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宁王-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放弃了进攻,鹅湖寨此刻应该是一座空城,放置太多的军械粮草在那,实无任何必要。

    杨昊进来时两人正为谁出兵而争吵,这是一次试探性行动,没有损失只有收益。

    杨昊笑着说:“你们二位各自说说自己的计划,我再做定夺。”二人各自诉说起自己的计划来,隋卧虎的计划严整而绵密,余炎炉的无懈可击。杨昊沉思片刻,对隋卧虎道:“让余炎炉去吧,骑兵在这种山道上行走并不方便。”转而又对余炎炉说道:“这个主意是你们两人想出来的,得了功劳可要分给隋将军一半。”余炎炉咧着嘴道:“隋将军总有机会立功,我好不容易才得这次机会,就……”

    余炎炉没敢把话说下去,他看到了杨昊异常严厉的目光。其实余炎炉烈火营主力尽出,只留两队人马守卫营寨,这两队是余炎炉的亲信精锐。他告诉留守的哨长胡灵衣:“给我睁大眼睛盯着,一有风吹草动,你们就是死也要保护大帅周全。”

    胡灵衣道:“将军放心吧,弟兄们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不敢大帅有闪失。”

    余炎炉拍着手道:“不是叫你们去拼命,是要动动脑筋,护卫大帅周全。大帅若有不测,你们就是都死了又有个屁用。”胡灵衣拍着胸脯道:“将军放心,城内有内寺坊、飞虎营的弟兄,咱们去守卫东门外大桥,大帅府离东门那么近,就算有事也能跑到河边来。等大帅过了河咱们就把桥给点着,任谁也休想伤害大帅。”

    余炎炉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等我回来,大帅若是平安无事,就算你立了一功。”

    晚霞刚刚染红西边的天空,一枝梅便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纱裙来找杨昊。此刻酷暑已经消退,天气渐渐转凉,穿这么少的衣裳未免有点冷,一枝梅却不管这些,只要杨昊能多留自己一晚,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隋卧虎答应她,陪大帅开心一晚,给钱一百两,两晚给钱五百两,若是连续三晚不被赶走,就允许她自己赎身。即使美艳如花,终究岁月催人。赎身从良是她们最好的归宿,问题在于,营妓地位如同奴隶,对自己的将来根本无从把握。

    暑气一消,杨昊的心情好了不少,刚处理完手头的几样公事准备出去走走,见到一枝梅已经到了门口,就迎了过去。杨昊摸了摸她那薄如蝉翼的纱裙,说了句:“去换件厚实点的,我带你出去骑马。”

    一枝梅撒娇道:“我不去,走来走去我嫌累,要不你借我一件皮袍。我裹在外面就不冷了。”杨昊看了看她的个头跟自己相差无几,便回头拿了一件自己的衣裳丢给了她。她要杨昊帮她穿衣,杨昊摆手笑道:“穿衣又不似脱衣有趣,你自己来吧。”。

    两人换好了衣裳出门来,张朗问:“这么晚了大帅哪里去?”杨昊道:“闷得慌,出去走走。”张朗道:“大帅稍候,待我叫起弟兄们来。”杨昊摆摆手道:“我就在东门外走走,用不着兴师动众的。”张朗不敢多说,当即带着七八个随从骑马跟着去,而让李卫去叫齐人马跟来接应。

    杨昊和一枝梅选了一黑一白两匹马呼啸出了小长安的东门,东门外不远处就是凉河,两岸青草萋萋,凉河之名名副其实,河面不宽,水流不急,但河水冰冷刺骨,离着河几十丈远就能感觉到森森凉意。

    一枝梅骑着马疯跑了一阵,提议要跟杨昊换马骑,杨昊缠不过她,只得把自己的马让给了她。天色渐渐暗下来,凉河两岸薄雾越来越浓。二人并辔往回走,小长安的东门在夜色中静悄悄的,阙楼上两盏气死风灯,远远看去倒像是怪兽的眼睛。

    按例杨昊不管驻那座城池,离他最近的城门都由内寺坊玄衣哨防守,张朗驱马前去叫门,连叫两声城楼上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张朗心中一惊,暗叫一声:“不好,大帅快走。”他拨马便往回走,却已经来不及了,一支羽箭径直穿透了他的脊梁骨,张朗当即跌落马上,气绝身亡。与此同时,阙楼上箭发如雨,可怜一枝梅哼也没哼一声便被射做刺猬一般。

    杨昊见势不妙拨马便走,城门东南角的一片矮树林里,忽然冲出一支人马,向杨昊包抄过去,为首一将正是隋鸢。守卫在凉河大桥上的胡灵衣见此情形大喜道:“弟兄们,发财的机会来了,生擒杨昊赏金千两。”

    众人闻言纷纷鼓噪大叫,胡灵衣拈弓射马,只一箭便将杨昊的黑马射倒。杨昊翻身从马头上摔落下来,顿时人事不醒。

第75章 滑落

    隋鸢大步赶上前,用脚踏住杨昊的背,挥舞马鞭死命地抽打起来,一边打一边骂:“薄情寡义的东西,我隋家几时对不起你,你要断我血脉。”胡灵衣慌忙劝她道:“城中皆是他的党羽甚多,还是速速将他交给文大帅妥当。”胡灵衣曾为河东旧将,获罪潜逃至天德军,为王奔牙将,王奔死后,他又改投西宁军。

    但在人才辈出的西宁军,他混的并不如意,后见于冲冲、乌赤赞、隋卧虎等河东降将深得杨昊宠信,便托重重关系投在隋卧虎门下,私下与隋卧虎结为兄弟。

    隋鸢咬牙切齿地说道:“也罢,先留着他这条狗命,待日后再收拾他。”众人将杨昊捆缚在马背上,连夜投吴家堡而去。

    ……

    这是一间阴暗潮湿,散发着呛鼻霉味的囚室。囚室四壁皆用青石砌成,地面铺着青砖,唯一的一扇门是用硬木制成,门上包着铁皮,异常的坚固。

    杨昊在这里已经被关押了十几天了,这十几天却是如同十几年一般漫长。这些天他只要一合上眼就能看见一枝梅那具被射成刺猬一样的尸体,他为一枝梅的遭遇感到惋惜,也为自己的愚蠢失策而痛悔不已。那天他从颠簸的马背上醒来时就立即就明白过来。是隋家兄妹背叛了自己,叛徒固然可恨,更可恨的其实应该是自己!怎么能对隋卧虎的阴谋毫无察觉呢?孟明提醒自己,为何自己还执迷不悟?

    过去读史书,常笑宋襄公愚钝,而今摊到自己头上,自己未必比宋襄公高明到哪去。是自己的愚蠢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隋家兄妹必然已暗中与文世茂相勾结,这就意味着自己性命不保的同时,还有几万人要受到牵连。杨昊每每想到这,就心痛如刀绞一般,恨不得一头撞死在石墙上。

    大错已经铸成,死并不能解决问题,他要活下去,即使有一线生机也要活下去,唯有活着才有翻盘,治好后悔的那一天。

    铁门轰然而开,六名壮汉冲了进来,将他按在那张用青砖垒砌的床榻上,在脚镣手铐之外他们又给杨昊加了一副木枷。然后,众人拖着杨昊穿过阴冷昏暗的甬道,来到了一间烟火熏燎的密室里。

    “叮叮当,叮叮当……”

    一个光着膀子的粗壮汉子正在埋头打铁,他的头秃的厉害,皮肤白的吓人。这里是牢房里专门为重囚犯打制“铁脸”的铁匠铺。

    “铁脸”俗称铁面具,用熟铁打造,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具。分成两部分,合在一起时恰似人头形状,正面有四个窟窿,对应着人的口、鼻、双眼。佩戴者除了通过预留的小孔呼吸,视物,吃喝外,看不到脸上的任何一寸皮肤,头发因被包在铁脸内,越长越长,越来越痒,苦不堪言。

    狱卒将杨昊绑在一根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木桩上,双手和躯干用麻绳捆扎结实,独独露出头颅、颈项。铁匠将一幅打好的铁脸拿到杨昊面前,示意众人扶定杨昊的头,然后他将面具在杨昊的头上试了试——大小正合适。

    铁匠咧嘴笑了笑,他的嘴里竟没有一颗牙齿。他折回身到铁毡前,用一个铁印戳在铁脸钉出编号,然后他将铁面放在炭火上烧,待面具的边缘烧的通红时,他一手一把铁钳夹着两片面具,快步走向木桩。杨昊的头被两名狱卒死死固定住,一动不能动。铁匠将烧红的铁面具猛地合在了一起。

    “嗤!”一股皮肉的焦糊味顿时弥散开来,杨昊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哀嚎:

    “啊——”

    铁脸就这样被合在一起黏在了一处,秃头铁匠随即向自己的新作上泼了一盆水,用来降温。不过这些对杨昊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在赤红的铁与头皮接触的一刹那,他已经昏死过去。不过,这只是一系列苦难的开始。

    铁面具的烫伤让杨昊头皮发炎,狱卒们显然并不想让他这么快死去,于是他们将清理伤口的药水从面具口鼻的裂缝中倒了进去,并定时过来晃动一下铁面具,防止新生的皮肉黏在面具上。杨昊不知道这样的转动是否确有必要,但他知道这种带来的痛苦足以摧毁任何人的意志。

    除了**上的疼痛,心里上承受的痛苦更大。两名三十出头的小吏,每天至少要来狱中三次,来了之后就开始数落杨昊的种种罪行。大凡杨昊在丰州所做的每一件事在他们嘴里都成了罪过,他们引用大唐刑律中相应的条款,威胁杨昊说他可能会被判死刑。。

    起初,杨昊对此不屑一顾,以冷笑而对,对他们的问话不屑一顾。但每次冷笑之后就会遭到狱卒们的一顿毒打,打人的方法是用一根短棒来捅肋骨,每一次都让你疼的冷汗直淋,却又不至于打断你的肋骨,甚至不留下明显的瘀伤。

    杨昊冷笑而沉默,两名小吏感觉到了被人侮辱的感觉,恼羞成怒下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尖着嗓子喝一声:“你所作所为,天神共愤,如今证据确凿,还不认罪吗?”然后不管杨昊作何反应,两名狱卒照例要上来一试身手。

    除了用木棍捅肋骨,他们还用竹签挑手指甲,用木槌砸手指尖,或干脆用脚狠踢小腿,每次审讯完杨昊都是一身的伤,但这伤却绝不致命,而且面子上也不是很难看。

    杨昊私下猜想,文世茂可能暂时还未能掌控大局,他在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文世茂确实没有能很快掌控西北的局势,隋卧虎发动叛乱的当晚,斩旗军就突袭了飞虎营驻地。隋卧虎赖以反叛的河东八百子弟兵,丝毫抵挡不住斩旗军百余人的进攻,激战到半夜,隋卧虎带十余骑出城逃窜,从此杳无音信。

    小长安内乱时,德静守军城向北进发,试图支援,走到半路听闻隋卧虎失踪,因不知道城中虚实遂撤军回城。

    杨昊被俘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即给西宁军以致命打击。各部狐疑之后,纷纷向北收缩兵力。余炎炉在鹅湖寨下闻听杨昊出事,心中惊惧,留部众继续围困鹅湖寨,自己单骑回小长安探听虚实。此刻小长安群龙无首,乱成一团。

    斩旗军奉命外出寻访杨昊下落,玄衣哨、绯衣哨在叛变中大部被歼灭,城中治安只能靠没有参与叛变的飞虎营两哨人马维持,但飞虎营名声已臭。无威信统摄内外,余炎炉一进城便被拥戴为镇守使。在余炎炉的维持下,小长安局势暂时平复。

    烈火营随即奉调回城,余炎炉又知会孟明、程克领、索额、姚猛等人,独独瞒着骨朵丽。骨朵丽的威远营虽为西宁军十七营之一,但向来只有杨昊一人能节制。骨朵丽自持资历高,其他各营统军他皆不放在眼里。若让他知道杨昊出了意外,谁也无法保证他能做出什么事来。

    余炎炉给姚猛的密信中要姚猛设法软禁骨朵丽,将威远营平安带回丰州。姚猛接信后,与典军校尉呼延兰商议,呼延兰建议道:“可请骨朵丽前来赴宴,然后软禁在帐中,逼他下令将威远营带回丰州。”姚猛点头称是,正要派人去请骨朵丽。

    却见骨朵丽的亲随百夫长忽得勒赶了过来,给姚猛施了一礼后,说道:“我家将军猎到一头肥美的野鹿,有准备醇美的美酒,要我来请姚将军赴宴。”姚猛暗想:“我若不去反倒见疑,且去走一遭,再以此为由头邀他回饮,也就不显得突兀了。”主意打定,姚猛欣然来骨朵丽营中赴宴。

    谁知刚一进营门便被忽得勒从马上给拽了下来,姚猛摔了一个跟头,门牙也掉了两颗。惊问忽得勒道:“你这蠢人,这是做什么?”忽得勒拔出弯刀架在姚猛的脖子上,大笑道:“你密谋害我家将军,当我不知道吗?”姚猛愕然一惊,正要抵赖。忽见骨朵丽提着一名被打的鼻青眼肿的小校大步走来。

    小校不是别人,正是余炎炉派来送密信的小校,小校趴在地上望了姚猛一眼,羞愧地低下了头。姚猛什么都明白了,他指着骨朵丽骂道:“你想反叛大帅吗?”骨朵丽大笑道:“狗屁大帅,他是朝廷的罪人,罪不可恕,要杀九族的。我已经弃暗投明,我劝你也识相点,免得做我刀下之鬼。”

    姚猛冷笑一声,喝道:“我姚猛虽不识字,却也知道忠义二字,不似你这无耻怛达。”说罢,他拔出佩刀,引颈而死。

    姚猛被逼死的同时,威远营主力会合韩林江的第三师完成了对金风营的包围,金风营在典军校尉呼延兰的统领下誓死不降,苦战一日,全军覆没。

    西线的威胁一旦解除,毛福林立即调动万胜营北上攻打小长安,余炎炉布阵南风堡,与万胜营连日激战。万胜营始终未能靠近一步。这时韩江林的第三师,熊弼武的第五师,骨朵丽的威远营也向小长安逼近,为防功劳被抢走。毛福林督促长柳营与德化营连夜北上,德化营将德静县的百姓数千人驱赶上路。

    赶到南风堡下,毛福林命百姓将衣裙脱下兜上黄土,不论男女老少,皆不例外。然后他指着高数十丈的南风堡说:“谁能把土放到堡下,就可以回家,每人发盘缠一两。”百姓深知靠上前不免要中箭,人人畏缩不前。

    毛福林一面令督战队开始磨刀,一面放出谣言说西宁军箭矢不足,不会射杀百姓。百姓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往前冲。

    南风堡外形如一个底宽上窄的大木桶,全体用巨石砌成,四周留有数百弓箭孔,这些弓箭孔,既可以向外射箭,也可以发射硬弩,而在城堡的顶部则假设着八架石炮和六架大型弩。整座石堡可屯兵八百,囤积的粮草箭矢可支撑一年之久。

    此时虽还没有竣工,但已颇有战力,即便强悍如万胜营也久攻不下。然而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百姓,守卒都傻了眼。没有人忍心向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手,但若任凭他们一人一兜黄土堆垒下去,石堡迟早会被黄土淹没。

    余炎炉权衡再三后下令射杀靠近石墙的百姓,数十名百姓丢了性命。但人lang仍旧不断涌来,一lang推着一lang,势不可当。虽然箭如雨点一般,但百姓被毛福林的督战队驱赶着,仍不得不涌过来。

    鲜血浸红了清白的石壁,黄土和尸体混合在一起,将土梯不断地推高。一名守卒射杀了十几个男女后,忽然一箭射中了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箭穿射在她的小腿上,女孩摔倒在地,刚哭出声来,随即被后面涌来的一双双大脚踩死。

    守卒把弓箭狠狠地折成两段,痛苦地叫道:“这仗是没法打了。”他这话迅速得到了许多相应,守卒们接二连三地丢下弓弩,离开了石堡。剩下的士卒也三心二意,望着天空胡乱放箭。余炎炉叹了一声道:“撤吧,再这么打下去,我们跟禽兽有何两样!”

    烈火营全体撤出南风堡,随即又撤出了小长安。西宁军撤退时,小长安百姓数万人也跟着要走。百姓们堵住道路,拉住余炎炉的马辔头,含着泪说道:“不是说要有难同当吗?你们不能丢下我们不管。”余炎炉道:“不是我们不管,是实实在在管不了。大家这样缠在一起谁也走不成。你们还是回城去吧,都是大唐子民,天子禁军难道会为难你们吗?”

    百姓闻言便放开道路,放西宁军北去,众人则陆续回城。小长安尽入毛福林之手。

第76章 告一段落

    时间已经是开成三年的九月,暑气消退秋回大地。今年关中地区风调雨顺,不管是旱地还是水田都获得大丰收。长安城大街小巷的榆、槐树的树叶已经枯黄,凋落的树叶随风飘动,悲秋的人似乎找到了悲伤的理由,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秋天仍是收获的季节,有的人在这个秋天收获了真金白银,有的人收获了温饱小康,有的人则只收获了希望,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秋季能不收不亏也是不错的结局。

    李炎就是那个不收也不亏的人,北地的战事已经结束,杨昊被俘,西宁军一败涂地。小长安失守后,孟明自知凭一击之力无力回天,便率东路军连夜退回丰州。毛福林率万胜营、长柳营紧追不舍。其他各师一要保存实力,同时又怕毛福林独占了功劳,于是各抽调数量不等的兵力随毛福林追击。

    七月底仙女山陷落,八月初丰安失守,八月中丰州失守。毛福林旋即被任命为丰州刺史兼任防御使,也就是在这一天,兵部下文斥责西宁军为“叛军”,文世茂要求前军各师对西宁军进行彻底清算,杨昊的失败对李炎来说固然是个重大损失,但能借此机会与仇士良结成同盟则无疑是一种得。

    促成两人联手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