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案追凶-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的话,就算吕芳走了,离开了京城,他留下的势力毅然存在。他们会重新选一个领头人出来,继续和陈洪作对。陈洪可能猜测出嘉靖皇帝朱厚的意思,觉得吕芳最多不过流放。为了逼嘉靖皇帝朱厚对吕芳下死手,陈洪很有可能安排了这场好戏。目的就是逼吕芳或者吕芳的人跳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的同时,大大的给嘉靖皇帝朱厚丢一次脸面。陈洪很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的为人,一旦发火就会迁怒于身边的人。刚好吕芳再嘉靖皇帝朱厚身边,刚好吕芳又有事情在身,嘉靖皇帝朱厚就会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再吕芳身上。吕芳就会必死无疑,一旦吕芳死了,陈洪就会第一时间接手司礼监,同时消除吕芳再内宫所有的势力。真是一个好毒的计划啊。

第二十回 白骨疑案二十

    秦泰生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一个近似于荒唐的时代。在这个世界里有许多许多的不正常,所有人几乎都变了味道。皇帝被神化了,至少在一般老百姓和底层官员、将士看来,皇帝不但神秘而且真的好像是老天的儿子一样。可是在一些整天和皇帝在一些的奴才或者大臣看来,皇帝不但不是什么无所不能的,更是比一般人更有所不如“低能儿”。离开了太监和宫女,皇帝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简直就是一个聋子、瞎子、傻子。要是皇帝身边没有太监和宫女的话,不用几天这个皇帝就会饿死、渴死、冻死或者热死。要是没有大臣们帮着皇帝批阅奏折,出主意处理军国大事的话,皇帝就算不累死,也会被层出不穷的事情烦死。也就是说只要操作得当,一个或者几个大臣联手,就能左右朝局。一个或者几个大太监就可以控制皇帝的日常起居。要是控制朝局的大臣和控制皇帝日常生活的大太监联手的话,皇帝就是他们手里的傀儡。

    在古代有一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不光是这样,就算任何一个部门都这样。一个官员新官上任,就会立威和整顿,在安插自己的亲信的同时,清除或者调整一些不听话的手下。所以只要这个长官有一定的能力,上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控制这个部门。到时候就是这个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甚少有人敢在这个部门内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真正的“一言堂”,也就是长官负责制,所有的功劳和责任都是这个长官的。一个衙门这个样子,一个军营也这个样子,一个中央机构也这个样子,一个内阁也这个样子,一个内宫司礼监也这个样子。

    这样一来就导致这个长官在本部门威信过重,其他的官员插手不进来。久而久之之后,这个部门不听其他人的招呼,这个长官“尾大不掉”。为了防止官员长期控制一个部门,导致这个部门成为这个官员的私人家财,所以皇帝也好,内阁也好,都要对下属的各级部门长官进行“京查”和“轮换”。所谓的“京查”就是吏部内部的年审,派出大家公认的正直吏部官员,对各位长官进行年审。每到一个部门不但要约见这个部门或者衙门的长官,还要走访这个部门的下属和基层老百姓。从而确定这个长官的成绩,记录在这个长官的档案里。成绩分三等,优、平、差。一次年审为“优”的话,点名嘉奖一次。连续两年“优”的话,吏部记录在案,来年优先安排比较有油水的部门。连续三年“优”的话,清除前三次记录归零的同时,升一级或者升一品到其他部门赴任。点评“平”的话,就是不好也不坏,每一个部门长官最多可以连任三任,也就是说一任三年,一个长官可以最多在这个部门内当九年的长官。要是吏部给予长官的年审是“差”的话,一次点名批评,连续两次扣除这个长官的俸禄,三次的话就直接免职。这个长官要想再当现任官员的话,就要走后门了,不然的话他的政治前途就这么没有了。所谓的“轮换”就是同级官员,各部门各衙门相互对调,一轮下来也要十几二十年。

    这种做法虽然避免了长官长期控制一个部门或者衙门,但是也苦了这些衙门的下属。上级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下属来不及适应的被当作了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头脑灵活点的也要一次又一次大出血孝敬长官,有时候孝敬不好或者不到位的话,也会起到反效果。几乎每一次新官上任,就会有一大批的人倒霉,不是丢了饭碗就是失去了大笔钱财,有时候整顿厉害点的还会有人命发生。

    长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为了更进一步,所以要联络好上级或者吏部官员。下属为了要安稳,不得不托关系联系上级的上级,企图保住自己的脑袋和饭碗。下了台的官员想官复原职,被吏部免职的官员想继续出来当官,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私下交易。当年主管吏部的吏部侍郎严嵩,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暗中和嘉靖皇帝朱厚联手。严嵩是先锋,是明面上的主持人,嘉靖皇帝朱厚在后面指挥和监督。两个人暗中控制着吏部,允许一些官员私下用金钱买通“京查”官员。更允许一些已经停职的官员花钱出来再就业。后来发展到一些白丁可以直接花钱,买一些不大的小官当当,一些富户可以花点钱买一个虚职官位过过官瘾。

    秦泰曾经暗中计算过,据他不完全的统计。严嵩伙同嘉靖皇帝朱厚,短短三年之内光是把一些停职官员复职,和卖给一些富户虚职官位这两项上,就净赚了白银三千七百万两。当时全国一年的税收不过二千多万两而已,可见他们捞了有多少。这些用钱买回官职的人,大多数都是贪官和庸官,为了买回职位又花了这么多的钱,他们当然要在自己的地盘更加的补回来。几乎都一样,这些复制的官员为了捞回失去的,变本加厉盘剥治下的老百姓。严嵩和嘉靖皇帝朱厚其实是变相在盘剥老百姓的血汗钱,在危机大明的江山根本。也就是说大明之所以会这样,主要的罪魁祸首除了严嵩这个第一大贪官之外,嘉靖皇帝朱厚他本人也有很大的责任。他明明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也知道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更知道这件事情对于朱明天下的危害有多大,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

    秦泰私下总结过这个嘉靖皇帝朱厚,他是一个私心大于一切的皇帝。为了他母亲的地位,不惜和所有的大臣对着干,为此不少官员被迁怒抄家杀头。为了能够长生不老,嘉靖皇帝朱厚不惜下令大面积征集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进宫。据说这些女孩子进宫之后,由于吃不好、睡不好。第一年就死了十分之一,第二年死的更多,到了第三年只剩下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再怎么说这些女孩子也是嘉靖皇帝朱厚的子民,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的孩子,有这么不顾自己孩子的父母吗?由于嘉靖皇帝朱厚花钱如流水,导致内宫财务紧张。嘉靖皇帝朱厚不想办法开源节流,反而伙同严嵩做出这种事情。瘦了国家肥了自己,伤了国家根本涨了自己的钱袋,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嘉靖皇帝朱厚真的是无药可救了。为了所谓的长生不老,嘉靖皇帝朱厚可以二十年不上朝,不和朝臣见面,面对面处理军国大事。为了纵容严嵩,让严嵩继续为自己老钱,嘉靖皇帝朱厚能讲所有的国家大事交给这个公私不分的严嵩,任由严嵩祸害天下苍生。为了自己的地位巩固,嘉靖皇帝朱厚默许徐阶和严嵩发生党争,看着他们两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打来打去。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利益,嘉靖皇帝朱厚更任由身边的太监们插手各地事务,甚至于内部抢班夺权。

    为了个人的利益,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迫害治下百姓,这是“不仁”;为了自己过得舒服,出卖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忠”;不顾祖宗留下的基业,自断家国天下,这是“不孝”;为了自己的地位,出卖他人,挑起不惜要的纷争,这是“不义”。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贪财、狠毒、好色、心狠、虚伪、奸诈的皇帝,不要说整个明朝了,就是整个中国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嘉靖皇帝朱厚他迷信道教,整天沉迷于炼丹修道。可以说嘉靖皇帝朱厚是绝无仅有、鹤立独行的一个另类皇帝。这种皇帝的存在,是天下人的不幸,是大明的不幸,是朱家的不幸,更是中国的不幸。

    “这个皇帝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他不在乎而已。他总觉得一旦他得道成功的话,所有的事情就会引刃而解。一旦他长生不老的话,一旦他能过永远地做皇帝的话,所有的事情可以慢慢改过来。老百姓对他的不满可以消除。国家可以重新强大起来。外患也不再是问题,大不了他老人家亲自去一趟,弹指一挥间就把对方给灭了。孩子不听话也不要紧,大不了关起来或者直接杀了。反正他自己永远不会死,有没有后代不重要,将来会有更多的孩子。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真的能永远不死吗?他做了这么多的错事,他或者他的后人怎么能改过来?他给他的后人,还有他的子民留下了一些什么?”这是不久之前老酒鬼师爷对嘉靖皇帝朱厚的精辟点评。当然当时只有秦泰他们几个自己人在场。

    就因为这样,秦泰觉得这个嘉靖皇帝朱厚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再不点醒嘉靖皇帝朱厚的话,就是他这个臣子做得不合格。本来秦泰不敢这么做的,他也曾经犹豫过,后悔过,大明有的是官员,难道就他一个人明白吗?就他一个人敢这么做吗?为什么要做这个“出头鸟”?可是当他被孟小十等太监逼到这种地步之后,当他决定利用先帝的名分的时候,他一切都想通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先帝的名分,以嘉靖皇帝朱厚的长辈历代先皇的口气教训嘉靖皇帝朱厚。逼着嘉靖皇帝朱厚改正一些错误,逼得嘉靖皇帝朱厚反省自己的过失,逼着嘉靖皇帝朱厚为自己做的错事负责。嘉靖皇帝朱厚可以不要老百姓,可以不要他的子孙,但是他绝对不会也不敢不要他的祖宗。因为一旦嘉靖皇帝朱厚不要或者不承认先皇的话,他就不是朱家子孙,就没有资格当这个皇帝。一旦皇帝的宝座没有了,就算嘉靖皇帝朱厚能够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嘉靖皇帝朱厚的最终目的就是做一个永远不会死的皇帝,皇帝是他的根本,希望能够永远不死。要是帝位没有了,永远不死又有设么用呢?所以嘉靖皇帝朱厚一定会为了帝位答应一切,一定会虚心改正一切。这样的话,不但是朝中官员的福气,更是天下老百姓的福气。只要天下得到恢复,就算牺牲秦泰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第二十一回 白骨疑案二十一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皇室还是官员,更或者是民间老百姓,都十分注重“孝道”。大家都有一种共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孝顺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好人,更不会是一个有担当的大人物。作为帝王更注意这一点,经常拿“孝道”来衡量一个帝王或者储君的人品和能力。所以任何一个帝王都相当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不允许自己做出不孝顺的事情。帝王这么样,他们的臣子更是要遵守“孝道”了。特别是唐宋之后,书生渐渐控制局面,文官的地位高出武将之后,任何一个大臣都不敢在私德有所亏损。一旦某个官员被人爆料,不孝敬父母或者隐瞒父母的死讯的话,就不止是丢官罢职这么简单了,是他一辈子身败名裂的下场。在古代父母要是身故的话,子女要结庐守孝,为父母守坟三年。有官职在身的也要上报“丁忧”,也就是停止工作。“丁忧”期间官员不但不能喝酒吃肉,更是要整天粗衣简食,严禁一切娱乐项目。官员们很清楚,一旦自己“丁忧”的话,手中的权力就会被迫移交,三年之后更不能预计,所以都不太愿意“丁忧”。可是不“丁忧”,或者隐瞒死讯的话,这个将成为他政敌攻击他的最好武器,是一个除了欺君、叛国之外,唯一一个可以直接令对手永不翻身的罪名。

    在中国古代,出过不少英明的帝王。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他们生前都是很孝顺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习惯下,孝顺等同于能力和正义。只要孝顺就算做错了也可以原谅,反之要是不孝顺的话,就算有能力有实力,也是“枭雄”、“奸雄”。最出名的就是尧帝和舜帝的故事了。尧帝是一个开明又有本事的君主,明明有不少能臣和儿子在他身边,但是他依然不觉得满意。难道他们没有本事或者用心不良吗?尧帝以视察地方为理由,在自己的领地里寻找自己满意的接班人。之所以会选中舜帝,理由就是一个“孝”字。舜帝从小失去了母亲,父亲是一个比较偏听偏信的瞎子。在舜帝五岁的时候,瞎子老爹就又娶了一个妻子,当年这个舜帝的后妈为舜帝生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自从有了后妈和弟弟后,舜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艰难。后妈为了自己的儿子,几乎是是针对舜帝,视舜帝为眼中钉肉中刺。六岁大的舜帝被迫去田间干活,比他们家的奴隶还不如。但是舜帝依然对父母很孝顺,从来不在父亲那里说任何有怨言的话。久而久之大家都说舜帝不但是一个能干的孩子,更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后妈听见之后很生气,认为这是舜帝故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树立好的形象。她就整天在瞎子老爹那里说舜帝的坏话,瞎子老爹偏听偏信,渐渐也觉得舜帝不是一个好儿子。从此舜帝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父母没事找事找他的麻烦,就算舜帝再孝顺,也被他们视同“耍手段”。大家都劝舜帝离开家乡,这时候的舜帝足可以自己自力更生,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家园。可是舜帝没有离开,他的理由是家中父亲行动不便,年纪又大了,母亲不懂生产,弟弟年纪幼小,不能这个时候离开。就这样舜帝的孝心和善良就传了开来。

    尧帝化装成普通老百姓,亲自去试探舜帝。三次见面给了尧帝三个惊喜,第一次尧帝看见舜帝在干活,尧帝觉得舜帝是一个生产好手。第二次尧帝看见舜帝在大雨之下为了保护刚收割的粮食,将他身上的衣服脱下挡雨。尧帝觉得这个小伙子有担当,知道孰轻孰重。第三次尧帝看见舜帝分发食物的景象。舜帝家里有不少的良田,家里的奴隶和下人都来干活也不够,只好请附近的邻居来帮忙。事先舜帝的后妈已经和大家讲好了工钱,并答应管饭。可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送来的饭菜比平时不请帮工的时候还要少。舜帝就将饭菜就地回炉,米饭熬成米粥,炒菜变成了菜汤。舜帝将浓粥和好菜分给帮工们,等他们吃完之后,他和自己家的下人们,一起吃剩下的。尧帝大为感慨,舜帝做对了两件事情。不但代自己家照顾好了邻居帮工们,而且和下人们同甘共苦,平息了内外矛盾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尧帝觉得这个舜帝就是自己要找的接班人。就把舜帝带回了自己家,引荐给他的家人和臣子。

    当大家听说尧帝要把舜帝当接班人培养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臣子和家人都反对。舜帝不但不是尧帝的家人,更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粗鲁汉子。尧帝力排众议,他的理由很简单。不懂可以学,没文化可以教,没本事可以培养,没实力可以训练,没资历可以锻炼。为了解决舜帝的身份问题,尧帝以父亲的身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帝,而且一次性嫁给了舜帝两个女儿。这样一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好说了,舜帝成为了尧帝的女婿,就算是尧帝的家人了。舜帝成为尧帝接班人之后,不但虚心学习而且尊敬师长,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很关爱。当然也没有为难和报复他的后妈和弟弟,更没有记恨对他不好的亲生父亲。尧帝传位于舜帝的时候,第一次同开提到了“孝道”的问题,正式把“孝道”划归考量官员和未来君主的重要依据上。

    在中国古代君主之中,因为孝道的问题,引起公愤的有几个,更有几个皇帝为此下了台。所以当明朝建立初期的时候,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反复要求自己的家人和子孙要注意这一点。他还亲力亲为的将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的灵位安放在离自己居住的宫殿不远的大殿内,时不时地去祭拜自己的祖先。建文帝更是规定每一个重要的节日、先祖的生祭死祭、每一个月的初一十五,皇帝要亲自带领家人去祖先殿祭拜列祖列宗。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不但没有废除这一决定,更是严格遵守。皇宫北迁到紫禁城之后,祖先殿离明成祖朱棣居住的乾清宫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而已。任何一个在紫禁城长大的皇子或者公主,都对祖先殿内的布置了如指掌,闭着眼睛也能在里面行走。当然对历代祖先更是倒背如流,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对祖先不敬,或者怠慢祭祖的话,就算是皇子公主,轻者在祖先殿罚跪,重者挨打。景泰年间一次祭祖,一个景泰帝的亲妹妹,只不过带有怨言的眼神望了牌位一眼而已。结果就是被皇太后和皇帝下令,当场打死在祖先殿门外。一个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