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国藩自己在咸丰帝一再严令下,于1860年7月底率万余人立大营于皖南祁门,摆出一副东进苏常的架势,但实际上注意力仍集中在夺取安庆上。

在这里不得不说跑路皇帝真是神人也,列强联军当时正沿海路直扑天津港,他不想着调集兵力防备,反而对剿灭太平军如此积极,真真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

1860年9月下旬,鉴于安庆已为湘军所困的局面,太平天国领导人决定再次采用“围魏救赵”之计,即按1860年5月天京会议确定的方针,进军湖北,迫使湘军回救,使安庆之围不攻自破。

具体部署是分兵五路,江南江北并进:陈玉成率军从长江北岸西进,经皖中入鄂东;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经皖南、江西,进入鄂东南;杨辅清、黄文金率军沿长江南岸趋赣北;李世贤率军经徽州入赣东;刘官芳率军攻祁门曾国藩大营。

以上五路,李秀成和陈玉成取大钳形攻势,预定次年春会师武汉,占领湘、鄂军的后方基地,以调动围攻安庆之敌;后三路主要是牵制皖南和江西湘军,并伺机歼敌。每路兵力少者数万,多者10余万。

1860年9月底,陈玉成率军自天京北渡,进入皖中活动,受两江清军威逼不能立足。

11月26日,陈玉成联合捻军进至桐城西南挂车河一带,扎营40余座,试图直接救援安庆,但不断遭到多隆阿部鄂军和新任安徽按察使李续宜所部湘军的进攻,伤亡很大,不得不北走庐江休整,直接救援安庆的努力失败。

安庆打得途次激烈,近在咫尺的两江清军怎么会没有丝毫反应?

作为留守大将中地位最高之人,吴水牛先是派出信使与湘军取得联系,商量两江清军出兵配合一事。

由于吴可那段是时间,不是率兵囤驻徐州,便是正在赴援京师途中,要么又是与逼近京城的列强联军连番大战,又或者正在回返途中,虽然听闻淮南安庆打得不可开交,可惜一直腾不出手太过关注。

因着江南大营突然被破,近在咫尺的常州清军根本来不及救援,之后常州又受到李秀成部太平军主力威胁,一直到了十月份才堪堪腾出手来。

吴水牛也是一片好心,怎么说湘军都是在两江地盘上作战,两江清军的实力又是极强,并不因为被吴可带走一批便实力大降,不说主动攻击金陵坚城,起码作个佯攻辅助工作却是不难。

可惜湘军上下并不领情,上到曾国藩下到那些秀才队官们,都认为此战湘军极有可能一举拿下安庆坚城,此时两江清军插上一手分明有抢功之嫌。

曾国藩自然客客气气委婉拒绝,可湘军中坚那帮心高气傲的将官们说话就难听得很了,根本就没把两江清军的好意放在心上。

吴可回来之后安庆那边依旧打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可是听了吴水牛跟一干江苏官员的述说之后,也懒得再拿热脸却贴人家的冷屁股。

老实说有了京城保卫战的守功就已足够,要是还不满足想在安庆战役中分一杯羹的话,只怕身上太过惹眼引出‘功高震主’的破事来。

不过就是如此,太平军的实力依旧让人忌惮万分。

别的不说,换作清军的话绝没有实力打过一场十万人规模的战役后,又马不停蹄的参加另一场规模更大的战役之中,起码短时间内除了两江清军之外其它部队没这实力。

也难怪徐有壬会说出太平军又兴起之兆,这表示换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容小觑的。

“太平军也就回光返照的挣扎一二而已,在我看来根本算不得什么!”

吴可却是很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见徐老头一脸不服气的摸样,他忍不住轻笑出声解释道:“我这话不是开玩笑,而是有真实根据的!”

“愿闻其详!”徐老头倒也有趣配合道。

吴可端起桌上热茶,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这才开口言说道:“如果放在五年前我还真会顾忌一二,铁定会不管不顾的先拔除了长毛这个大毒瘤再说!”

说到这儿他故意顿了一顿,见徐老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态,这才继续解说道:“那时朝廷军备废弛,长毛可以说得上气势如虹势不可阻,短短三年时间不到便席卷整个南方,便是最大明证!”

徐有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第531章心腹大患

太平当时的炻器惊人之极,竟有一种逮谁灭谁的王霸之气。

对这一点,徐有壬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事实。

吴可却表示长毛自从内乱以来,其实已经迅速开始由盛转衰,眼下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们如何蹦达了。

清军经过这么些年的战斗,也着实打出了好几支文明天下的强军。

比如吴可手下的两江清军,曾国藩手下的湘军,以及张亮基和左宗棠手下的楚军。如果僧王不是在八里瞧败得太惨的话,他手下的蒙古铁骑也绝对是天下有数的强军之一,起码能歼灭太平军的北伐部队不是?

别看太平军自从内乱以来,时常出来蹦达一下给清军没脸,可哪一次清军又真的伤筋动骨的?

石达开远征气势汹汹,一路上也是胜多败少,整得湘军很是没脸甚至还在湘军老巢肆虐一番,可围剿追击的清军却是越打越多,打到石达开部疲惫不堪不得不一再战略转移。

李秀成部攻破了江南大营又怎么样,和春和张国梁狼狈逃窜至镇江和扬州一线,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在常州清军的帮助下重新立稳了脚跟,聚拢败兵之后又有数万人马在手,就是李秀成再狂妄也不敢小觑。

太平军势力已经彻底被分割成了几个小块,石达开部已经彻底与金陵失去联系,也就陈玉成还有李秀成等部分人马在以金陵为中心的两江地区肆虐,就算能掀起一时风浪对于清军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只不过需要花费一点力气重新恢复而已,怎么说整个大清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都是清军的后盾呢。

太平军则不同,完全就是在吃老本,地盘是越打越小,势力也是越来越弱。真要是势力强大的话,怎么刚刚打了一场难得的大胜仗,结果却被湘军轻轻一弄便慌了手脚全力发动?

以眼下太平军的局势而论,真的只有等死的份。

别的不说,单单两江清军人马就超过十万,更不用说都是久经训练,又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强军,随时随地都能要金陵太平军好看。

江西还有数万湘军待那儿呢,时刻不忘给太平军找麻烦。就是被太平军视为自家地盘的淮南之地,也少不了与之作对的团练武装。

所以说,其实别看太平军现在蹦达得欢,其实局势早已经注定,除非来个破釜沉舟的大转移,不然败亡的结局怎么也免不了的。

徐有壬听得好一阵目瞪口呆,感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崩塌迹象。

怎么按照吴大总督所说,长毛没几天好蹦达了?

可这结论,与他们这些地方督抚的想法,相差那么大捏?

在他看来,长毛却是大清最大的毒瘤,必须除之而后快。吴可的心思他明白,不就是认为洋人才是大清眼下最大的患难吗?

可是不解决了长毛的问题,朝廷也没法集中全力对付洋人不是?

所以在他看来,长毛依旧是朝廷眼下最重要的打击对象。

不过经吴可这么一分析,他倒也真解决长毛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反倒是更像垂死挣扎一般。

而且吴大总督通过那份与俄人签订的协议,让他明白了俄人的狼子野心,确实不能放任了俄人继续嚣张下去。

不过他也很好奇,吴可虽然身为堂堂的两江总督,可是俄人一直在东北一带活动,吴大总督又是怎么了解这些详情的?

污可呵呵一乐倒也没有隐瞒什么,他在淮北之时便已经将外国列强当作以后最大的假想敌,自然要好好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俄人在远东地区的距离虽然够远,但也不是一点信息也搜寻不到。

以他当时安徽提督此时两江总督的地位,想要从朝廷弄到一些机密消息并不困难,同时他也积极订购洋人报纸从中知道一些信息,当然也少不了从那些有商业合作的各国洋人那里探听到一些消息。

接着,他便把这些年搜集到有关俄人的情报,全部取出让徐有壬好好看看,看看俄人多么的卑鄙无耻和列强惯常使用的一些手段。

公元1856年(咸丰六年),5月沙俄远东军1600余人第三次武装航行黑龙江,并设立军人“村屯”。6月28日(五月二十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等奏,俄人复由水路下驶,惟有阳抚阴防。诏命相机驾驭。

7月24日(六月二十三日)俄船又沿黑龙江下驶,并于霍尔托库等地搭盖房屋。年末沙俄非法将我国吉林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副都统所辖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划为其“滨海省”,并设省府于庙街。

公元1857年(咸丰七年),3月30日(三月五日)理藩院接俄国咨文,要求接待使臣普提雅廷。

4月26日(四月三日)沙俄欲派专使到北京“办理两国交涉一切事件”。咸丰谕令库伦办事大臣据理阻拦。

5月27日(五月五日)俄使普提雅廷不顾库伦办事大臣阻止,自恰克图东去。

6月1日(五月十日)俄军600余人第四次武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

6月19日(五月二十八日)俄人于海兰泡筑营安炮。

7月7日(闰五月十六日)穆拉维约夫发布军令,在整个黑龙江左岸建立所谓“阿穆尔防线”。

8月7日(六月十八日)俄使普提雅廷到天津海口。

8月13日(六月二十四日)命前贵州布政使文谦往天津晓谕俄船,如即行回帆则接其来文。

8月25日(七月六日)直隶布政使钱炘和在天津接收俄使普提雅廷关于东北勘界的投文。

8月28日(七月九日)理藩院咨俄国萨纳特衙门,请将海兰泡等外俄国人、船撤回。

8月29日(七月十日)命黑龙江将军奕山、吉林将军景淳拒绝俄人要求通商迁移屯户之请。

9月2日(七月十四日)派奕山与俄使会议勘定乌特河界址。

9月14日(七月二十六日)俄使普提雅廷又回天津海口。

9月17日(七月二十九日)清廷派员将理藩院回文交付俄使,并告之已派大员在黑龙江等候会办,普提雅廷离津。

11月15日(九月二十九日)美国专使列卫廉与俄使普提雅廷于香港会晤。

公元1858年(咸丰八年),1月23日(十二月九日)俄国黑龙江公司成立。

2月11日(十二月二十八日)英、法、美、俄四使照会大学士袷诚,要求于三月前派出全权大臣到上海谈判。

3月8日(正月二十三日)英、法、美、俄四国通牒送达北京。

3月10日(正月二十五日)俄公使普提雅廷咨文军机处,请以乌苏里江为中俄国界。

3月11日(正月二十六日)命两江总督何桂清开导四国公使分别回广东、黑龙江,听候办理。拒派钦差大臣到上海。

3月21日(二月七日)江督何桂清、苏抚赵德辙照复四国公使,转达咸帝3月11日谕旨之意。

3月22日(二月八日)命黑龙江将军奕山拒绝俄国以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为中俄国界的要求。

4月13日(二月三十日)普提雅廷自上海到达白河口,投递照会,要求天津地方官往晤。

4月24日(三月十一日)英、法、美、俄四使照会大学士裕诚,限6日派全权大臣到大沽,否则将采取必要手段。

4月25日(三月十二日)1普提雅廷与崇纶、乌尔棍泰于大沽会晤,提出进京、查明黑龙江、伊犁边界、允海口通商等要求。

4月29日(三月十六日)谭廷襄、崇纶、乌尔棍泰在大沽接见普提雅廷,普重提4月25日要求。

5月5日(三月二十二日)普提雅廷提出调处法事条款,要求先将俄国所请两条议定。一,以黑龙江分界;二,陆路走恰克图,为中国预备枪炮和教练官。2清廷以俄使之言多不可靠,命谭廷襄等转向美公使求助调处。

5月12日(三月二十九日)谕谭廷襄等拒绝俄使划界要求,命往黑龙江与奕山面议。

5月13日(四月一日)命奕山查照从前界碑,与俄人会勘,不可草率了事。

5月15日(四月三日)谕谭廷襄,拒绝俄使代英、法要求进京事。

5月18日(四月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派副都统吉拉明阿往见穆拉维约夫,促会谈界务。

5月22日(四月十日)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兵船直趋瑷珲。

5月23日(四月十一日)穆拉维约夫和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要求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奕山拒之。

5月26日(四月十四日)穆拉维约夫再迫奕山签约,未果,愤怒而去。

5月28日(四月十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俄国东部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订立《瑷珲条约》,黑龙江北岸归俄,乌苏里江东岸由中俄共管。但条约当时未获清廷批准。

6月2日(四月二十一日)穆拉维约夫为“庆祝”《瑷珲条约》的签订,在海兰泡集会,悍然宣布将此地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

第532章劣迹斑斑

公元1858年6月12日(五月二日)沙俄霸占中国乌苏里江伯力,命名为哈巴罗夫卡(哈巴夫斯克)。

6月13日(五月三日)穆拉维约夫强入乌苏里江,并于右岸修建炮台。

6月14日(五月四日)命吉林将军景淳查明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等距兴安岭远近,如亦系空旷地方,自可与黑龙江一律办理。

7月14日(六月四四日)穆拉维约夫强入松花江,因水浅折回。

8月26日(七月十八日)俄国沙皇封穆拉维约夫为黑龙江伯爵。

9月7日(八月一日)请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明谊与沙俄代表签订《中俄塔尔巴哈台议定贴补条约》。

12月17日(十一月十三日)俄使彼罗夫斯基到京,礼部尚书管理理藩院事务肃顺,理藩院尚书瑞常受命与其商办有关事务。

公元1859年(咸丰九年),1月24日(十二月二十一日)命黑龙江将军奕山、吉林将军景淳行知照穆拉维约夫,不允以乌苏里江、绥芬河为界之请。

1月27日(十二月二十四日)诏责黑龙江副都统吉拉明阿擅许俄人勘界立碑,并责奕山办理轻率,命景淳毋迁就了事。

2月21日(正月十九日)美国务卿训令华若翰密切与俄使合作。

2月25日(正月二十三日)俄官员二人与黑龙江副都统吉拉明阿会晤,坚持往乌苏里江上游勘查界址。

3月16日(二月十二日)黑龙江副都统吉拉明阿被撤职。饬奕山将乌苏里江、绥苏河不与俄国接壤之处详细开报,毋容含混。

4月6日(三月四日)黑龙江将军奕山、吉林将军景淳奏,俄人径至乌苏里江、绥芬河勘界建屋,并要求会勘。诏命严行拒绝。

4月7日(三月五日)理藩院致书俄国,要求查禁俄人在吉林三姓地方滋扰。

5月4日(四月二日)俄彼罗夫斯基提出所谓《补续和约》八条。

5月23日(四月二十一日)谕黑龙江将军奕山,俄船除由黑龙江入松花江往东入海口外,不得驶往绥芬河、乌苏里江及三姓等处。

5月24日(四月二十二日)俄国船只强航乌苏里江,上驶兴凯湖。

5月25日(四月二十三日)军机处咨复俄使彼罗夫斯基,驳拒其所请八条。

5月27日(四月二十五日)命奕山禁俄人在乌苏里江口以下建房、放牧,不可含糊了事。

5月30日(四月二十八日)俄使彼罗夫斯基照会军机处,要求于通商地方各派大臣,使臣驻京,吉林三姓及黑龙江空旷地方永属俄国所有。

6月1日(五月一日)穆拉维约夫率大批船只到瑷珲,声言赴乌苏里江勘界。

6月9日(五月九日)俄船80艘由黑龙江下驶。

6月10日(五月十日)命奕山将中俄《瑷珲条约》中“乌苏里江为中俄同管之地”一语更正。

6月16日(五月十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革职留任;吉拉明阿革任,枷号示众。

6月22日(五月二十二日)再谕署吉林将军特,普钦阻止俄船自乌苏里江上驶。

6月29日(五月二十九日)俄人在吉林三姓因调奸民妇,被殴毙命。

7月1日(六月二日)俄国人到吉林、珲春竖立旗帜,并强赴兴凯湖查看地界。

7月9日(六月十日)俄公使伊格那提也夫来京,联合英法等国行事。

7月15日(六月十六日)允俄人在北塘投递照会,并允传送给俄公使书信。(时穆拉维约夫到大沽口,致书已在北京的伊格那提也夫。)

7月22日(六月二十三日)户部尚书管理理藩院事务肃顺、刑部尚书瑞常与俄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开始谈判。

7月25日(六月二十六日)肃顺、瑞常照会伊格那提也夫,谓咸丰八年五月初四(1858年6月14日)上谕系指奕山将黑龙江空旷地方借与俄国居住而言,并不包括乌苏里江在内。陆路贸易,限伊犁、恰克图、塔尔巴哈台三处。新疆分界,照旧办理。

7月27日(六月二十八日)伊格那提也夫驳复肃顺等,坚持中国已允以乌苏里江为界,须照俄国地图办理,否则难免侵占扰乱,并对陆路贸易提出异议。

7月29日(六月三十日)咸丰帝命奕山、景淳晓谕俄人,所有乌苏里江、绥芬河等处不容该国人船游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