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很多人也意识到,这是因为宛城大捷的缘故。

对于刘琮的突然崛起,荆州各方势力在意外的同时,不得不开始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与刘琮相处。

以王粲、裴潜和司马芝等人为代表的一些荆州外来年轻名士,已经旗帜鲜明地投入到了刘琮的阵营中,在南阳郡干的风生水起,这次宛城之战后,他们的地位也将水涨船高,成为刘琮最为坚实的文官下属。

而魏延和甘宁这两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武将,更是在宛城之战中立下大功,尤其是甘宁,在淯水边追得曹操落荒而逃,重伤典韦,活捉曹昂,可谓一战成名,着实令人羡慕。

这让之前虽然已经看好刘琮在未来的发展,却并没有直接提供帮助的很多人,心生懊悔。

至于打发家族中游手好闲的子弟随同刘琮前往南阳,准备混个资历以图将来的某些世家家主,则对自己的眼光颇为自矜,同时又觉得对刘琮的支持力度不大,平添了几分遗憾。

这次刘琮匆忙自宛城赶回襄阳,怕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刘表决断,倘若真是如此,岂不是向刘琮示好的良机?

正是在这样的心照不宣中,刘琮的议和提议几乎没有人发出反对的声音。

不过原因不止是众人对刘琮卖好,宛城之战虽然打败了曹操,可对方实力犹存,大家伙放着安生日子不过,难道非要和曹操打个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不成?

当然这么想的人,多是些荆州世家大族中人,而那些自外地避难而来,又有一番雄心壮志的人,则经过认真思考之后,觉得刘琮此议非常明智。同时对刘琮胜而不骄的态度很是赞赏。

于是在一片附和声中,以向天子朝贡的名义与曹操议和的大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刘琮在席间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观察众人的反应和态度上。

这一次他见到了久闻其名却一直未曾谋面的蒯良。因蒯良这两年久病,直到今年初才稍好些,估计这次刘表为了征求他的意见,特意请他前来。不过蒯良一直沉默不语,只是时不时地看一眼刘琮,有时两人四目相对,彼此微微颔首,倒没有交谈什么。

至于蒯越,他的态度基本和刘琮所预想的差不多,而蔡瑁却很冒失地提出,乘此大胜之机挥军北上,至于目的,他却说的含含糊糊,显然是一时激动,并不曾有过长远的设想和详细的方案。

“唉,您以后可别在关键时刻给我添乱啊。”刘琮看着蔡瑁的提议被蒯越三言两句,诘问的哑口无言,不由在心底叹道:“希望您可别成为我的猪队友。”

好在这个小插曲很快被大家遗忘,最后经蒯越提议,刘表决定,以从事郎中韩嵩为使,前往许都朝见天子,与曹公议和。

韩嵩字德高,和魏延同为义阳人,曾隐居于郦西山中,后来被刘表强行征辟为别驾,去年初才转为从事郎中。他性格刚直,言语坦诚,在很多人心目中,并不是合适的使者人选,但刘琮觉得蒯越非常识人。

以韩嵩这样的人出使许都,一来不会因使者的品行名望而使得荆州掉价,二来韩嵩坦诚相见,有利于议和的迅速达成,毕竟遮遮掩掩含糊其辞的试探,不是刘琮所想要的。

大事初定,关于曹昂的去留,大伙儿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说最好随同韩嵩一起回许都,以此显示己方诚意的;也有说不如暂时将其留在襄阳,以防说和不成,使其为人质的;还有人建议即便议和达成,也应留其为质,而将军不妨遣刘修为质前往许都。

最后这个提议把刘表气的不轻,铁青着脸心说这算怎么回事?获得大胜的可是荆州,还要让我儿子去当人质?

看到刘表脸色不愉,那提议的人反倒坐直了身子,似乎很为自己直言敢谏的性格自豪。

刘琮冷冷的瞥了他一眼,那人顿觉头皮一麻,后背冷汗迭出,心中暗道,公子眼中好凌厉的杀气……

“曹昂去留,琮想回宛城之后亲自询问。他若是愿意随同韩郎中回许都也行,愿意在襄阳或者宛城小住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刘琮待席间稍稍安静下来之后,出言说道。

有些人纳闷的看了眼刘琮,身为曹公长子,在战场上被俘之后,谁不愿意赶紧回去,还会留在荆州小住?

对此刘琮也不解释,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你们等着瞧就是了!

第四十一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让很多人觉得意外的是,曹昂还真的选择了在宛城暂住。

当然这是他在得知双方已经罢兵言和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在决定之后,他就立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解释自己的想法。

宛城惨败,曹昂在被俘之初很是不服气。不服气源于想不通,十万大军拿不下个小小的宛城也还罢了,可竟然在一夜之间突然崩溃,这让人实在难以接受。他很想搞清楚,这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

至于自身的安危,曹昂反倒没有太多考虑。这也是刘琮对他好感颇多的原因之一。

三月初,韩嵩自许都出使归来,途径宛城与刘琮有过一番深谈,并且给曹昂带了一封曹操的亲笔书信。

觐见天子奉上朝贡之后,韩嵩便向曹操道明了来意。

对此,曹操颇为高兴。虽然宛城之战损兵折将,之后更是丢了舞阴等地,他不可避免的对荆州尤其是刘琮感到深深的敌意,但是做为一个日渐成熟的政治家,他同样明白眼下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即便对刘琮已经开始忌惮,并且非常想除之而后快,但他还是很快接受了刘表的议和之请。

只有在后顾无忧的情况下,曹操才能放心的腾出手去消灭北方诸雄。当然了,对于刘琮他并不轻信,该防备的还得防备,好在刘琮现在只是南阳太守,想来若是擅启战端,恐怕得不到刘表的支持,至少得不到以蒯越为首的荆州世族的支持。

此次议和的结果对双方来说,都各有所获。在曹操的安排下,朝廷以天子的名义褒奖刘表、刘琮父子,并册封刘琮为骁骑将军、南阳太守。算是给了刘琮一个正式的名分,虽然这个名分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作用。

本来曹操对于出使的韩嵩也很有好感,对他封官许愿,试图将其留在许都。不过韩嵩很坦诚的告诉曹操,自己身为使者不能因高官厚禄而背主,何况他已经决定回到襄阳之后,将请求调任南阳郡,以助刘琮。

对于韩嵩的这番话,曹操愈发佩服其为人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刘琮的实力将越来越强大。

韩嵩并非虚言借故推脱曹操的盛情,他回襄阳没多久,就向刘表提出请求,希望能到南阳担任官职,刘表自然不会拒绝,相反很是温言鼓励了一番,放他去了南阳。

与韩嵩一同去南阳郡的还有治中邓羲等人。他们这批荆州官员虽然在刘表手下也算重用,但是对于刘表立意自守的战略很不以为然。而锐意进取又颇有能力,且声名鹊起的刘琮,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和希望。

怀着这种施展胸中抱负的希望,许多人都踏上了前往南阳郡的路程。

其实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那篇《宛城战记》,这篇战记是由刘琮口述,王粲记录润色的。时间从刘琮出任南阳太守开始,一直到宛城之战结束为止。内容除了宛城之战的详尽描述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刘琮在南阳实行的新政。

在很多人看来,刘琮的在南阳的治理手段虽然有些严厉,却非常有效。和刘表清净自守不扰民的无为而治相比,的确称得上是新政。

一次战役的胜负并不能让人心服口服,而支撑胜利背后的各种因素,才是那些有心人所关注的。

虽然名为战记,可是对于新政的种种叙述,占了很大篇幅。这才是那些胸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们所看重的。

刘琮对于民众的组织,不可谓不严密,对于战争所做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

能以一万人马守住宛城,并且最终战胜号称十五万大军的曹军,现在看来就完全不意外了。

这篇战记让刘琮的名望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并且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本来只是让人誊抄了数份,结果后来被好事者广为传播,据说曹操听说此文,专门派人搜罗了一份,亲自看过之后大为赞赏,并择其可取之处加以实施——至于这个说法可信与否,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对于身处宛城的曹昂来说,他的认识就更为直接,感受也更为强烈。

如果不算被俘后关押在太守府里的日子,他在宛城也待了一个多月了。

望着眼前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夫,曹昂的心情颇为复杂。

屯田之利,他已经因曹操的教导和去年丰收后的事实深深知晓,然而看着眼前这被规划的非常整齐,阡陌纵横的广大良田,他心里不禁盘算着,这片田地将会产出多少粮食,又会给刘琮增加多少军粮。

“子修在想什么?”刘琮留意到曹昂的沉默,转头问道。对于曹昂选择在宛城暂住的目的,刘琮心知肚明。如果抛开利益冲突,他个人还是非常喜欢曹昂的,相信许多喜欢玩三国杀的朋友,对于他那句台词记忆也会非常深刻:“典将军,比比看谁杀敌更多!”。

也许正是因为刘琮的这种态度,使得他对曹昂颇多纵容,至少两人的关系表面上看,非常融洽。

然而此时此刻,曹昂不知怎么,忽然情绪激动起来,他握紧双拳,对刘琮说道:“将军天纵奇才,正当为国效力,为何却要对抗朝廷?”

被他这没头没脑的话给问的有些发愣,刘琮沉吟片刻,直视着曹昂的双眼冷声问道:“却不知子修所言的朝廷,是哪个朝廷?”

“自然是天子所在的许都!”曹昂抗声说道。

刘琮侧头瞪了一眼跃跃欲试的刘虎,对曹昂问道:“天子?当今天下,天子的旨意可出得了后宫?”

这句话真可谓阴损恶毒至极,曹昂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身为曹操的长子,他自然知道天子的处境,正在想该如何为父亲辩白,却听刘琮说道:“天子在彼,傀儡而已,天命在我,当兴汉室!”

曹昂被刘琮这句野心勃勃的话说的目瞪口呆,不知道该指责刘琮的狂妄,还是指责他的狼子野心、

然而刘琮没打算轻易放过他,继续说道:“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汉失其鼎,我当问之。”

问鼎天下?曹昂彻底被刘琮这霸气侧漏的话语给惊呆了,心说我父亲都不敢说这话,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南阳太守而已——然而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将父亲的十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想到这个事实,曹昂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满面羞愤。

见曹昂低头认输,刘琮不由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子修,告诉你一个秘密啊。”

“嗯?”曹昂的情绪还没转过弯,茫然的抬头看着刘琮。

刘琮负手而立,极目远眺,说道:“我生平自负,自认以己之才,可匡扶天下。然而群雄并起,这其中,我却只认为两人可为对手。”

“哦?但不知将军所言何人?”曹昂好奇心顿起,追问道。

刘琮傲然一笑:“天下英雄谁敌手?孙曹!”

这下曹昂可不乐意了,撅着嘴说道:“孙策莽夫而已,为何却排在我父亲之前?”

“呃,押韵。你不觉得孙曹比曹孙好听?”刘琮一脸无辜的看着曹昂。

曹昂一口鲜血狂喷,卒……

当然这只是刘琮的脑补,不过曹昂此时的脸色确实很不好。他郁郁的扭过头去,打定主意不再主动招惹这个阴险的家伙了。

其实这一个多月以来,对于曹军的惨败他反思过很多,也看过那篇流传颇广的《宛城战记》,结合这段时间的见闻,他不得不承认,刘琮的胜利并非看上去那么侥幸。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曹昂知道,假以时日,刘琮必将成为父亲最强大的敌人。然而知道又能如何呢?

其实对于刘琮,曹昂除了佩服之外,更多的是好奇。而这种好奇随着他在宛城,在南阳郡内的见闻越发强烈。

如果说屯田之法早已有之,且父亲先行实施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那么将全郡百姓重新编籍,且分别编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等,则让曹昂深为差异,不明白刘琮是怎么想到的。

至于霹雳车和神弩车,他倒是没看到过。刘琮对他纵容不假,可那是生活待遇方面的,事关军事机密,怎能让他轻易看到?

刘琮之所以让曹昂留下来,并且与之交往,是源于后世的大国相处之道。

只有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实力,才能让其有所忌惮,所谓增进了解互信,防止误判而已。

相信曹操若是再想打荆州的主意,就得先掂量掂量了。

另一方面,刘琮也很好奇,既然曹昂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战死,不知道这个变数会给未来的曹魏带来怎样的变化?

也许,会有另一番精彩呢?就是不知道曹丕能斗得过他吗?

想到这里,刘琮再看向曹昂的时候,笑容就更加灿烂了。

而曹昂只觉得脊背发凉,心中很是后悔,刚才自己怎么就没有控制住情绪,以至于让这个家伙狠狠羞辱了一番呢?

他不会因此而对自己不利吧?曹昂转过头对刘琮勉强笑了笑,暗道你的敌手可不是我啊……

第四十二章 铠为明光初锻造

五月的鲜花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颤动,淯水河边的棚子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棚子紧挨着一座高大的铁炉,匠人们紧张的劳作着,挥汗如雨,浑没注意到一行人自河岸边的大路走到近前。

老王头今年五十出头,因常年打铁的缘故,身子骨很是硬朗,若不是须发有些花白,看着倒像是四十许人。他站在铁毡前用小锤敲敲打打,旁边的徒弟在他敲过的地方狠狠落下大锤,溅起无数细小滚烫的火星。

自从前年老王头和亲家两家人一起自关中避难,背井离乡一路到了南阳,才算稍稍稳定下来。老王头有打铁的手艺,被官府编入了匠户,一家老小的吃喝便不发愁了,甚至连住处,都从原来低矮的草窝棚,换成了土房子。

亲家老秦是个地道的庄户人,因此入了民户,有了田地可种,大儿子就是老王头的女婿,跟着亲家种田,小儿子是个不安分的,来了南阳没多久便投了军,据说混的很不差,只是老秦到底有些不高兴。

可如今这世道,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还有甚么好希图的呢?

去年闹兵的时候,老王头跟着匠户营进了宛城,平时在铁器作坊里修整兵器盔甲,偶尔也曾往城头上瞄过一眼,那一次把老王头吓的不轻,回来后连着做了好几晚恶梦。

被大伙儿传的神乎其神的刘公子,老王头倒是经常见到,除了长的高高大大,也没什么出奇,不过待人很是和善,连自己这个打铁的老头,说起话来都和和气气的。

宛城大战结束后,老王头所在的匠户营便留驻在了宛城,前些日子公子——现在大伙儿都叫他将军了——派人将匠户营里的家中老小都接了过来,看来以后要在宛城待些日子了。

只要有活干,有饭吃,在哪儿不都一样?

老王头心气高,好面子,而且手艺是真不赖,算是营里数得上号的好铁匠。

尤其让他自豪的是,公子每次来匠户营,但凡到铁器作坊,必会找自己聊天,虽然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可大伙儿都羡慕的紧。

这会儿老王头的活计,就是公子前些天亲自安排的,据说是给庄稼人用的农具,有些物件老王头大概知道,有些便摸不清楚用途,不过他相信既然是公子交代的,那定然有用,断不会浪费宝贵的铁料。

其实这些铁料多半是战场上收集回来的,虽然无法修复如新,但用来制作农具还是有些可惜。

正用火钳夹着料让徒弟敲打,老王头忽然看到公子带了七八人往这里过来。他眯了眯眼,让徒弟接着做活,自己匆匆洗了手,在油腻腻的围裙上擦干了,刚要出去,就见公子笑眯眯的进了棚子。

“怎么样,头一次打这些东西,做起来还顺手吗?”刘琮打量着地上堆的铁家伙,笑着问道。

老王头自豪的挺了挺腰杆,说道:“还行!公子看看,可还用的成?”

“哈哈,这要让你亲家公试过才知道。”刘琮拿起一个锄头,掂量了一番,回头对魏延说道:“农事你我都不懂,就要多请教老农,就好比打铁,咱们就得请教老王。”

魏延有些不解地说道:“不是说来打造新式盔甲吗?怎么又来看这些东西?”他这些日子忙着训练士卒,今天是被刘琮硬拉过来的。

“嘿,你可别小瞧这些农具,我可是花了好大一番心血的。”刘琮将锄头放下,对老王头正色说道:“今天我来,是有件很重要的事和大家商量。”

老王头心里虽然乐开了花,面上却谦逊的紧,忙说道:“公子有什么事吩咐下来便是了,我们这些粗人哪里会商量什么?”

“这事儿还真要你们都出出主意不可。”刘琮环视了一眼棚子,见大伙儿都停下来望着自己,便接着说道:“咱们铁器作坊这几个月,忙活的最多的事是什么?”

“打铁!”有那二愣子急匆匆的回道,引得众人一阵哄笑,他还犹自不服,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