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干脆因失血过多,倒毙路途。本应优先供给的医院没有一粒粮食,连伤员
电要用薯类、野菜充饥。至于药品,《熊本兵团战史》中记载:

“连日连夜的激战,大批伤员和痢疾患者进入医院,全力救治伤员的医
院用尽了所有药品,任求氏溶液一支也没有了。军医们束手无策,只能仰天
长叹,难道经过连续激战,逃脱死亡线的勇士们,真要死于无药少医的野战
医院吗?院长中野军医少佐眉宇间现出一丝异常的决断,用山间的清泉煮沸
携带的固体食盐,制成应急食盐水,用来擦洗消炎,或者直接注射。现在看
来,这几乎是一种无谋无识的举动,可在当时却是唯一残存的手段,真是不
得已啊!”

9 
月20 
日午,九江日本海军第
2 
联合航空队司令部。司令官塚原二四三
少将正在接电话,电话是第11 
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打来的。塚原少将听得
出来,尽管对方力图以平静的语调说话,但仍能感受到一种不安和焦急。由
于对方音量太大,塚原只好把话筒挪得离耳朵远一点,正在桌旁采访的几名
记者也听到了冈村的声音:

“塚原司令官,江北第
6 
师团在田家镇北面被敌包围,处境危急,请阁
下力排万难,派海军飞机前往支援,并空投弹药物资。”

塚原对田家镇战斗非常关注,但没想到会如此糟糕。几天来的恶劣天气,
迫使第
2 
联合航空队的近200 
架各类飞机动不了窝,因此,只能从陆军的简
单通报中了解一般战况。而陆海军素有隔隙,双方尽吹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
将,对走麦城一向讳莫如深。塚原由此推断,不到万不得已,冈村宁次不会
这样火烧眉毛,亲自请求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塚原毫无旁观之意,可是,
天气。。塚原手举话筒,眼睛转向窗外,数米以外,雨雾腾腾,能见度太差,
飞机根本无法起飞,就是起飞了也找不到轰炸和空投的目标。这一点,冈村
中将不是不懂,显然是急懵了。

“司令官,天气太糟,我的飞机已连续几天无法升空,贵部的处境我非
常理解。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备齐弹药物资和人员,一俟天气转晴,哪怕
只有一二个小时,我都将立即出动,全力解救第
6 
师团。”塚原少将想让冈
村理解自己,又提醒了一句:

“能不能利用小型舟艇,通过湖沼地带输送物资?”

“我已与海军舰艇部队联系过了,看来只好先这么干了。我现在即派宫
崎大佐到你处侍命,准备随飞机前往战场观察,请多关照。”

冈村放下电话,转身下达电令,要稻叶四郎中将从广济方面抽调部队,


火速南下田家镇,务必打破中国军队的包围,解救今村支队。

冈村的急电尚未到达广济,稻叶四郎师团长已经采取了紧急救援措施。9
月20 
日,第36 
旅团长牛岛满少将在师团长的严令下,不顾广济地区中国军
队连续反击的压力,硬挤出第45 
联队的第
2 
大队,在山本少佐率领下,于当
日情晨掉头南下,但在四望山附近与中国军队遭遇,南下被阻。次日夜晚,
稻叶四郎再次抽调第23 
联队的
4 
个步兵中队、
2 
个山炮中队、
1 
个辎重兵中
队及部分工兵,由他田少佐指挥,组成混合部队驰援。稻叶四郎能抽调的部
队都抽了出来,再抽调,广济地区就保不住了。

然而直到25 
日,救援日军始终无法突破中国军队的阻击,被挡在松山口
以北的铁石墩一线。被包围的今村旅团顾不得南下,抽出
3 
个步兵中队和1
个速射炮中队从松山口向北竭力攻击,企图在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缺口,与铁
石墩方面的师团增援部队会合。

广济至田家镇之间数十公里的地段,硝烟弥漫,包围、反包围,战况异
常混乱。今村旅团被围于松山口及其以南地区,而从北面切断今村旅团后路
的中国军队又承受着南北日军的两面夹攻。如果老天继续帮助中国军队,如
果日军海军没有优势,今村旅团必被歼无疑。

9 
月21 
日午后,连阴降雨数日的天空开始转晴,地面和天空中的湿气升
腾而上,形成大片大片的云层。在九江机场待机的宫崎大佐立即登机,赶赴
战场上空侦察。透过云层缝隙,地面上隐隐约约地现出一些白色斑点。

“降低高度,尽量接近地面!”飞行员按照宫崎的命令穿过云层,从山
头上方掠过。看清楚了斑斑白点是一些日军士兵,他们不顾暴露目标,身穿
显眼的白色衬衣,在开阔地上摆出一个巨大的“药”字。宫崎大佐急忙写了
一张纸条装入通讯筒,掷向下方日本阵地。上写:“今村旅团长,我奉军司
令官命令,观察你部奋战情况,我皇军官兵虽身陷重围、弹尽粮绝,仍能以
武士道精神,浴血奋战。望继续坚持。军司令部宫崎周一大佐。”

九江机场上,塚原二四三少将亲自督促,一架架战斗机、轰炸机满载而
起,鱼贯升空。九江对岸的二套口机场是陆军航空兵第
4 
飞行团的前线机场,
藤田少将身着飞行服,登上一架重型轰炸机,亲自率大机群飞赴田家镇方面。

几天来免遭日军飞机轰炸的中国军队阵地上,火光闪闪,炸点密集,包
围圈内的日军则欢腾雀跃,拥向一个个自天而降的降落伞。与此同时,第11
军派出工兵部队,在海军的大力支援下,以小型舟艇满载弹药、粮秣,从武
穴镇经过雨水上涨的湖沼地带,建立了今村旅团东面黄泥湖的补给线,并利
用舟艇返回,把大批失去战斗力的伤病人员送往后方。

24 
日夜至26 
日,经两昼夜激烈争夺,日军南北对进,终于在中国军队
包围圈北面撕开了一个口子,今村旅团得救了。随着增援部队到来和武器弹
药的大量补充,以及陆海军航空兵的全力协同,今村旅团于26 
日夜重新恢复
向南攻击田家镇要塞的主阵地。此次总攻,除了今村旅团主力以外,新增援
的池田部队也在右侧加入攻击。

守军第
9 
师师长郑作民和第26 
旅旅长杨宝珏,整日整夜在第一线亲自指
挥,无奈经多日激烈攻防,全旅伤亡过大,剩下的部队虽连连组织逆袭,与
日军作逐寸逐尺地争夺,但在日军波浪式不间歇的进攻下,多处阵地被突破。
第53 
团一连少尉排长袁次荣,眼看全排士兵伤亡殆尽,弹药告竭,阵地已在
所难保,遂一人将所有手榴弹收集拢来,接连向进攻的日军投去。日军死伤
数十人后。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袁排长视死如归,从容打开重机枪匣盖、把


最后一颗手榴弹放了进去,拉断导火索,紧抱枪身。轰然一声,迫近的日军
被这一英雄壮举惊得目瞪口呆。

田家镇危在旦夕。北面中国军队的包围圈虽己被日军撕开裂口,但各部
队仍在严厉的命令下,用人海战术继续猛攻日军的掩护邻队,以解除田家镇
的危局。扼守松山口附近高地的日军山本部队拼命抵抗,伤亡惨重,一些中
队减员达40 
余人,几乎丧失了作战能力,然而中国军队的攻击也成了强弩之
未。

28 
日,日军终于攻占了要塞西北约
2 
公里的玉屏山。该山标高462 
米,
是这一带的最高峰,玉屏山一失,整个要塞俱在日军火力俯射之下,守军虽
退入复廓阵地,但已无险可守。为避免全军覆没,李延年适时下令,放弃要
塞,乘夜向西撤往黄石港。

次日上午11 
时许,日军开进了田家镇废墟,时间比预期的整整延长了一
倍,而且,今村旅团还差点被吃掉。30 
日,第
6 
师团上报了今村旅团的初步
伤亡统计:“截至目前查明,我方战斗死伤官兵1150 
名,内将校25 
名,预
料还会增加。”注意,这里不包括患病死亡和失去战斗力的人员,也不包括
广济地区的损失和海军陆战队的损失。不过,有一点很明确,第
6 
帅团经广
济、田家镇一战,又一次丧失了续战能力。日本战史著作指出:

“第
6 
师团自
9 

6 
日占领广济以来,日夜不停地遭受敌人的反攻。这
期间,还进行了攻占田家镇宴塞的战斗,伤亡很大,战斗力不易恢复。计划
等待预定于10 
月25 
日到达的约3000 
名补充兵员到达后,再合在一起向汉口
前进。”


6 
师团被打瘫了,中国守军自己也打残了。撤出田家镇的第
2 
军收拢
后清点,第
9 
师共伤亡官兵2000 
余人,其中包括旅长以下军官130 
余人,第
57 
师剩余的部队仅够编成几个连。

蒋介石对田家镇没能坚守得更久一些,感到非常恼怒,并责怪外围部队
策应迟缓,造成良机丧失。在蒋介石的追究下,与第86 
军共同攻击今村旅团
后方的第26 
军军长肖之楚中将,向蒋介石发了一封诚惶诚恐的申诉电:

“职追随钧座十余年,虽未建功立业,以报知遇,对于命令之服从,自
信尚能做到。此次对田家镇要塞,策应迟缓,实为事实与环境所促。职已饱
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率残疲之卒,向赋予之任条迈进,所有部属,亦能
共体斯旨。。”随后,肖之楚又将第26 
军在广济作战和田家镇策应作战中的
惨重伤亡情况上报蒋介石,以求得谅解。第26 
军全军万把人,伤亡失踪官兵
达5712 
人,残余人员为4955 
人,照理说,一支部队打到这个份上,可以认
为是尽了力了,但是,田家镇太重要了,为了保住这个战略要点,即使打光
几支部队也是花得来的。


第八章撤退不等于结束

信阳失守

进入10月,武汉地区的气温逐渐凉了下来,可战况却愈益白热化了,已
经连续奋战三个多月的中国守军开始感受到真正的危险。威胁首先来自信阳
方面。

信阳,豫南重镇,处汉口以北京汉铁路之上,是武汉三镇的北大门,日
军第2军向西进攻的终点目标就是信阳。日军计划在占领信阳、隔断中国第
1战区和第5战区的联系后,再折转向南进攻,沿京汉铁路拊汉口侧背,遮
断京汉路以西大别山脉中的中国军队的退路。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六安、固
始、潢川等地的节节阻击,其目的也是延缓日军进攻信阳的时间,完全可以
认定,信阳之战是大别山北麓作战的一个重要枢纽。

为了守住信阳,蒋委员长拿出了他的起家部队——国民革命军第1军。
这支部队是黄埔嫡系中的嫡系,早期的黄埔学生几乎都在这支部队中服过
役。第1军的前身是黄埔军校的教导团,以后逐渐扩大,北伐前组建为第1
军,号称“党军”,周恩来曾担任过该军的党代表。可以说,国民党中央军
的庞大武力统统是由第1军滚雪球似地滚出来的。

既然是“天下第1军”,它的军长自然也是蒋介石最器重的将领。当时
的军长是蒋介石的浙江同乡、陆军中将胡宗南,又兼第17军团军团长,胡宗
南在黄埔一期生中提拔的最快,团长、旅长、师长,乃至军长,几乎每一个
晋升之阶胡宗南都是第一个登上去的。在众多黄浦将领中,胡宗南是最耀眼
的一颗星。胡宗南给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印象也很深,这不仅仅因为他多年
与共产党人为敌。青年时代的胡宗南思想进步,在黄埔军校中与共产党人的
关系相当不错。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在第1军中“清共”时,胡东南曾
在夜间与几位好友同往党代表周恩来处,为其送行,以表同情。据说,周恩
来多年后谈起大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缺点时曾表示,如果工作做得
好一些,甚至胡宗南等人也有可能团结过来。解放战争末期,中共及解放军
也曾派人,试图争取胡宗南起义,投向人民一边。然而胡宗南经过一番激烈
的内心斗争后,自认无法见谅于共产党,终于未能回头是岸。

用“天下第1军”保卫信阳,蒋介石对信阳一战重视可见一斑。可是这
一仗打得不理想,重要原因在于胡宗南自恃天之骄子,肆意排斥杂牌异己的
恶劣作风。

除第1军外,临时配属第17军团指挥的还有川军第45军。9月中旬,
第45军军长陈鼎勋中将率第124师、第125师由襄樊赶赴信阳,抵达后,发
现城郊山岗上设有高射炮阵地,一些树林中隐蔽着不少炮兵部队,公路上坦
克履带的痕迹比比皆是。这些川军官兵抗战一年多来,转战晋东、鲁南、徐
州各地,从没有与机械化部队一道作过战,这次发现有炮兵,装甲兵配合,
顿觉腰杆子硬了三分。但是很快,川军将领们就感受到中央军的那份轻视杂
牌军的心态。

胡宗南一道电令:“日军现在与我第2集团军在演川、光山激战之中。
第45 军立即在罗山以东竹竿铺南北地区布防,拒止敌军西进,以掩护第1
军主力集结。”胡宗南想的是,先让川军在第一线挡一挡,挫折日军的锋芒,
待第1军主力完成集结后再行策动反攻。他对此不无得意,认为这是仿效田


忌赛马的典故,以劣等马对敌上等马,而后再投入第
1 
军的生力军。如果不
掺杂牺牲杂牌的心理,这种用兵似乎不无道理,但第45 
军的将将却另有一番
滋味在心头。

9 
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一辆吉普车在雨中驶入罗山城西第45 
军军部。第
17 
军团副军团长下车后,也不进屋,就在院中对陈军长和两个师长开始训
话,大意是第
1 
军主力即将开到罗山,要求川军部队努力作战云云。两个师
长都是穿草鞋,裤脚卷至膝盖以上,在雨中肃立听其训话。未几,该副军团
长讲完之后,匆匆离去。两个师长眼瞅着吉普车溅起的泥水,一句话也说不
出来。

9 
月18 
日,日军第10 
师团占领演川后,当即派第
8 
旅团的冈田资少将
率部队向罗山方向发展攻击。冈田部队进至罗山以东15 
公里处的竹竿铺附近
时,遭到凭借竹竿河设防的第45 
军部队的抵抗,双方激战一天,阵地没有大
的变动。第二天凌晨,日军纵深升起一个巨大的充气飞艇,地上数百名日军
士兵用几十根绳索将飞艇系留在300 
多米的半空,上面的日军观测人员手持
高倍望远镜,居高临下,把中国军队的前沿与纵深情况尽收眼底。日军初次
使用气球进行战场观测是1914 
年攻打德军的青岛要塞之时。24 
年过去了,
日军竟然还在使用这种原始的观测方法,这大有点欺负人了。可装备低劣的
中国军队硬是拿它没有办法,少数的高射武器全部用于后方重要市镇的防
空,第一线部队的轻武器够不上,打不着,干瞪眼瞅着硕大的汽艇在空中耀
武扬威。在高空观测的校正下,日军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倾泻到中国守军
的头上。

竹竿河大桥是双方争夺的要点,守军先是在桥东阻击,实在抗不住了遂
交替掩护撤向桥西。但是,在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和步兵的贴身紧逼下,撤
迟组织得不好,再加上没有必要的工兵器材和破桥装备,竟然把一座完好的
大桥留在了身后。第125 
师师长王仕俊得知后大怒,赶到桥西桥头堡责问守
军团长:“你为什么不把大桥毁坏?此事认真起来,抓你个通敌罪也不为过!”

“师长,实在是来不及,敌人逼得太狠,部队好不容易才撤到桥西,敌
人即以火力控制了桥头,炮弹也一个点地往下掉,根本无法再破桥了。再说,
我总不能把弟兄们留在桥东。”

王仕俊长叹一声:“亏你还是个军人,你这是妇人之仁!你以为救了不
少弟兄,可为了你留下的这座桥,更多的弟兄要付出生命代价!”

王仕俊余怒未息,手指战抖着指向团长的鼻子:“你给我守住桥西桥头
堡,只要还有一个活人,阵地就不能丢。这里也是你的死地,你他妈罪有应
得!”骂着,王仕俊起身离去。屋内几个人呆若木鸡,半天缓不过劲来,耳
边仍震响着师长最后的警告:“告诉你们全团,我的执法队就在你们屁股后
头蹲着,只要发现你团的人员,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不论什么原因,一律以
临阵脱逃论处,就地处决!”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守军上下自忖打也是死,退也是死,反倒
横下心来拼起了命。团长下到营里,营长下到连里。。全团官兵人人操枪,
个个上阵,一批又一批炸桥组派了出去,但在日军绵密的火力下或死或伤。
一个中国士兵全身缠满了炸药,爬上桥面引爆,人被炸成了碎屑,可大桥不
过略有损伤。

日军步兵在坦克前导下向桥面扑来,守军没有反坦克武器,只能以各种
轻武器集中射击坦克后面的步兵,力求拒止日军步兵过桥。日军坦克装甲被


打得丁当作响,不顾一切地冲过大桥,直闯守军阵地,钢铁履带横压竖碾,
把一个个掩体连同里面的守军一起碾碎。一位名叫罗汝汉的连长亲自控制一
挺机枪,机枪手看到坦克压了过来,一时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