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丙五  護持勸發力以流通
丁一  普賢來軌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枺
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儯N種伎樂。又與無數諸天、龍

、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各現威
德神通之力,到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
普賢以威德名聞,能攝受十方界之修普賢行者,故隨行之大菩薩極眾。以極眾
故,因有雨華、動地之瑞應。天龍八部並皆隨從,蓋法界眾生,無不以普賢為導首
而趣向佛地也。
丁二  啟白聞經
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
百千萬儯T菩薩眾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
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寶威德上王、為枺椒饑鳌P薹鸬勒邿o不修普賢行,而修普賢行者即無不由
持法華經。惟佛滅度後,既失如來說權說實、殷勤勸導之教化,復有末世小乘貧法
、外道邪見之嬈亂,修行者當以何法修習為能得於佛之知見,即為得是法華經乎?

故普賢率眾興問。
丁三  佛告四法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
、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
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一、先須心所信願者,口所稱道者,身所奉行者,耳目所思察者,志意所■求
者,功業所傾向者,一一皆為佛之智慧,佛之功德,佛之智見;既在在處處知隨順
於佛法,斯能為諸佛之所護念。二、次須所修習者為大乘經典,所承事者為大乘法
師;精修波羅密,廣行菩薩道,而一一皆起於無上覺心;復一一能生無量功德,斯
為植眾德本。三、信為正信,解為正解,行為決定行;法惟一乘無有疑惑,眾善普
會能得總持,一真常住,千魔不轉,必得自在到不退地,是為入正定聚。四、應諦
念如來出世一大因緣,本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應念佛與眾生原為同體,眾生

不覺仍滯生死,當起大悲及諸方便,本憐憫心,發宏誓願,荷擔如來,教化眾生,
說一切法,救一切苦。更知無有一法可說,亦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斯度眾生之心
一發永發,亦無發而無不發矣,是為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如是修行成此四法,即為
得是法華經矣。
丁四  普賢勸發
戊一  明勸發相
己一  與現益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
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耄В篃o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
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吉蔗、若富單那、若
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本品意旨,全在以下數節,就受持是經者功候之溕睢<s分上、中、下三品以

為勸導。此所勸發者為下品。佛法時代,以每五百歲計算,如第一五百歲,第二五
百歲,第三五百歲等。至最後之五百歲,則已為末法時代,故曰後五百歲濁惡世中
。自此以下至為諸如來手摩其頭止,均為與現益,謂與修持是經者現身之利益也。
魔子、魔民等,指修禪定者不斷淫欲、必落魔道,如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
女等是。毗舍闍、即啖精氣之鬼。韋陀羅、即厭豆恚^作厭勝之法以祟人者,皆
惡鬼神,常伺便惱人,阻行者之修習,故普賢發願,為受持是經者之守護。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
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
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
,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儯恿_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
尼。

此所勸發者為中品。行立讀誦、屬聞慧,謂以聞慧受持是經。象、為陸地上最
富於負荷力者,普賢菩薩乘白象王現身其前,喻修習大乘即為荷擔清淨佛法也。普
賢現身,不惟守護,并加供養;既令持經者安心精進,亦即為供養是經,以是經為
諸佛菩薩功德之父母也。
若坐思惟是經,謂於禪定中思惟是經,即以思慧思一乘實相之理以受持是經也
。若有忘失,普賢即於禪定之中教共讀誦。蓋已見普賢現身,故能受教。又以能見
故歡喜,以歡喜故精進,以精進故得定。定、即所得三昧也。以所見為普賢,故此
三昧即可名為普賢三昧。旋、謂旋轉,旋陀羅尼,謂能旋一切差別之法而入於無相
平等真如法性,以轉生一切清淨功德之法,斯一切法即一法矣。由是一法生無量法
,轉為百千萬儯恿_尼。以得此陀羅尼,故能即一心顯一切法,亦可由一法顯一心
。因得四無礙辯,起方便善巧,能以無量義迹兑痪洹⒁蛔种校匆砸痪湟蛔诛@
無量義,使法音宣流於世,此即為法音方便陀羅尼。中品修持者,以普賢守護神通

之力,可得此益。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
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
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
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
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咒』!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阿檀地'一'檀陀婆地'二'檀陀婆帝'三'檀陀鳩舍搿模赐有尥与‘'五'修陀搿Я尥恿_婆底'七'
佛馱波羶叮ВО耍_婆陀羅尼阿婆多尼'九'薩婆婆沙阿婆多尼'十'修阿婆多尼'十一'僧伽婆履叉尼
'十二'僧伽涅伽陀尼'十三'阿僧祇'十四'僧伽婆伽地'十五'帝搿⒍枭ざ德裕ПR遮切'阿羅帝波羅帝
'十六'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十七'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十八'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伽
地'十九'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此所勸發者為上品。求索、謂尚未得聞是經而求索是經。求索既得,因加受持

及讀誦、書寫、修習。如理而解,如解而修,更加三七日一心精進。普賢法身本無
所不在,況行者已得普賢三昧?由是故復見普賢現身其前。所喜見身、謂各行者心
所崇拜之身相。蓋菩薩身相本無一定,眾生喜見與否,又隨各類眾生之各別識心以
為差別。今以各所喜見之身相現前說法,則眾生精進之心益隨法喜而增進矣。非人
、指上鬼神等。女人之不修行者,每能惑亂行者之戒定力,故普賢自說陀羅尼,令
行者持之以為守護,而普賢亦自以身守護之也。此陀羅尼共二十句,即名普賢陀羅
尼。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
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
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此正明普賢勸發之益。菩薩得聞是咒,由普賢力,以是咒為普賢所說故。閻浮
提有受持者,皆普賢力,以持經者為所守護故。真能受持修行之人,即行同普賢,

以為普賢所勸發故。而此如說修行之人,即為如來之所攝受,以具有勝因故有勝緣
也。
己二  與後益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
其人即著七寶冠,於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
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
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
儯炫鞂俣吨猩
此釋與後益。謂後生所得之益,明非僅現身得益已也。授手、接引之意。言能
廣寫是經,則流通既富,由是使大乘教義普益群生,故得命終生忉利天之福報。若
更受持、憶念、了解、修行,則命終即永離惡趣,為千佛所接引。十方佛土,隨其
本願勒令往生;并得往生兜率天內院承事彌勒。蓋修習大乘教義,行菩薩自利利他

之行者,命終當生兜率天內院也。入彌勒內院,即入菩薩不退地位。兜率內院為菩
薩眾,外院為天人眾,故外院有天女眷屬等生於其中。
戊二  結勸發心
『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
、如說修行。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
不斷絕』。
此釋結勸發心。
丁五  釋迦讚勸
戊一  讚美普賢
爾時、釋迦牟尼佛讚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
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
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普賢菩薩以神通願守護是經,佛即願以神通力受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顯欲
護持是經令不失墜,必眾生各具普賢之行;而守護是能受持普賢名者,即所以守護
普賢之行,以守護是妙法華經耳。
戊二  讚持經者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
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讚善哉,當知是
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此讚持經者為已見佛。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
──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衒賣女色。是人心意伲保姓龖浤
,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
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此讚持經者為已離惡。但能受持是經,如說修行,則可疾入佛道,不遮惡而惡
自離矣。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
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
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此讚持經者為當得出世成佛。道場、成道之場,如釋尊不成正覺誓不起座之處
是也。言善持是經,已具足普賢行,即為直趣佛果,破無明,成正覺,為說法度生
之正因行也。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
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此讚持經者為已不著世間。蓋資生等物,現雖無缺,行者之心早無取著,不復
再造生死之業,以惟有真實不虛度生宏願在耳。

戊三  明摺樝
『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
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
首明輕毀者之罪相。毀者世世無眼,以毀世人能照見佛法之眼故。讚歎者現得
福報,以助人種善根故。
『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埃Р H糨p笑之者
,當世世牙齒疏缺,醜脣、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
、短氣,諸惡重病。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次明說過者與輕笑者之罪相。出人過惡,無論實與不實,均得埃Р簣蟆Iw持
經者即使曾有耄海滑F既受持是經,則其懺悔往業已迴心向佛可知。今仍宣揚其
惡,不惟嬈亂其心使難安心修道,以致妨礙其成就;且令曾由此持經者所接引向道
之人,亦盡頓生疑誹,而不免群焉退沮。是說修行者之過惡,其影響於度生之事甚

大。故無論所說之過實與不實,而謗者之罪固不易懺悔而■除也。埃Р ⒈轶w痛癢
不安,與被謗者終日跼蹐不寧相似,此為與所造罪相似之惡報。輕笑持經者,亦令
世世得被人輕笑之報相,如唇、齒、眼、鼻、身體種種欠缺穢惡等是。繚戾、屈曲
不正之狀,視斜曰睞,水腹則有腹大之相,短氣為語聲低促之相,皆人所賤惡之病
。末復言見持是經者應如見佛,以真持是經一偈、一句皆當成佛故耳。
丁六  時眾獲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儯恿_尼,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此明時眾獲益,以結本品。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
,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此釋會眾歡喜受持,以結全經。

貫經義
以上釋妙法蓮華經竟。茲更條貫全經義例如下:
就全經二十八品之文字相言之,可謂今已釋竟。但妙法蓮華之經義,無量無邊
,則永無有盡。所謂遍虛空界,盡未來際,亦不能以眾生之語言心量闡之令盡也。
但約其義於此七卷經文中,亦并未見其有所缺漏而顯為未盡,故說經者之言語相即
亦當盡於此也。且無量義即發生於一實相無相之法,若更將全經七卷之義約之於一
卷,或更約之於一品,或更約之於一偈、一句,仍亦未見其義有所少,故全經之義
,直可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句攝之。以是之故,一切法即皆為教菩薩法,即皆為
一乘妙法,此正宗分第一品方便品之要旨,亦即法華全經之要旨也。全經科判,原
列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者,分攝二十八品。茲即以全經妙法之總義──開示

悟入佛之知見一句,分顯教、理、行、果四義,則序品一品即以徽秩洝F浞奖
以下各品,已如佛光中所現差別之境矣。故自方便品至勸發品共二十七品,直可皆
謂為此經之正宗分,別無流通分之可言。關於經末佛說是經時一段,即謂僅此二行
為流通分可也。試本開示悟入四義及教理行果四法,以約分諸品如下:自方便品以
下至法師品共九品,為開佛知見、以會一乘之教。以唯一佛乘方便說為三乘、五乘
,而開權顯實以後會歸一乘,皆授佛記。故此諸品即為開佛知見,以破除若二、若
三之眾生機教,而開出不二之佛知見也。法師品兼流通此分。自見寶塔品至安樂行
品共四品,為示佛知見、以顯一乘之理。如在見寶塔品,顯過現、主伴諸佛之法身
平等;天授品、顯摺槨⒆锔1娚ㄉ砥降取J痉鹬娭ㄐ裕蚀酥T品即為
示佛知見。持品、明持經人,安樂行品、明持經行,流通此分。自從地涌出品至囑
累品,為悟佛知見、以起一乘之行。以此諸品,顯佛已由始覺至究竟覺,成自受用
圓滿報身,智慧無盡,福德無盡,慈悲無盡,願力無盡,方便無盡,應化無盡,係

由地涌出諸菩薩依佛究竟覺為因地心故,進明佛之圓滿果覺真身壽命長遠,悟而起
大乘之行也。神力、囑累,流通此分。自藥王品以下、至勸發品共六品,為入佛知
見、以證一乘之果。藥王品證自利果德;妙音密化,觀音救難,陀羅尼咒破惡衛善
,妙莊嚴王迴邪入正,為證利他果德;普賢勸發以要二利之終,故此諸品為入佛知
見。入者、即修習證入,皆菩薩漸次證入一乘實相之果位。而普賢行通於佛果前後
,果前為等覺之菩薩,鄰極佛果;果後利他無盡,亦明此經之終而無終也。
準上開示悟入四義及教理行果四法,以約分方便以下二十七品皆為正宗,正以
彰妙法華經之無盡,故無有特判數品為流通分之必要。以由此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之
義,分顯一乘教理行果,即是流通此無盡之教義;而流通之功力,即亦與為無盡。
然因此益見行者當於是經受持、讀誦、講解、書寫、能於一偈、一句之名言,見一
乘實相之無盡義,如說而解,如解而行,由行而證,盡具普賢道,同獲法性身,而
是經方為流布不斷絕於世也。(周秉清記)(北京單行本)


大乘妙法蓮華經懸論
──二十三年四月在四明延慶寺講──

一  釋名
  甲  列眾名
  乙  定今名
  丙  析名義
    1 大乘
    2 妙法
    3 蓮華
    4  經
  丁 綜名義
二 提綱
 甲 天台絕待妙
  乙 嘉祥乘權實身權實
  丙 慈恩境行果
  丁 教理行果
   1 開佛知見信法華教分
    2 示佛知見解法華理分
    3 悟佛知見修法華行分
    4 入佛知見證法華果分
三 考經
 甲 佛經起源
  乙 佛經結集
  丙 佛經流布
  丁 本經翻譯
  戊 本經品次
  己 本經講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