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种田-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七点半,无数的电话就开始打出去了,先是让镇上的商户送货来,然后开始让村里面的人帮着挨家挨户找一些干燥的稻草。

    距离秋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稻草不是被村民们焚烧当作草木灰就已经是被雨水侵蚀、腐烂了,要想在晒谷场上找到干燥的稻草已经是不太可能了。更何况今晚的这场雨下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湿漉漉一片。

    虽然现在外面的世界都已经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界,但是在梁村依1日还是保留着很多传统的耕种方式。对于需要精耕细作的南方水田来说,家里有一头水牛顶得上两个壮劳力,因此梁村不少的农户还养着水牛。

    对于梁村的村民来说,在春夏秋季节给家里的牲畜喂食是相当容易的事情,漫山遍野的青草就是最好的青饲料。不用可以去寻找,把牲口往山上的荒地一赶,让它们自行觅食就可以了。

    不过到了冬天,因为气温下降的缘故,虽然梁村周边依旧是绿色为主体,但是却很难找得到鲜嫩的青草。为了给牲口们补充养分和饲料,不少的村民们都养成了在秋收的时候收集一些干燥的稻草的习惯,等到冬天的时候就拿出来喂牲口。

    另外,稻草在平时的农业生产之后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里人根本就无从知道这些看起来一点用处的稻草究竟有什么用处。

    一般的村民都会有饲养肉猪或者母猪的习惯,对于收入来源比较少的村民来说,家里的猪就是来年的娃娃的学费和媳妇的新衣裳。有时候,很多村民伺候家里的猪比伺候自个还要精心得多,简直是把猪当成了家里的正式威员。

    一进入冬天,稻草就可以变成猪圈里的铺垫,给猪猪们取暖用,因此不少喂猪的人家总是会准备一些干燥的稻草。尤其是那些饲养母猪的人家,在母猪下崽的时候,稻草就威为了最好的铺垫材料,帮助猪仔们顺利成长。

    家里养鸡养鸭的村民,鸡窝里都是要铺上一层柔软凹槽,这样才能让母鸡、母鸭们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产蛋率。

    另外,村民们在播种稻谷、蔬菜的时候,为了防止雨水把播洒得均匀的种子冲掉,就会在菜畦上铺盖一层薄薄的稻草,起到防护作用。

    前几年,在液化气、沼气等等新能源哈没有广泛走进农村的时候,稻草也是不少农村家庭生火做饭的主要材料。只不过这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村民已经摒弃了这种烟尘很大的柴火。

    凡此种种,小小的稻草在农村有着极广的用途,并不是城里人看上去那样百无一用。

    还好,张家人的面子足够大,电话一打回去,就有人主动帮忙,挨家挨户地搜索稻草。

    对于刘睿等人来说,只要能够收到一些稻草用于不备之需就可以了。毕竟只要围上塑料布,紧接着再点上白炽灯,就足以让猪圈里面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不用担心仔猪们会受到寒流的不利影响。

    很快的,镇上农资店的廖老板开着自家的五菱微型货车来到了养猪场,送来了刘睿他们继续的望料布。

    望料布搬下车之后,刘睿立即用早已经准备好的高压喷雾器,往望料布上面喷洒万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就是为了消毒。毕竟这些货物在外界不断搬运,总是会沾染不少的病菌,为了养猪场的安全,必要的消毒措施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塑料布抵达之后,刘睿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这个时候,养猪场聘用的三个工人也是赶到了养猪场,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围栏行动之中。

    俗话说,人多好办事!

    随着几个工人的加入,围栏行动进展是相当顺利,很快就把所有猪圈都围了一个严严实实。

    一开始的时候,仔猪们还是有点惊慌,毕竟原本可以看到外界的它们猛然被一张张彩色的塑料布遮挡了自己的视线,肯定是有一点点不适应的。

    不过,随着望料布把凛冽的寒风和空气中纷飞的雨雾遮挡在猪圈外面,猪圈之中的温度是直线上升。仔猪们感受到环境开始往着自己所中意的氛围转化,原本惊慌失措的情绪也就逐渐地平息了下来,开始安稳地在猪圈里趴着哼哼叫了。

    囤好望料布之后,刘睿又开始拿着喷雾器均匀地把所有的塑料布都喷过一遍。作为养猪场严格卫生防疫制度的制定者,刘睿对于每一种进入猪圈的物品都是相当严格,为的就是能够保障仔猪们不会因为各种疏忽而染上疾病。

    刘睿刚刚把猪舍里所有的角落消毒完,猪圈里又开始传来了阵阵有节奏的嗷叫声,那是仔猪们到了吃饭的时间,开始了例行的喊叫行动。

    就如同是条件反射一般,一头仔猪叫起来,紧接着无数头仔猪也跟着嗷叫了起来。一时间,整个养猪场就如同是烧热的油锅之中撒入了一把食盐,沸腾了起来。

    不过,作为股东,刘睿和张振光等人听着乱糟糟、甚至还有点刺耳的猪叫声,还真的不觉得烦躁,倒反是觉得有一种喜悦在心头蔓延。

    猪场的仔猪们叫得越欢,就意味着这些仔猪们越加健康,将来的受益会更加大。

    一开始,刘睿还担心寒流的侵袭让仔猪们受到影响,变得病快快的。不过就目前所观察的情况来看,仔猪们依1日是那么健康活泼。

    一看仔猪们开始叫了,张振耀和几个工人就如同是得到了信号,开始给仔猪们准备早餐。

    养猪场的仔猪是每天喂养三次,早上八点一次,中午十二点和下午六点备一次。

    一般来说,仔猪们每天吃的饲料调配在刘家酒坊的时候就开始了,然后在吃之前进行最后的调适。

    刘家酒坊酿酒完毕之后,整个蒸馏罐之中都是温度高达一百二十摄氏度左右的酒糟。假如那天刘家酿造一百斤的大米,刘家宏在酿酒结束之后就会把20斤的玉米拌戚糊状,把滚烫的酒糟冲进去,然后不停地搅拌。

    利用酒糟的高温,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玉米闷熟,有利于仔猪们食用之后的消化。等到玉米熟了之后,刘家宏和几个酒坊的工人就会把这些酒糟玉米糊装入早已经准备好的大桶之中,用推车推到养猪场备用。

    在喂食之前,养猪场的工人还要按照比例往酒糟玉米糊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米糠、麦麸、大豆粉、鱼粉以及一些矿物质,就可以变威仔猪们最钟爱的美食了。

    因为这些饲料之中含有美味的酒糟、香甜的大豆粉还有鱼粉,仔猪们吃过之后基本上可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所需求的营养元素。此外,酒糟之中还还有微量的酒精,仔猪们吃过之后不免有些贪睡,这就更加利于仔猪们的生长了。

    所以,自从仔猪们进入张记猪场以来,长势非常良好。刘睿隔三岔五来到养猪场,都能感受到这写仔猪们用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令人异常喜悦。

    等到张振耀等人把已经调配好的糊状饲料放人猪槽之中,仔猪们纷纷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

    今天早上,因为寒流的突然袭击,让仔猪们不得不从睡梦之中醒来,花费了大量的热量抵御严寒。如此以来,仔猪们自然是相当饥饿,比往常吃得更香。

    走在一排排的猪圈中间,看着仔猪们头也不抬的吃食,听着它们砸吧嘴巴的声音,刘睿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热情在流淌。

    现在仅仅是几百头仔猪吃食的场面就如此精彩了,若是将来变成上万头仔猪一起吃食,那场面该会是何等的壮观呢?

    张振光等人也是面带喜色,毕竟养猪场就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如今养猪场生机勃勃,如何能不让他们开心呢。

    刘睿等人对于这样的场面早已经是司空见惯了,都还是有点心生摇曳的感觉,至于镇上的廖老板的表情就更加震惊了。

    廖老板在青云镇上经营农资好几年,不说是巨富也是小有资产的富裕户,家里有个十来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前段时间他也听人说张家兄弟开办了一个养猪场,是青云最大的养猪场,里面有着数百头的肉猪。

    一开始,廖老板只是以为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喜欢夸张,以讹传讹,把一个一般的养猪场说得天上仅有的大猪场。再后来,这样的传言听多了,廖老板也就一笑置之,不在理会。在廖老板看来,就以梁村这样的乡下人,怎么可能办得起现代化的养猪场昵?

    哪怕廖老板认识张振光,知道他是下梁村的村支书,也算是农村的一个能人,他也不太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能够兴建和管理现代化养猪场的企业家。

    今天接到张振祖的电话,说是需要一批塑料布围猪圈,廖老板索性就亲自驾车过来,也想亲眼看看被村民们说得神乎其神的养猪场究竟是什么样的?

    进入养猪场卸货之后,廖老板就被刘睿有点严苛的消毒措施给吓了一跳,在心里的看法开始有点转变了。在廖老板看来,如此注重消毒环节的养猪场,即便再怎么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进入养猪场的内部之后,廖老板就越发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看了。

    整齐划一的建筑、干净整洁的猪圈、设备齐全的猪舍都让廖老板大开眼界。以前也在不少地方走过的廖老板也见识过一些所谓的标准养殖场,论起硬件设施,张记猪场并不比那些养猪场差。

    不过,最令廖老板感到惊讶的是,猪舍之中那些毛色粉红、性格温顺的仔猪个头部很均匀,同一批仔猪之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听张振祖说最大的这批仔猪买回来才两个月,但是按照廖老板的目测,这些仔猪的重量起码超过了一百五十斤。刨去仔猪买进来的时候五十斤的重量,基本上一个月能长五十斤,再饲养一个月就可以达到两百斤以上。按照这样的推算,一百天出栏并不是天方夜谭。

    廖老板知道,一般的养猪场号称仔猪三个月出栏,但是这其中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再则,一般的养猪场大量使用饲料和各种添加剂,肉猪成长自然是很快,但是肉质并不见得就一定是好的。

    张记猪场并没有使用饲料和添加剂,喂的只是酒糟、玉米、麦麸、大豆、鱼粉等等原汁原味的材料。但是,仅仅是靠着这样的材料,就能创造如此好的成绩,如何能不让廖老板感到惊奇昵?

    廖老板有点讶异,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造成如此的奇迹呢?

    廖老板所不知道的是,在酒糟之中含有空间泉水的成分,猪圈里喂的水也是空间泉水,这就是这些仔猪们为什么能够长得如此之好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样的秘密也只有刘睿能够知道,其他人也只能是一头雾水了。

    越是在养猪场里待久了,廖老板所感受到的震撼也就越发强烈,心里那种不以为然的情绪早已经是不翼而飞了。特别是在听过刘睿所说的对于养猪场未来的规划之后,廖老板心里头的震撼就更加强烈了。

    万头养猪场!

    这就是刘睿的目标,这就是张记猪场的未来!

    这个时候,廖老板早已经是不再觉得刘睿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并不会觉得张振祖等人是异想天开了。因为看过养猪场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以及仔猪的生长情况都是迈进了先进养猪场的行列,廖老板自然知道刘睿等人确实是有足够的底气。

    特别是在听过刘睿所说的对于养猪场未来的规划之后,廖老板心里头的震撼就更加强烈了。

    万头养猪场!

    这就是刘睿的目标,这就是张记猪场的未来!

    这个时候,廖老板早已经是不再觉得刘睿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并不会觉得张振祖等人是异想天开了。因为看过养猪场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以及仔猪的生长情况都是迈进了先进养猪场的行列,廖老板自然知道刘睿等人确实是有足够的底气。

    (未完待续)

【201章】停电危机

    突如其来的黑暗让原本习惯于白炽灯光明的刘睿很不适应,有点茫然地看看四周的环境。

    刘睿的第一反应是保险丝断了!

    养猪场里面同时点亮了六十盏两百瓦的白炽灯,上万的功率同时启动,所消耗的电量是异常惊人的。虽然在养猪场建设之初,为了应对今天这种情况的出现,养猪场里的电线线路都是经过了特别的设计,可以承受大功率电器的使用,轻易不会烧掉保险丝。

    扔下正在津津有味吃食的仔猪们,刘睿直奔配电房,查看是不是保险丝出了问题。除开是养猪场的大股东之外,刘睿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养猪场的水电工。

    养猪场的水电管线从设计安装的时候刘睿就全程跟进,除开当初施工的工人之外,就是刘睿最熟悉了。对于高中物理学得极好的刘睿来说,养猪场这样简单的线路布局以及简单的维护自然不会有太多问题。

    走进配电房,刘睿并没有闻到任何的异味,心底有点怀疑并不是配电房之中的保险丝出问题。要是保险丝烧坏了,狭小的配电房里面肯定会弥漫一股烧焦的塑料味。

    走进配电房,刘睿轻车熟路地先把总闸的闸刀给拉下来,这才开始检查旁边的保险盒。

    虽然刘睿没有经过正规的电工培训,不过基本的安全观念还是很强的。在总闸没有拉下之前,可不会轻举妄动。

    果不其然,保险盒之中一点异状都没有,仍旧是光洁无痕,想必应该不是保险丝的问题。

    转身走出配电房,刘睿走到门卫室,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究竟是养猪场的线路问题还是大面积的停电。

    在刘睿的猜测之中,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一来,养猪场的线路是刚刚安装,应该不存在老化的问题。再一个,经过检查之后并没发生短路之类状况,因此问题并不是出在养猪场。

    作为在梁村生活了十几年的乡民,刘睿对于梁村农村电网的糟糕状况是深有体会。一到下雨,梁村就经常会出现停电的现象,大多数都是因为线路被风刮断、线路短路等等原因。

    农村电网不规范、科学的设计让线路的损耗很大,再加上设备落后、线路老化,每年空耗的电置很大。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电网的电费极高,基本上达到了每千瓦时一块钱的水平。

    一斤稻谷的收购价才五毛钱,高昂的电费令不少村民是不敢电灯,甚至还有人宁可点油灯,而把电灯空置着。

    就刚才养猪场点了一个小时的白炽灯,就已经是花掉了十多块钱,要是长年累月点起来的话,那还真的是有点烧钱的感觉。

    有些先富裕的村民,家庭条件好了,可以买得起电冰箱、洗衣机等等耐用消费品,不过就是因为高昂的电费望而却步。用不少村民说的话,那就是买得起用不起,还不如不买了。

    刘睿也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不少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开始了农网改造的工程,听说到了那个时候电费就有希望降低到每千瓦时四五毛钱的水平。一算算其中的差异,刘睿是心生感慨,也非常羡慕那些地方的村民。

    不过呢,现在的梁村还只能忍受一度电一块钱的高价,无可奈何。

    抓起门卫室的电话听筒,刘睿往自家家里挂了一个电话,询问停电的事情,顺便把养猪场的情况和父母说了一下。

    电话的线路是独立存在的,在电信的机房之中,有些足够的蓄电池给线路提供电量,即便停电之后也不会中断通讯。

    电话接通之后,刘睿这才从父母的口中得知家里也是停电了,看样子停电的情况并不仅仅是养猪场而已。刘睿把养猪场的一些情况和父母说了说,叫他们放心,就挂断了电话。

    再电话到村里的供电站之中,刘睿才知道从似乎是从青云到梁村之间的线路出故障了,短时间之内还真没有办法恢复。

    来到养猪场边上的一个休息室里,透过窗户往梁村的方向看过去,刘睿发现整个梁村陷入了蒙蒙的雨雾之中,令人无法看得真切。

    刚才还有电的时候,灯光通过雨帘,给梁村平添了几分迷离的色彩。不过停电之后,梁村就变成了一个匍匐在苍茫大地的巨兽,在迷蒙的雨雾之中凸显沉默的力量。

    既然线路故障,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场雨没有停的话,梁村是不太可能通电的。

    屋外的冻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气温也是不断下降,看来那些找来的稻草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刘睿先是在仓库之中把稻草平摊开来,然后用喷雾器开始往稻草上喷洒高锰酸钾溶液。

    这些金黄的稻草都是村民们精挑细选出来,准备在冬天里派上用场。

    几个村民送过来的时候,很小心地用塑料布遮盖住了手推车,所以这些稻草依1日是异常干燥。

    均匀地在稻草上喷洒了消毒液之后,养猪场的几个工人就配合着把稻草开始往猪圈里搬。还好养猪场的备栋建筑之间都是有着走廊连接,无论是搬运什么东西也不会被雨淋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