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均匀地在稻草上喷洒了消毒液之后,养猪场的几个工人就配合着把稻草开始往猪圈里搬。还好养猪场的备栋建筑之间都是有着走廊连接,无论是搬运什么东西也不会被雨淋湿。
猪圈里的仔猪们在电灯泡熄灭之后逐渐地感觉到了一丝凉意嗖嗖地冒出来,又开始有点躁动不安了。所幸这个时候,工人们开始抱着大堆的稻草进入了猪圈,在猪圈的角落均匀地铺上了。
虽然来到张记猪场之后这些仔猪从来没有享受过稻草的待遇,但是凭借着本能以及小时候留下的印象,它们还是知道这些稻草是好东西。
很快地,仔猪们就争先恐后地挤在角落里,借着稻草和同伴的体温,抵御逐渐下降的气温。
大家忙活了有一个多小时,终于是把所有的稻草均匀地铺设在猪圈里,让仔猪们多出了抵御寒冷的一个重要手段。
看着仔猪们哼哼唧唧地挤在角落里,不复以前那种颤抖、慌乱的情形,刘睿心里的高兴劲那就别提了。
伸手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细细汗珠子,刘睿知道这一次寒气突袭所造成的影响总算是告一个段落了。
这一次冻雨下得急,气温下降得很快,已经是对仔猪们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威胁。还好张振耀发现之后并没有自作主张,电话把刘睿等人喊起来,共同商量对策。
若是换威一个心思活泛的人,有可能还会有些自以为聪明,自作主张地把事情压一压,那样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不过,张振耀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一旦碰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立刻会向别人求援。
对于实诚的张振耀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安全第一!
也好,张振耀的举动为刘睿等人赢得了更多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可以从容地应对枣流所带来的威胁。
安装电灯、收集稻草、装订塑料布,一连串的行动看似简单,却为仔猪们抵御严寒提供了相当的基础。也是通过今天的行动,刘睿等人这才明白,养猪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要想做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投入。
“舅父,你们在这里盯一下,我回去看看家里的番茄地!”看着猪圈之中那些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已经是逐渐停息,只有轻微的喊声在慢慢浮现,刘睿终于是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嗯,那你回去吧!”张振光也知道那两亩小番茄对于刘睿的重要意义,点头答应道。
不过,在张振光的心里,已经是有点不太看好在冻雨下遭受低温蹂躏的小番茄。对于小番茄的生长习性,作为梁村的村支书,听过不少技术人员讲课的张振光也是有所了解。
为了让小番茄能够适应梁村高温湿润的热带天气,这一次周国栋从农科院引进的品种都是那些可以耐高温的小番茄,相应的抵御低温的能力就相对低了一些。
这么冷的温度,还有绵绵的冻雨淋湿,恐怕刘睿的小番茄基本上就是被宣判了死刑。
现在刘睿要回去看看,虽然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如何,张振光还真的是无法说出口,只能放刘睿回去了。张振光只是希望自家的外甥能够顶得住这样的打击,不要太过伤心。
不过,按照张振光对刘睿的理解,这点打击应该不会击倒他,毕竟这一年以来刘睿的表现都是无可挑剔的。
养猪场的事情告一段落,心挂番茄地状况的刘睿也没有太多话,径直换上便衣,来到养猪场门卫室边上的车棚。
稍微检查了一下身上的雨衣,刘睿启动摩托车,小心翼翼地冲进了雨幕之中,开始往着家里驶去。
夭上的乌云就如同是铅块一般阴沉沉地压在人们的头顶,似乎就是伸手可及。没有阳光,甚至天关也都被完全遮掩住了,只剩下一个昏暗的世界。
密集的雨丝又在天地之间飘荡,路上的能见度极低,为了安全起见,刘睿只好是打开了摩托车的大灯。
雪白的大灯从雨幕之中冲出,瞬间照亮了周围,在前方的雨帘之中形成了两道光柱。雨丝在光柱之中飘动,倒也是变威了令人有些惊叹的景致。
似乎因为下雨的缘故,往日在梁村边上收购的小货车们都没有了踪迹,看来今天梁村注定是要度过一个令人郁闷的寂静清晨。
对于菜农来说,下雨是他们最不喜欢的天气。
因为下雨一多,蔬菜的根系以及叶子很容易就被雨水浸泡腐烂,造成相当的损失。再则,下雨之后,采摘也很困难,也不会有车子来收购,成熟的蔬菜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在地里。
其他的天气,哪怕是干旱,村民们还能给菜地挑水,下雨天还真的没有办法了。
当然了,那些有着大棚的高科技农民就另当别论了。
天上飘下来的雨丝并不大,不过延绵不绝,就如同是在刘睿的眼前形成了浓重的雾气。冰冷的雨水浸润了刘睿的脸庞、眼睛,并且顺着雨衣的连接处慢慢地透入刘睿的身上。
摩托车开动之后,似乎空气之中风儿的流动也增加了不少,水分蒸发越发剧烈,刘睿感到了丝丝寒意深入骨髓。
早上没有吃东西,有忙进忙出消耗了大量地体力,刘睿早已经是饿得前胸贴后背。这个时候再被冻雨浇湿,北风一吹,刘睿终于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饥寒交迫!
还好,刘睿自从获得神农空间之后,体质改善了许多,面对这样的困境,他的底子还是能够应付的。若是换成了一年前的他,恐怕早就支撑不住,倒下了。
下雨天路滑,为了安全起见,刘睿只能是把摩托车的速度放得很慢,终于在十分钟之后回到了刘家大院。
在院子里把摩托车架好,刘睿几乎是冲进了堂屋,这才算是到头了。刘睿的牙齿都有点上下打架的趋势,只能是用最快的速度把衣服换了,这才算是稍微有点好受。
看着儿子**地冲进了家门,张桂芝连忙进入厨房点起了沼气,给刘睿烧姜糖水了。
喝过姜糖水之后,肚子里散发的暖流缓缓地流向四肢,刘睿有些发抖的手脚终于是回过劲来。
“小睿,饿了没有?我去给你拿早餐!”
张桂芝看着儿子被冻得有些发白的嘴唇,有些心疼地问道。
“嗯,多弄点过来,我都饿死了!”刘睿放下装姜糖水的瓷碗,点点头说道。”我去!我去”在旁边的小丫头连忙是自告奋勇站起来,撑起雨伞冲进了厨房。
刘智见状之下,也是拿起一个雨伞,跟在彤彤的身后进屋了厨房。刘家的厨房和堂屋之间就是前院,中间并没有什么屋檐遮挡的。若是晴天的时候还好,有桂花树在上面撑着,倒也是相当阴凉。不过下雨的时候,每次要进入厨房,都算得上是艰难的历程。
在刘睿的计划之中,家里的房子迟早是要进行大规模的修整,哪怕不是全盘翻掉重新盖新房子,也是要对老房子进行全新的装修个改造,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
不一会儿,彤彤就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从厨房走出来了。大盆有点烫,又有点重,彤彤自然是端得有点吃力,小脸都已经是紧绷了。
刘智跟在旁边,拿着一个雨伞给妹妹撑着,为了不让雨点落入面盆之中,刘智甚至自己的肩膀都被淋湿了都无从查觉。
从妹妹的手中接过香气四溢面盆,刘睿顿时感觉一股暖流从心底深处涌出来,比刚才的姜糖水更温暖。
面条是刚才张桂芝就已经下好的,彤彤就是进去煎了鸡蛋,把面条拌匀配料给端了出来。
白色的是面条,青色的是葱花,金黄色的是鸡蛋,色泽鲜艳,香气扑鼻。刘睿只是闻过之后,就感觉食欲大开。
没有什么事情像现在这种状况能够打动人了。
在外面忙活一个早上,回到家里又冷又饿,就能吃上亲人熬的姜糖水,还有好吃的鸡蛋面。
寒冷、饥饿就很快被温暖的鸡蛋面给驱散,留下的只是令刘睿无限感动的亲情。或许,这就是小说上经常说的亲人的味道、家的味道。
一大盆面条下肚之后,刘睿总算是恢复了元气,开始把养猪场的一些情况和父母们详细地说了。刚才在电话里只是语焉不详地说了一下,张桂芝和刘家宏也都是有点关心。
刘家占据了养猪场30%的股份,在不清楚刘睿有神农空间这样的作弊器的情况下,张桂芝和刘家宏自然是把这些股份看得相当重要。
若是养猪场出了任何的损失,也都不是张桂芝和刘家宏所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刘智和彤彤,刘睿也是要把这些情况和他们说一说,让他们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虽然刘智两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刘睿并不愿意弟弟妹妹变成书呆子,而是要让他们也能了解到家里一些产业的状况,不要什么都不懂。
一听刘睿的解释,张桂芝知道养猪场总算是转危为安。基本上没有产生太多的损失,这才算是放心下来。相比于刘家宏只是担心自家的股份,张桂芝还得担心哥哥弟弟们的损失,所以显得压力大一点。不过,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就让张桂芝不再担心了。
刘智和彤彤一边听着哥哥讲述的过程,心里也是泛起了一丝丝的波澜,对于生活也就有了更多的感触。自己每天花的钱,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到手的,也都是要经过无数的艰辛和努力,要克服各种困难,还得冒着各种风险,这样才能有收获的机会。
把养猪场的事情和家里人都说了清楚之后,刘睿这又开始换上雨衣、雨靴,准备出门去番茄地看看。番茄地的小番茄在冻雨之中淋着,刘睿即便是坐在屋里也是有点坐立不安,心神难定。
刘睿就是想去看一看,哪怕小番茄们都被冻雨被冻坏了,他也就死心不再去想了。
要不然,这样不上不下的,也是难受!
(未完待续)
【202章】泉水奇效
穿戴整齐的刘睿撑着一个黑色的大雨伞走出堂屋,顿时感受到空气中的寒气依1日。雨水从桂花树之间的滴落,把青石板冲刷得异常干净,几乎可以照出人影来。
平时在院子里撒欢的家禽们如今已经是不见了踪影,它们有的就躲在鸡妈妈的翅膀下,在干燥的地方躲雨;有的则是自顾自地躲在屋檐下,百无聊赖地盯着身前不断滴落的雨滴。
最调皮的黄喉貂和小花如今并没有在院子里,想必肯定是躲在酒坊里取暖了。
刘睿知道,猫儿冬天冷的时候,最喜欢钻烧过的炉灶,因为里面拥有足够的热气,可以让它取暖。不过现在刘家煮饭都已经全部使用沼气,再也看不到温暖的炉灶了。
不过,黄喉貂和小花自然不是那么笨,它们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取暖地点。
最近天气转冷之后,黄喉貂和小花几乎每天都会卷缩在酒坊锅炉背后的空间,借着锅炉散发出来的热量取暖。
下雨之中的刘家大院,依1日有一种令人迷醉的气息。
穿过前院,刘睿从有些湿滑的山塘岸边走过,终于是来到了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番茄地边上。
当刘睿透过雨丝看到番茄地的情况,不由得愣在当场。
和当初自己心里想的那种七零八落的惨状截然不同,眼前的番茄地一点变化都没有,倒反是因为下雨的缘故显得更加娇嫩了。
刘睿还是有点被眼前的情况给惊呆了,毕竟刚才的风雨确实是有点大,一路上回来的时候,刘睿都发现不少树枝被风刮断。但是,番茄地之中自勺架子依1日是稳如泰山,丝毫没有动摇的迹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当初为了让这些竹架子能够固定住,刘睿可是花费了大力气,有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出乎刘睿的意料之外。
至于挂在番茄枝条上的累累硕果,更加是在枝条上随风摆动,晶莹的雨水沾在上面,让这些番茄显得越发诱人。
一开始,刘睿就担心狂风把挂在枝条上的小番茄吹落,只不过看现在这个样子,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毕竟对小番茄伤害最大的并不是大风,而是这些冰冷彻骨的冻雨。
现在梁村已经进入了寒冬腊月,平日清晨的气温都在摄氏十度左右,已经是梁村气温最低的时候。但是今天这场冻雨下来,气温已经是直线下降,恐怕现在的气温已经是接近了零度。
哪怕是穿着毛衣,还有厚厚的大衣,套着雨衣,刘睿依1日是感受到一股股寒意直透体内。可以想象的是,被冻雨浇得通透的小番茄肯定经历了一生之中最严酷的低温,恐怕早就被冻伤了。
刘睿下了田,在齐人高的番茄苗之中穿梭,仔细检查每一株小番茄的状况,但是却一点异状都没有。不过刘睿知道,目前因为时间太短的缘故,冻雨对小番茄的影响还不明显,只有再过段时间观察之后才能看出差异了。
在番茄地之中走了一圈,刘睿既是安心又有点忧虑,百味杂陈的感觉。
安心的是当初搭竹架子刘睿用心,在这样的狂风之下一点损失都没有,足以让刘睿放心不少。
忧虑的是气温实在是太低了,再加上冰冷的冻雨,小番茄的果实和植株有可能会被严重冻伤,甚至死亡,最终是颗粒无收。在刘睿的判断之中,或许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下刘睿也是无可奈何,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是打道回府了。
走到院坝的时候,刘睿下意识地往山下看过去,却发现眼前就如同一副抽象画一般,朦胧而又有韵味。
阴沉沉的天空、灰蒙蒙的雨雾,让刘睿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雨丝?笼罩在雨帘之下的梁村若隐若现,就如同是九天之上虚无缥缈的宫阙一般。
随着风儿的不断吹动,烟雾、雨丝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梁村呈现出来的画面又有所不同。有时候,刘睿还能看见不少橘黄色的亮光在烟雾之中晃动。
刘睿知道,停电之后不少的村民肯定是点起了马灯之类的东西,让屋里不是那么阴森恐怖了。
作为曾经有茶马古道通过的村子,梁村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不少关于茶马古道的印记。
其中,马灯就是一个富有茶马吉道特点的物品。
有时候,马帮不可避免地要走夜路,为了照亮前方的道路,赶马人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
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就是靠着天上的月亮和星光,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不过,在月初、月底或者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候,星光和月光就变威了镜中花水中月。
于是赶马人开始学会了用松枝、油脂以及各种材料制成的火把,总算是解决了不少问题。不过,火把很容易引起火灾,赶马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火把照明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玻璃和金属制品就开始走进了社会生活之中。在解放前,就开始出现了用玻璃和金属制威的马灯,又称风灯。
马灯的出现让赶马人告别了不安全的火把,开始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马灯。
解放之后,马帮就逐渐地推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马灯作为一种实用的生活工具,被人们继续使用至今。
在刘家宏讲述的故事之中,刘睿知道当初公社时期,梁村还没有通电,夏收或者秋收的时候,为了赶夜工,村里就经常点起马灯,在晒谷场上赶夜工。
见过马灯的刘睿估计,一盏马灯的亮度并不弱于六十瓦的灯泡,只要点起一盏,家里就可以亮得一如白昼。
因为有玻璃罩的缘故,马灯并不会受到风儿的影响,依1日是绚烂如故。
看着山下若隐若现的马灯灯光,刘睿倒也是萌生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似乎,传统的东西并不都是落后的!
站在院坝上才一会,刘睿就立即感受到呼啸北风的威力,不由地发抖一下,转身进入了堂屋。
“小番茄没有什么问题吧?”刘睿一进家门,张桂芝就开口问道。
“现在还看不出来,得等雨停之后才清楚!”刘睿在彤彤的帮忙下把雨衣脱下来,摇摇头说道。
刘睿并不想让父母跟着担心,很有技巧地回答道。
“刚才我和你爸爸也出去看了一下,不过也看不出有没有影响,这个番茄地只有你最懂。”张桂芝接过话匣子,点点头说道。
“爸,这么冷的天,你出去淋雨干嘛呀?可别让寒气影响了你的腿!”听到父亲在这样的天气出门,刘睿很是紧张。
当初手术之后,医院的专家认为,刘家宏将来很大的可能是无法正常行走,受伤的地方阴雨天气就会隐隐作痛。
出院之后,刘家宏就开始了漫长的康复活动,不过在正常的治疗、恢复手段下,刘家宏的状况好转并不快。几乎在半年之后,刘家宏这才开始能够不借助拐杖站立很短的几分钟,要想迈步都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这个时候,无论是刘家宏和刘睿等人,都已经是有点认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