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紀  此章、本前佛國品中,為饒益眾生而取淨佛國土之意而來。明必先滅分別

、妄想、執著三心,次成不可思議解脫,後方得完全成熟淨佛國土之行。汝於何洠
而來生此句:是舍利弗由生希有之心,發此問端;實早知淨名為住不可思議解脫菩
薩化生。若諸法無洠嗑洌阂娨磺蟹ń阅鶚勏唷T诙酥腥耍喟雸躺馈⒛鶚
為二,謂非脫離生死則不能得涅槃。深信涅槃中,本無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及和
合相續之相故。不明佛法究竟涅槃體性空寂,與眾生體性必竟空寂,無二無別。譬
如幻師三句:即指幻心妄想分別眾生男女相故。雖生不長諸惡句:謂菩薩證果時,
惡染諸法均捨離故。多怒害處:即指瞋怒惱害、五濁惡世也。維摩詰語舍利弗下:
正破舍利弗,恐復生淨穢之見。日光出時二句:謂並非日光來至冥處,但日光出時
自能無冥耳。
己二  維摩訶現取佛國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
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

皆欲見』。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
、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并諸菩薩
、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
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
,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得華鬘示一切眾。
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
聲聞眾並於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無動佛言:『
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已之所往。妙喜世界雖
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
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
』。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現此妙喜國時,

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
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
眾皆見。
釋  此文凡十:一、大眾欲見,二、如來敕命,其文義皆可知。三、淨名取現
。此中事理,見於不思議品。先作觀念,次入禪定,從禪定起神通力,將所觀念者
實現。然正定中唯自見之,神通力所現則與眾同觀,此其異也。言斷取者,世界無
盡,如映珠網,互攝互入得以成立。將彼世界與諸世界之關係者劃然絕其維紐,取
之來此,故曰斷取。四、彼土驚異,五、容通自在,六、令眾共觀,七、勸修淨行
,八、發心生彼,九、授記當生,十、還復如本。
紀  於是維摩詰心念句:顯淨名隨念所作,皆能成就,與凡夫心念僅能自見者
不同。此皆能依神通力,令大眾共見。推之諸佛心念中正遍知海,又何莫非由眾生
心念而生?并諸菩薩聲聞之眾句:顯香積佛品、眾香國皆是大菩薩,不同此國但無

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而已。阿迦尼吒天、為色究竟天。以右手斷
取句:謂方便智斷取。凡世界地輪依水輪居,而風輪又外包水輪,勢必先斷後取。
入於三昧句:有三說:一、名定正,謂得諸禪定。二、名正受,謂都無所受。三、
名正見,謂不取於相。彼得神通菩薩七句:顯均有天眼通,故皆見三千大千世界。
不覺不知已之所往句:正如地球之咝型4颂栂抵兄厍颍凶赞D、公轉,而
居於地上之凡夫眾生,皆是不知不覺。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句:無動,謂不退轉
,亦即指維摩詰所行不可思議解脫之道也。妙喜世界,如據什師、玄奘法師、智者
大師等所釋,則維摩詰為阿■佛國一生補處之菩薩,則維摩詰即是彼土承繼之主。
所云無動如來,當是妙喜世界現在之主,亦可即屬淨名實報莊嚴之主也。還復本處
四字:顯返本還原,仍入常寂光土耳。
戊三 結成經宗以歎人法
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

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
養。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善得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
讀誦、解脫、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若有讀誦、解釋其
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書
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
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釋  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是結成經宗也。我等快得善利,
得見是人親近供養,是歎人也。下皆稱歎此經法者:一、聞此經得善利益。二、受
持此經得法寶藏益。三、讀誦、解釋、如說修行,得諸佛所護念益,四、供養、讀
誦、解釋、如說修行此經者,得良福田益。五、書持此經者,得佛同居益。六、隨
喜是經者,得趣向佛慧益。七、信解、為他人說此經者,得受佛菩提記益。有此七
益,無間今後。故吾等大眾今日能聞聽、信解、受持、讀誦、解說、修行是經法者

,皆應生大慶幸,切勿懷疑甚至毀謗,如過寶山空無所獲,反因以喪身失心也。
紀  此章、得清淨土如無動佛句,謂須得淨佛國土。獲神通力如維摩詰句:謂
須修淨佛國土之行。是人、指維摩詰言。法寶之藏,謂諸佛功德、菩薩功行。解釋
、即解義。佛法有信、解、行、證四義,必依漸次,謂信乃能解,由解乃能行,由
行乃能證。修行二字,即行義。但解與行本相應者,無能行之解,亦無能解之行也
。受持,謂一齊照管,不令散失。但受有自性受、及境界受之二。讀誦,謂對本不
對本,念念現前──對本為讀,不對本為誦。隨喜,即隨順得入、登歡喜地也。總
之、觀行成就,初念覺心便強有力,直與佛究竟覺心法流相接,不止乾慧。(悟而
不修者,名為乾慧地,詳楞嚴經)。永不退轉者:非復不定聚──一切生滅虛妄之
法,如幻非實有,皆為不定聚──而成決定聚矣。
尚有應說明者:凡聽講諸大乘經典不生信解者,約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
毀謗:在毀謗者,必先知有此佛法而後加以毀謗,是早已種得此佛法善根於彼毀謗

者之心中。二者、漠不經心:在漠不經心者,雖所聞佛法未能入彼意識中,而已由
彼耳識、眼識、深迹栋俗R田中,下此佛法種子。三者、懷疑:在懷疑者,實較
前二尤為難得,必先種佛法入彼意識,乃有思量擬議、計較考懀е裳裕N根已深
。如上所說,暫時雖似不能發起信心,已獲聞法之益。倘經多次遭遇,終必開解。
金剛云:『如來善護念咐囑諸菩薩』,當亦善護持攝受諸凡夫五逆眾生耳。

甲三 經益分
乙一  法供養品
法供養品第十三
釋  法供養者,猶世間之孝道,以能養志為上,色養次之。佛以弘通正法、覺
救含臁疄榇蟊姡誓荏w行佛之此心,紹隆三寶,護持眾生,則於第一孝順於佛,
報酬佛恩。故曰: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也。
紀  此品、稱法供養者,謂以法供養於佛也。供養,義同布施。布施,本不專

指施捨財物言。故布施中,又分財施,法施,無謂施。今此供養亦然,故有法供養
。換言之,即是供養法。惟平等相行,則曰布施;以下奉上,則約供養,其義又稍
有區別耳。
丙一 天帝稱揚給護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嘗
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此經法,信
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況如說修行!斯人則為椋П姁喝ぃ_諸善門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場,履邸鐏硭兄
跡。世尊!若有受持、護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
、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
已信者當為作護』。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
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
釋  信解、受持、讀誦之者,何為即得成就諸功德乎?以必得是經所說不可思
議自在神通之決定實相法門故也。是故有能如說修行,即為椋П姁喝ぁ㈤_諸善門等
等,而為天地所給事供養、聽受擁護也。此經所說理、行、果三,乃為去、來、今
佛成道之本,故供養是經者即為供養去、來、今佛。
紀  此章、梵語釋提桓因。乃三十三天主名。決定實相經典句:謂菩提煩惱諸
法,皆為決定實相。斯人則為椋П姁喝ざ洌褐^解脫生死煩惱二苦,成熟菩提涅槃
之樂。更推諸度他,不僅自度,勿自負於焦芽敗種之倫,故曰履邸鐏硭兄E。
丙二 世尊比校加德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
,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

纓珞、幢、旛、妓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天帝!於意云何?其人
植福甯為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儯伲f不能盡』
。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
、修行,福多於彼。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
不可量。
釋  三千大千世界則大,如來則勝,譬如甘庶、竹、葦、稻、麻、叢林則多。
於此大而且勝、勝而且多之真福田,奉事孝敬無不周至,慎終追遠無不完美,其修
福者沾蟆H挥邢蘖浚瑒t無論大至何程度,終非圓滿。由是不可思議經法,稱法界
量,契苦提本,乃能將一一福相會同真如相無有涯際。故受持此經者,其福不可量
也。然此非教人不廣修供養等福,正以悟入此經者乃可修福耳。
紀  此章、如來滿中句:謂充滿大千界無非佛也。如來為勝義,滿中為大義,
譬如甘庶、竹、葦二句:為多義,合顯大、多、勝義也。恭敬尊重二句:顯三業清

淨義也。舍利,此言堅固子,據載:佛滅度後,自起真如三昧之火,化脫金身時所
遺──相傳此子極細而堅,不能破壞,其影像之大小不一,光明之顯現不同,皆本
佛力,致無定限。可作起嚴飾七級之塔,照耀奪目,金光逼人──,多用作七級浮
屠。阿羅漢三重,菩薩多五重,惟佛七級。諸佛菩提二句:謂實相本為迷悟所依,
而佛果法身功德,亦必生於實相。福不可量句:謂福本非福德性,惟見福德無故,
乃見實性,是乃能化有量為無量也。
丙三 自說護法本事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眨煞颉⑻烊藥煛⒎稹⑹雷稹J澜缭淮笄f嚴,劫曰
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儯怯伤兴_僧有十二儯L斓郏∈菚r有轉
輪拢趺粚毶w,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
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

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
。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甯有供養殊過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
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
,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
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之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
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
能得,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
眾經之上。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
、空、無相、無作、無起。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
共歎譽。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拢磺兄腔郏f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
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
者,能使怖畏,諸佛賢拢卜Q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

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
故,是名法之供養。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
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摺疅o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
,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
不復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
順忍,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
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薩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
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
習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得陀羅尼,無斷辯才。於佛滅後,以其所
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布。月蓋比丘以守護
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儯遂栋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

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
號寶焰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
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
釋  藥王如來所說法之供養,分為二種:一者、弘宣佛法,二者、如說修行。
月蓋比丘即能興此二種法供養者,舉是以證。其能傳說此經,依經修持,必得經中
妙法,成佛菩提,信矣!
紀  此章、為釋尊自述過去本身之事,所謂現身說法也。無量阿僧祇,謂阿僧
祇為十大數中之一。曰無數,合兩無數成一無量。藥王如來,謂治眾生病根,為大
醫王義。應供,謂受人天供養義。正遍知,謂了知圓明周遍義。明行足,謂福智共
足義。善逝,謂得吉祥義。世間解,謂能知一切世間、十方、三世諸事義。無上士
,謂無能超越義。眨煞颍^能眨辣娚靶〕似兴_心行義。天人師,謂
接引天人大導師義。佛,謂覺義。世尊,謂三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

間──所共尊仰義。總之、佛法無邊,佛號亦無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
之智矣。王有千子句:在當時,釋尊為千子中之一人也。名曰月蓋:自出前名也。
至滿五劫句:謂供養人壽命亦長。寧有供養殊過此者句:謂自念非世間所有。空中
有天曰四句:使有為福德化為無為福德。諸佛所說深經下,自闡前經教也。菩薩法
藏所攝二句:顯非人天二乘所攝。惟在善自契會,以心悟總持──即陀羅尼──印
之。又於諸法如說修行下,自明前經理也。十二因緣,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
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樱|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
老死。即由煩惱──無明、造作諸業──行,此二支為過去所作之因也。起妄念初
託母胎為識,從託胎後生諸根形曰名色,於胎中成六根,為六入,出胎後六根對六
塵名樱I迹篱g好惡等事曰受:此五支,為現在所受之果也。貪染五欲等事名愛
,於諸憶念生取著心名取,作有漏之因,招未來之果──有;此三支,為現在所作
之因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