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铁!”有那二愣子急匆匆的回道,引得众人一阵哄笑,他还犹自不服,低声嘟囔道:“可不就是打铁吗?整天敲啊锤啊的……”

刘琮也笑,看着众人不言语。

“要说忙活的最多,应是修造兵器吧!”

“小件也打了不少呢,神弩车上用坏的最多。”

还是老王机灵,方才听了魏延的话,这会儿便反应过来,大声道:“应是修补盔甲!”

他这么一说,大伙儿也都想起来,还真是这事。

这年头的铠甲多是牛皮制成,也叫皮甲。更高级的便是铁甲,多是由铁片缀连而成,沉重不说,穿戴起来也麻烦的紧。

至于头盔,大多是铁制的,戴着很不舒服。

无论是皮甲还是铁甲,虽然都有一定的防护力,但一场大战下来,损毁的不在少数。

其实早在匠户营刚成立之初,刘琮就有制造新式铠甲的念头了,只是那时要准备即将爆发的宛城之战,此事便搁置了下来。如今战事已经结束,这件事就被他排在了前列。

尤其是经历了宛城之战,刘琮对于这个时代的盔甲简直深恶痛绝。所谓的鳞甲穿戴繁琐也还罢了,关键是实在太过沉重,而且很影响人的行动。至于防护力不足等缺点,刘琮简直都不当回事了。

即使是这样的盔甲,也只有少数将领才有,普通士卒大多身披的是木甲,就是在布衣上缝缀木片……其防护力可想而知。

宛城之战后刘琮死乞白赖地从老爷子那里搜罗了不少钱财物资,回到宛城之后立即拿出一部分交给胡车儿,让其率领三百精锐回关中购买战马,算算日子,也将回来了。

倘若估计的没错,胡车儿应该能买回两千多匹战马,加上从曹军俘获的和原有的,加起来能有五千之多。

一支五千数量的精锐骑兵,刘琮想想都觉得激动。当然精锐二字不是说说就行,他要给这五千精兵使用最锋利的武器,穿戴最坚固的铠甲。

当然除了骑兵,步卒也应该有更好的盔甲才行,在刘琮的构想中,身着重甲的铁骑与重步兵的组合,将会是所有敌人的噩梦!

原本刘琮想直接抄袭后世的欧式板甲,可是以现在的冶炼水平,还无法炼出延展性好且强度足够的钢板。于是刘琮退而求其次,决定模仿唐代的明光铠,作为骑兵的制式盔甲,而步兵则以铁质扎甲为主,相信以目前的冶炼水平和锻造工艺,还是能够做到的。

拿着刘琮所绘制的明光铠图纸,老王头认真地看了许久,又和作坊的另外几位大师傅嘀嘀咕咕了半天,才算了有了些底气。

“公子所设计的铠甲固然好,可这制造起来很是繁琐,恐怕以俺们现有的人手,十天也难得造一副出来。”老王头有些惴惴不安的说道,心里满是愧疚,公子如此看重的事情,俺们却做不好,怎么对得起公子?

“这个无妨,你们先试着做几套各样不同的,总要有个对比才好选择。”刘琮并没有生气,他知道任何时代,创新就意味着要摸索,没有现成的经验就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去积累。

明光铠其实和这个时代的铠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用料上结合了皮甲和铁甲各自的优点,在大大增强防护力的同时,更为轻便,也更为美观。当然刘琮并非研究铠甲的专家,他所绘制的图案是根据自己的记忆,以及亲身体验后拼凑出来的。当然明光铠最大的特点,前胸和后背的圆护自然是有的。

见刘琮如此说,老王头心里才好过一点,他指着图纸,问了几处疑惑的地方,待刘琮说明之后,他便点头道:“公子放心,俺们这几个老家伙一定不让公子失望!”

“哈哈,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刘琮笑道:“这件事办好了,本将军绝不亏待你们。”

“公子对俺们已经很好了,再说这是俺们分内的事。”老王头还是比较知足的,听了连忙说道。

刘琮笑道:“现在不过是刚刚温饱而已,算得上什么好?以后要每天有肉吃,有酒喝,才算得上好日子呢!”

对于刘琮的话,大伙儿都只是笑。

头上有片瓦,缸里有过夜粮,已经是许多人之前不曾也不敢想过的好日子,至于吃肉喝酒,那是俺们这种人能享受的起的吗?

让魏延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要求,大伙儿商量到晌午时分,才算最终确定了明光铠的三种样式。

因时候不早,刘琮便没有久留,带着魏延等人回城去了。

老王头看着刘琮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暗道,若是公子能当上皇帝,那不是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过上好日子?

对于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老王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听说这次打仗,就是那个什么曹操奉了天子的命令才来攻打宛城。

还好公子将他们打败了,否则宛城一破,自己能否活下来不说,即便是被他们活捉了去,岂不是要妻离子散?一家老小指望谁去?这样不分忠奸好赖的皇上,要他作甚?

也许,真会有那么一天,公子能当上皇帝吧?

这么想着,老王头顿时觉得干劲十足,扭过头对一帮老伙计大声说道:“老兄弟们,咱们这就干起来?”

第四十三章 玄甲为营渐成军

正如刘琮自己所言,农事他不懂,也不想脑袋一拍就胡乱决策。屯田方面的事情,他主要交给了杜袭杜子绪负责。

杜袭和司马芝年纪相仿,面容清瘦,无论是样貌还是性格,都比较老成。他算是来荆州避难比较早的名士,和同乡赵俨、繁钦相交莫逆。

如今天下纷乱,各路豪杰为了扩大实力,壮大力量,竞相招揽天下英才。而这些贤达学士,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安邦定国的夙愿,也以谨慎的态度来抉择自己满意的投靠对象。

本来杜袭来到荆州以后,通过自己的观察认定刘表并非可以投靠的明主,准备举家迁往长沙,就在将要动身之前,却在宴会上见到了刘琮。

“迎天子以令诸侯,据九鼎,案图籍,然后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天下乱势可定!”这铿锵有力的话语,目标明晰的策略,如同惊雷般唤醒了杜袭,从宴席归来之后,他和好友繁钦有过一番深谈。最终决定继续留在襄阳,以便继续观察刘琮的表现,是否如同他所说的那样。

后来刘琮外出游历,杜袭得知消息之后刘琮已经离开襄阳,让他颇为懊悔。等到刘琮破山贼,灭水匪率领部曲回到襄阳,他便投了名刺拜访。经过几次坦诚的深谈,杜袭认定刘琮是值得追随的明主,于是当刘琮自请出镇南阳,就任太守之后,他和繁钦一起随之到了南阳,先是担任太守府的记室,现在则成为专门负责屯田事宜的典农校尉。

而在追随刘琮这件事情上,杜袭和好友赵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自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发布“唯才是举令”,并实施屯田制以后,赵俨就对杜袭说:“曹镇东应时顺世,必能匡济华夏,我知道我的去处了。”试图劝说杜袭和繁钦一起举家北还。

当时杜袭反过来劝说赵俨:“刘公子志向宏远,又颇能省时度势,其政略若得以施展,未尝不能建霸王之业。请伯然兄与我等一起效力于公子麾下,以实现往日夙愿、”

两位好友各执己见,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赵俨举家北返,杜袭赴南阳上任。不过虽然阵营不同,却并不妨碍两人的友情得以延续。那篇《宛城战记》就是杜袭抄录了一份派人送给赵俨,后来为曹操所得。

通过此事,刘琮也意识到,自己的名望还是不够高,根基浅薄,以至于人才不能全部为自己所用。荆州藏龙卧虎,别的人也还罢了,卧龙凤雏和徐庶,那是万万不能被旁人截胡的。

不过现在无论是卧龙还是凤雏,都名声不显,而且年纪尚小,刘琮还不打算过早的干预他们的发展。但是徐庶则不同,自从上次外出归来与之相见后,刘琮曾邀请过徐庶相助,但那是徐庶之母正在病中,此事便搁置下来。后来徐母病情好些,却又赶上宛城之战爆发,徐庶便一直拖到今年才来到南阳。

其实他到南阳还有些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和住在隆中的好友诸葛亮能更经常见面。不过到了南阳之后,才发现刘琮给自己安排了许多事情,比起在襄阳时的悠游度日,如今可谓忙的脚不沾地,哪儿有时间去见诸葛亮?

自三月初到宛城,刘琮便请徐庶帮助王粲筛选曹军降卒,同时给了典军书记的名号。待到四月中旬此事忙完,刘琮便下令各军重编,徐庶这个典军书记自然要参与其中,待五月初新军初成,刘琮便提出要办士兵补习所,教育普通士卒识字。

这个大胆而超前的想法让徐庶很是不解。在他看来普通士卒只要训练其战阵厮杀即可,难道识字多,还能多杀人不成?

不仅是徐庶不理解,张绣、甘宁等将领也不明白刘琮此意目的何在。

只有长期跟随刘琮的王粲和魏延,对此稍有些理解,虽然还很不透彻,却也多少明白一些刘琮的目的。

在这个时代,普遍的认知是士卒乃是消耗品,死了之后再行招募或者征发就是,普通士卒除非作战勇猛,否则很难得到升迁。即便是升迁,不当到校尉或是偏将之类,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前途。

如今又是战乱频繁的乱世,别说校尉偏将了,便是朝廷册封的有名有号的将军,这些年死的还少吗?

费时费力的教会那些士卒识字,战死了岂不是白白费力?

对于众人的疑惑,刘琮并没有给出太多解释。有些话,站在他的角度还真不好宣之于口。

刘琮深知,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根基,并且遭受其抗拒和反扑,如果自己的实力不足的话,甚至会被他们连骨头带皮吞得一干二净。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商鞅、吴起的下场,还需要别人来提醒自己吗?

即便在后世,还有很多“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家伙,更何况自己在南阳推行的新政,必然要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建立全新的,完全忠于自己的各级体系呢?

宛城之战中出现的流言事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被残酷的对外战争一时掩盖了而已。

对于这一点,刘琮认识的非常清楚,他的对应手段,也早已逐步落下。

政权方面,刘琮主要依靠的是外地来的少壮派,南阳本地的大族豪门,则根据其对自己的态度,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式,逐渐强化自己在南阳郡的统治。

军事方面,除了组建完全忠实于自己的军队,大量提拔和任命没什么根基的年轻军官将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这个士兵补习所。

识字只是第一步,唯有识字之后,士兵们才能不为上所欺,不为人所骗。在教育士兵识字的同时,一同进行忠诚度的培养。在刘琮的构想中,这些士兵将来若是因年老体弱或受伤退役,就将成为自己的基层行政官员,从而在根基上保证自己的统治。

而士兵补习所教给士兵们的第一个字,就是“忠”字。

在提拔军官的时候,也以忠心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这个忠心自然是对于刘琮而非天子,甚至不是刘表。不过这一点比较隐晦,但响鼓不用重锤,很多人当然明白。

很快,徐庶就回过味来了,对此他倒没有什么抵触的地方。在他看来,刘琮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谁不愿意自己的属下完全忠诚呢?甚至徐庶一度还对此非常感兴趣,认为刘琮这个办法虽然出人意表,却又非常实用。

他发现刘琮对于军队的重视,完全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不但亲自制定了许多军令条例,还时常深入到军中,与各级将领甚至普通士卒打成一片。而军队的待遇在整个南阳郡,可以说非常之高。和普通百姓不同,军中实行的是三餐制,要知道即便是许多官宦人家,也不曾如此。

早饭也还罢了,午饭必定有肉,虽然很少,但油水颇足,徐庶因此都长胖了几斤。

与如此高的待遇相对应的,是非常严格的训练,几乎从清晨一睁眼,各种训练就一直持续到傍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不适应,但冲着那份伙食硬是坚持下来。说来也怪,适应了之后大伙儿便习以为常,若是哪天放假休息,反倒觉得浑身发痒,很不舒坦。

几乎每隔几天,刘琮便会到各军中的士兵补习所亲自上课。

上课的内容,和当初给少年部曲们所讲的大同小异,除了让士兵们了解天下发生的各种事之外,就是要为他们勾画一副美好的蓝图。同时深刻揭露曹操等群雄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本质。

这些内容有些来自于刘琮的记忆,有些则是正在发生的事,比如今年年初,袁术在淮南称帝……

至于吕布“三姓家奴”,袁绍志大才疏等等评语,更是让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士卒们,觉得那些当初听起来很厉害的群雄,也不过如此。

就连一向名声不错的刘备,在刘琮嘴里也成了“食人之禄而谋其主,驻人之地而夺其城”的卑鄙无耻、反复无常的小人。

当然这可不是刘琮信口胡柴凭空污人清白,这些事刘备还真干过,不过人家手段巧妙,又善于伪装,一直不曾被人揭破而已。

在培养将领和士卒们的忠诚度的同时,刘琮也一步步地竖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六月中旬,屡次扩编匠户营的正式拆分,除了一部分合并入军械营,其他的按照专业则分为铁器营、匠作营等等。各营分置校尉,以便管理。

老王头在这次拆分之后,也被任命为铁器营的大匠师,成为首批大匠师之一。不但待遇提高,还有了官身,让做梦都没想过此事的老王头,对刘琮更加死心塌地。经常教育徒弟们要知恩图报,才能对得起公子的厚爱。

此次老王头能够成为大匠师,缘于明光铠的成功打造。第一次造了三幅不同样式的,经过诸位将领的试用和品评,最终确定了其中一种,作为将来骑兵的制式盔甲。

这幅铠甲乃是由上好的犀牛皮为衬里,前胸两块被打磨得明晃晃的铜护甲,后背一块铁护甲,束腰、披膊、护裆乃至战靴,都覆有铁片,防护力非常强大。比起由诸多铁叶子或铁圈缀成的锁子甲,重量上减轻许多,穿戴起来也很便利,尤其重要的是行动自如,深的诸位将领的好评。

因整体上还是以黑色为主,大伙更愿意称之为玄甲,这让刘琮很是郁闷了一阵。

当然这样一幅铠甲造价不菲,好在刘琮如今将南阳治理的欣欣向荣,背后又有刘表的支持,等若是整个荆州的财力物力都在向南阳倾斜。

即便如此,刘琮在咬牙思虑良久之后,也才先订了一千幅明光铠。打算首先装备骑兵,这让如今已是骑都尉的魏延和胡车儿乐的见牙不见眼。甘宁眼红不过,硬是抢走了其中两百幅的名额,被刘琮好一顿鄙视。

“这种玄甲真不适合步卒,你且等些日子,以后步卒全都要装备铁扎甲,急个什么?”刘琮看着甘宁无奈问道。

甘宁嘿然一笑:“这明光铠亮晃晃的,好看!”

得,锦衣贼就是锦衣贼,穿个铠甲还要图好看,不知道别人专门挑亮瞎眼的将军袭击吗?自求多福吧我的甘兴霸!

第四十四章 白衣惊鸿子龙枪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七月份的时候,刘琮和张绣进了一趟山。随行的部众不多,但却带了不少东西。

本来张绣早就想要进山拜见师父童渊,却因刘琮的缘故,一直拖到了现在。去年他在得知师父下落之后,便曾探访过一次,这回刘琮非要一同前往,他便从年初等到了现在。

早年拜师学艺的时候,张绣还是个半大孩子,如今一转眼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膝下儿女成双,身上伤疤更是几乎不可计数。而少年时的雄心壮志,虽然未曾全部消散,却变的更为务实了。

经过宛城之战,尤其是这半年多来目睹了刘琮在整个南阳推行的新政,张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刘琮虽然收编了张绣的部众,却并没有将张绣架空乃至边缘化,反而极力提高其在军中的地位,如今张绣在南阳军中,是仅次于刘琮的二号人物。对此无论是一直跟随刘琮的魏延,还是半路加入的甘宁,都不曾有半点怨言。

毕竟一方面张绣和刘琮的私交甚好,另一方面张绣成名更早,对于刘琮的支持力度也最大。

相对于人才济济的文官系统,现如今刘琮又开始为武将的缺乏而发愁。

荆州不乏日后大放异彩的名将,远在攸县的黄忠且不说,如今病愈出山,就任章陵太守的文聘也是三国时代非常有名的人物。至于因各种原因名声不显但实力不错的武将,刘琮也在一直留心探访观察,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将其网罗到麾下。

时在盛夏,山中却非常凉爽,按辔徐行,夜宿山林,这半年来因各种琐事而日渐烦躁的心情,不觉便放松下来。

此次进山探访师父,刘琮只带了刘虎和许亮二人,魏延吴宽等人要么忙着训练士卒,要么四处派人潜往各地搜集情报,都没有时间。。

许亮自宛城之战后愈发沉默,再也看不到当初在擂台上意气风发的横行少年摸样。和生性谨慎的吴宽不同,许亮在接连遭遇好友惨死之后,心里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