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7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想了想,最后沉吟着:“继续和奥斯曼人接触,另一方面,想尽办法刺探消息,不计一切代价。”

    叶茂才正色道:“遵命。”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一山不能容二虎

    对于这一次见叶茂才,所听到的信息,令叶春秋又陷入了深思。

    此时的叶春秋,想到了一句话,事有反常即为妖。

    这奥斯曼人在这战争来临之前的突然举动,确实让叶春秋措手不及。

    以他对历史上欧洲局势的了解,理应不该如此的。

    叶春秋思前想后,依旧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一定是出事了。

    奥斯曼在北方,绝不可能有事,既然不会有什么强大的外敌,莫非……

    莫非是奥斯曼人在积蓄实力,实际上,是想暗中袭击鲁军?

    这种可能性不会没有,虽然他们向北方集结,却也无法预料他们会采取什么军事行动,或许在奥斯曼人的心里,鲁国方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也是未必。

    假若如此,这就不简单了,自然就不得不提防了。

    叶春秋深思了一番后,便下了一道命令,让已经开赴到温泉关的鲁军暂时按兵不动,也令深入了西境的鞑靼铁骑暂时后撤。

    对于这个猜想,叶春秋觉得有极大的可能,叶春秋现在虽是和奥斯曼人结盟,可从来都不信任奥斯曼人。

    其实这都是情有可原的,毕竟鲁国日渐强大的实力和对西面咄咄逼人的扩张,足以让奥斯曼人感受到危险了。

    不是有一句话又叫,一山不能容二虎吗?

    只是在这个时候,那位奥斯曼帝国的寝宫侍卫长易卜拉欣帕夏居然又来了。

    温泉关那儿,紧急送来了消息,说是奥斯曼使节抵达了温泉关,随即,易卜拉欣帕夏带着他的使团,又马不停蹄地登上了向东的蒸汽火车,一路赶往青龙。

    对于易卜拉欣帕夏的再次来访,叶春秋的第一个反应,却是诧异。

    因为按理来说,易卜拉欣帕夏的身份固然很重要,可是第一次缔结盟约,他的到来,倒也不太意外,只能说明奥斯曼人对鲁国看重而已。

    可是这一次,在没有事先知会的情况之下再次到访,这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叶春秋立即有了一个判断,定是出事了。

    至于到底出了什么事,叶春秋无从猜测,只有见了易卜拉欣帕夏才知道。

    所以当易卜拉欣帕夏所坐的蒸汽火车抵达了车站时,在这里,早有一队鲁王卫的人在此等候,随即便护卫着易卜拉欣帕夏离开车站,直接朝王宫而去。

    易卜拉欣帕夏显得很是疲惫,对于这青龙,虽然已经来过一次,可是第二次来,令他觉得,似乎又和自己记忆中的有些不同了。

    事实上,他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只是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显然没有什么心情来欣赏这青龙的美景。

    易卜拉欣帕夏心不在焉地坐在马车里,默默地看着外头的景物在窗外飞快地掠过,最后马车直接进入了王宫。

    随即,风尘仆仆的易卜拉欣帕夏下了车,已是王宫总管的叶东早在此候着了,叶东朝他行了个礼,便引他入内。

    在叶东的带领下,他们直接进入了镜厅,而在这灯火辉煌的宫殿之中,易卜拉欣帕夏见到了这久违的东方君主。

    易卜拉欣帕夏这一次显得十分谦和,先朝叶春秋行礼,接着让随行的通译向叶春秋表示了问候。

    叶春秋心里一直带着疑问,自也急于知道答案,却还是显出一副淡定从容的样子,带着微笑询问道:“这一路来,十分辛苦吧。”

    易卜拉欣帕夏谦和地回答道:“谢殿下关心,已比上一次好了许多了,上一次从伊斯坦布尔赶到这里,足足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可是这一次,却只花费了一个半月。殿下的铁车,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想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延伸了数百里之远。”

    说到上一次,他是在大漠腹地才上的车,所以需要多穿行几百里的大漠,在那至少要耗费上一个月的时间,可这一次,却是直接在奥斯曼境内快马抵达了边境,随即穿行了中亚的荒漠,抵达温泉关后,就可以直接坐着蒸汽火车东行了,这显然比上一回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易卜拉欣帕夏对于这铁路线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享受了这铁路线的便利性,可与此同时,真正让他震惊的却是,当他这一次抵达温泉关的时候,看到一支军队已经驻扎在了那里,同时那里已经修起了一个个的货栈,用来囤积军用的物资,显然,这是为了西征做准备,这温泉关,势必成了西征军队的后方补给转运中心。

    可当他得知这堆积如山的物资,还有两万的军马,不过是在半月之前准备,并且悉数抵达的时候,他的内心完全可以用震撼来形容,这是何等的神速啊!

    易卜拉欣帕夏了解战争,自然知道决定战争的胜负,其实能影响的原因有方方面面,既有补给,也有士气,还有士兵的多寡,有军队的组织水平,有将领的指挥能力,还有军队的集结能力。

    想想看,若是有一日,鲁国与奥斯曼开战,奥斯曼刚刚下令动员,并且下令驻守各地的军团在某地集结,对方却已经快速得如一柄尖刀,直接杀到了你的都城之下,你害怕不害怕?

    何况这铁路所带来的强大补给,彻底地解决了那茫茫荒漠和草原的补给障碍,这就意味着,原先大规模的军队难以在荒漠中行军,因为人数太多,补给的需求太大,要承担这种补给,几乎可谓是举国之力才可以办到,可因为铁路线的原因,补给就变得轻松简单了无数倍。

    叶春秋笑了笑,道:“这铁路,倒确实是将这个世界缩小了,也将本王与贵国的联系缩短了不少,这是好事。”

    是好事吗?

    易卜拉欣帕夏没有过多的表情,可心里却不这样认为。

    事实上,在他回到了伊斯坦布尔之后,就向苏丹禀告了这里的情况,他认为日渐强大的鲁国迟早会成为奥斯曼的心腹大患,故此他希望借此来引起苏丹的注意。

    只是,现在的易卜拉欣帕夏显然没有心情继续在这上头纠结了……

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自第一次到访鲁国后,易卜拉欣帕夏看到了一个日渐强大的国家,他便有了警惕之心,甚至有着这个鲁国将成为奥斯曼强敌的危机感,而后便满心思地想要说服苏丹防范这对奥斯曼日渐充满威胁的鲁国。

    可是现在的他,显然已经没有这个心思了。

    事实上,这一路来,易卜拉欣帕夏都带着忧心忡忡的心情。

    叶春秋看出了这一点,心里也想知道缘由,便决定开门见山,道:“贵使日此急切前来,所为何事?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本王也预备要踏上西进的火车,预备亲征了,却不知贵国准备得如何?”

    易卜拉欣帕夏踟蹰道:“事情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

    听到易卜拉欣帕夏如此回答,叶春秋这时候反而放宽了心,若是易卜拉欣帕夏糊弄自己,自己就必须警戒了,可他说事情发生了变化,可见对方还是带着诚意来的。

    “嗯?莫非贵国不愿意信守约定?”叶春秋眉毛一沉,故作佯怒。

    易卜拉欣帕夏连忙摇头道:“不,不是的,请殿下不要误会,事情的原因,是关系到了奥斯曼的北方,佛朗机人发动了东征,要和奥斯曼在保加利亚一带进行决战,此时苏丹陛下已经无暇南顾了。”

    东征……

    居然是东征?

    叶春秋忍不住在心里道,你特么的是逗我吗?

    十字军东征的事,叶春秋当然是知道的,可问题在于,这东征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说到佛朗机大陆,那就犹如一片散沙,葡萄牙和西班牙帝国忙着大航海,而法兰西,却被哈布斯堡家族所包围,甚至不惜暗中和奥斯曼人勾结,缔结秘密的条约,遏制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教宗的威信,已经日渐低下,根本就无力组织起十字军东征。即便有,在陆地上,一群佛朗机国家聚在一起,临时拼凑了十几二十万人,奥斯曼有着数十万的精兵强将,也不至于如此啊。

    叶春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易卜拉欣帕夏在糊弄自己。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他为何要糊弄自己呢,糊弄自己有什么好处?

    叶春秋便道:“既然如此,贵国的意思是,现在要组织军队,与佛朗机人一决雌雄?”

    易卜拉欣帕夏却是幽幽地叹了口气,道:“若只是一决雌雄,下臣作为苏丹陛下的寝宫侍卫长,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舍弃苏丹陛下,前来这里呢?”

    他顿了顿,终于还是道:“就在十七天前,苏丹的军队在黑山与佛朗机人大战,苏丹陛下投入了六万禁卫军,想要一口气解决佛朗机人,可是谁知道,对方战力极为强大,一日之间,禁卫军惨败,损失了三万余人,苏丹陛下的军队,不得不退守到了保加利亚一线,伺机与对方决战。”

    其实易卜拉欣帕夏还有一些事是瞒着叶春秋的,那便是这些佛朗机人,拥有着十分犀利的火器,这才是禁卫军战败的关键。除此之外,这一战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某种程度来说,确实堪称奇迹,可是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中亚和东欧民族众多,苏丹陛下,靠的完全是强力的统治,威慑住境内的各民族,可一旦奥斯曼帝国开始衰弱,那么离心离德就开始了。

    这一战,实在是败得太惨太惨,这使境内的希腊人、保加利亚人,甚至可能那些埃及人,以及柏柏尔人的抵抗运动开始加剧。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一站后,奥斯曼人的士气极是低迷,而东征的佛朗机人,却不知是什么缘故,又是磨刀霍霍,甚至西班牙人已有舰队朝希腊袭来,甚至可能直接在帝国的腹部登陆袭击。

    苏丹陛下,很快就意识到了这巨大的风险,苏丹有意求和,可是对方的态度,似乎是希望占领伊斯坦布尔。

    这……是苏丹陛下决不可接受的,他甚至可以让出希腊,但是绝不允许自己的国都送给佛朗机人,而且据说,佛朗机人现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此前的口号是打下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的伊斯坦布尔,现在却是说要打到耶路撒冷去。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就犹如疯子!

    要知道,跟疯子是没有办法谈判的。可是这一战,输得实在是刻骨铭心,而这时候,易卜拉欣帕夏又想到了鲁国,随即向苏丹陛下汇报了此事!

    苏丹陛下似乎也有意愿,希望易卜拉欣帕夏来这里试试看,这……才是易卜拉欣帕夏的来意。

    对于易卜拉欣帕夏口中的消息,对叶春秋来说,有一些震撼。

    虽然他知道,眼下的佛朗机人已经开始崛起,尤其是文艺复兴和大航海之后,原先落后挨打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可是他记得,即便是一百年后的奥斯曼帝国,对佛朗机人依旧还是拥有不少优势的,何况是现在?

    一战就摧毁了人家的禁卫军团,也难怪奥斯曼人开始慌了,这一定是奥斯曼帝国的精锐,输得如此彻底,怎么能让人不慌呢?

    叶春秋又想,事情已经这样了,在这个时候,瓜分波斯已经是不可能了,那么易卜拉欣帕夏的来意又是什么?

    在这个紧要的时期赶到这里来,这个原因就很值得考量了。

    叶春秋凝视着易卜拉欣帕夏,心里猜测着他的想法。

    而易卜拉欣帕夏显然也明白了叶春秋的意思,他心里苦笑一声,自己隐瞒了某些情况,当然是因为他有着其他的目的。

    易卜拉欣帕夏道:“鲁王殿下,此次我受了苏丹陛下的嘱托而来,有鉴于此时,奥斯曼与贵国已有盟约,所以苏丹陛下希望殿下能够派出军队助战。”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叶春秋终于明白了。

    可叶春秋有些怀疑,请别国来助战,绝不是轻易的事!那奥斯曼的苏丹,理应也不是傻子,他难道不知道若是让鲁军进入了伊斯坦布尔,就极有可能会请神容易送神难吗?

    至少,自己肯定是要狠狠敲诈他们一笔的。

第一千九百四十章:蝴蝶效应

    从易卜拉欣帕夏的身上,叶春秋就不相信奥斯曼的苏丹是个愚蠢之人,甚至还极有可能是个懂得深谋远虑的君主。

    可为何,只是和佛朗机人打了一仗,对方就像是慌了般,甚至急不可耐地跑来请自己助战了呢?

    要嘛,是这背后有什么阴谋。

    要嘛就是,奥斯曼人被打痛了!

    叶春秋此时便忍不住在想,这奥斯曼人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样的惨败,才会犹如狗急跳墙,任何一根稻草,都愿意抓住啊。

    易卜拉欣帕夏似乎看出了叶春秋的心思,他知道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实在太过突兀,极有可能使对方生出疑窦,所以他继续道:“为表诚意,奥斯曼帝国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所有的损耗,以及消耗,奥斯曼帝国都可以代为负担,除此之外,我们愿意奉送足够的金银请殿下带兵驰援,除此之外,等战争结束,苏丹愿意与殿下一道拿下波斯,波斯的所有领地,都尽归殿下所有,奥斯曼愿意与鲁国缔结一个长久的盟约,以应对我们共同的敌人。”

    不得不说,这个条件,可谓诱人。

    而事实上,就算他们不请自己去助战,叶春秋也绝对还是要去西征的,要知道,为了西征,鲁国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无数的金钱损耗,各大报纸卖力的喊了半年,现在群情激愤,无数人都寄望着这场战争。

    至于鲁军出了温泉关,最后打的是谁,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新军则急需要建立功勋,求战的心理极为强烈,而百姓们也需要一场胜利,等待着一场欢呼。

    叶春秋的脸上则是不露声色,而是道:“贵国可以给多少金银?”

    易卜拉欣帕夏道:“三十万枚金币。”

    叶春秋想了想,却是摇头道:“太少了,至少得需要五十万,除此之外,我还需要大量的白银,一切的战利品都归本王所有,最后,我不只是需要波斯,还需要你们献上一块土地。”

    叶春秋最早的时候,就是做生意发家的,此时怎么会错过一个漫天开价的好机会?

    既然对方已是落水之人,那就几乎没有谈判的空间了,无非就是任叶春秋提出条件而已。

    易卜拉欣帕夏犹豫了一下,便道:“可以。但是我们也有条件,鲁军至多只能派出两万人,这是极限,除此之外,任何军队都不得进入奥斯曼境内。”

    其实易卜拉欣帕夏对鲁军还是颇为放心的,因为不拿下波斯等地,鲁国和奥斯曼并不接壤,这就意味着,对方不可能会有后援。

    他们是孤军深入,即便实力惊人,也无法威慑到奥斯曼帝国,而限制对方的军队数量,也是以防万一,如此,这支客军才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虽是易卜拉欣帕夏稍有犹豫,可在叶春秋看来,他答应得还是太过轻松了,这反而让叶春秋微微有些愣住了。

    这说明在易卜拉欣帕夏的心里,叶春秋的要求并没有触及他的底线,可问题在于,如此‘丧权辱国’的条件,对方竟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这……又是什么鬼?

    带着这个疑窦,叶春秋越想越感到怪异,可是他想知道更多,能借助的,也只有鲁王卫了,想必那一场战争的消息,鲁王卫很快就可以报过来了。

    不过……跑去和奥斯曼人一起抵御佛朗机人的西征……叶春秋突然有一种错乱的感觉。

    话说……这东征到底又是什么鬼?

    虽然叶春秋深信自己的到来,定会引发蝴蝶效应,至少在这大明,还有这草原,格局已经翻天覆地地改变。

    可是佛朗机,那可是天的另一边,自己在这儿扇扇翅膀,能把佛朗机人扇动得突然战力爆表了?这尼玛的,到底是什么状况?

    只是现在想要彻底弄清楚,已是来不及了,既然终究要西征,那么不妨去看看倒也不错,而且不是还有一堆诱人的战利品吗?

    叶春秋倒不担心自己会被奥斯曼人在背后捅一刀子,两万新军,若是所带的补给充分,完全不惧任何敌人。

    叶春秋的心里最大的好奇心反而是,这佛朗机人,到底是怎么了?

    唯一的解释,或许就是,航海的佛朗机人察觉到了新军火器的强大,比如安南国,就有一支这样的新军,可能会有火器流入了佛朗机人手里,他们通过仿造,掌握了一些强大的火器。

    可叶春秋依旧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技术的进步,绝不是你给他一个先进的东西,他便能有所突破的,以佛朗机人现在的科技和工艺条件,没有数十年功夫,可能连新军火器的边都摸不到,何以转眼之间就焕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