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者,須作羯磨以求懺悔。故破軌則,即是破壞公共道德。有雖不壞尸羅,軌則而
毀正見,則其罪尤進一層。見、為分別,即是思想,毀壞正見,即思想犯罪,意業
犯罪,較之行為犯罪尤過。正見、有世間正見、出世正見。世間正見,即信倫常道
德,應行者行,不行即毀。如今歐風枺鼭u,嗜於物慾者,謂將古代道德學說行之於
今日人與人之間,即認為作道德之奴搿蝗舨僦T政治,即認為愚民政策,高唱個性
自由意志之發展。試問此個性思想即無錯謬耶?實則如任各人個性之所欲為,思想
行為各趨歧途,國家即紊亂難治矣。出世正見者,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即於
蘊、界俗諦、處等諸法中,窺見諸法實性之真諦理,信有菩提可求,涅槃可證,乃

是正見。故不信世間道德,即壞俗諦正見:不信出世真理,則壞真諦正見。破戒毀
不正見,尚有慚愧,罪可懺悔;若毀正見,造闡提業,不可救藥。復有棄多聞者,
拘於一曲知見,得少為足,不求知識開示,不聽明師說法,故於契經深義無由解了
。契經者,佛所說法,契理、契機,妙義重重,深廣如海,若非多聞,何能領悟?
又佛教重聞、思、修三慧,為如來之慧命,若不多聞,不能引發思、修,縱有思、
修,盲修瞎練而已。如宗門流毒,往往執住一句話頭,即棄三藏不聞。試問此一句
話頭,即攝三藏盡耶?若有未盡,即棄多聞,失聞慧命。又雖多聞而增上慢者,不
識文字般若,原為方便法門,但依於文,不依於義,不知從心理上做體驗工夫,咬
文嚼字,自蔽其明,居高凌下,目空乾坤.甚至呵佛罵祖,嫌惡誹謗於正法,非魔
而何!吾人之心地本如琉璃,內外明徹,由此慢病,如烏雲覆蔽清空矣。是皆出聞
而不起正思,故流於邪魔。此類有情,愚癡迷昧,不了真諦,由邪思維而起邪修行
,自行教他,自害害人,不但自墮地獄險坑,亦使無量儯鼣旦ぉぞ汶诈ぉび星閴欖

三惡道,輾轉無窮,永無出期,苦不可言!
若得聞此藥師下,正明滅毀犯罪得持戒益。唯有聞此藥師如來之名號,由此如
來本願力故,使此罪大惡極之眾生,換面洗心,痛改前非,捨惡修善,不墮惡趣;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即使墮于惡趣,由如來本願力,暫聞名號,一
歷耳根,永為道種,惡趣命終,還生人間。或因佛力,憶念前生墮落因緣.於是正
見多聞,正思正修世出世間之道德真理,勇猛精進,善眨鈽贰I普{意樂者,即定
慧均平,由定故心如古井之水,秋空之天,豪爽自在;由慧故,世出世法,明察秋
毫,意樂自在。但有慧無定,流於掉舉,有定無慧,易入昏沉,故須定慧平均,方
能善眨鈽贰S啥ɑ劬{故,即能捨家趣於非家。非家、即出了家。出家有四種料
簡:一、身出家而心非出家,阿難所謂『身雖出家,心未入道』;二、心出家而身
非出家,如淨名居士等;三、身心俱出家,如大阿羅漢比丘僧,身具僧相,心修梵
行。四、身心俱非出家,如普通俗人。今此出家,自理而言,亦可說出煩惱生死之
1
家,入如來法王之家;蓋定慧均眨啬軘嘀T煩惱生死之因,則煩惱生死果報之家亡
矣。受持學處,不毀正見,乃至行菩薩道,速得圓滿,是皆因藥師願力,捨惡修善
,入三摩地,漸慚取證佛慧也。
己三  滅妒礙罪得解脫益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
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饑渴逼
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若
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
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
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慳貪者,鄙吝不施,殉財無厭;嫉妒者,不耐他榮。此皆由無遠識,無大智,
心量狹窄,故造自讚毀他之業。瑜伽菩薩戒本所謂:『他實有德,不欲讚美,他實

有譽,不欲稱揚』。由此鉤心鬥角,造諸惡業,當墮惡趣受大劇苦。惡趣苦盡,來
生人間,報感畜類,則備受夏楚之苦;或感人道,作人奴婢,不得自由。此恆被鞭
撻,即嫉妒之餘報;饑渴逼惱,即慳貪之餘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昭彰,
因果難逃,此之謂耳!
自若昔人中下,正明滅妒罪得解脫益。此類有情,由昔曾聞藥師名號,種下善
因,今以佛力加故,如春雷春雨之擊發,使其識田中之種子起現行而萌芽,歸杖
寶,解脫苦因,不受苦果。轉昔日之正報殘缺,得今日之諸根完具;轉昔日之愚癡
魯鈍,得今日之聰明智慧。魔罥者,即魔之罥網,今既恆求勝法,常遇善友,多聞
智慧,常生正見,心身性命皈依三寶,自然不落魔之罥網矣。無明殼者,謂眾生常
為無明煩惱所困俊恢T法之真諦,墮在黑漆桶中,喻之以殼;今智慧光明現前
,無明之殼照破矣。煩惱河者,謂三惑煩惱,能使眾生長淪漂溺,喻之為河,今修
戒定慧三學,斷除三惑,煩惱之河竭矣。無明煩惱之因既窮,則生死之果亦盡,憂

悲苦惱不可得矣。人生在世,生老病死誰人能免?略言之,則為生死。生死有分段
生死與變易生死,證二乘拢闯鋈绶侄紊溃C大菩提果則變易亦亡。此破無
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即超變易而證究竟菩提佛果者也。
己四  滅惱害罪得安樂益
『復次、曼殊利室!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
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趾Α8嬲偕搅謽鋲V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
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裕粎掲刃M道,咒起
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
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
於喜足,不相侵凌互為饒益』。
惱害者,以眾生迷昧無知,於諸法中,計我人自他之相,由此起貪、瞋、癡業
,順我者貪,逆我者瞋,而根本由於無明癡。內貪、瞋、癡故,外殺、盜、婬,身

口七支互相惱害。好喜乖離者,即兩舌──說離間語,向此說彼,向彼說此──,
是愚癡也。又乖離與和合相反,如僧伽稱和合眾,有理和事和:理和、即由共同智
慧所見之共同真理思想,其理思想既和,則所發出之事相行為亦和矣。故小自一家
庭、一社會,大至全世界之人類,各能和合,則世界即可相安無事;否則此亦一是
非,彼亦一是非,鬥亂諍訟之事起矣!足皆瞋也。或口諍,或筆戰,或吃官司曰訟
,訟之不已,拳棒交加曰鬥,終至頭破血流,兩敗俱傷,惱害自他。身、語、意為
三業:身殺、盜、婬,口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貪、瞋、癡。如是三業輾轉
,鬥諍惱亂,常作不饒益事,所謂:『一見冤家,分外眼紅』。我以權勢害彼,彼
以智巧害我,互相惱害。又權勢智巧皆不及人者,則不得不出此下策:或告召山林
樹塚等神,向他哭訴,令斷彼命。或殺諸眾生,取其血肉以獻媚祭祀藥叉、羅剎等
鬼,令斷彼命。藥叉、是捷疾鬼,羅剎、是噉人鬼,唯噉生人;若死屍臭爛者,咒
起食之。或作人形像,書彼生辰八字,以惡咒裕畋藬嗝蝗缥鞑刂诮蹋

幹此等勾當。或以簦刃M道等他鬼,加害於人。或以毗陀羅咒咒屍令起,教執刀杖
,令斷彼命。如是等類,皆以力不及人而暗中害彼冤家,以斷其命者。
自若得聞此藥師下,正明滅惱害罪,得安樂益。是諸被難有情,由仗藥師如來
本願功德,彼諸惡鬼、惡事,皆不能相害,且能轉令惡鬼、惡人,起慈能與樂之心
,成善人善鬼,不相侵害,互相饒益。彼此眼見色,耳聞聲等所受用物,無非在歡
悅和氣中生活者,協力同心,和衷共濟,建立社會道德的互助基礎;則由嫌隙懷恨
之心而起的鬥訟亂子無從發生,人類可趨和平矣。
戊二  往生益
己一  化生寶華益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餘
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
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

,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得大
勢菩薩,南無無盡意菩薩,南無寶檀華菩薩,南無藥王菩薩,南無藥上菩薩,南無彌
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此文顯不但由藥師佛力消災延壽,且能於臨命終時決定往生。四眾者:一、苾
芻,見前釋。二、苾芻尼,乃出家女眾之通稱。三、鄔波索迦,此云近事男。鄔波
斯迦,此云近事女。此為在家二眾近事三寶者。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即指
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及受三歸未受五戒等人。八分齋戒者──分者、支也─
─一、 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
不香塗身、不歌舞伎倡,七、不坐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前七為戒,後一為齋
,故名齋戒。此八分齋戒。未受五戒者,亦可受持;已受五戒者,亦可於每月初八
、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加二十八──之六齋日,持此八分
齋戒。或經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年三長齋月,受持八分齋戒,功德尤勝。以佛

說四天王於此三月中正巡至南贍部洲,持齋修福者功倍於常。如是等人,受持學處
,種種功德,回向發願,欲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覲彌陀,聽受正法,而心未決定
者,由藥師如來本願功德力故,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導其往
生於淨琉璃土種種雜色寶花之蓮池中,自然化生。雜色者,如彌陀經所云:『青色
青光,黃色黃光,赤色亦光,白色白光』。八人菩薩者,藏中三譯,皆無其名,義
淨法師譯本,且作『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八菩薩名,乃依灌頂經添入
,故今不釋。然此有疑者,聞藥師佛名,往生藥師淨土,何須八大菩薩助之往生耶
?又何必於欲生西方未決定者乃導之往生耶?則因藥師佛法門,以消災延壽為主,
往生淨土乃其兼帶之益,而欲生西方者,即屬淨土之機;又未決定,將致功行虛棄
,以其與藥師佛緣熟,故由此土名稱普聞眾所崇敬之八菩薩,助生琉璃國耳。
己二  或生天人益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

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
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偅龓煊纾蜗喽藝溃鞂倬咦悖斆髦
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
後不復更受女身。
前由藥師佛力往生淨土,此由藥師佛力,亦或生天。天、即三界二十八天,欲
界四天王等六天;色界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等十八天;無色界空無邊
處等四天,合有二十八天。但生天為有漏善因,招有漏樂果,天福盡時,猶須墮落
。如昔人生非非想天,猶墮作牛領中蟲,账^『縱使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
來』。永嘉大師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
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真實門,頓超直入如來地』!但此因聞名功德,雖生天上受
上妙樂,而本善根猶未窮盡,故不墮惡趣。還生人間,作轉輪王,統攝四洲,威德
自在。輪王有四:一、金輪王,二、銀輪王,三、銅輪王,四、鐵輪王。四洲者:

一、枺鼊偕裰荩⒛腺牪恐蓿⑽髋YR洲,四、北俱盧洲。此四稱洲者,以其
居須彌山之腰身,為七重鹹水海所包繞也。鐵輪王掌南方一洲,銅輪王掌南西二洲
,銀輪王掌南西枺蓿疠喭跽扑闹蓿试唤y攝四洲。其稱為輪王者,以其生時
現有寶輪,三時御此寶輪巡禮四洲故也。此金輪王具足七寶、千子,能以威德感化
四天下有情,修十善道,故曰: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也。十善者,與十惡反
,見前。
或生剎帝利、婆羅門等,正明或生人道,亦得利益。剎帝利為印度四姓之一,
即王族。婆羅門、居士,俱見前釋。生於此等大家,衣食豐富,財寶無量,外則相
貌端嚴,人見欽悅;內則聰明智慧,知書達理。且具威猛尚武之精神,為人類之英
雄力士。此一面固由自修善行,一面實因藥師功德有以致之也。
若是女人,乃明由藥師功德願力,女轉男身。蓋女人無丈夫相,為人輕賤,多
感苦痛,所謂:『女人眼淚多』,非痛苦之象徵歟!法華經舍利弗云:『女人身有

五障:一者、轉輪王身,二、者梵王身,三者、帝釋身,四者、國王身,五者、佛
身』。今由佛力,轉女成男,快樂自由,盡未來際,更不復受女身。此女轉男身,
亦歸往生文攝。

丁二  誦咒利益
戊一  佛觀病苦
『復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
苦──瘦■、乾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
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
此乃藥師加被益中第二誦咒利益。藥師如來因觀眾生病苦而入定,於光中說咒
,滅除眾苦;復令聞者輾轉持誦,得大利益。自復次下至勿令廢忘之文,奘譯原無
,皆自淨譯添入者。前來廣明藥師如來因地如何發種種大願時,如第六願云:『聞
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病苦』。第七願云:『我之名號,一

經其耳.眾病悉除』;故得菩提時,由本願力,為滿本願故,即觀有情病苦而說咒
。病苦者,若病故老死皆隨之,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皆隨之而來。瘦■者
,即虛弱病,如骨瘦如柴,弱不禁風。乾消、即消渴病。黃、為黃膽黃胖病。熱、
為熱病,及諸傷寒、瘟疫等病。此等諸病,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四大不眨稹t|
魅、為鬼病,因為鬼所中而病者,如睡時覺有物壓於身,欲呼不能,皆為簦茸魉
。或因冤業而病,或因冤家咒召簦攘钌 PM道者,蠱字三虫一皿,顧名思義,
即可知其為何物。中國民間相傳養蠱者,捉多虫置一盆中,以符椋еb咒使其互
相吞食,強存弱亡,最後留存之一虫,即成為蠱,為虫中之妖精,放之,能於無形
害人成病。故簦取⑿M道等病,皆由他有情使之而病。由此自病、他病,致遭短
命,或橫死不能善終其天年。短命、即促短其生命而致夭折。橫死者,橫讀去聲,
即由橫難而死,如橫截木身,頭尾異處。藥師觀諸病苦,為入定說咒之動機。既說
咒已,令眾生病除,滿眾生願,亦即滿藥師本願也。

戊二 光中說咒
『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
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那謨薄伽筏帝,裨殺社窶嚕,薛琉璃缽剌婆喝囉闍也,
怛陀揭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勃陀耶。怛姪阤: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
洠Ы业坻对X』』。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
受安耄贰
咒為方便之用,以定為其本體;故欲說咒,必先入定。如說首楞嚴咒等,皆先
入首楞嚴等大定。三摩地、即三昧,此譯為定,由此定中能發種種神通,種種陀羅
尼。但譯定者,順中國之定義;若依義直譯之,可作等持。等、謂不偏不倚,即將
心力集中,四平八穩,保持不動,豈非定耶?故入三摩地,即是入定。唯三摩地乃
定之總名,別名甚多:亦曰心一境性,即將心專注一境,使不流散,如是之心即為
定。亦曰靜懀В炊U那,以心極寂靜而能審懀Я⒚R嘣蝗涠啵g等引,由等

持引發深定心。亦曰三摩缽底,譯等至,由心等持所至深境。如是諸名,皆為三摩
地之別名。但定之功用,各各不同,今所入之定,名除滅一切眾生苦惱,為其特別
功用。定能引發種種妙用,故亦名功德林,亦名功德寶藏。若心在散位,則心為形
役,心隨境轉,逐物浮沈;若心安定,專于一境,精账粒鹗癁殚_,則心能轉
物矣。然欲界凡夫,皆具散心;即上二界定力,亦為境量拘限;三乘賢拢罐D勝進
;唯佛定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