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现在影视行业的行情,只要稍微拍过两部戏,有点名气的女演员片酬都有两千每集,著名演员都要超过五千每集。

    现在国内的情况是,电影行业低迷,电视剧却很火爆。

    有名气的编剧写一集电视剧都要几千块,演员的片酬更是节节攀升,原来拍电影的导演都开始转行拍电视剧了。

    拍电影赔本,拍电视剧只要不是粗制滥造,都能卖得出去。

    观众对电视剧的需求量很大,老百姓需要电视节目进行日常的消遣娱乐。

    这一年,华国有两亿八千台电视机,有超过八亿电视观众,制作了不少于七千集电视剧,其中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出产了350集剧集。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繁荣。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再也没有出现像《渴望》和《京城人在纽约》这样引起巨大轰动的电视剧,就连精品电视剧都不多见。

    大家习惯了跟风,而不是创新。

    比如戏说历史剧火爆之后,这两年光是类似的电视剧就不下十几部,过于泛滥。

    观众看第一遍觉得新鲜,看得多了自然会厌烦。

    拿今年的金莺奖来说,组委会往年通过报纸发放的选票至少会回收30万张,今年只收到10万张,这说明观众的参与度在下降。

    或者说他们认为没有好看的电视剧,也就懒得参与了。

    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一方面带来了电视剧行业的繁荣,一方面拉低了电视剧制作的档次,资本逐利,什么赚钱拍什么,而不是想着冒险拍摄新的题材。

    就像林子轩投资300万拍摄武侠剧,就相当冒险。

    如果成功,会掀起一股拍武侠剧的风潮,一旦失败,就会成为业内的笑柄。

    徐晶蕾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参与的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项目,她对于整个行业还不太熟悉,对她来说,只要演好戏就行了。

    在离开电影学院之前,她去找了林晓玲。

    林晓玲仍然在和剧本作斗争,还没有完成郑洞添交待的功课,想要写好一部文艺电影的剧本并不容易,需要一遍遍的打磨。

    如果是一部商业电影,剧情不需要太过严谨,只要场面够火爆,演员够酷就行了。

    不过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尤其是这种注重细节的文艺片,剧情的合理性就尤为重要。

    比如说老太太这个角色,她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她的人生经历是什么样,这都要交待清楚,塑造一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物。

    林晓玲要给这位老太太写一个个人小传。

    老太太上学过,有文化,骨子里带着点清高,不喜欢和周围的老太太打成一片,她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扛过枪,性子倔强。

    她结婚没几年丈夫就死了,一直单身到现在,儿女不在身边,心里孤单,却又不想被人知道,这些性格特征通过和女孩的日常交往都要表现的出来。

    她有理的时候会怎么样,没道理的时候会怎么样,想要安慰人的时候又该怎么样。

    无数的生活细节把晓玲同学折磨的死去活来,要把走访的素材变成一个剧情扎实的剧本,中间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林晓玲想要在今年冬天开机拍摄自己的电影,就要努力干活了。

    《卧虎藏龙》的拍摄周期大概是两到三个月,年底之前拍完,并不会影响到《我们俩》。

    在林晓玲忙碌的时候,贾章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剧本。

    他找了管理系的同学做了一个预算,拍摄《小山回家》需要多少资金,这个预算是按照一部电影正规的操作流程来进行的,包括租用摄影机和各人的工资在内。

    他们算下来大概需要10万块左右。

    电影学院的学生虽然不差钱,可想要凑出来10万块非常困难,一两万还差不多。

    接下来,贾章柯琢磨着怎么节省资金,《小山回家》的情节简单,只要几个人就能完成,也不用拍摄太多时间。

    如果大家都不拿工资,就能省掉一笔钱。

    有个同学说他父亲在报社工作,报社新买了一台摄影机,一直都不用,咱们先借出来拍片子,拍完了再还回去。

    有个录音系的学生说他们系里有一台录音机,可以和系领导商量。

    这就是在电影学院的好处,大家集思广益,要用什么拍摄器材都能找到,凑合凑合就行,不过就算有了拍摄器材,还需要其他的资金。

    胶片要用钱,拍摄期间的路费和饭钱,请群演的花费,拍完后还要剪辑,还要混录等等。

    初步估算也要五万块才能完成这部片子。

    大家商量了一下,那就凑一凑好了,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贾章柯自己拿出了几千块钱,这是他做枪手写剧本赚来的。

    其他同学你一千他五百的,总共凑了两万块左右。

    这笔钱还不够把片子拍完,但已经可以起步了,拍电影不需要一下子把资金都拿出来,只要按照时间表一步步的来,剩下的资金以后再说。(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学校里的学生往往都怀有理想,带着热血,不去计较太多的利益得失。

    大家筹钱出来拍这部短片,没有去想会获得什么收益,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山回家》这部片子不具备任何赚钱的潜力。

    他们觉得这个剧本不错,很有艺术性,那就把它拍出来好了。

    电影学院有这方面的传统,大家听过很多类似的故事,他们的前辈在上学期间为了拍片子同样做过很多听起来可笑的事迹。

    这些事迹随着那些人的出名而成为传说,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同时,这和贾章柯本人的能力分不开,你想让别人支持你,不是随便喊两嗓子就行的。

    你要有个好人缘,让大家都信服你,就算没有钱也愿意跟你干,甚至掏腰包来赞助你,要做到这个程度可不容易。

    这是一种个人魅力。

    贾章柯无疑具备这种能力,他拉了一帮人准备拍摄自己的第一部影片。

    林晓玲知道了这件事,拿出了五百块钱表示一份心意。

    她拍摄《我们俩》有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出资,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她把贾章柯的事情告诉了林子轩,颇为感慨。

    “老贾挺不容易的,那个本子不错,就是太灰暗了。”林晓玲诉说道。

    贾章柯由于考了三年才进入电影学院,在学校里普遍比同届的学生年纪大,大家就称呼他为老贾,这也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混过,处事较为稳重。

    “谁都不容易,就拿姜哥来说,别看他现在挺像那么回事的,当初没钱的时候为了投资还不是陪那些大款喝酒。”林子轩举例道。

    在演艺圈,看着外表光鲜,其实不少人都有在底层苦熬的经历,等熬出头也就好了。

    贾章柯没有人脉和关系,只能依靠身边的同学,采用众筹的方式获得第一笔拍摄资金。

    “想想现在的社会真不公平,有人随意挥霍,有人想做点事却没钱。”林晓玲抱怨道。

    “这样吧,你告诉他,要是缺资金可以来找我。”林子轩想了想,如此说道。

    拿出几万块钱对现在的林子轩没有困难,他倒不是一定要帮贾章柯,还要看贾章柯自己的意思,如果贾章柯愿意接受,他不介意伸把手,算是一种投资。

    如果贾章柯觉得自己能行,那就算了,没必要强求,选择权在贾章柯手里。

    林晓玲把林子轩的话告诉了贾章柯,贾章柯陷入了沉思。

    他有点抹不开面子,不想欠人情,同学之间倒还好说,大家属于意气相投。

    他和林子轩见过几次,没有深谈过,交情不深。

    其实,拉投资在影视圈很常见,作为一名导演,这是入门的必修课,这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一桩生意。

    你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推销出去,获得投资,做成产品,赚取利润,回馈投资商。

    这么想的话,就不会感觉难为情了。

    贾章柯虽然在社会上混过,却还有些矜持,不过他非常想把《小山回家》拍摄出来,如果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的话,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他想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拿着剧本去找林子轩,像一个真正的电影人一样去拉投资。

    林子轩看了剧本,和林晓玲说的差不多,《小山回家》的剧情很沉重,不过形式非常新颖,中间穿插着不少报纸上的报到和电视新闻,还有各种流行歌曲。

    采用的是伪纪录片的形式,给人很真实的感觉。

    它用这种拍摄方式记录了这一年京城的面貌和状态。

    其中有一段剧情,王小山到火车站去买票,火车站都是排队的人群,他找到一个做票贩子的老乡,两人在各个火车站晃悠,还是没有弄到回家的车票。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流动人口逐年递增,“春运”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这个剧本很有意思,你需要多少资金?”林子轩直接问道。

    这部短片注定不会在影院放映,只能是一部地下电影,或者说是学生作品,投资没办法得到回报,这点林子轩非常清楚。

    正如当初在香江,闻隽对投资商说的那样,我们投资的是姜闻这个人,而不是影片。

    林子轩投资的是贾章柯这个人,不是这部短片。

    “三万块。”贾章柯回答道。

    他原本想说五万的,有五万块的话资金相对充足些,拍摄的时候不会那么拮据,此时的贾章柯还没有那么多电影运作的经验。

    “那就三万块好了,我提供拍摄器材给你,你可以用公司的剪辑室,后期制作不用担心。”林子轩说明道。

    这样的话又可以节省一笔资金,三万块足够了。

    “谢谢林哥,你来做这部片子的制片人吧?”贾章柯邀请道。

    “不用了,你们自己耍吧,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拍就行。”林子轩婉拒道,“等你以后毕业了,真的拍电影的时候,有了制片人和监制,想要拍自己喜欢的影片就难了。”

    这倒是实话,就算是张亿谋也会受到投资方的限制,没有绝对的创作自由。

    两人聊了一会,林子轩把贾章柯送走。

    这是一笔不大的投资,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更为关注的是《卧虎藏龙》的拍摄状况,或者说是陈导明在剧组的情况。

    关于陈导明,冯晓刚说过一句话,他说陈导明是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也就是说,陈导明在生活中给人难以相处的感觉,不爱认错,宁愿吃亏也不愿意低头,还不怎么给别人面子,说话直接,不留余地。

    他之所以愿意接这部戏,是看上了李慕白这个人物。

    陈导明觉得李慕白内心的纠结和无奈很有意思,和以往的侠客不同,这是一个受到传统道德束缚的人,更像是一个儒家的信徒。

    他在爱情和生活中苦苦挣扎,得不到解脱,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不定。

    李慕白想要隐居起来,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但现实的各种压力铺天盖地而来,他不得不臣服于生活,继续在刀光剑影中生存。

    林子轩不担心陈导明的演技,他担心的是陈导明能不能融入到剧组中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长性

    《卧虎藏龙》开机的当天,林子轩和冯晓刚一起去看了。

    第一场戏是外景,在京城郊区拍摄,玉娇龙从关外返回京城,在路上被大盗罗小虎劫持。

    早上,两人开车到地方的时候还没有开拍,剧组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试机器,要把一片荒野拍出大漠风光来,后期制作会加入几个沙漠的镜头进去。

    一旁的群众演员穿戴整齐,有扮作轿夫的,有扮作马匪的,互相闲聊,等着开拍。

    拍戏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等上很久,是个很费时间的工作。

    “林哥,冯导。”扮演罗小虎的演员和他们打招呼。

    这人是夏宇,林子轩让他过来试镜,被张纪钟选上了。

    夏宇虽然有着威尼斯影帝的光环,但拍过的电影只有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太多的表演经验,今年刚满十八岁,准备明年报考京城戏剧学院。

    他的优点是不浮躁,听从导演的安排,愿意学习,有上进心。

    此时《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在全国热映,票房破纪录,他已经很红了,可在剧组里并没有张扬,要求特殊待遇,反而很低调。

    这和个人的性格有关。

    原本这段时间对他挺重要,明年要参加高考,就算能顺利通过戏剧学院的专业课考试,也要高考不落榜才行。

    但林子轩和他说了这部戏,他没有犹豫就过来了。

    夏宇觉得当初是姜闻和林子轩把他招进《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组,还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现在林子轩找到他,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且,他相信林子轩不会糊弄他,大家相处这么久,有这份信任和情分。

    林子轩选择徐晶蕾和夏宇倒不是认为他们现在就能把握住玉娇龙和罗小虎这样的角色,演绎出角色的神韵来。

    毕竟他们的表演经验不足,还很青涩,能中规中矩的演完就不错了,不能期望太高。

    他看重的是两人未来的可塑性和成长性。

    只要几年后夏宇和徐晶蕾通过学习和锻炼能够演出这两个角色就够了。

    这部电视剧只是电影的预演,林子轩是在打造电影的演员班底,他希望拍电影的时候还是用原班人马最好,这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准备和打磨。

    “小夏,怎么样?张导没让你吃苦头吧?”林子轩说笑道。

    “就跟玩儿似的,骑马射箭都没问题。”夏宇自信道。

    夏宇从小玩滑板,有很强的运动天赋,在剧组人员的指导下能很快适应武侠剧的节奏。

    或许是听到了外边的谈话,徐晶蕾从棚子里走了出来,棚子是临时搭建,供演员换衣服和化妆,是个临时休息的场所。

    她的话不多,打过招呼就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夏宇的性子较为活泼,对扮演这个大盗很有兴趣,不过和徐晶蕾在一起有点小尴尬。

    两人在剧中要扮演一对类似欢喜冤家一样的恋人。

    罗小虎在大漠劫持了玉娇龙,对她有了好感,又把她送了回去,送回去之后想了想不甘心,又跑到京城大闹了一场,想把玉娇龙再抢回来。

    一个颇为俗套的故事。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宁菁比夏宇大了四岁,现在徐晶蕾还是比他年岁大,这让他有点放不开,不过演戏就是要克服自身的障碍,投入到角色中去。

    今天没有陈导明和俞菲鸿的戏份,两人还是来到了现场。

    他们主要是看看其他演员的表现,熟悉导演的工作方式,和剧组人员认识一下。

    张纪钟做好了部署,先让演员们排练排练,再正式拍摄。

    徐晶蕾换上古装,有种大家闺秀的范儿,在化妆师的努力下,她的脸上呈现出小麦色,看起来透着健康的神采。

    玉娇龙来自西北大漠,不是江南水乡,稍微黑一点对人物造型并不影响。

    她坐进轿子里,轿夫抬起轿子从远处朝镜头前走来,旁边还跟着丫鬟仆人和几名骑马的护卫,一行十几人走在荒漠之中。

    此时,大盗罗小虎带人冲了出来。

    现场有三台摄像机,一台拍远景,一台拍近景,也就是拍摄轿子里玉娇龙的表情。

    还有一台一直跟着人物在动,拍摄双方打斗的场景,要把紧张搏杀的氛围拍出来。

    排演了两遍,张纪钟不太满意,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在一旁的陈导明脸上没什么表情,在这部戏里罗小虎的戏份不重,玉娇龙才是主角,他就是过来看看最后进剧组的这个叫徐晶蕾的女演员。

    剧组里有传言说,徐晶蕾是加塞进来的,既没从学校毕业,也没演过戏。

    俞菲鸿从小就开始演戏,还拍过美国的电影,表演经验丰富,夏宇虽说只拍了一部戏,却拿了个影帝,这两人都有一定的经验。

    如果徐晶蕾的演技实在不行,陈导明肯定会要求换人,要不然他就不演了。

    在一部电视剧里,只要有一个演员不合拍,就可能毁掉一部戏,更何况徐晶蕾还是主角。

    要不是林子轩以前选择的演员最后都证明是合适的人选,他早就反对了。

    这几年从林子轩手底下走出来的演员不少,几乎没有走过眼,给大家一种林子轩看人很准,很会挑演员的感觉。

    张纪钟还在忙碌,这场戏一时半会是完成不了了。

    这很正常,剧组在刚开始都会有一段磨合期,进度不会快,等捋顺关系之后就好了。

    到了中午,林子轩和冯晓刚离开,一起走的还有陈导明和俞菲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