商船五百艘,海军人数高达三万五千,商船水手有两万。

    泱泱大国哪里是区区西夷可以媲美,浩浩荡荡的舰队会让诸多小国瞠目结舌。

    船队满载瓷器、玻璃器、茶叶、松江布、蜀锦、杭缎、刺绣还有罗马字的座钟、怀表等等货物,他们将要经过好望角到达佛郎机诸国进行贸易。

    随行的许多人带着家主的特殊使命,他们是黄家新学培养的知识青年,成为学者、科学家也大有可能。

    黄胜不遗余力发展教育,华夏大学、海南大学、交趾大学在读的学子高达两万余,建设中的“南华大学”规模更大,涵盖的学科更多。

    为了教育黄胜不怕投资,资金促襟见肘时都咬牙坚持。打下“南华岛”就开始修建小学、中学、大学,黄胜知道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让黄家体系没有一个文盲存在是责任。

    黄家子民大多数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学校都有地球仪,这是黄胜根据记忆提供给工匠制作的,只能算作差不离,准确当然谈不上。

    但是这个地球仪每年都会完善,因为黄家知识青年会亲自走向未知的领域,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会形成文字和图册。

    黄家医学权威胡建亚、李兰香夫妇和吴有性也跟随战舰出发,因为家主告诉他们在遥远的南美安第斯山脉有一种叫做金鸡纳树的植物可以治疗疟疾。

    疟疾,又称为“打摆子“,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们一旦感染了这种疾病,就会突然发冷、打寒战,之后又发高烧、说胡话、神志不清。

    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大明南方特别是气候潮湿的地区很多人得这种病,医生对这种病毫无办法,病人往往坐以待毙。

    黄家体系严格执行卫生管理,防控疾病也是不遗余力,可是疟疾还是第一杀手。

    胡建亚、李兰香夫妇和吴有性听家主介绍,世间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树可以入药根治疟疾当然带上几十个最优秀的学生去南美安第斯山脉寻找。

    黄家专门研究农业的科技工作者也来了二百多人,他们当然是去研究野生金鸡纳树的习性,以后携带种子、移植树苗在“南华岛”、海南岛、交趾省大规模人工培育。

    黄胜把金鸡纳树的功效和大体形状讲解一番,还担心他们搞错了,让学习医学、植物学的科技工作者合作。

    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找来得了疟疾的病人用他们认为是金鸡纳树的树皮煮汤服用,喝一段时间病人能够好转就差不离。

    这个时代得了疟疾的病人太多,一时半会儿不致命,有些人会拖好多年才会死亡,因此找病人试药比较容易。

    当然,注意保密黄家体系人人都懂,寻访期间接触的知情人全部请他们上船,统统带回“南华岛”安置,发现的树种当然全部挖回家,移植不能存活也可以入药。

    这一次远航还有一个任务,当然是寻找橡胶树,在船队等待的时间就开始割胶,争取尽可能多的带回橡胶,多移植橡胶树,收集尽可能多的树种。

    这比较容易,南美印第安人已经开始利用橡胶做黑色的胶球,在进行祭神仪式时挥舞。这些蛮夷有好东西也不会利用,完全是暴殄天物。

    他们称橡胶树为“会哭泣的树“,而且会收集,知道只要小心切开树皮,乳白色的胶汁就会缓缓流出,用容器接住就得到了原胶。

    黄胜还布置知识青年们去非洲寻找一种棕榈树,和大明的品种不太相同,那是油棕。

    油棕原产地在非洲西海岸潮湿森林边缘地区。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后世地球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油棕最适合在“南华岛”生长,是后世苏门答腊岛的第一经济作物。

    “地上出产棕榈油,地下又出产石油”的风水宝地汉人获得了,怎么着也要经营得比猴子们好。

    所以这一次从非洲大量移植油棕来“南华岛”大规模种植是总要任务之一。

    黄明道、郭怀一都是海战老手,他们对于这一次护航任务充满信心,知识青年都是渴望探索的汉家精英,他们会不遗余力寻觅所有的好东西带回大明。

    如此多的货物当然会被太多海盗觊觎,也会被各国海军窥视。这很正常,海贸、海盗本来就是孪生兄弟。

    黄家人马都不是道德君子,主动抢海盗会不遗余力,打他国海军杀人越货也没有心理障碍,争取回家时满载贵金属,争取多出三成大海船。

    按理说输送去欧洲的货物多了价格会往下掉啊?黄家体系贸易断然不肯如此。

    这些年南来北往的他国商船被黄家抢了不知凡几,逮拿的西夷水手和商人太多,大明货物在欧洲的时价黄家已经摸透了。

    而且由于许多跑远东的商船失踪,大明的海贸又被黄胜垄断,西夷得到的大明货物更加少了,价格一直在攀升。

    因此货物的定价权在大明,少一钱黄金都不卖,卖不掉扔海里都不降价。

    如果哪个国家妄想压价强买强卖,咱们干脆直接上岸用燧发枪和他们理论,或者直接一把把他们抢得干干净净。

    王者归来就得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气,此次远航会跟各国签署贸易协定,愿意合作的国家大明跟他们友好通商。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

    龙旗飘扬的舰队代表天朝上国,谁也不可以侵犯泱泱大国的威严。

    胆敢不识时务的国度打得他国将不国,黄胜在动员大会上就是这样叮嘱黄明理、王连发、郭怀一等等海军将领,没有一丝愧疚。

    因为后世的天朝沦落成为建奴殖民地后,欧洲那些西夷在泱泱中华大地就是这么干的。

    因此这一次的远航除了海军将士,还有刚刚组建不久的海军陆战队三个千总,指挥官是黄东海。

    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人是第一批殖民者之一,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地经营了许多年。

    因此黄胜暂时选择和西班牙人交好,远航船队带上了十几个传教士以便于和当地的西班牙殖民者沟通。

    马尼拉的西班牙总督也写了文书说明大明舰队和西班牙是贸易伙伴,让西班牙同僚和大明友好通商。

    不仅如此,黄明道在广南国费福经常和在那里经营的葡萄牙人打交道,十几个葡萄牙商人得知大明即将远航南美洲,主动要求跟随。

    早在一百多年前,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就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

    葡萄牙殖民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其中文音译为“巴西”,于是巴西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地名,也成为多年以后一个独立国家的名字。

    葡萄牙在巴西任命总督飞快扩张,殖民地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后来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

    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十几年后被葡萄牙人逐出巴西。现如今葡萄牙人又面临挑战,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在觊觎这片沃土。

    费福的葡萄牙人多次见识了大明的坚船利炮,他们主动随船的目的就是去和葡萄牙巴西总督沟通,想为祖国寻觅一个强大的贸易伙伴,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南美洲的两个最主要的殖民国家西班牙、葡萄牙都不会存在敌意,黄明道的远航硕果累累毋庸置疑。

    “华夏发展”在南美洲属于初来乍到,短时间采取怀柔政策,本着和平使命来此地友好通商,等过个三五年,就会考虑选择一些风水宝地拿下成为立足点。

    以后就会根据世界发展形势决定拿下南美洲多少地域作为汉人永久性国土。

    相对于南美洲,北美近几年才刚刚被西夷盯上,广泛殖民还没有大规模爆发,汉人必须领先一步,当然也是先从淘金开始。

    崇祯八年春,黄胜派出五十四个亲兵提拔为预备总旗官去河南、湖广充实那里的基层军官力量,其中就有刚刚通过考试的祖宽。

    由于祖宽在崖州这两年每天勤练武艺,他不仅仅练习射箭,还很适应潮流每天练习滑膛枪。

    如今属于冷热兵器全能,他文化考试轻飘飘过关,战斗技能考试是他那一批参加考试的预备军官第一名。

    因此祖宽直接得到了正七品总旗官的任命,是五十四个预备总旗官的领导之一。带队的是千总黎喜汉和千总部镇抚官胡大川。

    黎喜汉和胡大川带着家主的一个重要任务,收集左良玉部肆意抢掠、屠杀老百姓的证据。

    如果证据确凿必要时逮拿左良玉召开群众大会当场正法,如果他犯下的滔滔罪行罄竹难书,可以考虑活剥皮。

    一个月前,驻守海州港的朱国荣汇报左良玉部实在太坏,比流寇、建奴还要凶恶。

    被他们祸害至死的老百姓应该成千上万,只因为他是朝廷总兵官,真的逮拿他斩杀,留守内地的黄家军官都不敢私自做主,因此请示家主。

    被这份报告提醒,黄胜想起了这个以后崇祯册封的“平贼将军”,老百姓也比较幽默,背后减了一个字,叫左良玉“贼将军”。

    此人太坏,属于大吃三方的第一坏种。

    他靠打流寇起家一步步升迁到总兵官直至“平贼将军”,吃流寇是杠杠的,杀流寇立功,放流寇逃窜得他们的贿赂,尾随流寇抢掠老百姓,养寇自重玩得风生水起。

    这个坏蛋吃朝廷也不含糊,朝廷需要花粮饷养着他,期望他平定流贼,可是他每每在最重要的关头网开一面放流寇逃之夭夭。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小子屠杀老百姓往往鸡犬不留,老百姓的财物、粮食、女人被抢了,砍下青壮的头颅会成为被左良玉部斩杀的流寇首级,成为他邀功求赏的证据。

    如果等到左良玉寿终正寝还有十年之久,此贼活着一定会有超过百万老百姓活不下去。所以他必须死!

    黄胜决定第一次斩杀大明一品武官,就拿左良玉开刀,罪名就是肆意屠杀、抢掠老百姓。

    这个罪名在崇祯年不值一提,大多数官军都有这样的行为,只不过轻重不同罢了。

    但是在黄家体系肆意杀民就是滔天大罪,杀左良玉就是要向天下人宣布:“谁都不能肆意屠杀老百姓,哪怕他是一品武官也不行。”

    一旦左良玉伏法,想必其他明军将领会学乖了,都会知道琼崖郡王的指令不是空穴来风,以后肆意杀民的行为会收敛许多。

    左良玉并不知道他就是一个人渣,也怀有个人野心,他于弘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不是打流寇也不是打清军,而是以清君侧为名,进军预备攻打南明都城南京。

    还好此贼气数已尽,出兵没几天到达九江时病死在战船上。左良玉是个王八蛋,他儿子左梦庚是个王八羔子,左良玉死后他儿子不但投降建奴,还绑了明末著名忠臣袁继咸邀功求赏。

    历史评价左良玉:“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勇于虐民,怯于大战。”

    如此坏的人渣不可以让他寿终正寝,逮拿他活剥皮是个不错的选择。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四十七章:荥阳大会

    流寇从车厢峡逃出生天时迎来了后金军入寇大明的天赐良机,崇祯七年末,流寇发展迅速再次汇聚河南,规模空前。

    光是大大小小的首领,就有几百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刘国能等等贼骨头都在其中。

    流寇的总兵力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三十余万,被裹挟的老百姓一时间无法统计。

    建奴饱掠后乐呵呵回辽东,扔下了满目疮痍。

    驻守坚城的明军终于松了一口气,当然没有一路人马敢于追击建奴。

    边境略微消停了,中原腹地又是水深火热,流寇和建奴的互动把大明江山祸害得风雨飘摇。

    为了彻底剿灭流寇,崇祯这一次竭尽所能。当然没有什么好办法,接着拆东墙补西墙。

    他调集了近十万大军,包括洪承畴的自己训练生力军“洪军”,左良玉的昌平兵,曹文诏的关宁铁骑、马世虎这几年苦心训练的潼关骑兵等等。

    总而言之,大明可堪一战的强军除了“战神”系基本到齐。

    崇祯七年冬天,朝廷剿寇大军云集,一番穷追猛打,流寇们被压缩了活动范围,此时属于坏木头滚到了一起。

    汇聚河南的流寇人马达到三十万,一时间倒也势大,他们联合行动攻占汜水、荥阳、河阴、荥泽等县,进军广武山。

    即便如此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朝廷动真格了,洪承畴领兵部尚书衔任五省总督统一指挥各路明军围剿,流寇节节败退。

    崇祯八年春节,他们被压缩到洛阳附近,眼看着官军的包围圈又会再次形成。

    最关键的时刻,诸位贼头会盟,因为原来的三十六营瓢把子紫金梁被张凤仪、马香菱逮拿送去朝廷千刀万剐,如今流寇意识到需要一个共同的领头人。

    流寇开会的地点在河南荥阳,史称“荥阳大会”,但不可考证。这是一次会议极为关键,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参与会议的都是祸害大明的知名贼骨头,当然这些贼骨头早就不是为了活下去而战斗,他们有了野心,用很混蛋的话说,属于有理想的革命者。

    流寇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具体有多少人,实在说不准。

    某些大当家,如高迎祥,有六七万人,某些小营头如催山虎只有三千不足,催山虎还不算最小的头领,只有几十个人的所谓的头领也有不少。

    开会的贼头太多,十三加上七十二,就接近一百了,就算每家每营只派两三个代表出席会议也有二百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造反大会,人多的大会,是贼骨头互相交流劫掠成果的大会,是研究如何把大明搞得更加民不聊生的大会,也是商议接下来如何逃命的大会。

    因为众所周知,朝廷已经从边关腾出手,十几路官军气势汹汹杀入河南,再不做反应就麻烦了。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刘国能、左金王等等首先要求推举大头领,流寇也是凭借实力说话,高迎祥有实力也有魄力理所当然成为盟主。

    接下来讲述当前形势。匪名“曹操”的曹汝才先说话,

    这小子就是因为打仗鬼精、有计谋得了“曹操”这个诨号,他把明军的布置倒也猜了个差不离。

    贼骨头都知道这一次明军是动真格了,来势凶猛,恐怕接下来日子不好过,一群贼骨头乱哄哄叫嚷最好是快跑,早跑,跑到山里猫一阵子再做打算。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