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学]黑的雪 作者:刘恒-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雇械酶幽病1鹑艘怖止涣耍怨涣耍涣恕3鞘性诶杳髑翱汲了K械解耆蝗羰АK挥卸允帧W叱龌孟耄业揭桓雒魅返闹档镁炝档呐耍跃擅挥邢氲铰扌》遥悄歉鋈恕!�
  解教之后,他还没有见过她,她利用寒假陪着男朋友去哈尔滨了。她的男朋友是师范大学的助教,她是数学系的研究生,天造地设的一对儿。罗大妈说他们“五.一”结婚,口气是骄傲而幸福的。 
  他跟罗小芬一块儿长大,一块儿读小学和中学。现在已经毫无关系。人家在哈尔滨看冰灯,他在神路街这个阴暗的角落里干出卑鄙而伤感的勾当。这都是命运的安排。命运一直在嘲弄他。 
  正月初一,他一整天都在拾掇他的三轮车。初二,他骑着它上了街。他在车板下面设计了两个小抽屉,自以为很新颖。他到人们告诉他的几个批发站转了转,想认认路认认门面。所有的批发站都是初五上班,商量过似的。他在初五以前无事可做。 
  他给薛教导员写了封信,发出后在邮局附近的书摊上买了一本《古墓尸魂》和一本《美女蛇》。他躺在床上一边看书一边吃香蕉。他在节日期间吃了八斤香蕉,吃得肠子很滑,老想上厕所。 
  书写得挺好,可看过就忘了。他再看一遍。第二遍和第一遍一样新鲜。他喜欢那些貌似胡说八道的情节,他喜欢里边把女人的那个比喻为蘑菇。他喜欢的地方很多。书像是为他写的。扔了书,他觉得四壁过于空荡,过于苍白。他吃香蕉,骂写书的人是王八蛋。时间走得迟缓。今天和明天大概没有区别。有区别又怎么样呢?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区别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它们都丑陋而狼琐。 
  李慧泉在东大桥路南的便道上占了一席之地。这是指定售货点,水泥砖上有白漆标的号码和两平方米左右的一个框框。框框连着框框,有的有人,有的没人。他把摊架子搭好,蒙严摊布罩。三轮车成了柜台,人像是进了小帐篷。背后是铁栅栏和红绿灯,左边不远是东西人行横道,右边不远是南北人行横道,前方是东大桥百货商店的停车场。他呆的地方处在旋涡的边缘,人流涌来涌去,几乎无法停顿。没有哪双眼睛对他的商品表示欣赏,人们刚刚从节日的疲劳中摆脱出来,每张脸都显示着漠不关心和厌恶。他的摊标号码是:摊群南—025。一个无精打彩的数字。 
  他是一百米以内第二十五个贩卖服装的人,卖杂食杂品的是摊群北,在马路的另一边,那儿至少有六个烤白薯的大铁饼和十几位卖冻桔子、烂香蕉的老头儿老太太。他们冻得直流鼻涕,仍旧想在西北风里榨点儿什么出来。那模样让人欲怜无怜。 
  李慧泉的摊子上突出的是绿。一包军大衣八件。架子上挂着,三轮上摆着,自己还穿了一件。批发部那个老家伙黎了他,军大衣、兔毛衫、旅游鞋都卖不动。唯独二十顶老头帽儿一抢而光。这老头帽儿显然是人家搭配给他的俏货。批发价三块一。第一顶以四块钱卖出,卖到最后那顶他收了六块二。没有人教他。他收了第一位顾客的钱就立即得到了某种暗示。人在钱面前不能胆小,也不用客气。信口开河地报价使人品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眼神仿佛突然之间利索了,清爽了。他有了可以支配的东西。他后悔没有留一顶老头帽儿自己戴,三K党似的只露出两个眼睛,这模样很适合做买卖。这也符合买卖人的真实心境。 
  李慧泉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神秘感。和那位卖糖葫芦的老人一模一样的神秘感。老人在东大桥百货商店门口迎风站着,好几个小时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光顾的人不多,但不是没有。李慧泉不想再看他,终于忍不住大吼了一声。 
  “深圳美佳牌旅游鞋!旅游鞋,美佳牌,深圳出品的啊……”他把许多人吓了一跳。起初他在东华门和前门外听到这种吆喝,一直担心自己开不了口。他以为这一定很难。他还担心自己不会像别的小贩那样应付自如。他知道自己想错了。 
  “少女蝙蝠衫!快来瞧快来看……” 
  他又吼了一声。难听极了,但没有人再惊讶。人们在几秒钟内就适应了他的怪叫。即使狗吠猫鸣,也会在这种适应性面前显得平淡无奇。那么他还担心什么呢! 
  “少女蝙蝠衫!少女穿上最好看……” 
  他想骂人。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引人注意的办法。一件兔毛衫也没卖掉,一双旅游鞋也没出手。从上午到吃晚饭只卖了二十顶帽子。右边摊位上的一个中年妇女好像很羡慕他。她站得比他时间长,可是只卖掉一双袜子和两块手绢。左边摊位上一个顶多二十岁的小伙子为卖一件皮夹克差点儿没跟顾客打起来,人家说夹克是人造革的,他说是羊皮,人家摸了摸说是外国进口的人造革,他就急了。 
  李慧泉看了看,的确是羊皮。但他没有劝架。他不想管闲事。小伙子给他烟抽,他没接。他自己抽烟时,也没打算递过去。他不准备跟任何人套近乎。凡是生人都得提防。 
  他最后一个撤离摊位。那是九点钟,百货商店关门半小时之后。停车场一片漆黑,路灯朦胧昏暗,不能指望再有一个人停下来看货了。他开始收拾三轮。停车场对面的一辆三轮也在收摊,是两个人。 
  他们到最后关头仍旧不甘心,噪音里有一种绝望情绪。 
  “尼龙袜,处理!八毛一双……” 
  “八毛一双嘿,处理尼龙袜,不买没了啊!尼龙袜……” 
  那辆三轮由便道颠上马路,向呼家楼方向驶去。一个人骑,一个人挥舞着袜子跪在车上。绝望是短暂的,快乐已经爆发,一高一低两个声音亢奋地游动,夜风为之活泼。 
  “避孕套!八毛俩……” 
  “避孕尼龙套,有红有绿了嘿,不想头请您嗅一嗅看一看了嘿!” 
  “谁要避孕套!有大有小,有松有紧,男女皆宜了嘿……打你小丫头养的,你过来:你说干吗使? 
  操你大爷使!” 
  三轮车拐进楼区不见了,李慧泉呆呆地看了一会儿。他的话更难听,可想骂骂不出来。心里哗哗地过凉气。脑袋后头却烫得要命。这是异常熟悉的感觉,无数次斗殴都跟它有关系,他想起了衡面杖。 
  他想揍那两个卖“避孕套”的人。他们太狂,而且比他快活。他卖帽子肯定赚了,但他一点儿也不高兴,第二天卖出一条围巾。 
  第三天什么也没卖出去。 
  第四开设摊才半小时就卖了四件军大衣,那是四个刚到北京的南方木匠,他们出了北京站就打听呼家楼的木匠市场,走到东大桥时嘴唇已经冻得发紫。李慧泉的棉大衣救了他们。他们的钱轻而易举地流进了李慧泉的腰包。他本来干得心灰意懒,这一下深受木匠们的启发。要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必须得有无穷的耐心。当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不能紧张,不能泄气,宁肯装死也不能跑掉!因为,谁也保不定在哪一会儿,机会和运气就不知不觉地朝你爬过来了。 
  李慧泉想,人不能总是倒霉吧? 
  第四章 
  二月上旬,他的生意格外好。他从顺义县柳树屯服装厂搞到二百条西式短裤,卖得很俏。这个村办小厂的厂长是薛教导员的远房表弟。薛教导员在给表弟的信中称李慧泉为“我的一个朋友”。 
  可能是怕表弟不大方,也可能是怕伤了慧泉的自尊心,这信是夹在给慧泉的信里寄来的,由慧泉带到了柳树屯,表弟对表哥的朋友很客气,一下批了二百条短裤。李慧泉起初有些瞧不上这些东西,拿到东大桥才知道撞对了路子。咔叽布短裤档瘦兜多,式样不分男女、颜色是深灰和浅灰。 
  他做梦也想不到、喜欢它们的竟是那些十八、九岁的姑娘。他把软绵绵的短湾卖给她们,客给她们,内心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愉快。打扮这些人,或许也算得上一项使命。可最吃紧的还是赚钱,十二元六角,他给短裤开的价使少女们略皱青眉。他可能正是为此而愉快的。一个姑娘犹豫了半天,总算买了。慧泉不知出于何种动机,故意多找给她一块钱。她既不苗条,也不漂亮。她不等他陶醉,急匆勿地瞥他一眼,挤出了人群。他的愉快变了味道,但他并不伤心。 
  “回来!” 
  他喊了一句,脸朝着另一个方向。那位姑娘一定给吓了个半死。他不忍心看她。他只想逗逗她,她为贪了区区一元钱而欣喜和慌张,她仓皇得像个小偷!他由此想到,所有面对他的人都是这个样子,只要稍稍揭一下老底,他们每一位都令人作呕!她们买着。他卖着,她们擦了粉儿,涂了红与蓝的脸蛋上是经过精心修饰的肮脏。她们让羽绒裤、健美裤包着的肮脏的屁股正在等待小小短裤的装扮。她们小里小气地颤微微地数着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几个小钱,指甲盖紫艳艳尤如魔鬼。只要有人带头,她们什么都做得出来。不论是穿三角裤衩上街,还是翻披着羊皮压马路。关键得是流行!李慧泉知道自己得靠这类人来养活,他得伺候人家,吃人家,有必要的话。他也不妨坑坑他们。人跟人本来就用不着吉气。 
  第二次柳树屯之行不大成功。薛教导员的表弟待他有些冷淡,可能听说或猜出了他的身份。只批给他一包。他拍屁股就走,一包短裤十五条,赚条烟该倒是够的,他走时客客气气撂下一句话: 
  以后不来麻烦您了……” 
  “有空儿来喝茶……” 
  人家答得也客气,客气里含着拒入于千里之外的冷淡,没有薛教导员的面子。这人根本不会理他。上次那二百条已经做够了人情,他再来纯粹是不识时务。 
  李慧泉没想到这条路这么快就断了。但他并不灰心。他已经适应了东大桥那一带的气氛。他站在冷风里面对无数陌生人,这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命中注定的安排。只要静下心来,这里不乏乐趣。他喜欢看人,喜欢揣摩人们的心情。天冷的时候,忧郁的面孔比决活的面孔多,听不到什么笑声。天暖的时候,快活的面孔稍多一些,听到的说笑声都有一种大惊小怪的味道。不论冷暖,面无表情的人总是占压倒多数。他们或从东到西,或从北往南,不快不得地从他的小摊前走过,根本不注意他。到摊子上摆弄商品和问价的人,大抵都有一张善良的或天真的面孔,表情略微有些愚蠢。偶尔也有贼似的人物,拿住商品反过来调过去地看,目光比福尔摩斯要神秘。他喜欢观察这些形形色色的表演。 
  他有一个未成形的评价。表情幼稚乃至迟钝的人从来不买他的货,那些精明如侦探的家伙却往往在最后关头掏出钱来。他们买的东西说不定背后的百货商店里就有,价钱没准儿还便官。聪明反被聪明误,这道理到哪儿都说得通。人就是作不了自己的主。那些误以为买了便宜货的倒霉蛋一定是受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支配。有人走运,有人不走运;有人长得像冬瓜,有人长得像花;有人坐在小卧车里打吨,有人在商店后边的垃圾箱里捡纸。人跟人不一样、没法儿比。比也没用,人作不了自己的主。不论喜欢不喜欢,他得在“025”这个摊位上呆着。因为他得吃饭。他得活:身后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天上有白色的飞机缓缓飞过,一对年轻夫妇在便道上吵架,一辆拉水果的三轮翻了车,绿地的栅栏里有个外地人背对行人撒尿,大概实在憋不住了……这一切都跟他没关系,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这一切在他眼前产生。只要不是扔下一枚炸弹或哪个人看中了他的货,什么半他都不在乎,他四乎,他四处张型的目光是轻松的。世界在东大快展示了一种简单的图像,只要别死心眼儿,世界永不深奥。下水道里爬出了一只土鳖,它在车轮间无意识无目的地穿行,竟然爬过马路,翻上了对面的便道。李慧泉一直注视着它。如果它东张西望恐怕早就完蛋了。此外,使它不至于被碾死的命运的力量,一定是无处不在的!他可以保护一个土鳖,就不能保护一个人么?李慧浆渴望自己主意兴隆。至少,他希望自己能从人堆里一眼看出谁会买他的货来,这事一定非常令人愉快。就像这事反过来会令人沮丧一样,他最恼火的是顾客在掏钱之际突然扔下货走掉。他永远也闹不清他们决定不头的念头是从哪儿来的,因此总是措手不及。他甚至怀疑有人跟他搞鬼。他设法使自己冷漠地看待这种情况。而一旦再次发生,狂躁便按捺不住。他已经知道,这是小贩的通病,但他按捺不住。他不像别人那样骂骂咧咧,也不要赖让顾客非买不可,他只是抱起胳膊,像个地地道道的流氓那样凶狠轻蔑地看着摊前来往的每一个人。年轻力壮的人无意间碰上他的目光都故作轻松地低下头去,别人更不用说了。一些小丫头走出几十米才敢回头看他。他从中得到片刻的满足,随后便松弛下来。一种乞求的神色淡淡地浮到脸上,叫人看了觉着可怜。他像是雇来的。 
  他的脸和那些南方木匠及南方裁缝的阶没有多大区别,和那些弹棉花、卖凉席的南方人也没有多大区别,颧骨高而亮,嘴唇厚且黑,他看上去确实像个南方来的乡巴佬,只有少数摊商知道他是远近闻名的李大棒子,让他打破脑袋的人在朝阳区哪儿都能找到,他们不招他不惹他,也不巴结他,躲远远地自己卖自己的东西,谁也碍不着淮,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李慧泉在人流里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眼看那人沿着一溜小摊朝这边走过来,他就是想不出人家的名字。他在哪儿见过这个人。 
  那人在三轮跟前停下,拿起一双已经摸脏的白底蓝道的旅游鞋。 
  “是深圳出的么?”“有商标,你自己看。”那人没看商标,而是看着李慧泉,愣住了。他的右眉毛上有一颗咖啡豆大的痦子,虎牙的尖儿在紧闭的嘴唇上撑开一道缝儿。李慧泉终于记起他揍过这颗脑袋。 
  “你是……大棒子吧?”“你是……”“我是刷子!姓马,马义甫!我家住金台西里,咱们那次……我看着像你!怎么样,哥们儿?”想起来了。上高中慢班的时候,他跟几个同学旷课到红领巾公园滑冰,因这租冰鞋排队的事跟红庙中学的人吵了起来。双方在六里屯一个建筑工地的料场约了架。那边挑头的是马义甫。二十几个人一场混战下来花了好几个脑袋,还有两个骨折的。具体印象已经模糊,只记得马义甫找人说和,还请他和别外几个人在齐鲁餐厅吃过一顿饭。以后马义甫他们跟酒仙桥的人打架,请过他,他去了,可是没打起来。那时候,他已经小有名声。 
  马义甫比过去胖了。李慧泉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但他受不了马义甫那股亲热劲儿,至少五年没见了,突然蹦出来是不是有求于他?他科持地看着对方。 
  “你混得怎么样?”他问。“凑合吧!吉普车公司,中美合资的。老板是大鼻子……”“比我强。我刚出来时间不长……我进去三年,你知道么?”“知道,方广德捅的那个人我认识.是呼家楼中学的,我妹妹是呼家楼中学的,我汁嫌跟他妹妹是同学,他们家就住白家庄……小子没几个月伤就好了,对了!他去年去伊拉克了,他爸是中建公司的科长,听说路子挺野!操他妈,你跟方广德够倒霉的……” 
  马义甫说话又快又多,显得特别热心也特别絮叨。这跟过去没有区别。那时李慧泉很讨厌这张嘴,现在却想多听听它能告诉他些什么。他活得的确有点儿闭塞。 
  “这几年你犯过事没有?” 
  “进去两次,加起来不到一个月。我算明白了,能别玩儿悬的就别玩儿悬的,栽进去不合算…… 
  你说是不是?” 
  “难说。” 
  “你买卖混得下去么?服装前年挺吃香的,这两年不行了。” 
  “领不到别的执照。” 
  “也是……你进的货够土的,能卖出去么?这鞋式样还行,真是深圳出的?” 
  马义甫手里还拿着那双鞋。 
  “哪儿啊,保定来的货,谁知道商标是怎么回事,贴个外国牌子也照样卖,有人看得上就行!” 
  “就是。” 
  “你看得上就拿走吧。” 
  “别价……” 
  李慧泉问了鞋号,从箱子里挑了双干净的,用纸包好。马义甫一边阻拦一边掏钱,钱没掏出来,鞋可是接过去了。 
  “下次把钱给你带来……” 
  “刷子!你少他妈跟我玩儿虚的。” 
  “操!哥们儿是那人么……你今天晚上有事没有?” 
  “干吗?” 
  “十点钟我在小庄路口等你。” 
  “带擀面杖么?” 
  “哥们儿不开玩笑,针织路上个月开了个咖啡馆,夜里两点关门,哥们儿想请你。” 
  “没酒我不去。” 
  “你来就知道了,肯定满意。十点整,我在岗楼子旁边等你,你骑车坐车?” 
  “骑车!” 
  “那太好了,省得误了末班车回不了家。咱俩一言为定啦!”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