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上落针可闻。
谁也不敢出头。
耿忠也没有多嘴。
王亨举杯道:“这杯酒,便是本官辨明忠奸的清心酒,若问心无愧,与反贼从未勾结,便喝下这杯酒。”
话音一落,堂上更静了。
刚才已经很静,现在似乎众人连呼吸都屏住了,所以更静,一个个眼神却丰富极了。
造物主赐给人一双眼睛,不仅是用来看这个世界的,有时候它们会抢了嘴巴的功劳“说”话。
王亨盯着耿忠和林子明。
林子明端起杯子,一仰头便倒进嘴里。他穿的是窄袖,毫无遮掩,因此可以看见这杯酒是被他真喝下去了。
他的行动并未给众人起到表率,其他人见避无可避,慌忙都端起酒杯,喝酒的姿势都很文雅袖、手遮挡,一看就是懂礼仪的人,很多人嘴唇都未湿。
第532章 看谁敢杀梁心铭
耿忠也喝了,喝到哪去了,就不知道了。
李荆山是用大袖遮着喝的。
王亨目光放松,似笑非笑地看着众人,并没有指着谁大喝一声“来人,拖下去”之类的,就此揭过。
见他这样,好多人忐忑不安,以为他定有后招。结果他却道:“上菜!”顿时,各色美味佳肴端了上来。
端菜的,全是禁军。
他劝众人放开了吃喝。
这就完了?
大家越觉得他古怪,仿佛使大劲儿去提一桶水,结果桶里是空的,用力过度的结果,便是自己失去重心。
林子明偷空一望,不见梁心铭。
外面,梁心铭听见里面开始了,转身离去。
一安在门内瞧见,立即冲王亨微微点头。
王亨便放心了,继续劝众人吃喝。
林子明举杯敬王亨,一面问道:“怎不见梁大人入席?昨日与梁大人相谈甚欢,很是钦佩。”
王亨解释道:“本官让她去里面照应。今日女眷也来了不少,却没个当家理事的人,她媳妇虽能张罗,到底是生地方,不熟悉,她在二门外支应着,也省得媳妇慌张。”
林子明恍然,忙把酒饮了。
梁心铭来到第三进院门口,卿陌丁丁等少年正守在门房外,见了他们忙迎上来。
她转身对赵子仪道:“赵护卫去吧。”
赵子仪道:“属下送大人进去。”
梁心铭认真对他道:“大哥是本官的‘护卫’,却不是‘本官的护卫’,总不能跟本官一辈子。”
这话的意思是:他是她的“护卫”没错,却不是她的私人护卫,撇开大局不说,他有他的路要走。
赵子仪道:“属下担心……”
梁心铭打断他话,道:“早已安排好了,不必担心。姚梁锦云都在里面等着,他们也算武功高强。”
赵子仪道:“万一有事呢?”
梁心铭道:“一群女人而已,这都不能应付,这官如何做得下去?万一有变,只能说是命。”
赵子仪很踌躇,看看卿陌等弟子,似掂量他们,再看看梁心铭,只是下定不了决心,挪不开脚。
梁心铭又道:“大哥只管磨蹭,就不怕这将军府没事,反贼从外面打来了,那时全军覆没……”
赵子仪变色道:“属下这就走。”目光一扫卿陌几个,沉声道:“该怎么做,不用我嘱咐了吧?”
卿陌束手道:“请师傅放心!”
丁丁也道:“师傅只管去。”
赵子仪这才决然转身,先去第二进院子换了一身戎装,再去找西南禁军指挥使方智荣,由他护送,从将军府角门出府,绕道出了石村镇,上马疾驰而去。
石村镇周围设有许多暗哨。
赵子仪身上背着一把大弓,是当日在山中射击梁心铭的那个神箭手那缴获来的。他早晚练习,已经熟练无比。此时,他摘下弓,轻轻松松拉满了,再一松手。虽然没有箭矢射出,那声弦响也惊起几只鸟儿,振翅高飞。
他一连拉了三次空弦。
暗哨早得了消息,放他过去。
前方山中藏有一支禁军,是从石村镇地方禁军中挑选出来的,共三千人,赵子仪要带他们去拦截耿忠带来的人马。与此同时,山中的忠义侯方磐也严阵以待。
拐过一山嘴,赵子仪再次拉弓。
这一次,弓上搭了箭矢。
山谷中三千禁军听见弓弦响,都张着嘴,目光追随那流星般的箭矢射向天际,连续几声凄厉的惨叫,三只南飞的大雁被串在一起坠落在山坡上。
一小队长急忙跑过去,捡起大雁。
拿回来众人看了,都目瞪口呆。
接着,便是震天的欢呼。
这是他们的临时主将!
赵子仪一带马缰,大黑马立定,马上的武将目光犀利地巡视自己麾下的兵将,气势威严。
他想通了,这一次,他要通过立功进入军中,在军中博得一席之地,将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梁心铭,而不是只凭个人武功守在她身边,那样的保护终究有限。他还要回归朱雀王府,在朱雀王族中争取到话语权,关键时刻,以整个朱雀王族的势力为梁心铭做后盾。
王家在文官中根深叶茂,现在就缺军方的势力支持,倘若文武联手,看谁还敢杀梁心铭!!!
梁心铭同卿陌等进了第三进院,也没去上房,而是拐入西院,往丹桂苑去了。
一路上,她见这内宅还算有条理,放心了些。殊不知她眼里的有条理,在那些女眷眼里却说不出的怪异。
第三、四进院子和东、西院,甚至后花园都张灯结彩,布置得美轮美奂,也人来人往,丫鬟仆妇们进进出出的,可大多都是客人,而不是主人家的仆从。
因为没有人手伺候。
惠娘身边能有几个丫鬟?还都一人兼着好几样差事。就这样绿风和流年还抽出来了,在丹桂苑陪苏莫琳。能管事的只有欢喜、樱桃、思思和璎珞。其中璎珞负责照顾朝云,只剩下她们三个在惠娘身边听使唤,哪够!
将军府新进的仆从,梁心铭亲自挑挑拣拣,也就挑出了四五个进了内院,其余都放在前面客院。
好在黄知府早就跟夫人叮嘱过,她带了不少仆从丫鬟来了,一来就将人交给惠娘分派,她自己也帮着迎客待客,两位黄姑娘也帮着招呼各家姑娘。
今天,客人们自己招待自己!
客人们都知道牛家被灭门了,梁奶奶并不是此地主人,因此也没人挑理,反而少了些拘束。某些人想到更深一层:既然钦差大人没限制她们,岂不是好事?
大家与惠娘是头次相见,却相谈甚欢。
梁心铭是靖康四年的徽州解元,当年贡院门口为妻买簪一事谁不知晓?足够大家发挥的了。况且他连中三元,被皇上朱笔钦点为状元,徽州人面上都有光,夸起来不落痕迹。不像有的人,你想奉承他都找不到可以夸赞的地方,若硬睁着眼睛说瞎话,又显得太过谄媚。
众人聚集在东院花厅,说笑一阵,气氛就融洽起来。
黄夫人便问起朝云。
惠娘忙叫朝云过来见客。
朝云过来时,和扣儿手牵手。
********
为霸气的赵子仪投票!
第533章 今昔之别
严老太太见了扣儿,叫一声“我的儿”,一把抱住,满眼悲痛,把她上下**一遍,强笑道“瘦了”。
扣儿眼睛红了,叫“外祖母”。
黄夫人评道:“好像长高了。”
旁人微笑点头,却没接话。
牛家的大小姐,哪怕只是个小孩子,从前在青华府官宦圈子内也是出名的,谁见了不奉承?
只是牛将军的事太吓人了,今时不同往日,大家回避还来不及呢,谁肯往上凑?看在扣儿是小孩子的份上,又见惠娘并未拿扣儿当反贼,还让朝云跟她一块玩,才没将这排斥摆在脸上,都恰当地流露出同情神色。但是,也仅止于此,要她们对扣儿刻意亲近是不可能的。
扣儿捕捉到了她们的心理。
黄夫人等人都忙着给朝云见面礼,把朝云从相貌到内涵,夸了又夸,热闹中,扣儿感到被孤立。
黄夫人拉着朝云的手,亲切地问她:“几岁了?都学些什么?”又抬头对众人道:“到底状元的女儿,就是有灵性,瞧这小模样……”一面回身,命丫鬟拿出早就预备好的见面礼给朝云,是一对水色极为通透的玉蝉。
朝云接了,蹲身谢了礼。
接着,其他人也都送了。
朝云不怕生,凡问话都乖巧地回了;给的见面礼,她会先拿着瞧一瞧,然后欢喜地道谢。
众人先还只当她看礼物贵贱,后来发现她并非留意贵贱,而是看新奇新巧。她还没学会矜持和掩饰,其言行举止好奇心居多,尽显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天真烂漫的本色。
这更让众人有的夸了。
但也有人轻视起来,觉得梁心铭夫妻家教不好:女孩子,哪有在人前这样的?一点矜持含蓄都没有。不过,即便有这想法,也都放在心里,面上还是夸的。
“跟她父亲一样。”
“有状元的风采!”
“真可人疼!”
黄家两位姑娘觉得她很好玩儿,瞅长辈互相说话的空儿,叫她“云妹妹”,逗她一两句。
朝云歪着丫髻头,睁着乌溜溜的双眼打量一番人家,通常会做出合适的应对。比如她对黄大姑娘说:“姐姐头上的蝴蝶像要飞起来了。”黄大姑娘听了十分高兴。
黄二姑娘赞朝云皮肤白。
她回道:“姐姐皮肤和我一样白!”
黄二姑娘皮肤确实很白,但比朝云还是要差一些。黄大姑娘皮肤就略暗,朝云不夸姐姐,却夸妹妹,可见没乱夸。再者,夸别人顺便自夸一下,孩子气十足,还不惹人讨厌,引得众人都笑道:“真可人疼!”
黄二姑娘开心的小脸都红了,差点要抱住朝云亲一下,觉得她太可爱了,决定和她做朋友。
惠娘嗔道:“你这是夸姐姐呢!”
朝云便害羞地低下头。
扣儿看着朝云,觉得就像以前的她一样,不管谁见了,都会夸赞一番,也总有话可赞。眼下,她却仿佛被所有人忽略了一样,没人跟她搭话,也没有人给她见面礼。她并不稀罕礼物从前她收礼收到手软她在意的是,她们对她态度的变化。她不习惯这种热闹中的孤独。
还好,严老太太还像以往疼她。
严老太太不像其他人热乎乎地对朝云,她也亲切随和地赞了几句,恰到好处,让人挑不出毛病。
她的注意力都在扣儿身上。
她从面前矮几上的碟子里拿了一块点心,低着头,和扣儿脸贴脸,亲手喂扣儿吃。扣儿咬了一口,慢慢地抿着,眼睛还看着朝云那边。严老太太低声问:“好吃吗?”
扣儿不说话,只点点头。
严老太太就着她吃剩下的点心也咬了一口,品了品,道:“太甜了。你娘不让你吃太甜的……”话说到一半,觉得怀里扣儿的小身子一僵,才想起不该提那个人,忙将剩下的点心都塞进自己嘴里,两手紧紧搂住扣儿。
这亲密的举动,让扣儿产生些许的安慰:外祖母还是疼她的,舅母对她好像也不错。
她便窝在外祖母怀里,默默看着被众星捧月的朝云,品味着她家败落所带来的境遇落差。
严老太太飞快地瞄了朝云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不屑,很快便换上笑脸,问惠娘:“梁夫人,老身可否带这孩子回去?”
惠娘歉意地回道:“这要问钦差大人,晚辈可做不得主。她父亲去时将千金的重担压在她肩上,还好她福大命大完成了。钦差大人很是看重,就怕有人害她。”
严老太太点头道:“老身明白了。”
一面又将扣儿搂紧些。
朝云一早就想去看扣儿姐姐说的大桂树,刚被人围着认人认了一圈,开始还新鲜,时间一长便有些不耐烦。又见没人理扣儿,明明这里是扣儿的家呀!她对整件事还算清楚,却不懂世情法律,所以并不知扣儿的境况到底是怎样,眼下她有些体会到这恶劣,不想和这些人说话了。
她急于出去,便对扣儿挤眼睛。
扣儿便仰面对严老太太道:“外祖母,我陪梁姑娘去园子里玩一会儿,带她看桂花。”
严老太太瞅了朝云一眼,又收回目光,低头对扣儿哄道:“外面都是官兵,不能乱闯。”她一面抓着扣儿不松手,一面看向惠娘,希望惠娘不放心孩子,阻止她们出去。
惠娘却笑道:“去吧。小孩子没耐心,拘在屋里闷坏了。外面天气好,花儿也开的好,让她们都逛去。”
严老太太无法,只得松了手,面上神情却是极为不舍得放手的,好像一刻也不能和外孙女分开。
扣儿便道:“玩一会就回来。”
严老太太忙道:“早些回来。”
扣儿便起身,走到朝云身边。
朝云立即拉住她的手,“扣儿姐姐,咱们赏桂花去吧。”
扣儿点点头。
严老太太笑对惠娘道:“想不到梁姑娘喜欢娟儿。也好,能给她做个伴儿,是她的福气。”
这话有些含糊不清。
到底谁给谁做伴儿?
谁又是有福气的那个?
黄夫人等人觉得,严老太太话中有些许的怨气:认为梁家善待扣儿,是拿她给朝云当丫鬟使唤。
惠娘却觉得老婆子话中有话,想到梁心铭和王亨周密的布置和安排,定是敌人来者不善。这老婆子是否觉得:过了今日,朝云就要给扣儿当丫鬟了?
第534章 暴露隐秘
梁家没拿扣儿当朝云的丫鬟,也绝不会让朝云给别人当丫鬟,因此惠娘装听不懂,笑道:“是,她们很投缘呢。”
黄夫人见此情形,忙对女儿道:“你们也去,看着点两位姑娘,她们小,别摔着了。”她见惠娘对扣儿这样,说话便也捎带上了扣儿,说“两位姑娘”。
两位黄姑娘道:“是。”
她们在家是得了父母嘱托的,叫多亲近梁县令的夫人和女儿,一是梁家可交,二是和梁家走近了,自然也就和钦差大人走近了,和王家走近了。
其他人也忙跟随。
他们也看清了这形式,也立意交结惠娘母女。和黄夫人“爱屋及乌”地对扣儿顺手关照不同,这些人对扣儿便不大理睬。不是她们没见识,而是没人将黄夫人的话当真,知道她不过是面子头上的情儿,非是真要亲近扣儿。谋反之罪,当诛九族,谁敢惹这个麻烦上身?
女孩子们便结伴出去了。
从后门进入花园。
园内菊花盛开,道旁、墙角,甚至不引人注目的角落,突然闯入视野,让人眼前一亮。
朝云这是走第二遍了,依然很新奇,对扣儿道:“扣儿姐姐,你家好大、好漂亮!”
扣儿不出声。现在这儿已经不是她家了,但她明白朝云并未看轻她,朝云一直当这是她的家,每每说起来都是“你家你家”的,倒是刚才那些人,不把这当她家了。她看向旁人,果然她们神情不对。
她心里涌出一股不忿,怎么说这里也是她曾经的家,对不对?她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地方。
她一路走一路给朝云介绍园内的花草树木和亭台楼阁,每一样东西背后都有故事。她知道它们的优缺点:什么花在什么季节开,那山顶上的望月楼适合春夏秋赏月;那山坡上的陶然亭适合冬季赏雪赏梅,因为里面铺了地龙,墙壁也全是玻璃的,在里面便可以看清外面景致……
“这里原有一株瑶台玉凤,怎不见了?”扣儿在小溪边停住脚,看着那微微凹陷的坑抿嘴。其实不用问,肯定被人给挖了。那些人搬东西就罢了,连花都挖。
“被人挖了。瞧这坑。”朝云道。
扣儿不语。
“怎么叫瑶台玉凤?”朝云忙打岔。
“是菊花,跟绣球似得,又大又圆,雪白雪白的,花瓣堆在一起……”扣儿细细地跟她解说。
她用这种方式告诉人:她曾经是这里的主人,在这里住了十一年,曾经拥有过。现在这宅子不属于她了,但是这些东西都存在她的记忆中,永不磨灭!
有些姑娘眼中便露出不屑:说的这样好,好像还是这宅子的主人似得,跟你有一点关系吗?
可朝云爱听,扣儿便觉有成就。
六七岁的孩子,脑子里存了十万个为什么。梁心铭再宠爱女儿,也没工夫回答她十万个为什么。扣儿来了,两人年龄相差没那么大,能玩到一块,又比她有见识,能满足她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互相投契就很正常了。
两孩子自娱自乐,旁人插不上话。
忽然前面视野开阔起来,扣儿伸手一指前方山坡:“瞧,那两棵大桂树。”远远看去,树冠庞大,秋阳下,枝叶间星星点点的金黄闪闪发光,扑鼻的香气袭来。
朝云兴奋地撒腿就跑,扣儿被她带着,一起跑向山坡。到近前,庞大的树冠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