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人被折腾了这么久哪会乖乖听话,不久后英、法、美三国代表达到白河,要求到天津修约,结果自然又是被拒。

朝廷也害怕洋人恼羞成怒干出什么不好收拾的事儿来,咸丰帝命长芦盐政文谦、天津总兵双锐、直隶总督桂良严备密防,不可稍涉张皇。并命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筹抚驭之方。

吉尔杭阿也不愿扛这样的重担,干脆奏请钦派重臣,妥办三国修约之事奉旨申斥,让洋人老实下来。

而长芦盐政文谦等接见英美通事麦华陀、伯驾,不允修约。

同时朝廷命直隶总督桂良前往天津,并派前任长芦盐政崇纶交桂良差遣。

接下来就是无穷无尽的扯皮……

英、美通事麦华陀、伯驾三晤文谦,提交修约节略。文谦照复麦华陀等,要求其仍回五口地方,由办理各国商务钦差大臣查办。

感觉被玩了的麦华陀照会文谦,坚持在津等候北京谕旨。英美两国驻华公使也坐不住了,这么耗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包令、麦莲亲自出马于大沽会晤崇纶,再次提交修约说帖。

估计朝廷也被整烦了,直接要求崇纶对英、美要求一概驳回。

得到上令后崇纶等照会英、美公使,指驳其说帖,二公使立即复驳,可惜大清官僚根本不予理会。

对于态度始终强硬的大清朝廷无法可依,英、美公使修约不成郁闷南返,作为反击上海租界召开声势浩大的纳税外国人大会,甚至还邀请江苏巡抚吉尔抗阿旁听被拒。

而上海道竟然主动与英法美领事磋商,议定华人在租界内租占地皮及房舍居住章程。之后几国列强消停了大概半年时间,不料英、美、法三国领事联名公布《上海港引水章程》,把从不平等条约中攫取的引水权具体化。

“这帮洋人就是一帮喂不熟的白眼狼!”

三年时间发生在上海跟天津的修约事件,让张亮基等土生土长的大清官僚好一阵眼花缭乱,就连吴可都有一种看历史大片惊心动魄的错觉。

“朝廷做得对,就不能给这帮洋人机会,否则他们还不得瞪鼻子上脸啊?”

此时就连吴可都绝对清廷够硬气,一次又一次拒绝与列强公使的无理会面请求,虽然有求于列强提供火枪大炮对付太平军,但在主权方面的维护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起码张亮基等人就是如此认为。

尽管吴可一再灌输洋人的危害,不能让他们在大清有稳定的地盘和前进基地,打消他们不该有的想法。但限于眼界他们对其中危害没有直观了解,虽觉吴可说得不错但又觉朝廷眼下的处置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吴可的初级目的已经达到,最起码被他邀来的官员们都对洋人有了戒备,想来以后有机会跟洋人打交道的时候,会提起必要的警惕和防备之心。

吴可也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目的,获得众人的一致认可后,他也说出心中担忧:“朝廷一次又一次拒绝洋人的会面请求,为了保障他们在我大清的利益,说不定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来!”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原本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又变得凝固起来,众人都是饱经战火之辈。他们之前可是亲眼目睹吴可部火枪队的厉害,在野战中的威力着实不可小觑,想想洋人士兵几乎全部装备火枪这种利器,要真是和他们打起来想想都觉得头疼。

在座都不是傻子,通过刚才看到的信息,知道洋人真有可能在一直没法进行修约谈判的情况下,对大清使用武力逼迫,就像十几年前的那场战争一样。

张亮基的心情尤为沉重,和吴可暗地里的打算一样,他来安徽就是奔着两江总督位置而去,他的信心就是吴可跟乡勇队那一万多强军。

之前的战斗也表明了这一点,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安徽临时省府庐州,之后席卷淮北所向披靡,虽然在打不打淮南地区的问题上出现了小小分歧,但总之此次安徽之行的饿前景光明,只待时机一到便可趁势而起。

只可惜曾国藩跟湘军不争气,本可一举拿下安庆围攻金陵的大好机会,硬生生毁在了湘军上下的骄傲情绪上,使得太平军逆转颓势重新振作,拿下金陵之日更是遥遥无期。

而吴可给他看的东西让他心生震动,他从没想过洋人是比太平军更强大的敌人,正如吴可所言被朝廷一次又一次拒绝跟玩弄,那帮洋人说不定会有什么过激动作。

这事不可不防!

之后就吴可还有心腹左宗棠在侧的时候,他便提出了此中担忧。

“只要咱们做好了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其实那帮洋人也没什么可怕的!”

吴可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忙不迭提出自家意见:“除了水军咱们确实比不过人家之外,陆军的话在咱大清的土地上,真要狠下心来拼命的话,洋人根本就耗不过咱!”

见张亮基露出好奇之色,他轻笑着将心中早就打好的腹稿一一道出……

第334章调整跟‘淮系’

“刘六麻子刘六麻子……”

乡勇队宿州大营,早操刚刚结束休息期间,张树珊一路大呼小叫找到了准备率领手下小队成员去食堂吃早饭的同乡刘铭传。

“要叫刘省三,六麻子六麻子的多难听?”

挥了挥手让小弟们自行前去食堂,刘铭传扭过头来不爽道。

“不就是个名字么,有什么难听不难听的?”

张树珊大大咧咧满不在乎道,不等刘铭传说什么便一手搭来揽住他的肩头,嘴里不住吆喝:“走走走,咱们先是食堂吃饭,一顿早操可把我给类惨拉!”

“嘿嘿,是不是又不老实被教官训拉?”

刘铭传一边跟张树珊向食堂走去,一边不怀好意嘿嘿轻笑。

“别提了,一大早跑十几里实在熬人,我不就稍微晃了下神……”

张树珊搔了搔头,颇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幸好树声大哥不在,不然他非把你揍成猪头不可!”

刘铭传嘴角一撇,口头上一点都没放过同乡好友的意思。

“你这家伙……”

两相熟大小伙完闹着到了食堂,一人拿了四个白黄相间的杂面馒头个一碗粘稠白米粥,随便找了个位置一阵狼吞虎咽。

一口气干掉三个馒头,感觉不那么饿得慌,刘铭传这才放慢吃饭动作,抬头瞥了对面的同乡好友一眼,不紧不慢问道:“说说吧,你小子找我什么事?”

“六嘛子……”张树珊狠狠擦了把嘴角开口道。

“叫我刘省三!”刘铭传额头青筋直蹦压低嗓门怒道。

“好好好,刘省三刘省三……”张树珊也跟着放慢塞馒头的动作,抬了抬手认真问道:“你听说了么,火枪队要扩军!”

“听说了,当然听说了!”

说起这话,刘铭传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得色:“我可是堂堂的小队长,手下管着五十来号弟兄呢,只要熬够三月时间立刻就能弄个官身!”

闻言张树珊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羡慕嫉妒,郁闷道:“你小子不就走了狗屎运而已,得意个什么劲,我迟早要超过你!”

“得了吧!”刘铭传毫不客气打击道:“张什长,等你哪天当了小队长再说这话不迟!”

“你这家伙……”张树珊老脸一红狠狠白了好友一眼。

“说说吧,找我到底啥事?”刘铭传摆了摆手示意不玩了,一口咬下小半个馒头含糊道。

“听说火枪队扩军……”张树珊脸上有些犹豫,想了想一咬牙道:“我是想,想报名转到火枪队去!”

“你小子疯了吗?”刘铭传眼睛瞪得大大的,语气严厉道:“刀盾手干得好好的,你怎么想当火枪手了?”

“我觉得火枪手更有前途!”张树珊很是心虚,低下脑袋不敢与刘铭传对视,有个屁的前途!“刘铭传三两下将剩余馒头干掉,一口气喝光玩里白米粥,随意擦了把嘴角没好气道:“你小子以前玩过火枪?”

“没!”张树珊摇了摇头。

“那不就得了!”见时间还早刘铭传没急着离开,而是认真看向同乡老友。

“可我以前玩过鸟统……”张树珊不服气道。

“嘿,鸟统和火枪能一样么?”刘铭传气乐了。

“我觉得差不多!”张树珊确实坚持己见。

“愕……”刘铭传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沉吟片刻只是严肃道:“你小子,想清楚了么?”

“早想清楚了!”

张树珊猛然抬头,目光炯炯兴奋道:“土狗大人不是说了么,吴军门很看重火枪队的,以后将着重发展火枪队……”

“去,你小子也太容易相信别人了吧?”刘铭传没好气道。

张树珊吃了一惊,睁大眼睛惊道:“难道这话有假……”

“没假!”刘铭传急忙摆手更正道。

“那你刚才……”张树珊脸上的惊容还没褪去。

“只是觉得火枪队的前途没你想象中那般好!”刘铭传脸上露出不屑之色:“站得远远的开枪射击,哪有真刀真枪拼起来痛快?”

“痛快是痛快了,可危险也大啊!”

张树珊哭笑不得道:“长毛可不是好惹的,他们那股子疯狂劲你又不是没见过,一不小心就挂了多可惜啊!”

“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你小子能不能说句好话!”

刘铭传连连呸了几声,一脸不善看向同乡好友。

“是我说错了是我说错了……”张树珊连连摆手告罪,无奈苦笑道:“我只是想说,刀盾手在战场上更危险!”

“再危险也比需要人保护的火枪队强吧?”

刘铭传却是很不客气回击道:“一旦被人近身火枪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不是还有刺刀么?”张树珊一脸不服气。

“那玩意有用么?”刘铭不屑的撇撇嘴:“一钢刀下去,那两指宽的玩意立马断成两截,还不如烧火的木棍!”

“不管你怎么说,我要去火枪队!”

张树珊一时语塞,但还是坚定道。

目光盯着同乡好友看了好一会儿,见好友一脸坚决不动摇的摸样,刘铭传只能无奈的摊摊手没好气道:“那就祝你好运了!”

……

“聂士成聂士成,你小子想好没,到底是加入刀盾手还是火枪队?”

乡勇队庐州大营附属新兵营地,聂士成刚刚返回宿舍整理营务,新兵营同乡好友吴长庆便找了过来焦急问道。

“长庆老哥你想加入哪个?”

聂士成手上不停忙活,没有急着回答反问道。

“当然是刀盾手了!”吴长庆理所当然道。

“可教官推荐我加入火枪队……”聂士成有些忧郁道。

“什么,教官推荐?”

吴长庆吃了一惊,目光上下不停打量眼前年纪不大的小老乡,一脸疑惑道:“你小子一身武艺不错,难道不是最好的刀盾手材料么?”

聂士成放下手头活计,有些不好意思回答:“教官说我年纪小底子好,更容易发展培养,而且军门大人打算大力发展火枪队,所以……”

“好啊你小子!”吴长庆有些羡慕的轻锤了小老乡肩头一下,满脸微笑鼓励道:“既然是教官推荐那你就好好干,说不定到时候大哥还需要兄弟你提携呢!”

“长庆哥说笑了……”聂士成很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

……

像张树珊跟刘铭传之间,还有聂士成身上的事儿,不仅仅乡勇队宿州大营还有庐州大营不时发生,皖北地区其它几座大营也在或被动或主动的发生着。

随着乡勇队调整发展策略,加重火枪队还有骑队发展,资源倾斜之下自然引起各大营人心浮动不知如何选择是好。

毕竟火枪是个新鲜事物,就算操作原理其实跟鸟统差不多,但以这时代的百姓生活水平,小小年纪就玩过鸟统的真心不多,毕竟火药跟铅子那也是要钱的,而且还花费不菲。

只是吴可绝对不会想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淮军诸将,此时已基本上加入了手下乡勇队阵营。

尽管他不像李鸿章那样是安徽人,但架不住名头大战功足,而且乡勇队的待遇着实不错,刚一招兵便引来当地青年争相投奔。

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原本历史上还需等待近八年才会发光发热的淮军诸将,尽管没历史上起点那般高,但也逐渐从新兵当中脱颖而出。

混得最好的当属刘铭传跟张树声两人,先不说他们参军时本就带着上百自家弟兄引人注目,在新兵训练时也是表现不俗十分抢眼,得到各自新兵大营教官赞赏,故而新兵训练刚一结束他们便难得的当上了小队长。

乡勇队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一步登天的事情,想要往上爬只得一不一个脚印,或靠资历或依战功逐步上升,想要像历史上一般上来就是一营营官根本不可能。

一干历史上的淮系将领出身并不怎么样,最好的张树珊跟张树声两弟兄所在张家,也不过庐州城外地主豪强,而且还忘死里得罪了太平军,如今有机会加入威名赫赫的乡勇队哪还耐得住再等七年,等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李合肥组建淮军时再出山?

至于李鸿章此时也在安徽,不过是跟在徽省籍某为侍郎玩团练,而且还是在淮南那个危险地方,稍一不慎便有玩脱的危险。不说表现平常得很没啥名头,眼下的身份比起吴可堂堂的提督差远了。

当然,就算吴可知道原本历史上一干赫赫有名的淮系将领加入乡勇队,除了惊讶一下也不会有啥太大反应。

不是他甩大牌,实在双方之间地位相差悬殊,而且这些家伙眼下个个年轻得很,有没有历史上出山时那般老辣真不好说,还需长时间的军旅生涯慢慢锤炼。

时间便在乡勇队的缓慢调整,还有淮北地区相对平静的局势中缓缓流逝,眨眼间咸丰五年过去了,到了咸丰六年这个历史上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都出现重大变化的年份。

乡勇队一边调整自身编制,加强火枪队的数量和实力,一边跟金陵城外的太平军小打小闹战个不停,不时还配合江南大营发动凌厉攻势吓金陵城内的天国首脑们一跳,局势不温不火相比其它地区的战火连天算得上安静异常……

第335章上眼药

“梦臣,朝廷又发来圣旨,要咱们加强对金陵城的攻势!”

左宗棠满脸苦恼找到安徽提督衙门,将手中公文交给正在忙碌的吴可。

“催催催,就知道催!”

吴可没好气放下手头文件,接过左宗棠递来的公文,看都不看一眼随手扔到一边:“张抚台怎么说?”

对于吴可如此无理的表现,左宗棠倒也不以为意,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下,接过吴可亲兵送来的热茶,轻抿一口放下茶盏,看着吴可郑重说道:“抚台大人认为咱们应该打一打,起码也要做个样子给朝廷看!”

“那好吧听抚台的,做个样子就做个样子!”

吴可也是无奈,尽管眼下官位品级跟张亮基一样,但谁叫他是张亮基一手提拔的呢,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忘恩负义,再说张亮基也给足了他面子,凡是要用到乡勇队的时候都不忘先打声招呼。

“季高老兄,这次你准备派出多少人马?”

见左宗棠松了口气的摸样,吴可好奇问道。

乡勇队人马在不断膨胀,一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人数已达一万五千有余,当然需要的话能够在半月内调集更多的团练青壮助阵。

一年时间的经营,此时的皖北已不再复荒凉穷困摸样。强行施行的计划经济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所需,官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体现无遗。

由官府出面组织的几个大集市,于鄂皖交界,皖鲁交界,豫皖交界等地算是打出名头,免了商贩们深入皖北被盘剥的麻烦,只需交纳一次入场费也免去了各地兴起的厘卡关税之苦。

而通过这几个交易量一日大过一日的集市,省去无数中间可能被动手脚的环节,安徽巡抚衙门也能用最少的代价得到足够所需的物资。

有乡勇队一跟不讲情面的战士弹压,几大集市短时间内的秩序得到维护,而每隔一段时间的大队规模调动,又杜绝了驻军与商人们勾连暗中做手脚的可能。

自古以来的商业活动就是如此,只要保证相对的公平环境,加上有巡抚衙门源源不断的大额定单刺激,集市想不获得巨大发展都没可能。

对外依托偌大的皖北地区进行频繁的商业活动,对内则是严格到严酷的以物易物,通过这中间的差价巡抚衙门不仅没有花费多少金钱,反而还大赚了一票。

官府有了钱之后,通过集市换成各种生活物资,组织大量的青转劳力建设控制区内的基础设施,整整一年时间皖北就是个热闹的大工地,一条条笔直官道延伸四方,一道道田间沟渠纵横交错,修水库建高坝,一年时间做到的事情比得上之前几十年加起来的总和。

基础设施建得好,百姓们抵抗天灾的能力增强,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而巡抚衙门有了钱,左宗棠自然跟着财大气粗起来,一口气招揽了近五千青壮,手下人马也膨胀到过万之数!

左宗棠说起话来也底气十足:“这要看梦臣你怎么打拉!”

污可轻轻一笑,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呵呵,长毛在湖北江西两省闹腾得太不像话,我打算给他们好好上上眼药!”

左宗棠闻言眼睛一亮,迫不及待追问道:“梦臣打算对淮南地区动手么,正好老哥我心头痒痒了小打小闹实在没啥意思!”

张亮基入主安徽以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