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aids-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 自称为同性恋者。'15'  
3。同性恋是怎样形成的?  
人们是怎样养成性的偏爱呢?具体地说,有些人为什么不顾那么多的社会歧  
视而要成为同性恋者呢?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历来有两种学派。一派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还有  
一派认为其为后天形成。  
最新的支持同性恋为“天生的”说法的根据是科学家们发现男女同性恋者下  
丘脑某个部位不同于异性恋者。美国加州的西蒙?利维教授的研究发现,同性恋  
男子下丘脑前脑的一部分(负责人体性腺核团)  
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异性恋男子相应的核团,体积仅为其1/4
    至1/2。当雄  
性大鼠和猴子的相应核团受到损害后,它们也显示了某种同性性倾向。此项研究  
显示了同性恋倾向的基础之一。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同性恋的先天说。  
关于同性恋的后天说也有诸多不同的学派。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同性恋是早期儿童时代的经历特别是诱奸所致。这可能  
对某些人是对的,但它不能提供全面系统的解释。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同性恋是产  
生于病态家庭关系的精神紊乱的表现。这一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欧文。比克伯的的  
抽样调查对象全都是正在接受精神病治疗的病人,因此不能代表所有的同性恋者。  
其他人的研究没有发现在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之间存在着一致的个性差异。  
有一些心理学家试图用行为主义或社会影响来解释同性恋。他们认为,任何  
偏爱都是通过报偿和惩罚学得的。如果一个人觉得同性恋行为令人愉快,他就会  
重复这种经历,从而强化了这种倾向。特别当有的人觉得与同性恋行为相比,异  
性恋行为产生不舒服或者恐惧的心理时,同性恋倾向就更加明显。新近的理论,  
把同性恋看成是人们寻找并塑造自我的结果。这种寻找和塑造可能是有意识的或  
无意识的、自愿的或非自愿的。但是同文化中盛行的观点是一致的。根据这种观  
点,异性恋和同性恋都是通过相似的过程学得的。经历过异性恋行为或有过异性  
恋欲望的人们认为自己是异性恋者,并以此来解释自己的性行为。他们觉得同性  
恋和异性恋彼此毫不相关,所以就把自己看作是非同性恋者。这一过程也适合变  
成同性恋的人们。由于早期同性恋经历或欲望的结果,他们就把自己看作同性恋  
者,画地为牢,陷入自我解释的困境,难于自拔,忽视了社会的歧视。如果他们  
被其他人称为同性恋者,自我解释就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4。 艾滋病阴影  
在欧美国家,同性恋或双性恋男人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大多数;在香港,  
感染者的一半以上是同性恋男人。'16'  
同性恋男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在我国大陆也有发生。我国大陆发现并已  
死亡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一名美国来华观光的男同性恋者。在北京市已发现的  
14名感染者中,有3
    人可能是同性恋男人;这3 人均已发病。'17'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同性恋男子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是比较大的。  
和其它国家的男同性恋者一样,这些人的临时性伴侣较多;而最大的危险是,  
只有不到5%的同性恋男子在与同性的性交中使用过避孕套;坚持使用的则更少。  
'18'  
同性恋者由于内心的冲突以及生活缺乏制约,因此性行为就难以稳定。他们  
会到处游荡,不停地寻觅新的伙伴。  
如果我国的同性恋男子不改变目前的一些比较危险的性行为,他们感染病毒  
以及通过他们把病毒传给更多的人的危险性是很大的。另外,我国的同性恋男子  
大多数要结婚,而且要生儿育女,那么这些同性恋男子如果染上艾滋病,就会传  
染给他们的妻子;如果妻子怀孕亦可能传染给他们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男同性恋者对于这种存在的危险性缺乏认识。当问到  
一位同性恋男子为什么在性行为中不使用避孕套时,他说道:“我觉得艾滋病离  
我们中国人很远,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觉得我不会得艾滋病。”这种心  
态,在男同性恋人群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在对同性恋人群  
的调查中也发现,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男同性恋者亦都认为性行为中没有采取安  
全措施的必要,因为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出于对艾滋病的恐惧,一部分同  
性恋者不愿意知道自己身体真实情况,有的甚至还有逆反和报复的心理。  
一名同性恋者这样说道:“如果我得了,我就会报复社会。”他认为这种病  
来自别人,而没有认识到这是自身危险行为的后果,他认为这是别人的错。'19'  
由于同性恋在我国受到社会的歧视和压力,因而,他们的活动长期处在地下  
隐蔽状态,很难掌握控制。这种状况,不利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确实是,医生们能够找到那位已染病的同性恋男子的家人、单位和女友,却  
无从查询他的同性伙伴。  
然而,要在这种对社会道德教育极为敏感,而且又处于隐蔽状态的特殊人群  
中开展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强迫是绝对不行的。如何才能使这群受歧视的“少数民族”自觉接受有关预  
防艾滋病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危险行为,以达到防止疾病的目的?无疑,取得彼  
此信任是首要的。鉴于此,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业工作人员深入到同性恋人  
群经常活动的场所进行咨询、设立艾滋病求助热线、组织同性恋者座谈等多种形  
式就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等问题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  
'20'  
三、健康教育:关于艾滋病的对策  
1。艾滋病健康教育  
为了防止艾滋病病毒传播,我们必须进行宣传和教育,以防止人们采取危险  
行为,或帮助他们放弃或改变这些行为。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有一个由四个  
部分组成的信息和教育计划:针对普通公众的;针对目标人群的;针对特定个体  
的和针对卫生工作者的。 I。
    针对普通公众的计划要使公众注意并知道有关艾滋  
病的知识。这就必须使传媒系统充分了解并获得他们的支持。我们知道,与艾滋  
病传播有关的行为都属于个人隐私,并为多数社会所不容。由于我们不知道谁有  
或将要有这种危险行为,那就必须告诉每一个人有关的信息,并对他们进行关于  
艾滋病的教育。但是,我们不应期望通过一次大规模的运动,就会立即产生迅速  
或持久的行为改变。  
II。
    每个人受到感染的危险程序并非都一样,所以,就象任何健康教育干预  
一样,信息和教育应针对最需要的人群。我们需要发现更多关于人们私下行为的  
情况。这必须小心谨慎的进行,要有同情心和敏感性,否则,就会了解不到任何  
隐蔽的、极其重要的信息和有用的东西。  
针对目标人群的信息和教育计划必须设法让他们积极参与制定、实施和评价  
计划的所有阶段。如果人们相信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他们就不会去使用避孕套。  
如果静脉用药者不理解我们用来描绘针头、注射器等用药设备的说明,他们就学  
不会如何预防艾滋病。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我们”(不管我们是谁,也不管我  
们的经验怎样)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教育“他们”。我们需要和他们打成一片,需  
要对话而不是独白。来自世界各地的证据表明,当要求目标人群中的人参加艾滋  
病信息和教育计划时,他们会作出积极和真诚的反应,而且常常有极大的热情和  
创造力。  
III。有些人需要更进一步的个别指导,才能改变行为。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有  
关的知识,对他们进行教育,而且要在他们改变行为的困难过程中支持他们。必  
须有组织地对个人和小团体进行劝告,这是信息和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劝告可以形成一种更个人、更亲密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有高度危险行为者、  
自愿要求做试验者、感染者及他们的家庭成员和朋友,可以相互理解和支持、找  
到新的信息。  
IV。
    信息和教育计划的第四个组成部分与卫生工作者有关。他们不仅必须迎  
接告知他人、教育他人,向感染者提供人道主义的关心和保证卫生保健方法的安  
全性的挑战,而且必须通过个人和社区的领导,为形成一个明智的,大众共有的  
对艾滋病的看法作出积极的贡献。这些就是全国性信息和教育计划的四个组成部  
分。然而,光有这个计划还不够。光靠这个信息并不能使预防维持多久;只有存  
在一个有支持力的社会环境时,信息和教育计划才会成功;只有当某些卫生服务  
和社会服务可得到时,信息和教育计划才会成功。  
有支持力的社会环境包括:对感染者的宽容和避免对他们的歧视。  
感染者和其它需要帮助以停止危险行为的人,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没有仅仅  
根据一个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态或感染危险行为而采取公共卫生隔离、检疫或  
其它歧视性措施的道理。防止出现这样的歧视,不仅可以保护人权,而且也有助  
于确保艾滋病计划的效果。歧视和恐惧会损害整个全国性信息和教育计划。因此  
说,歧视本身会使公众的健康受到威胁。'21'  
当然,也需要某些卫生服务和社会服务,来支持和加强人们进行长期的行为  
改变的能力。这些服务包括诸如治疗静脉用药者后能停止滥用药物;对感染者、  
其性伴侣和家庭成员的长期劝告;自愿试验;避孕套的供应等。  
2 、社区的重要性  
1992年12月1
    日,世界艾滋病日活动在共同的主题撋缜斡霐下进行。世界  
卫生组织选择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各种类型的社区参与对艾滋病战斗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所有社区在资金、精力和想象力上的积极投入,我们这个世界才有希望  
赢得这场战斗。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不应该只是政府的责任,非政府机构以及其  
他私人和志愿团体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非政府机构植根于社区,它们更加熟  
悉社区的特定需求和文化特征,因此它们在帮助人们改变行为以及对感染者提供  
关怀和同情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只是通过邻里支持系统、学校、宗教组织、专业团体或家庭网络,无知和偏  
见才有可能在事实和理性面前得到根治。甚至当人们通过国家的或国际的运动得  
知关于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消息后,除非这种消息又从社区或伙伴群体中得到  
证实,许多人不愿意视艾滋病为自己行为的潜在后果。最有效的信使来自群体内  
部,这包括:社区中值得那些需要信息的人们依赖的人和艾滋病社区中具有良好  
的疾病打交道的有知识的人。  
社区成员们知道谁有最大的需要,知道本社区的文化特征,而且他们使用相  
同的语言,因而社区在所有的方面都是较适合的。  
同性恋者的社区已经被证明无论是作为信使还是看护者都是特别有效的。他  
们在发达国家早期是被视为艾滋病的主要易感人群。就预防而言,同性恋者的社  
区已经显示出他们有能力作出良好的反应。人们已看到同性恋者的性传播疾病和  
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急剧下降,这主要应归功于他们社区自身作出了良好的反应。  
'22'因而同性恋者社区价值的变化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例如,在英国,地方卫生  
部门通过行政途径支持同性恋者社区的积极性,而在其他国家,这种支持就是直  
接的财政援助。  
教育,尤其是来自社区的教育和关怀的提供是密不可分的。一旦人们知道艾  
滋病不会通过空气、握手、拥抱和厕所等传播,他们就会表现出特别的态度、艾  
滋病儿童就不会被赶出学校、有工作的人就不会失业、家庭成员就不会离散,从  
而他们就不会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小结」作为人类的一种性爱方式,同性恋  
已受到我国社会的日益关注和理解。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没有理由视同性恋为病态、罪孽或不道德。  
同性恋文化,同性恋者与社会以及同性恋者之间互动的方式,是同性恋者健  
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艾滋病的出现及其在人类中的广泛蔓延,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同性恋的存在  
和形成的原因以及重视研究同性恋文化的必要性。  
只有尊重同性恋者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艾滋病教育才会为同性恋者们所接  
受。  
如果同性恋者和社会的关系处在对抗之中,那么艾滋病经由同性恋男子的传  
播将得不到控制;如果同性恋者们不能手挽起手来相互帮助,那么艾滋病在同性  
恋男子中的传播将得不到控制。同伴帮助和教育,一种积极的同性恋者之间的互  
动方式,是同性恋男子们改变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键。  
我们需要全人类的团结,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我们呼吁为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并减轻其不良影响,我国社会有必要对那些  
在道德或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采取更加宽容和帮助的态度。  
「注释」  
'1'
    本文由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前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主编、《朋友通信》顾问陈秉中教授于90年代前期撰写。尽  
管写作时间距今已数年,但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涉及了许多与艾滋病相关的同性爱问题,对学术界和同性爱人士都有启  
迪作用。此次发表时,我们对个别字句进行了改动。  
'2'
    此处指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该所是我国卫生界最早涉及同性爱人群艾  
滋病防控工作的单位,并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工作。其中,有同性爱者在该所  
志愿参与艾滋病教育工作至今已6
    年左右。  
'3'1998
    年夏,在该单位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中,已有人向社会公  
开了自己的同性爱身份。  
'4' 由于艾滋病感染者约90%
    经由性接触传播,故而在华语社会又常被译作  
“爱滋病”。 '5'目前认为,发达国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0…70%在10年内  
发病。  
在发展中国家的感染者,发病前的潜伏阶段明显短于发达国家。此外,几乎  
所有的感染者最终都会发病。  
'6'
    作者在这里列举的是当时的数字。1998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  
已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约3340万人。据我国卫生部门公布,国内的携带者已达30…40  
万人以上。  
'7'1998 年12月8
    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艾滋病干预措施(国际)研讨会  
上,时任卫生部长的陈敏章教授明确指出,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艾滋病防控工作,  
但工作面临来自政治、文化和风俗习惯的阻力。为了推动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1998年5
    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号召,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宣传和动员全社  
会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1998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来华访问期间拜会了  
江泽民主席,座谈时双方涉及了中国艾滋病防控问题。  
'8'
    本文写作时,治疗艾滋病的“联合疗法”尚未发明。目前,在工业化国  
家,联合疗法的使用已大大减少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并延缓了大量艾滋病病毒携  
带者的发病。采用联合疗法治疗,每年仅药费(化验费、住院费、护理费等不计  
入)即需1。5
    万美元左右。由于联合疗法并不能把病毒全部杀死,所以病人需多  
年不间断地服药。已经发现,艾滋病病毒能够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同时,这  
些药物毒副作用很大。 '9'近年来,在坚决反对国际间非友好势力假人权为名粗  
暴干涉我国内政的同时,我国积极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权建设。1995年,卫生  
部下发的《国家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培训系列教材》第27页明确指出:“不歧视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内容,也是一项技术上的正确策略。”  
1998年12月,在《世界人权宣言》发表50周年之际,江泽民主席致信中国人权研  
究会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  
合起来,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要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一步推  
进我国人权事业,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受人权和民主自由权利。”  
(见《人民日报》1998年12月11日第一版)应当强调,在世界范围内(包括  
许多发达国家),对同性爱者和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