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们的团契,继续不断地传出建基于生命之道的活见证,使更多的人与我们相交,因而得救,享受生命交流与合一,并得着满足的喜乐。
问题研讨
一、既然真团契是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上,列出至少五点小组查经对基督徒及团契生活的益处,并建议如何在你的团契中实施有规律的小组查经节目。
二、试在两百字内写一篇见证,论到信徒间彼此的合一而操练“舍己”的功课。
三、按本文第三点的原则,列出你寻求在生活及事奉上倚靠圣灵日日更新的可行步骤。
五。事奉篇/李定武 第44课 栽培与门徒训练
当回应主的命令,凭他的能力,向万民作门徒训练。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什么是这时刻的需要?那要看是谁在思考这问题。教会需要更多同工、容纳更多人的教堂和更大的停车场;福音机构需要更多的金钱、资源与设备;还有人说,我们需要时间……更多的同工、教堂、金钱、资源、设备……这些都是实际的需要,但并不是这时刻神国的需要!让我们回到主耶稣升天前,将神国的大使命(参太28:18~20)托付给这群跟随他的门徒的光景。在那时刻耶稣拥有什么?什么是那时刻神国的需要?
这时刻神国的需要,与两千年前相同,就是人!什么样的人?就是门徒!什么样的门徒?就是能训练别人作门徒的门徒!
主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主耶稣的大使命给我们一个挑战:当回应主的命令,凭他的能力,向万民作门徒训练。大使命的目标是作门徒训练!
这时刻的需要,就是藉门徒训练去实践主的大使命。要参与门徒训练,每一位基督徒,特别是教会同工,必须对“门徒训练”有三方面基本的认识,可以用三个疑问词来表示:第一,什么(What)是门徒训练?第二,为什么(Why)要作门徒训练?第三,门徒训练当如何(How)行?让我们先看第一问:
什么是门徒训练?
许多人(包括传道人)对门徒训练常有误解。门徒训练不是指课堂上以教学方式传授的一项课程;不是指将信徒聚集在隔离的环境下进修的一种训练;也不是指一种在基督教思想及技能方面的培训。任何一种在固定时间内,藉着课堂传授,或到某工场上服侍的经历,固然都有助于门徒生命的培养,但仍不足以将人改变成基督的门徒,也不是我们所讲的门徒训练。
那么什么才是门徒训练呢?门徒训练的定义,就是使信徒效法基督模样(参罗8:29)的训练。这是生命整全的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思想、品格、动机、身体上的学习及改变,藉以促成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塑造,由内而外的更新,成为活像基督、能被主用的工人。
从圣经的观点来看,门徒训练至少包括以下各方面:
第一,神话语的研读(参提前3:16、17);
第二,祷告的操练(参约16:24;太21:22;腓4:6);
第三,圣灵管制的生活(参西3:23):平衡的生活(优先次序、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等),信徒的基本生活;
第四,事奉的学习(参提后2:24、25):带领查经、传福音、栽培与门徒训练等;
第五,品格的培养(参提后2:21、22);
第六,属灵领导的训练(参徒6:1~7;书11:15);
第七,属灵后裔的生养(参提后2:2):一代繁衍一代,长时间的爱护、教导与牧养。
因此门徒训练是在生活及生命上的更新,势必包括:固定的学习、个人的操练与生活的关怀。信徒在属灵较长的导师面前,以坦诚谦卑的态度,建立一对一的共同生活关系,接受教导及劝勉。这过程需要花时间,用爱心教导,并经历”生产之苦”,才得以完成。
只有被带领过的门徒,才会有负担、爱心与经验,去带领另一位门徒,作属灵的传承。这就是所谓“息息不断的门徒训练”。
为什么作门徒训练?
主耶稣升天前赐下给门徒的大使命,许多人以为这只是要我们去传福音;其实不然,它乃是建造神国的宣言:主要求跟随他的人受装备、蒙建造,作神国的门徒。主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这个大使命只有一个动词,就是“作”;与三个分词:“去”、“施洗”和“遵守”。分词原有动词的型态,但转变成形容词,来形容应如何“作”门徒。这乃是主给门徒的托付,为要使万民作神国的门徒!
宣教士阿提亚摩(TokunbonAdeyemo)在其“教会在社会变迁中的宣言”一文中,指出装备(或成全)圣徒的重要。他指出希腊文中,有几个字与“成全”一词同义,与经文的背景配合时,就更能看出其意义:
“补网”(可1:19):捕鱼之前,必须先修补渔网的破口。
“挽回”(加6:1):将导致基督身体关系破裂的过犯挽回,就如医生把断骨“接合”,恢复其功能。
“得以完全”(提后3:17):使一艘将启程的船所需的东西配备妥当,以便远航。
可见信徒需要受装备与成全,才能成为神国的门徒。
《圣徒装备》第一册第一课“一个明确的异象”中,提出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第一、教会中一般信徒最容易误解的观念是什么?第二,教会为何无法实行大使命?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信徒只肯做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传道人的责任其实是做教练,训练信徒“各尽其职”,合神使用,一同“建立基督的身体”(参弗4:12)。可惜今天许多教会没有做到这点。第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于许多教会没有做门徒训练。
许多教会领袖问道,明知门徒训练十分重要,但同工个个已忙不过来,如何能再要求他们参加严格的门徒训练呢?这其实是优先次序的问题。《让教会作教会的事》一书的作者雷蒙德·欧德隆牧师(Rev。RoymondC。Ortlund)说:“许多教会所面临的危机,不是在于没做什么——他们做的事非常多,问题是他们没有做对事。”
教会除了要宣告耶稣弥赛亚的身分之外,它的第二优先就是装备“基督的子民”,使神国被建造起来。所以对教会来说,门徒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事工。
如何带领门徒训练?
一、带领门徒训练的原则
为什么门徒训练需要个别一对一的带领呢?
(一)门徒训练是全人的训练——必须顾及人与人彼此间之不同
*要注意过去的家庭、教育、宗教背景等,对他心理、观念和习惯之影响。
*也要考虑其现在的工作、职业、家庭、朋友、休闲、嗜好与兴趣等,依其年龄和性别所形成之特别状况。
(二)门徒训练有学习的模式——必须透过关系来带领
*信仰之路是一条关系之路:在人和神的关系、人和己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上,都要成长。
*在建立关系之下教导劝勉:惟有各种关系正常和谐时,门徒训练的教导劝勉才能达到最大的果效。
*建立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属灵品质的传递(transference):使被带领者从导师身上学到:
◆耶稣怜恤人的心(passion);
◆事奉上的技能(skills);
◆为生活及灵命负责(accountability)的态度。
(三)门徒训练看重事奉的生命——必须以操练方式行道
有人说,基督徒可分成三种:
*第一,是坐着听的学员,强调知识的吸收。
*第二,是站着讲的老师,达到恩赐的操练。
*第三,是有人跟的门徒训练者(参提后2:2),使信徒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致力于门徒训练,可以训练出上述的第三种基督徒(即有人跟的门徒训练者),这决不是普通教学式的培训所能培养出来的。
二、带领门徒训练的内容模式
下面所提供门徒训练的内容,可以当作带领者与栽培者之间训练的一个模式。每周聚集时间,必须包括三方面的安排:固定学习、个人操练与生活关怀三个层面。
(一)固定学习方面
每周时间以一小时半为最佳,为固定门徒训练的接触时间。时间上可分三段:
第一段,相互督促时间(Accountability):包括背经句与灵程分享两方面,务要认真操练,不可忽略。
第二段,教导时间(Instruction):最好用问答讨论法,避免刻板地读教材而已。
第三段,分享时间(Debriefing):包括探访事奉的经历分享,彼此代祷,课外阅读书籍心得分享,以及交通劝勉等。
(二)个人操练方面
包括每日灵修、做研究与操练的功课、探访与关怀、事奉的参与等。
(三)生活关怀方面
则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尽量有一同用餐、一同娱乐、一同运动及一起同工服侍的机会。
三、门徒训练的方式
门徒训练应以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二章二节的劝勉,向着代代相传(第一代:保罗;第二代:提摩太;第三代:忠心的人;第四代:别人)的方向去努力进行。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一对一
这种一对一的门徒训练,应该是同性别的,不可在异性别之间,也可包括二对二(即一对夫妻带领另一对夫妻),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二)一对多
这只限于有经验的门徒训练者,以个人或夫妇去带领多位(譬如另外两位或两对夫妇)。
不论何种方式,门徒训练都应达到两项要求:第一,维持传递及传代精神;第二,被栽培过的学员,日后也要一对一去栽培他人。
四、以下是“门训十诫”,盼望成为门徒训练者的提醒。
(一)你不可不专心与不委身;
(二)你不可不谨守操练;
(三)你不可与人共同带领;
(四)你不可只教而不要求传递;
(五)你不可只教而不顾及生活关怀;
(六)你不可只教而不建立关系;
(七)你不可不求质而求量;
(八)你不可不传代;
(九)你不可不看顾你的后代;
(十)你不可忽略教会生活的教导。
求主让更多的教会认清什么是门徒训练,知道如何调整事工的优先次序,来参与门徒训练。更求主加力,让我们切实去作门徒训练,装备圣徒,成为神国的门徒!
问题研讨
一、什么是一般教会不作门徒训练的原因?试按重要次序列出至少五点。我们应该如何在教会中推行门徒训练呢?
二、为什么本文所提的门徒训练的带领方式,强调门徒训练必须有固定学习、个人操练与生活关怀三个层面?
三、为什么“门训十诫”第三条中,建议不可与人共同带领?请思想“多对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
五。事奉篇/李定武 第45课 布道与肢体关怀
传扬福音且关怀人不求报偿的,必得天国的赏赐。
“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4~40)
使徒保罗说爱是最妙的道;而布道与肢体关怀正是实践爱的基本行动。爱神、爱人是神给人的诫命,因此也就是人的责任。基督徒当效法主耶稣(参太9:25),作全人的关怀,顾及人灵魂及身体的需要。
耶稣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他又藉一个比喻,强调肢体关怀的重要:“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病了,你们看顾我……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5、36、40)
传扬福音且关怀人不求报偿的,必得天国的赏赐。如何参与全人关怀,亦即布道及肢体关怀的事奉呢?我们必须在生活中有三方面的操练:第一,操练与神同工传福音;第二,操练按神能力去关怀;第三,操练爱心服侍得赏赐。首先,让我们看探访传福音的事工。
操练与神同工传福音
《马太福音》第四章十九节:“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这句话包括两项相辅相成的真理:人的责任是“跟从主”,而神全权的作为,使顺服他的人成为“得人”渔夫。在传福音的事上,什么是你、我的责任呢?
一、得人如鱼的责任——顺服跟从主的命令
凡重生得救,知道回应神的呼召,肯跟随主的人,都有资格且有责任与主同工,“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直到地极,作我(主)的见证”(徒1:8)。
什么是传福音?导航会的洛恩·桑尼弟兄(LorneSanny)说得好:“传福音就是将你从耶稣身上所看到、所经历到的,去告诉别人。”(见约壹1:3)
既然这样简单,为什么传福音的人很少呢?
得人如鱼好比传宗接代一样自然。一个人如果无法生育,可能是下列种种原因造成的:
*未连结:未与福音的中心耶稣基督联合,就不可能带人得救。
*有疾病:身体机能有疾病的人,往往不能生育。罪是灵里的残缺疾病,一定会影响领人归主。
*不成熟:长大成熟是自然的现象,生理不成熟者,也无法生育。
*没装备:许多基督徒没有学习与操练,加上心中胆怯,成为传福音的拦阻。
基督徒应该长大成熟,追求在基督里丰盛的生命,克服传福音的各种阻碍;也要接受装备,操练作得人如鱼的渔夫;全权之神必赐下传福音的能力及果效。
二、得人如鱼的行动——关怀人灵魂的服侍
一个负责任的人必定会采取行动,在福音事工上,一个得人如鱼的渔夫需要几方面的准备:
(一)完善钓具的准备
基督徒以神的话为钓鱼的器具,是生命的种子:“……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彼前1:23)传福音的人必须相信神的话语“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来4:12)。
(二)精美鱼饵的准备
以永恒的福音好消息,针对世人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就是鱼饵。
(三)钓鱼技巧的操练
基督徒有许多帮助传福音的方法,在此无法详列,只介绍几项以供参考。原则上,传福音必须指出以下四件事实:
*必须得救(人需要与神建立关系);
*不能自救(罪恶使人神关系无法建立);
*需主来救(耶稣救恩是惟一方法);
*接受主救(人以信心得到救恩)。
传福音者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勤加操练:
◆个人得救见证,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人喜欢也愿意听真实的故事,不至于认为是在说教而排斥,欲能从你生命的改变中,认识到自己也需要耶稣。
◆三元福音训练;
◆罗马路;
◆福音桥等。
(四)迫切祷告的代价
一个人能回应神的呼召而重生,完全是神恩典的作为,也是出于圣灵的光照。传福音者必须付出祷告的代价,学习经历与神同工。
传福音的人必须尽上准备、操练和祷告的责任,然而使人回应神的呼召,却是出于神的全权。我们必须仰望神,只有他的恩典(参弗2:8),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