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二 能禮因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辛三 能禮相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

,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業通善惡、無漏有漏,並非全惡。惡業曰業,淨業亦曰業,並非均須斷滅之。
佛法不說斷滅相,铡鈩t成外道、或小乘。用何禮敬?即前六識思心所上相應之善
心所,所起之淨三業。能禮身無量無數,所禮佛亦無量無數,互相交遍,名曰無盡
禮。
庚三 無盡
辛一 四喻無盡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
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
有窮盡。
虛空,眾生,業,煩惱之四種,皆無盡故;喻今禮敬無盡。眾生指六道凡夫之
異生。佛界、眾生界、皆即真如,故不增不減,此法性義。具有出世無漏種者乃得

涅槃,無種者則不得涅槃,故不增減,此法相義。二義皆顯眾生無盡。
辛二 三業無間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念念,指一剎那心,非指念心所。謂此心一剎那一剎那生滅相續也。間者間隔
,前剎那及後剎那皆禮敬,中間不夾以他念曰無間。不起為斷;前剎那起,後剎那
續起,曰無斷。
己二 稱歎如來
庚一 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稱歎如來者:
庚二 釋相
辛一 所讚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

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前節但禮敬佛,此兼及大乘菩薩僧。
辛二 能讚相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
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
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言辭以聲音為本。
庚三 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                         
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雖通三業,而遍重身業。讚歎亦通三業,而特重語業。語業即口業,因口
為發語之工具故。惟發語不但口,兼喉舌等,故不曰口業而曰語業。身語均不離意

故,上二又以意業為主。以無意業,則禮敬不眨摎U不切故;猶眼見物而手不取
,於自身不生關係故。
己三 廣修供養
庚一 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供養攝於布施,對於三種福田,應行布施。即一、敬田,對於有德可敬而行布
施。二、悲田。對於有苦可憫而行布施。三、恩田,對於有恩須報而行布施。此云
供養,即敬田也。
庚二 釋相
辛一 出所供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
,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辛二 出能供因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辛三 出能供相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
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
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
,常為供養。
華鬘等為六供養。如是等雲,謂修供養具如雲遍滿虛空之觀想也。以上資具供
養,以下為資具供養與法供養之比較。法供養非以法布施人,故與法施不同。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
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
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

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泥沙陀分,亦不及一。
如前供養下,出兩種供養之比較。資具供養不過得福,法供養成就波羅密行,
故勝也。俱胝、十萬,即儯病D怯伤偃f,即兆也。迦羅,梵語一毛之百分之
一。算分、謂可算,數分、謂可數,喻分、謂可喻,優波尼沙陀,即極微塵數。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
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供養大乘三寶,應以如說修行等為真供養。因求佛求菩薩庇護固不可廢,必發
體念佛心,照佛作事,方可謂之真學佛者,真學如來道者,真修菩薩行者。如來之
所以為如來。亦由如說修行;故行法供養,為如來所重。世間之孝子,向不僅以色
養為足而重養志,況佛法豈可僅以資具為供養乎?
庚三 無盡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

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啟,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
有疲厭。
 己四  懺除業障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
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此為所懺境。懺、具云懺摩,譯為悔。言懺悔者,梵漢合名。所懺本通三障,
單言業者,以正能為障故。因煩惱心(即貪瞋癡),起煩惱行(即有漏不善業);
以非煩惱心所發,不成為惡業故。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前招膽曰冢岵粡驮欤
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此明能懺相。能懺仍恃三業,從三業造者還從三業滅故。懺法,重在發露認過
,誓不再造。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
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明無盡無間,義同前說。
己五 隨喜功德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
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
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
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刊;所有善
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
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
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
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此中文義,如前分判。懺悔不修,不能開自新之路,而除過去之一切過惡;隨
喜不起,不能廣向善之心,進未來之一切德業。隨喜與嫉妒相對,不起隨喜而生嫉
心,為世間通病,故應發菩薩隨喜心。此一切智,非指道種智、一切種智、相對
之智,而為佛智總名,謂一切法無不明了也。般涅槃為八相成道之最後相。隨喜次
第:初、諸佛,次、六趣四生──地獄眾生善根不斷──,次、二乘,次、大乘。
依佛聲教修行而得解脫,曰聲聞;辟支佛即獨覺。三果以前皆有學,四果阿羅漢為
無學。
己六 請轉法輪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
,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
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

殷勤勸請轉妙法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
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法貴流通,以名句文講演,使人聞之而生了解。依解修行,而能證果。即以證
得之法,廣為眾說,俾未知未悟者,聞而生解起行。如是輾轉流通,如輪之轉動不
停,俾未知者信解,未證者得證,曰轉法輪。此與外道在色身上用功,如轉氣透三
關等邪說有別。故請轉法輪,正名請諸佛說法也。以種種方便言說講解,使未了者
了,未證者證也。等正覺,又名遍正覺。即三藐三菩提。如何而請?仍以清淨三業
,即身禮敬,口讚歎,意隨喜等請之。
己七 請佛住世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
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
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

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諸佛將涅槃時,請佛住世也。佛應現世間,非依自現,依眾生因緣現,依眾生
之善根成熟不成熟而現。善知識,通三乘凡拢唬夥矠榉玻瑑确卜Q賢。須陀洹以
上,是拢弧4蟪酥浦R,通三賢位及十拢弧槔姹娚识堊∈馈
己八 常隨佛學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
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
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
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
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拢酢
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

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
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毗盧遮那或盧舍那,同譯遍照。摩訶毗盧遮那,譯為大日,日亦遍照義也。舊
以盧舍那為報身,毗盧遮那為法身者,非也。在三身中,同為地上菩薩所見他受用
身。從初發心精進不退至種種難行苦行,謂身命尚可布施,何況資具房舍?乃至句
,總結。三乘均可言菩提:阿羅漢、稱聲聞菩提,獨覺、稱辟支佛菩提,正遍覺、
方名大菩提。現種種佛身,即本經言佛在菩提道場成正覺後,升忉利、夜摩等天說
法,所現各種佛身不同也。剎利即剎帝利,為印度四姓之一,執政權之貴族也。婆
羅門,譯言淨裔,舊說從大梵口所生故名,為印度掌宗教及教化之族。乃至句,總
結。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名圓滿音。毗盧遮那如來如此,十方諸

佛亦如是。餘解同前從略。
己九 恆順眾生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
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
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
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
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願而轉。種
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
作為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
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
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

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
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
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
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  
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
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
;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何等眾生,即經所說之種種是。剎海即世界海。世界無量差別,其中眾生之差
別更無量:一、生類不同,二、住處不同,以及其餘種種不同。無足如蛇類、蚓類
,二足如人、禽類,四足獸類,多足蟲類。無想、指無想天,非有想非無想、指非
想非非想處天。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廣顯菩薩以大悲心起行。大悲與世間慈善不同

:世間慈善,係出有餘而濟人之不足,其本身與痛苦隔開,心中且有尊己卑人觀念
,即無悲心,即不平等。故僅得人天善果。佛菩薩身,為濟世度生而示現,不為自
己,故曰同體大悲。於被濟度者,并無輕視心,等於供養父母、師長乃至如佛,故
曰平等饒益。我皆於彼隨順而轉以下,皆釋隨順眾生相。何以故下,分二:初順佛
心,次顯增大悲心。二乘只求自身解脫,即非大悲心;菩薩為解脫一切眾生苦惱,
拔濟沈淪苦海之眾生而起大悲。有大悲心方能發起菩提心,所謂菩提心為因,大悲
心為根本。
次何以故下,分三:初法,次喻,又次法喻合。譬如下為喻,生死曠野下為法
喻合。龍樹、無著等菩薩,均有修大悲心法。不然,則發二乘自了生死之解脫心,
不能成大果也。金剛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明此義
。不見能度眾生之我,不見眾生為我所度;以平等心饒益一切眾生,皆視為如幻如
化而不著,此為大乘不共之大悲般若門。般若共三乘,大悲心不共。餘同前釋。

己十 普皆迴向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悉皆迴向盡法界
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
成就。關椋б磺兄T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
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
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
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求大菩提,布施眾生,皆為回向意。此總結以上所修大願功德,均無為己心也
。悉皆迴轉而向眾生,故無取著。一切布施於眾生,即四無量中之捨;著即有限量
,便不廣大。又有我即有取,有我所即有側重,側重即落巢臼。菩薩觀法性本空,
法性平等;既不見有我,亦無所取著。迴向分三:即迴向無上菩提,迴向真如法性
,迴向一切眾生。此雖單指迴向眾生,而其迴向眾生之願,無邊際,無限量,便是

迴向法性真如;迴向眾生,悉得解脫,成大菩提,便是迴向無上菩提;故亦通於前
二。以此功德之威神力為勝增上緣,能使眾生離惡向善。修十善等為人天正路,修
出世善業為涅槃正路。代受重苦,非僅為眾生安樂,乃使皆有機會趨向學佛。    
丁四 結願令知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
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
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十願俱發曰具足,十願充足曰圓滿。欲成就普賢行,須滿足普賢願;依願起行
,願始充足。由十信以上,應常修此十大願。依此十願故一切菩薩行自起,故能成
就三事:即一、成熟一切眾生,二、隨順無上正等菩提,三、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
海。
丙二 顯經功德

丁一 校量聞經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
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
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