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伙食银子,从士卒的口中捞钱,这些人的良心早已经让狗吃了。”

    “孙大头,你这个王八蛋还有脸求饶。老子给你八品官的帽子,每年俸禄一百二十两,禄米十二石,这样丰厚的官俸,已经足够你摆谱了吧!”

    “而你却贪心不足,居然从弟兄们的嘴上捞银子,今天你不死,只怕是天理难容。”

    “来人,给我将孙大头砍了,脑袋挂在城门上示众三日。白吉胜、牛正和二人煮成膏油,到出去喂了城外的野狗。”

    处理完了这几个苍蝇,刘宣看了看跌倒在地上的大老虎孙登道:“老孙,当年咱们百十个人,十几件兵刃都在混乱的陕北闯出了名堂。如今咱们割据五府四十九县,朝廷早已经是腐朽的高楼,只要咱们用力一推,就会猛烈的倒塌。”

    “一旦咱们打下了天下,像你这种老臣,必定会封侯拜爵、名留青史。你已经是五品司长,每年的俸禄八百两,难道还不够你花销?何苦要为无用的银子枉送了性命。”

    听见刘宣的话音,以孙登对刘宣的了解,自然知道自己已经必死无疑。他惨然的一笑说道:“下官到了这个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自己管不住自己的脏手。”

    “事已如此,小人也不求大将军能绕一条小命。只希望大将军看在小人一路劳苦、任劳任怨的份上,能够给小人家人一条活路。”

    刘宣看见孙登满脸急切哀求,虽然对他没有多少同情,但是也有些伤感。况且刘宣到底是现代人出身,虽然迫于无奈杀人盈野,但是却并不喜欢株连亲族。就连仇深似海的明朝宗室,刘宣也不是尽数诛灭。

    孙登此人,即便没有持刀搏杀的功劳,但是一路从陕北过来,多少还是有些苦劳的。他今日虽然因为贪污被处死,但是以前毕竟有些功劳。所以哪怕孙登没有这个要求,刘宣也不会把事情做绝。

    “老孙,咱们也算是一路走来的贫贱之交。今日我虽然想要饶你一命,但是法纪却决不饶你。念在你以前多有功劳的份上,今日就给你个体面,让你不受刀兵之苦。”

    “至于你七岁的长子,还有三个小妾两个女儿,公家都会供养,直到你的儿子成年。”

    听了刘宣的承诺,孙登身子发抖,四肢不住的抽搐,片刻之间,居然满嘴鲜血。等下面的士卒发现不对,只见孙登已经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当场死于校场之上。

    看到这一幕,刘宣也有些不忍,他无奈的挥了挥手说道:“给孙司长找一个棺材,寻一处地方埋葬。至于他的妻小,每月给三两银子奉养,让他们回霍州定居吧!”

    “双喜,你去告诉程皓,这一点,一定要叮嘱他亲自去办。”(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一章肃贪三

    处理完了孙登、孙大头等后勤司硕鼠,刘宣心情沉重的在第八营吃了一顿饭。孙登、孙大头都是最早投奔自己的老人,那一批流民经过多年征战,现在已经不剩下多少了。

    这些人中,三年前都是与刘宣一同训练,在校场上摸爬滚打。到了如今,这批人已经不足十人,其中还有一些向郭坨子这种残疾的伤兵。

    今天刘宣虽然严明法纪,斩杀了孙登、孙大头二人,但是心中却没有半分高兴。他心情沉重的回到府邸,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之内,暗暗想到:“如今稍微有些安定,后勤司就开始喝兵血。军队中我刘某人向来算是重视,但是仍然有这种恶劣的事情。”

    “如果到了地方下面,贪污**只怕是非常普遍了。这一回,一定要下重手,彻底打击一些贪腐之辈的嚣张气焰。”

    “趁着大军还云集在平阳府,这一回行动一定要雷霆万分。周建此人上任几个月,还没有抓到一个老虎,此人优柔寡断,看起来也是不可重用之辈,这一次就借这个机会,将他拿下来换上能干的官员。”

    “王公厚虽然是个状元,但是此人在这几个月也没干出什么大事情。不过此人还算是科举的门面,再加上以前也没有当官的经验。暂且先给他个机会,在考察考察一段时间。”

    廉政司、反贪司这种要紧岗位,一把手的人选一定要干净手狠。手不干净就没有底气惩处贪官,心不狠拉不下脸就不可能干出事业。

    现在刘宣治下虽然有不少官。但是真正表现出这种素质的也就孙可望一人。

    孙可望延长人士,也算是跟随刘宣的老人。在崇祯元年陕北混乱之际。孙可望早早的失去了父母,混迹在少年营之中。

    因为刘宣熟知历史上孙可望的事迹。所以知道此人在自己手下时,刘宣也没有花心思提拔培养,让他一直在少年营自生自灭。但是此人还是颇有才能,很快被少年营的先生李翰看中。因为李翰的举荐,孙可望先在永和县担任通判,后来表现出色,升任为永和县令,成为正六品官员。

    在两个月之前,刘宣就对于河堤反贪的孙可望有些了解。因为历史上孙可望投奔清军。导致西南汉人反清大业毁于一旦的行为,刘宣对此人还是有些芥蒂。但是现在这种情况,胆大包天、敢于得罪人的孙可望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宣仔细考虑了半夜,终于下定了决心。第二日一大早,刘宣就传下诏令,免除了第八营军法官闫元德的职务,将他任命为后勤司副司长,新任军法官任命了心狠手辣的邱少言。

    此外调任永和县县令孙可望担任廉政司司长,孙可望终于平步青云、官升三级一步登天成为正五品高官。

    廉政司司长这个职位。在几十个司长中也算是位高权重。孙可望先在也就十八岁,在刘宣朝中就担任了这种非常重要的官员。

    小小的永和县,半年之内,居然走出了四五个大官。无论是中书府李翰。还是隰州同知周恒,或是担任营官的廖狗儿,都算是一步登天。得到了刘宣的重用。再加上最近升任军情司副司长的种衍,廉政司司长的孙可望。小小一个永和县。居然走出了四个五品高官。

    孙可望升官之后,永和县令由县丞张行接任。县丞的职务由表现出色的水利科长孟真担任。

    由于后勤司司长孙登被刘宣处死,种平紧急担任了后勤司司长,至于周建,接替了孙登担任总务司司长。总务司每天都是各种鸡毛蒜皮的杂事,也能充分发挥周建的能力。

    等孙可望快马加鞭赶来上任,时间已经快进入八月中旬。此时出兵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刘宣麾下的几万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渡过黄河,进入河南、关中占地盘。

    如果一旦大军离开,孙可望也不敢大张旗鼓全面处罚贪官。毕竟这些贪官肯定会勾结当地的豪强士绅,如果逼迫太紧,只怕会冒险叛乱。

    所以孙可望趁着大军还在平阳府,马上向刘宣申请了搜查令,开始抽查各级官员的家产。

    短短十几天时间,在孙可望的主持下,廉政司先后搜查了上百户官员的家产。在这一次雷霆行动当中,孙可望在刘宣的支持下,又打到了两头老虎。

    其中一人为文选司司长马景焕,另一人为工商司司长何成濡。这二人当中,马景焕也是陕北老人,算是刘宣最早培训的书记官,何成濡是本地的商户,在霍州城最早投奔刘宣。

    除了这二人之外,还有此次科举的榜眼孙俊园、第四名曲之行这两名从五品高官。

    这二人中孙俊园担任考功司副司长,曲之行担任屯田司副司长。尤其是曲之行,他利用自己职务之便,居然贪污了六个守备营总共上万亩水田。

    对于曲之行这种破坏刘宣根基的贪官,刘宣无疑会眼里处罚。曲之行本人被凌迟处死,他的后代也受到牵连。这个曲氏家族,五代之内不准参加科举,担任官职。

    在孙可望接任廉政司司长之后,在刘宣的支持下。此人大刀阔斧,还不害怕得罪同僚官员,还不到半个月时间,倒在孙可望刀下的贪官就有百人。

    其中包括五品以上官员四人,六品以上十一人,剩下的都是七品以下的芝麻官。

    从这百名贪官之中,刘宣收到了十二万两白银、四千两黄金。较大的缓解了财政缺口。

    整个平阳府五府四十九县,加上中书府、枢密府、监察府这三府官员,总计也不超过一千二百人。短短的半个月之内,落马的贪官就超过百人,几乎达到了十分之人。

    眼见下面的官员开始人心惶惶,刘宣终于将孙可望这柄宝刀收入鞘内,停止了搜查贪官。

    尽管管刘宣知道,他虽然奉行高薪养廉,给予官员的俸禄非常丰厚。但是不贪的官员只怕还不到十之二三。

    这一回行动尽管无礼浩大,极大地震慑了官员的嚣张气焰。但是如果一一细查,只怕还会查处无数的贪官。

    而刘宣现在还需要官员治理地方,所以只能让孙可望停手,以免将下面的官员全部逼反。(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军校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这一日因为官员放假,刘宣也没什么事干,所以他轻车简行,带着王双喜等十几名亲兵来到襄陵县平阳军校当中,与军校的学员一同过节。

    平阳军校在半年以前筹备,现在已经成立了五个月时间。军校的校长由刘宣兼任,但是因为刘宣公务繁忙,实际上军校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张虎成等人来干。而刘宣只是为平阳军校提出大致的方略。

    平阳军校下设骑兵、步兵、炮兵、工兵、宪兵、辎重六科,每科选拔学生二百人。这一千二百余学员,都是年纪在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精锐老兵。

    在这所军校中,他们不仅要接受严格军事操练,还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化课程。这一所军校,刘宣虽然不奢望能为他培养多少绝世名将,但是却要求能给他培养一大批素质基本合格的底层军官。

    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能担任教员的军官少之又少。所以哪怕刘宣从各支军队中抽调,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捉襟见肘。

    整个平阳府军校当中,除了刘宣这个很少管事的校长之外,最主要的官员就是炮科科长王庚、工兵科科长庄玉生、骑兵科科长白勇、宪兵科科长窦和、步兵科长马世俊、辎重科科长姚忠年这六个军官。

    这一所军校,虽然成立不久,但是几乎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院校。可以说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原历史中也是闻所未闻,除了刘宣制定方略外。军校由枢密副使张虎成抓总,六科科长负责具体的教育训练。

    因为刘宣极度的重视,军校的学员都是待遇不错的底层军官。只要进入了平阳府军校。待遇上就与军中的什长看齐,每年的饷银达到十八两,此外还能分到三十亩免税田。

    除此之外,军校中的待遇伙食也非常好,居然可以不限量的每日三餐。每隔三五天,甚至还能吃上肥肉改善改善伙食,这样的日子。对于从小挨饿的陕北老卒来说已经赛过了神仙。

    因为吃得好,营养充分,所以军校中的训练也非常辛苦。几乎每日都会有会操。除了上午会操之外,到了下午,还需要进行一些刺杀、射击训练。到了傍晚,还有老师每日教导他们读书认字。经过差不多半年教育。这一批老兵几乎已经认识五百个常见字,已经勉强能读懂大部分军令文书了。

    刘宣赶到军校中时,军校的学员正在进行队列操练。在明末时期的军队中,打仗必定要列阵而战,因此,队列操练几乎是军中最重要的训练。

    每一个将军练兵,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操练阵型队列。作为一所培养基层军官的军校,平阳军校的队列训练更加严格残酷。每日之间。军校的一千多学员都要进行一个半时辰的队列操练。

    “张二蛋、赵四狗、马金财、你们三个王八蛋出列。刚才你们迈错了脚步,扰乱了队形。害的我们辎重科今天吃不上肉,今天按照规矩打你们五军棍,你们可有冤情需要伸冤。”

    刘宣刚进入大门,就见辎重科科长姚忠年正在处罚学员。站在姚忠年身边的,正是辎重科军法官张志贤。

    按照平阳军校的规矩,一旦在队列操练中出现了错误,扰乱了本队的队形,就需要全队饿饭一顿以示惩戒。不仅如此,犯错的学员还会被开除军校,调入要求不严的守备营中为官。

    因为今天正是中秋佳节,军校中按照惯例都会改善伙食。张志贤早已经打探清楚,今天中午不仅会包饺子,甚至就连红烧肉都会管饱吃。

    张志贤长得五大三粗,向来喜欢吃肉,今天被辎重科三个学员拖累,害的二百多人被连累处罚。不仅没有肉吃,在六科之间还会被同伴笑话几天。

    出了这样的事情,辎重科姚忠年、张志贤等官员可以说非常恼火。赶上了这种时候,张二蛋三人只能成为出气筒、倒霉蛋,三人被狠狠地打了五军棍,屁股上被打的皮开肉绽。

    不仅如此,这三个倒霉蛋还会被调出军校,调入守备营担任什长。相比起进入野战军担任队官、副队官等基层军官的同伴,他们三人前途无疑更加艰难,更加黯淡。

    现在早晨的队列训练已经结束,除了出了丑、丢了人的辎重科之外,剩下五科的学员已经完成了训练。他们早已经回到营房纳凉、等候中午的午饭。

    按照刘宣的规划,军校学员学制暂定为六个月。这一次因为战事紧急,这一批学员只能提前一个月毕业。等过了中秋节,到了八月十七,这一批学员就会走出校门,调入各支军队中担任最基层的什长、队官一级军官。

    这周期为六个月的训练,主要课程包括队列、军阵、军法、战术。其中炮兵、工兵、骑兵这三种技术兵种对于上述项目训练的要求稍微宽松一些,他们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一些技战术的学习操练。

    姚忠年二人刚处理了这三个坏了辎重科荣誉的学员,就发现了大将军刘宣。

    姚忠年快步上前跑来,对着刘宣敬了一个军礼,正要报告辎重科的情况。

    刘宣还没有开口,只见王双喜急忙说道:“如今学员就要毕业,我见马金财三人虽然犯错,不知道老姚你能不能通融一回。让他们暂且留在军校,毕竟都是陕北过来的老乡。好不容易有个前程,这样一棍子打死也太过苛刻了一些。”

    王双喜与马金财算是延长老乡,二人虽然地位悬殊,但是在延长县就是多年的故交。如今眼看马金财落难,前途尽毁。不由得真情流露、出言求情。

    听了王双喜这句不合规矩的发言,刘宣眉头一皱,正要出言驳斥。只见铁面无私的张志贤脸色一红。大声说道:“行军打仗,全靠号令节制。练兵训练,也是如此。号令就是号令,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更改。”

    “不要说你老王只是大将军亲兵营官,就是小白袍、下山虎、闯将来了老子这里,我老张这一亩三分地也不给他们留一点儿脸面。”

    听了张志贤这硬邦邦的一番话,刘宣笑了笑说道:“张贤弟说的不错。双喜。军法就是军法,怎能与人情掺和在一起?你当了半年的亲兵营营官,看来还没有悟到这一点。”

    王双喜听出刘宣话音中有些批评。心中顿时一惊,对自己的冒失也有些担心。他这个亲兵营营官,地位非常重要,作为刘宣身边的近臣。他这个职务根本不能有一点儿散失出现。

    不仅如此。作为保护刘宣的亲兵统领,他本人也不能在外面结党营私、广交朋友。他这个职务,只能成为纯臣。而他刚才无意中的发言,无疑是非常犯忌讳的。

    果然,不久之后,刘宣在出兵之前,将王双喜调出了亲兵营,让他担任了新编骑兵营营官。王双喜的职位。暂且由刘宣老亲兵哨长冯双礼接任。

    刘宣与姚忠年、张志贤等官员交谈了片刻,等到了午饭的时间。刘宣一行人直接奔向了伙房,与军校的学员一同用饭。

    刘宣本人在吃穿之上毫不讲究,经常与底层的士卒一同用饭。哪怕是非常痛恨刘宣的明朝文官,对他的评价也是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有古之名将之风。

    就连与刘宣军队有过几次交手的洪承畴,也认为刘宣带兵有吴子遗风,必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今天中午军校的伙食非常不错,不仅有刘宣爱吃的红烧肉,还包了饺子。等刘宣吃的饭饱肚圆,休息了一个时辰,等到了未时六刻,刘宣直奔校场,查看炮兵队的火炮操练。

    在各支学员队中,刘宣最重视的就是炮兵队,虽然碍于现在火炮的威力不足,但是大炮这种战争之神已经逐渐发挥出重要的威力、炮兵也开始成为军中最重要的兵种。

    经过三年不断地摸索,刘宣麾下的炮兵逐渐摸索出一些先进的炮术。

    明代火炮限于科学技术水平限制,一直有着的两大缺点。

    第一就是以戚继光根据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所指出的;“重而难举,发而莫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